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徐达北伐路线介绍 徐达北伐过程与结果

徐达北伐路线介绍 徐达北伐过程与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204 更新时间:2024/1/17 6:19:56

公元1367年,朱元璋派遣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北伐元朝,打算结束元朝对中国北方的统治。在过去5年,朱元璋先后兼并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的枭雄,只有扫平北方,朱元璋才能放心称帝。徐达率领20万大军一路北征,用了大半年的时间,赶走了元顺帝,占领了北京(时称大都)。等徐达归来时,他给朱元璋讲了一个故事,让朱元璋夜不能寐。

朱元璋打败张士诚和方国珍后,派汤和南征福建、派廖永忠征讨广东、派杨璟征讨广西。但相比较而言,北方的蒙古人才是最强大的敌人,所以,朱元璋选择了最稳妥的徐达领北伐。徐达选择的路线是:从淮河入黄河,然后从山东北上。山东当时还在元朝的控制下,作为北京的屏障,元朝在山东囤积重兵,严阵以待。下图为元顺帝。

徐达初入山东时,非常顺利,连续占领沂州,峄州等地,但当明朝的大军打到益都(古青州)的时候,碰到了难啃的骨头。徐达围城半个月,始终无法攻破城门,因为守城的将领名叫普颜不花,是元朝末年著名的儒将。为何说他是儒将呢,因为他是文人出身,甚至还中过元朝的状元。《元史》记载:

普颜不花,字希古,蒙古氏,倜傥有大志。至正五年,由国子生登右榜进士第一人。

普颜不花最初只是个六品官,担任江南经略使。公元1358年,陈友谅派遣大将邓克明攻打福建,普颜不花率领建宁城内军民奋死抵抗,邓克明连攻64天没有成功,最终败退,普颜不花的功劳引起了元朝的重视。在此后两年内,普颜不花从六品一跃变成了一品官,因为山东是北京的屏障,而普颜不花擅长防守,因此元朝调普颜不花镇守山东,总管山东一省军务。

所以,当徐达北伐时,普颜不花早就在益都布防,等待徐达的到来。为了拿下益都,徐达想尽办法,最终成功招降了城内的汉族将领杨知院,攻破城门。在城破的那一天,普颜不花知道大势已去,他先辞别老母。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达进攻益都路,不花捍城力战,城陷,还与母诀,曰:“儿不能两全忠孝矣。”达闻其贤,遣使召之,不往,俱死之。不花妻阿鲁真亦抱其子女投井死。

也就是说,普颜不花在城破时,对母亲说:“儿子不能忠孝两全了。”打算一死殉国。徐达很欣赏伯颜不花的才干,想招降啊,最终没能成功,伯颜不花被杀。而伯颜不花的妻子阿鲁真听闻丈夫去世,抱着儿子投井而死。

据《元史》记载:

普颜不花二弟之妻,各抱幼子,及婢妾,溺舍南井死。比阿鲁真欲下,而井填咽不可容,遂抱子投舍北井。

伯颜不花还有两个弟弟,和伯颜不花一起战死,他的两个弟媳听到噩耗后,纷纷投南井而死。而伯颜不花的妻子抱着儿子投南井时,看到南井已经满了,因此又往北走,投北井而死。可见,在国破家亡时,蒙古人也有贞烈之士,普颜不花一家之死,可谓壮烈。

普颜不花战死后的第二年,徐达和常遇春攻下北京,蒙古人北逃,元朝建立。徐达归来时,曾咬破手指写下普颜不花的名字,对这个对手十分敬佩。朱元璋听完徐达讲述普颜不花一家人之死后,感慨万千,直呼:北人亦有忠义!

的确,在战争的背后,是民族的独立抗争。战争无情,双方都有忠义之士,抛开民族因素不谈,普颜不花以及,值得尊重。

标签: 徐达

更多文章

  • 秦朝末到汉初的分封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分封

    秦帝国实行郡县制,这是国家管理体制的一大进步。而接下来的汉帝国,却实行郡国制,即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在齐楚等边远地区分封了诸侯王,这是不是“开历史的倒车”?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对秦末至汉初有关分封的历史进行梳理。一、秦帝国摒弃封建制,全面实行郡县制秦始皇消灭六国,建立起中央

  • 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是怎么处理诸侯王分封问题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文帝

    西汉政权建立之后,汉高祖刘邦把分封同姓诸侯王作为巩固皇权的政治支柱。但是随着诸侯王实力的增长,他们逐渐产生了同汉帝国分庭抗礼的野心。如何解决诸侯王问题,从文帝、景帝到武帝,三位皇帝先后采用了众建诸侯、削藩入郡和推恩分封的策略,最终彻底了这一棘手问题。一、汉文帝众建诸侯众建诸侯,就是将一个大的诸侯王国

  • 在古代以“石”划分官员俸禄的原因 封地又为何会以“户”为单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俸禄

    在影视剧和文学作品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形容官吏时,有时会出现“两千石”、“一千石”这样的词语,而在加封某个官员或宗亲时,又会出现食邑“两千户”、“三千户”这样的定语。那么,古代官员的俸禄为何会会&ldq

  • 蒙古铁骑和八旗骑兵比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蒙古铁骑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蒙古铁骑和八旗骑兵非常的感兴趣,因为这两个骑兵在他们当时时期是拥有顶尖战斗力的代名词了,那么假如这个蒙古铁骑和八旗骑兵放一起比较的话,这个蒙古铁骑和八旗骑兵到底谁更加厉害一些?蒙古铁骑又能否横扫这个八旗骑兵呢?对于这个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1、蒙古骑兵的优势蒙古人的骑兵以

  • 推恩令有哪些利和弊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推恩令

    说到这个推恩令,大家应该都知道,这是汉朝汉武帝推出的,这个政策推出之后可以说是非常的无解啊。但是再无解的政策,总有那么一点不一样的,那么关于这个推恩令,到底有哪些利和弊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什么是推恩令“推恩令”就是汉武帝刘彻为了巩固中央集中权而颁布的重要政令。推

  • 唐朝中期“大中之治”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大中之治

    大中之治(846年-859年),是指唐朝皇帝唐宣宗李忱在位时期的治世。唐宣宗于即位后即致力于改善中唐以来的社会问题,例如:抑制宦官势力过分膨胀,[1]打击不法权贵、外戚。宣宗勤俭治国,体恤百姓,减少赋税,注重人才选拔,唐朝国势有所起色,百姓日渐富裕,使本已十分衰败的朝政呈现出“中兴&rd

  • 唐朝中期“元和中兴”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元和中兴

    元和中兴(805-820年),是指唐朝中唐时,唐宪宗在位时因治国有方,国家政治一度回到正轨的时代,视为中兴之局。由于唐宪宗在位15年,是用元和为其在位期间之年号,因而得名。背景自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出现藩镇割据的问题,部分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自成一国,影响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削弱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当

  • 唐朝中期“会昌中兴”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会昌中兴

    会昌中兴是指唐朝唐武宗李炎统治时期出现的小康。武宗在他在位时起用李德裕为相。良相李德裕推行“政归中书”政策,极为腐朽的大唐渐渐恢复元气,专权的宦官仇士良只好向武宗“告老还乡”。起用良相唐文宗逝世,宦官仇士良拥立颍王李瀍为帝。李瀍封李德裕为相。李德裕执政

  • 唐朝中期“河朔三镇”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河朔三镇

    河朔三镇,又称河北三镇[1],是指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时位于河朔地区的三个藩镇势力,即燕蓟节度使、成德节度使、魏博节度使三个节度使的合称。其中燕蓟又作范阳、幽州或卢龙,位于今日河北省北部,北京、保定及长城附近一带;成德是幽州以南和山西接壤的地区,今日河北省中部;魏博后改称天雄,渤海湾至黄河以北,今河北省

  • 张义潮是如何收复河西十一州的?张义潮将义军传给张淮深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张义潮

    自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政权持续衰微,吐蕃于是趁机攻掠河西诸州,而唐朝对此已是鞭长莫及。唐朝末期,沙州张义潮散尽家财、建归义军,先后收复河西十一州,开拓疆土四千余里,使河西之地重归大唐版图,堪称壮举。然而,张义潮之后归义军却迅速衰败,又令人万分惋惜,那么张义潮为何不将归义军传给儿子张淮鼎,却传给了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