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行政区域划分介绍

唐朝行政区域划分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119 更新时间:2024/3/6 11:33:29

隋朝前期实行州县制,后期实行郡县制。唐又改郡为州,恢复州县二级制。贞观元年,天下大定,又对州县进行省并。唐朝还在州一级的行政区划中设立“府”这一建制。先是开元元年设立京兆府河南府。今后陆续升新的陪都和皇帝到过的地方为府。同时,唐朝根据山川形便将全国分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十道,是为贞观十道。神龙二年设立十道巡察使、十道存抚使和十道按察使。这些都是监察官,为中央临时派遣,不置,也无固定治所。开元廿一年又从关内道分立京畿道,从河南道分立都畿道,分山南道为东西两道,分江南道为江南东、江南西和黔中三道,共十五道,是为开元十五道,每道设立固定的监察官员(观察使),有如汉朝的刺史,也设立了固定的治所(首府),正式成为十五个监察区,并逐渐行政区转变[63]。这十五道如下:

  1. 京畿道,治西京(首都)京兆府(今陕西省西安市);

  2. 关内道,治西京(首都)京兆府(今陕西省西安市);

  3. 都畿道,治东都(陪都)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

  4. 河南道,治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

  5. 河东道,治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西);

  6. 河北道,治魏州(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北);

  7. 山南西道,治梁州(今陕西省汉中市);

  8. 山南东道,治襄州(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

  9. 淮南道,治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

  10. 江南东道,治苏州(今江苏省苏州市);

  11. 江南西道,治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

  12. 黔中道,治黔州(今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13. 陇右道,治鄯州(今青海省乐都县);

  14. 剑南道,治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市);

  15. 岭南道,治广州(今广东省广州市)。

驻守各道的武将称都督,都督带使持节的称节度使[64]。不带者不称。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政府增加了许多节度使,而节度使管辖的地区称为藩镇。唐政府本企图可借节度使来平定一些叛乱,不料这些节度使拥兵自重。唐朝末期因此形成了道(方镇)、州(府)、县三级行政区划。唐末年全国有四五十个镇,除了京兆府和周围几个州以及河南府外,全国其他地方都是藩镇割据的局面。唐德宗时期,河朔一带的藩镇叛乱,占领京师长安,德宗逃到汉中,用了四年的时间才平定,从此之后藩镇之祸日益扩大。宪宗年间虽然平定了淮西吴元济势力,各地藩镇继归顺中央,但是却未能除根。宪宗死后藩镇割据的局面就又死灰复燃。最后唐朝终于亡在节度使朱温的手中。唐朝后的五代十国实际上是藩镇之祸的延续,只是一些藩镇已经完全独立而已[65]。唐朝主要的地方官阶如下:

  • 州(郡)首领:刺史(太守);

  • 别驾、长史、司马;

  • 录事、参军事;

  • 六曹: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

  • 县:县令;

  • 县丞、主簿;

  • 县尉、录事、佐史。

  • 乡:耆老;

  • 里:里正;

  • 村:村正;

  • 保:保长;

  • 邻:邻长。

  • 地方行政方面,唐从隋旧,分州县上下二级区划[注13]。州级政区多称“州”,有刺史,少数称“郡”,有郡守。县有县令。县级政区以下按照乡里制设乡设里。百户人家为一里,由里正管辖;四家为一邻,由邻长管辖,五邻为一保,由保长管辖,五保为一里,由里正管辖,五里为一乡,由耆老管辖。一自然村为一村,设村正。在城市聚居区域以坊代替村,设坊正,和村正同级。在边疆、京畿、军事要塞等重要地区设立都督府,由武官都督兼管多个州郡的军事和民政[40]。

    标签: 唐朝

    更多文章

    • 唐朝三省六部制制度历史介绍 唐朝中央官制部门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唐朝沿用隋朝制订的三省六部制,主要机构有三省、六部、一台、五监、九寺[1]:285。三省即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此外中央还有掌帝室器物车马的殿中省、掌帝室经史书籍的秘书省、掌宫官内侍的内侍省三个职权较小的省。尚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其中枢称“尚书都省”,都省下

    • 中国古代“和亲”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和亲

      和亲,又可称和蕃,是指中原王朝或自视为中华正统国家的君主将自己或宗室的女儿或国内其他女性嫁给藩属国或被视为夷狄的君主或以示两国友好,增进彼此关系,具有政治目的联姻(英语:Royalintermarriage)。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政治集团的联姻或各地位平等的国家联姻不算在内[1]。中国的和亲政策始于汉高

    • 唐朝人口最多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

      因隋炀帝杨广造成的隋末天下大乱导致全国人口锐减,至唐高祖武德年间仅200余万户,李唐统一全国后户口开始逐步恢复。唐太宗贞观十三年,户数恢复至304万,人口达1235万,又获塞外归附人口120余万。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全国有户380万。武则天神龙元年(705年)全国有户615万,约3714万人。唐

    • 唐朝时期的女性地位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最有特色的一个王朝,人们在谈论唐朝时,除了他自身辉煌的文治武功之外,唐朝女性的社会地位和个性解放,也常常被后人所津津乐道。人们很难相信,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那些唐朝女性们,竟然有这样奔放的自由灵魂,她们的婚姻,她们的服饰,成为了哪个朝代最为靓丽的色彩。唐朝女性的社会地位,表现在日常

    • 唐朝君臣礼仪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自居,在千年前的古代,礼乐就被周工所提出,后来不断经历朝代的变迁后,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如孔孟等人不断提倡发扬,礼乐文化自此成为儒家学说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的核

    • 隋朝末年“隋统三分”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朝

      众所周知,隋朝之后是唐朝,隋朝和唐朝也是中国古代的大一统朝代中关系最密切的,连皇帝都是亲戚。不过唐朝继承隋朝的过程并没有看上去那么顺利,隋炀帝杨广死后出现了所谓的“隋统三分”,唐朝只是其中之一。那么天下为什么会出现“隋统三分”的说法呢?大业十二年(61

    •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一年都有哪些政策措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仁宗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明成祖朱棣在最后一次征途蒙古之役后回朝时过世,这意味着强有力的军事扩张的终止和一个内部更新改造的新时代的开启。这种新的为政的态度被称帝的朱高炽系统化了。尽管他当政没到一年,他的儒家思想理想主义的影响在之后整整一个世纪中仍能感觉得到。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

    • 五代十国时期大汉奸石敬瑭是怎么建立后晋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石敬瑭

      “儿皇帝”石敬瑭,靠着契丹建立政权,为何忧郁而亡?一、唐末之乱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的代名词。五代十国起源于黄巢农民起义,虽然起义最终被镇压,但是兴起的各地军阀却呈现尾大不掉的态势,中央政权空虚无力,渐渐成为摆设。这个时期跟汉末乱世很像,东汉末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 连坐制度谁发明的 连坐制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连坐制

      连坐制度显然不是一个合理的制度,但它却在古代存在了千年时间。连坐制很好理解,就是一人犯罪,他的亲朋好友也会受到牵连。在这样的高压下,人人都会有危机感,人人都需要懂律法,不然自己犯罪,还会连累他人。连坐制十分的不人性化,那为什么每个朝代依然会沿用这样的律法呢?因为对于统治者来说,连坐制非常好用。有关连

    • 唐朝唐隆政变历史事件介绍 唐隆政变的结局及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隆政变

      说到这个唐朝的“唐隆政变”,相信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这个,毕竟这个事情发生的时候,当时是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一起发动的唐隆政变。最后还当上了皇帝,也就是唐玄宗。那么在历史上,关于这个唐隆政变,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什么是唐隆政变唐隆政变是以李隆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