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南强国大理国历史介绍

西南强国大理国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919 更新时间:2023/12/4 22:33:49

大理国(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白语:Dablitguaif)是中国历史上在西南一带建立的多民族政权,全国尊崇佛教,历代国君多于暮年禅位为僧。

公元937年,后晋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洱海地区贵族高方、董伽罗灭大义宁国,定都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国号“大理”,史称“前理”。疆域覆盖今中国云南、贵州西南部、四川西南部,以及缅甸、老挝、越南北部部分地区。公元1095年,宰相高升泰篡位,改国号“大中”,翌年薨逝归政段正淳,史称“后理”。公元1253年,大理国被大蒙古国所灭,原大理国君段兴智被任命为大理世袭总管。

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元朝在大理原境置云南行省,加强了中国对西南边陲的统治。

大理是中国宋代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在今云南一带建立的少数民族国家。后晋天福二年(937),通海节度段思平自立为王,国号为大理,1094年国中权臣高升泰改国号为大中,1096年段正淳改国号为后理。蒙古宪宗三年(1253),忽必烈征云南灭大理。大理国主段氏降,被任命为世袭总管。原大理官员多受封为云南各地土司。

大理国大力推行汉族文化,用僰(bó)文说话,用汉字书写。今昆明古幢公园内的石幢,是大理时石雕仅存的硕果。此外,大理的壁画和木刻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大理盛行佛教,儒生无不崇奉佛法,佛家的师僧也都诵读儒书,有所谓的“释儒”(又称“儒释”)。可说大理国是以儒治国,以佛治心。

我国在很早的史书中就有对段氏家族的来历、渊源的记载。《史记》记载了在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郑武王姬掘突建立了郑国。他迎娶了申女武姜为夫人,武姜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后来的郑庄公,另一个是叔段。郑武王死后,郑庄公继位,而叔段却很不满,仗着自己母亲的宠爱,就造反夺取王位。但是,郑庄公对叔段早有防备,叔段打败,远逃到现在的河南地区,不再以姬姓作为自己的姓氏,改姓段。这就是段氏的来源。

段氏族人最早一直生活在河南的附近地区,后来不断向外迁徙,并流入西北。唐朝的林宝编著的《元和姓纂》中记载了在西汉文帝时有一个叫做段仰的人,任北地都尉,他的后人段贞任武威太守,段氏子孙开始在武威繁衍。汉朝的段贞任武威太守后,段氏家族在凉州大地上大展身手,为造福地方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武威籍历史名人中的段颖、段煨、段承根、段荣、段韶、段达、段秀实等都曾在历史上创建过丰功伟业。段氏是武威历史上有名的九大姓之一,立堂号为“武威堂”,郡望为“武威郡”、“京兆郡”。

清朝著名学者张澍在《姓氏寻源》里说:“段氏有出辽西者,本鲜卑擅石槐之后,晋将段匹郸里也。支南蛮段氏,魏末段延没蛮代为酋帅,裔孙赁人朝拜为云南刺史,本出武威。”他在文中指出,武威的段氏子孙在魏末受到朝廷调遣被派往云南做官。从这时起,云南开始有了段氏家族。

标签: 大理国

更多文章

  • 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

    中国古代可以算的上是一个十分封建的社会,几乎所有的贸易都靠自己国内解决,很少会发生对外贸易的事情。但是在宋朝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海外贸易空前兴盛。宋代海外贸易主要表现1、宋代同海外的联系比前代更广。宋代人对海外的地理概念比前人更加清晰,专门记载海外情况的着作就有《海外诸善地理图》、《诸蕃图》、《

  • 北宋党争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党争

    历史上先后出现的皇权以外的政治力量不外乎有外戚、宦官、后宫、宗室等。这些政治集团往往产生于皇权衰弱之时,这些皇帝要么色令智昏,不问朝政;要么昏庸愚钝;亦或是年少无知。朋党彼此之间或争权夺利,或相互勾结,在历史舞台上上演着一幕幕争权夺利的斗争,。而自北宋一代,党争一直是与变法扯不开的话题,两者相生相克

  • 北宋冗官现象为什么会越来越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北宋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古人云:“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富国强兵。然而这句话对北宋却完全不适用。当时的大宋王朝虽然在经济文化方面高度繁荣,可军事实力却弱得一塌糊涂。北方强大的辽国它打不过,西北弱小的西夏它也搞不定。那么问题来

  •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后晋齐两国的君王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家分晋

    春秋四强国是指当代史学家列举的东周春秋时期的四个实力最强大的国家,这四个诸侯国分别是齐国、晋国、秦国、楚国。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记载:“齐、晋、秦、楚其在成周微甚,封或百里或五十里。晋阻三河,齐负东海,楚介江淮,秦因雍州之固,四海迭兴,更为伯主,文武所襃大

  • 统一后的秦朝15年间发生了哪些大的历史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朝

    从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建立,到秦二世三年(前207年)灭亡,秦朝作为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统一朝代,国祚虽然仅仅只有十五年,但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却一点也不少。接下来,就让我们透过这些历史事件,来回顾一下秦朝短暂而又辉煌的兴亡史。【注:秦朝采用颛顼历,以十月初一为一年之始】1、秦王政二十六年(

  • 安史之乱历史影响及危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

  • 唐朝“永徽之治”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永徽之治

    永徽之治,是指唐高宗李治统治时期的一段治世,因唐高宗在位第一个年号为永徽而得名,时间起于贞观二十三年(649),讫于永徽六年(655)。唐高宗即位之初,君臣都牢记唐太宗的遗训、遗嘱,继续执行唐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经济,提倡文教,由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当时唐朝版图为最大,东起朝

  • 玄武门之变的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玄武门之变

    从古至今,大部分历史学家对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持理解、同情甚至赞赏的态度。《旧唐书太宗本纪》史臣曰:“或曰:以太宗之贤,失爱于昆弟,失教于诸子,何也?曰:然,舜不能仁四罪,尧不能训丹朱,斯前志也。当神尧任谗之年,建成忌功之日,苟除畏逼,孰顾分崩,变故之兴,间不容发,方惧“毁巢

  • 玄武门之变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玄武门之变

    事件背景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在李世民支持下,十一月占领长安后,李渊拥立隋炀帝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五月,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并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根据《唐创业起居注》中说,太原造反是李

  • 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玄武门之变,李建成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期的转折点,面对皇族之间的政治斗争,由于李世民更改历史造成了李建成的黑化,使得李世民发动政变看似不得已而为之,但实际究竟如何?首先看看两人的实力对比:军事上,秦王李世民手下战将智囊自不必多说,关键是李建成当时的实力究竟如何?答案是比李世民强很多,因为太子府本身就有士兵数千加上齐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