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朝刘宋分割荆州的措施介绍

南朝刘宋分割荆州的措施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870 更新时间:2024/2/13 10:50:25

在南朝历史上,门阀政治与荆扬之争,是两个无法绕过去的话题。其中的后者,主要是指分属长江中游的荆州与下游扬州之间的百年政治斗争。尽管两者都栖身于南朝政治框架之下,却经常会为了地区利益而相互攻击。

这场斗争不仅左右了南朝历史发展,也最后决定了南北朝的最终结局。

荆州所以强大,就在于其兵力强盛。荆州地方军也长期活跃在游抵御北方胡族入侵的中心位置。加上此地靠近关中、陇西一带,所以接收了大量来自关陇的流民。这些人勇猛好战,天生就是当兵的料。这就让地方势力拥有了堪比南朝前期支柱北府兵的实力。

流民里也是分三六九等,地位高的上层士族首选州治江陵居住。地位低的下层士族和寒门等,就只能居住在襄阳一带。随着襄阳的流民越来越多,东晋孝武帝决定侨置雍州。

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在于防止荆州的本地势力做大。因为都城位于下游的健康,始终处在中游大军的辐射这下。如果不对这样的要地进行分而治之,皇帝自己都觉得睡不安稳。但初期的雍州还没有实际统治范围,只是处于荆州治理之下的新区。

到了帝在位期间,南朝人立志北伐。地处北伐前线的襄阳,自然成为南北用兵的重镇。公元445年,宋文帝委派当时还是武陵刘骏为雍州刺史,出刺襄阳。后来又任命竟陵王刘诞为雍州刺史。

对于这个侨置州郡,接连派遣皇子为刺史,可以看出此时的地位已大幅提高。但令人尴尬的是,如此重要的雍州只是1个侨置州郡,并无实土。所以在很多方面仍然要受到荆州的掣肘。直到公元449年,雍州才脱离荆州,成为一个独立的地方行政机构。

雍州独立使得荆州失去了部分土地人口,以及一支强大的军队,但这对于财大气粗的荆州来说,还不至于伤筋动骨。

宋文帝死后,其子孝武帝杀兄夺取皇位。当时,还有宋文帝之弟刘义宣坐镇荆州十年,财富兵强。他也想争夺帝位,于是起兵造反。孝武帝经过激烈的战争,才平定了刘义宣之乱。这让他意识到荆州的实力依旧是那么强大。由此孝武帝展开了对荆州的第二轮削弱。

公元454年,孝武帝下诏分荆、湘、江、豫立郢州。表面上看,郢州是分四州之地设置的。但主要割的是原来的荆州地盘。新的郢州一共有6郡39县,其中从荆州割过来的就占3郡23县。全州人口15万8千,从荆州割过来的三郡就占10万5千人。

另外,由于郢州地处荆、湘之间,地理位置特别重要。从此,荆州的刺史要想南下攻克建康,就必须先过郢州这一关。南齐末年,萧衍从荆州南下,就受阻于郢州城下4个月之久。因此,郢州的设立,进一步削弱了荆州的实力。

同时设立的还有湘州,出血的自然又是荆州。就这样,荆州又被割去了湘江一带的10个郡。

至此,在南朝宋初年曾有31郡的荆州,在刘宋末期就只剩下了12个郡。从一个超级大州,沦落为中等规模。实质地位也从东南屏障,变为无兵可用的普通地方。

标签: 荆州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贵妃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贵妃

    提起贵妃,那位“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可谓家喻户晓,与之相比,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贵妃却鲜为人知。贵妃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书》。据《宋书·后妃传》记载,“世祖孝建三年,省夫人、修华、修容,置贵妃,位比相国;进贵嫔,位比丞相;贵人,位比三司,以为三夫人。&

  • 中国古代土断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土断

    土断政策是东晋和南朝为解决侨置问题而推行的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即以土著为断。其旨意、方法因时而有差异。西晋武帝太康五年(284),汝南王司马亮、司空卫瓘上疏,咸用土断,使举善进才,各由乡论,以纠九品中正制之流弊,是为土

  • 中国古代检籍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检籍

    检籍是南朝宋、齐时期大规模的户籍清查。东晋南朝大量编户,平民不堪政府沉重的赋役剥削,被迫在户籍黄册上弄巧,或虚报年龄,假称疾病;或增损籍状,冒充士族,以获取士族才享有的政治经济特权。从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开始,为了保证赋役对象,进行大规模的户籍清查。其原则是尊重真正符合规定条件的士族,清除在户籍

  • 中国古代“义熙土断”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义熙土断

    义熙土断,指的是东晋安帝义熙九年(公元413年)三月的土断,时任太尉的刘裕因桓温庚戌土断过时已久,逐渐失去作用,国内人民和实际户口很不一致,给国家兵役来源及租赋收入造成混乱,因而请求再次实行土断。刘裕实行义熙土断时,除徐、兖、青三州居住在晋陵(今江苏镇江、常州一带)的住户可以不进行外,其他流寓郡县大

  • 南朝刘宋中央制度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南朝

    晋末的北府兵在刘宋初由东晋徐、兖二州控制的方镇武力变成由皇帝直接指挥的中央禁军,由中央领军将军、护军将军、中领军、中护军、屯将军等武官统领,中央尚书台(省)下的五兵尚书或皇帝所亲信的寒门掌握的某些机构如制局监秉承皇帝旨令,掌管军官任免及军队调动,中央禁军也因此被称为台军。台军的构成及地域来源虽然在宋

  • 南朝刘宋军事制度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朝

    南朝时期,无论是宋齐梁陈诸政权的频繁易代,还是各政权内部的皇位变动,不管是中央政权从门阀政治向皇权的复归,或是南朝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以及人事调动、制度更易,南朝的中外军都在这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肇端于曹魏的中外军,至南朝时期,由于皇权的振兴和其他历史条件的变迁,其涵义有了新的变化。这时的

  • 王莽改制之王田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田制

    王田制的名称取法于《诗经》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莽诏书称:“古者,设庐井八家,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则国给民富而颂声作。此唐虞之道,三代所遵行也,……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其男口不盈

  • 义熙土断的背景和处理方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义熙土断

    义熙土断,指的是东晋安帝义熙九年(公元413年)三月的土断,时任太尉的刘裕因桓温庚戌土断过时已久,逐渐失去作用,国内人民和实际户口很不一致,给国家兵役来源及租赋收入造成混乱,因而请求再次实行土断。刘裕实行义熙土断时,除徐、兖、青三州居住在晋陵(今江苏镇江、常州一带)的住户可以不进行外,其他流寓郡县大

  • 义熙土断内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义熙土断

    土断:东晋和南朝为解决侨置问题而推行的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即以土著为断。其旨意、方法因时而有差异。西晋武帝太康五年(284),汝南王司马亮、司空卫瓘上疏,咸用土断,使举善进才,各由乡论,以纠九品中正制之流弊,是为土断之

  • 新朝有哪些农民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新朝

    王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托古改制”的新政:他下令天下农田改称“王田”,奴婢改称“私属”,禁止买卖;无田者按一夫百亩受田,一户不满八人而土地超过一井(900亩)者,分余田给九族或邻里;设立五均,管理工商业,严格管制物价和加强税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