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十六国时期南燕历史介绍 AD398-AD410

十六国时期南燕历史介绍 AD398-AD410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682 更新时间:2024/1/17 0:25:33

南燕(398年-410年)是中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时期,由鲜卑慕容部的慕容德所建立的国家,是慕容氏诸燕之一。国号,“南燕”之别称,始于当时人张诠所写《南燕书》(已佚),因相对于北燕位于南方故名[1]。。南燕所统领土地今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及江苏省。

沿革

南燕朝廷人物主要来自后燕,后燕在396年遭北魏侵略后迅速丢失其大部分黄河以北的中原领地,如此后燕领土就被截为南北两部分,北部幽冀地方为后燕皇帝慕容宝所控制,南部则由后燕残余力量占据。397年,原后燕国都中山在慕容宝弃守后先后经历两位后燕宗室慕容详及慕容麟统治,终为北魏攻陷,后燕在中原地区就仅余范阳慕容德所据守的邺城。自中山败走的慕容麟到邺城依附慕容德,并表示北魏接着肯定会进攻邺城,而邺城虽然粮食充足但难以固守,加上人心不稳,根本无法和魏军作战,主张慕容德趁魏军未到率众前往由鲁阳王慕容和据守的滑台(今河南滑县),以当地作为根据地徐图后计。慕容德早前已收到慕容和作出的同类建议,又鉴于当时形势,决定出发,并在398年到达滑台,并自称燕王,正式脱离后燕[2]。

但当时的南燕朝廷所有土地和兵力都少,尤其在399年南燕冠军将军苻广据乞活堡叛变自立,并击破北地王慕容锺后,很多原本依附南燕朝廷的部众都转投苻广,这逼使慕容德亲征苻广。此战虽然成功诛灭苻广,但其时留守滑台的慕容和又遭其长史李辩杀害,并据城叛投北魏。北魏将领和跋控制滑台后,先击败慕容德派往进攻的军队,后又击败桂阳王慕容镇,这令陈留、颖川一带人民大多都望风附魏。慕容云带着滑台城中约二万人的南燕余部逃出与慕容德会合后,慕容德就从反攻滑台、占据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及攻取广固三策中选出广固为南燕新的根据地。当时广固是由东晋所有,慕容德劝说幽州刺史辟闾浑投降不果,遂派北地王慕容锺进攻他,自己则向南攻取了琅邪郡,获得徐兖一带共十多万人民向度归附。慕容德接着北攻梁父及莒县,分别在两地置兖州及徐州。慕容锺传檄诸郡招降并获得成功,这令想坚守的辟闾浑陷入孤立,最终弃城逃走,在莒城被南燕军所杀。慕容德于是成功占领并定都广固,并在400年称帝[3]。

405年,慕容德死,后主慕容超以皇太子身份即位。410年,东晋将领刘裕领兵进攻南燕,慕容超坚守广固七个月后城破被诛。南燕历两代而灭亡。

行政规划

南燕实际上只领有西晋时期青州及徐州部分土地,但其将全国领土分为五州管理[4]

州名

治所

今地

兖州

梁父

山东省泰安南

徐州

莒城

山东省莒县

青州

东莱

山东省莱州

幽州

发干

山东省沂水县西北

并州

阴平

江苏省沭阳县

文献来源">南燕的国土,东到大海,南达泗上,西至巨野泽,北临黄河,共有十五个郡、八十二个县,约三十三万户,基本上就是原西晋的青州。

标签: 南燕

更多文章

  • 徐达北伐路线介绍 徐达北伐过程与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徐达

    公元1367年,朱元璋派遣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北伐元朝,打算结束元朝对中国北方的统治。在过去5年,朱元璋先后兼并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的枭雄,只有扫平北方,朱元璋才能放心称帝。徐达率领20万大军一路北征,用了大半年的时间,赶走了元顺帝,占领了北京(时称大都)。等徐达归来时,他给朱元璋讲了一个故

  • 秦朝末到汉初的分封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分封

    秦帝国实行郡县制,这是国家管理体制的一大进步。而接下来的汉帝国,却实行郡国制,即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在齐楚等边远地区分封了诸侯王,这是不是“开历史的倒车”?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对秦末至汉初有关分封的历史进行梳理。一、秦帝国摒弃封建制,全面实行郡县制秦始皇消灭六国,建立起中央

  • 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是怎么处理诸侯王分封问题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文帝

    西汉政权建立之后,汉高祖刘邦把分封同姓诸侯王作为巩固皇权的政治支柱。但是随着诸侯王实力的增长,他们逐渐产生了同汉帝国分庭抗礼的野心。如何解决诸侯王问题,从文帝、景帝到武帝,三位皇帝先后采用了众建诸侯、削藩入郡和推恩分封的策略,最终彻底了这一棘手问题。一、汉文帝众建诸侯众建诸侯,就是将一个大的诸侯王国

  • 在古代以“石”划分官员俸禄的原因 封地又为何会以“户”为单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俸禄

    在影视剧和文学作品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形容官吏时,有时会出现“两千石”、“一千石”这样的词语,而在加封某个官员或宗亲时,又会出现食邑“两千户”、“三千户”这样的定语。那么,古代官员的俸禄为何会会&ldq

  • 蒙古铁骑和八旗骑兵比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蒙古铁骑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蒙古铁骑和八旗骑兵非常的感兴趣,因为这两个骑兵在他们当时时期是拥有顶尖战斗力的代名词了,那么假如这个蒙古铁骑和八旗骑兵放一起比较的话,这个蒙古铁骑和八旗骑兵到底谁更加厉害一些?蒙古铁骑又能否横扫这个八旗骑兵呢?对于这个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1、蒙古骑兵的优势蒙古人的骑兵以

  • 推恩令有哪些利和弊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推恩令

    说到这个推恩令,大家应该都知道,这是汉朝汉武帝推出的,这个政策推出之后可以说是非常的无解啊。但是再无解的政策,总有那么一点不一样的,那么关于这个推恩令,到底有哪些利和弊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什么是推恩令“推恩令”就是汉武帝刘彻为了巩固中央集中权而颁布的重要政令。推

  • 唐朝中期“大中之治”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大中之治

    大中之治(846年-859年),是指唐朝皇帝唐宣宗李忱在位时期的治世。唐宣宗于即位后即致力于改善中唐以来的社会问题,例如:抑制宦官势力过分膨胀,[1]打击不法权贵、外戚。宣宗勤俭治国,体恤百姓,减少赋税,注重人才选拔,唐朝国势有所起色,百姓日渐富裕,使本已十分衰败的朝政呈现出“中兴&rd

  • 唐朝中期“元和中兴”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元和中兴

    元和中兴(805-820年),是指唐朝中唐时,唐宪宗在位时因治国有方,国家政治一度回到正轨的时代,视为中兴之局。由于唐宪宗在位15年,是用元和为其在位期间之年号,因而得名。背景自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出现藩镇割据的问题,部分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自成一国,影响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削弱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当

  • 唐朝中期“会昌中兴”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会昌中兴

    会昌中兴是指唐朝唐武宗李炎统治时期出现的小康。武宗在他在位时起用李德裕为相。良相李德裕推行“政归中书”政策,极为腐朽的大唐渐渐恢复元气,专权的宦官仇士良只好向武宗“告老还乡”。起用良相唐文宗逝世,宦官仇士良拥立颍王李瀍为帝。李瀍封李德裕为相。李德裕执政

  • 唐朝中期“河朔三镇”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河朔三镇

    河朔三镇,又称河北三镇[1],是指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时位于河朔地区的三个藩镇势力,即燕蓟节度使、成德节度使、魏博节度使三个节度使的合称。其中燕蓟又作范阳、幽州或卢龙,位于今日河北省北部,北京、保定及长城附近一带;成德是幽州以南和山西接壤的地区,今日河北省中部;魏博后改称天雄,渤海湾至黄河以北,今河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