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太祖登基后在军事与文化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宋太祖登基后在军事与文化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448 更新时间:2024/1/20 7:15:09

赵匡胤趁周恭帝即位时年幼,尚根基不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后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设立“封桩库”贮藏钱、帛、布匹,以期赎回契丹占据的燕云十六州。976年,赵匡胤逝世,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1008年,加谥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主要成就

军事

军制改革

军权集中:解除禁军将领兵权,并调往外地充当节度使。继而削弱节度使实权,使其徒有虚名。接着,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设立枢密院,枢密院有调兵权但不直接统领军队。而统军的将帅却没有调兵权,使其互相牵制。实行更戍法。实行“守内虚外”、“内外相制”政策。驻军一半京师,一半各地。

宋初的军队分为禁军、厢兵、乡兵、蕃兵四种。禁军是军队的主力,赵匡胤即位后从各方面加强禁军的实力:

首先是选练。禁军选全国精壮充任,赵匡胤最初捡选强壮士兵作为兵样,遣至全国各地,令地方照样召募,后来改为木梃,并规定尺寸,由地方官依样挑选送往京师。当时禁军的标准是琵琶腿,即大腿粗壮者,车轴身,即肩宽腰细者,身高为五尺五寸至五尺八寸。禁军聚集在京师,太祖亲自教阅,加强训练,并给以优于外州的俸禄。

其次是建置。禁军约半数驻守京城及其附近,半数分戍边境及内地若干重镇;禁军每一年或两年必须换防一次,一则习于劳苦免于怠惰,二则因统帅并不随地易防,从而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不得专其兵”的局面。

最后是军权。聚集在京师的禁军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和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统辖,称为三衙。三衙只在平时负责对禁军管理、训练,无权调遣。禁军的调动权归枢密院,枢密院又直接由皇帝指挥。禁军外出作战,由皇帝派遣将帅,并由皇帝亲自制定作战方略,将领不得擅改。这样,禁军的选练、建置、驻守、出征、行军、作战等一切权力都集中于皇帝。

统一天下

北宋建立后,分裂割据局面仍未结束:北面有契丹建立的辽政权和辽扶植下的北汉,南面和西面分布着南唐、吴越、后蜀、南汉、南平(荆南)等割据政权。另外,周行逢在湖南、留从效在泉州、漳州还建立着一些割据势力。

赵匡胤鉴于“地运南趋”“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各国力量较弱,北宋财力不济而辽政权实力又比较强大的现实,在征询了张永德、赵普等大臣的意见之后,完整地提出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

中国自五代以来,兵连祸结,努藏空虚。必先取巴蜀(后蜀),次及广南(南汉)、江南(南唐),即国用富饶矣。河东(北汉)与契丹接境,若取之,则契丹之患,我当之也。姑存之以为我屏翰,侯富实则取之。

建隆三年(963年),赵匡胤派慕容延钊、李处耘出兵两湖,灭荆南、湖南。从此,宋军西逼后蜀,东胁南唐,南可直取南汉,战略上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次年,派王全斌、崔彦进、刘光义(刘廷让)、曹彬分兵两路向四川进攻,乾德三年(965年)灭后蜀。开宝三年(970年),赵匡胤派潘美率军进攻南汉,次年灭南汉。

至此,南唐已陷入宋军包围之中。南唐主李煜大为恐惧,向宋朝上表,自动削去南唐国号,称江南国主。开宝七年(974年),曹彬、潘美率十万宋军,战船千艘,自荆南顺流而下,向南唐发动进攻。开宝八年(975年),宋军直抵金陵城下,十一月,金陵城破,南唐后主李煜出降。

南唐覆灭后,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用强大的政治压力,迫使江浙的吴越国和割据漳、泉的陈洪进纳土归附。至此,“先南后北”方略的“先南”部分完成,剩下来的就是北方。

开宝元年(968年)和开宝二年(969年),赵匡胤曾两次出兵进攻北汉,都因辽出兵援助,无功而返。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第三次进攻北汉,因其突然去世而结束。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光义亲自统兵,灭亡北汉。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宣告结束,北宋完成了对全国大部的统一。

文化

赵匡胤重视图书建设。建国之初,他注意收集各国遗留图书,用以充实官府藏书。

北宋刚刚建立时,三馆(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仅有书1万2000余卷。乾德元年(963年)平荆南时收高氏图书,以充实三馆。乾德三年(965年)平定后蜀,右拾遗孙逢吉赴成都收图书1万3000卷。开宝九年(976年)平南唐,太子洗马吕龟祥到金陵收图书2万余卷,又收吴越图籍万卷。广泛征集民间藏书,规定凡有献书者,视其书籍价值,如果是馆阁中没有的,就送此人到学士院试问吏理,堪任官职俱委以官职,如三礼涉弼、三传彭干、学究朱载三人献书1200余卷,都被赐以科名。

通过征集和献书,在开宝年间,官府藏书增至8万卷。为北宋官府藏书奠定了基础。

建隆二年(961年),司空王溥领衔撰成《唐会要》100卷、《周世宗实录》40卷。乾德元年(963年),又撰成《五代会要》30卷。

刑律

宋初,多有言及《刑统》条目不便者,赵匡胤采纳判大理寺事窦仪的建议,命其主持修订,至乾德元年(963年)重定《刑统》30卷,编敕4卷(即《宋刑统》)。赵匡胤下诏“付大理寺刻板摹印,颁行天下”,成为历史上首部刊印颁行的法典。《宋刑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刻板印行的法典。

对外

辽朝(含北汉等)

赵匡胤建宋后,继承了后周时代与辽朝、北汉的敌对关系,双方时有小规模战事。北汉煽动并帮助昭义镇李筠叛乱。

建隆二年(961年)八月,生活于松花江、黑龙江下游的女真部派使者嗢突剌进贡名马。建隆三年(962年)正月、三月及乾德元年(963年)正月、八月、九月,女真五次遣使朝贡。女真的贡马引发了宋廷的兴趣,赵匡胤专门下诏免去登州沙门岛百姓的租赋,鼓励其运载女真贡马前往大陆。

高丽

建隆三年(962年)十一月、乾德元年(963年)九月,高丽国王王昭(光宗)两次遣使进贡。

西北

建隆二年(961年)十一月,沙州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遣使朝贡。十二月,甘州回鹘可汗景琼、于阗国王李圣天遣使进贡方物。

建隆三年(962年)四月,西州回鹘遣使进贡方物。

东南亚

北宋建立后,首先朝贡的是占城国(位于今越南中部)。占城国王释利因塔蛮于建隆元年(960年)、建隆二年(961年)、建隆三年(962年)分别遣使进贡。此后,东南亚诸国纷纷来华进行朝贡。建隆元年(960年)九月,室利佛逝(中国称三佛齐)国王悉利大霞里坛遣使来贡方物,次年五月再遣使进贡。建隆三年(962年)三月、十一月分别来贡。

标签: 宋太祖

更多文章

  • 赵匡胤在位期间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趁周恭帝即位时年幼,尚根基不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后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设立“封桩库”贮藏钱、帛、布匹,以期赎回契丹占据的燕云十六州。976年,赵匡胤逝世,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

  • 郑和下西洋分别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郑和下西洋

    倘若说起明朝前期的重要大事的话,人们记得住的大概有几个,第一个朱元璋屠杀开国功臣,第二个是朱棣篡位,第三个便是郑和下西洋了,而今天要探讨的便是第三个。显然的,对于中国而言,郑和下西洋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虽然耗费金钱,但是却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和周边海上国家联系起来,倘若能够继续实行下去的话,或

  • 朱元璋为何要恢复藩王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为何,恢复,藩王,制度,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这就使得在封建时期,由于受时代发展的限制,统治者无法有效的掌控那些离京城较远的地区,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后来,统治者创造了一种叫做“藩王”的东西。简单来说就是,由于国土过于辽阔,统治者将自己的儿子或者兄弟封王,之后将他们派往国家的边疆地区镇守

  • 澶渊之盟的前因、经过与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为何,恢复,藩王,制度,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

    宋朝虽然是一个统一的王朝,但是他的疆域并不完整,很重要的一块区域,燕云十六州,在辽的控制中。为了争夺燕云十六州,宋辽进行了一场战争,双方签订了澶渊之盟,此后宋辽间维持了百年的和平局面。纷乱不休1、野心勃勃公元999年,辽朝陆续派兵在边境肆意掠夺人民财物,大范围的杀害百姓,给边境地区的黎明百姓带来了接

  • 荆轲刺秦事件的起因、经过与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荆轲

    公元前227年,荆轲受到燕太子丹的派遣,携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事败被杀,史称荆轲刺秦事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起因战国后期,经过长期的诸侯割据战争,诸侯各国盛衰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变化最大的莫过于秦国。秦国物

  • 五胡乱华和五代十国异同点比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东汉末年,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各路诸侯纷纷镇压,军阀混战,拥兵自重。形成以曹魏、刘蜀、孙吴三国鼎足之势,中国又陷入一个分裂时期。三国之间打得不可开交,曹魏政权却被曹操部下默默无闻的司马懿所窃取,司马懿能笑到最后,是大智慧之人。虽然他未称帝,但是为他的子孙后代统一三国奠定基础。最终由他

  • 五胡乱华的羯族最后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羯族

    在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乱世时代五胡十六国时期,羯族作为五胡之一曾经席卷中原(中国的北方地区),其首领石勒和他的继任者石虎建立了十六国政权之一的后赵,可以说也算得上是一路诸侯了。但是羯民族的来历却很神秘,史料记载也是语焉不详。二十四史之一的《晋书》曾经在《石勒传》中这样记载:“石勒字世龙。其先

  • 北宋方腊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方腊起义

    纵观历史上无数次农民起义,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而导致农民起义失败的根本性原因就是农民阶层的局限性。方腊本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因看不惯北宋朝廷的黑暗统治,所以号召百姓揭竿而起。方腊比较聪明的一点在于,他以摩尼教的名义招揽起义群众,所以在很短时间内,方腊就召集了大批起义主力军。方腊虽然获得大批拥护

  • 三国时期蜀汉靠什么立国?蜀汉的立国根本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蜀汉

    民以食为天,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将农业作为治国之本。自汉以来,战乱不断,人口流失,影响社会生产,对于统治阶级构成一定困扰。蜀汉作为三国中国力最弱,连年北伐征战,粮食供应更为重要。因此诸葛亮重视农业发展,是的巴蜀成为天府之国。蜀汉政权控制下的益州地区,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益州本部,以川

  • 燕云十六州是指的哪些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具体指:幽州(今北京市区)、顺州(今北京市顺义区)、儒州(今北京市延庆区)、檀州(今北京市密云区)、蓟州(今天津市蓟州区)、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省河间市)、鄚州(今河北省任丘市北)、新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妫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武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