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永徽之治”历史事件介绍

唐朝“永徽之治”历史事件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215 更新时间:2023/12/28 15:33:20

永徽之治,是指唐高宗李治统治时期的一段治世,因唐高宗在位第一个年号为永徽而得名,时间起于贞观二十三年(649),讫于永徽六年(655)。

唐高宗即位之初,君臣都牢记唐太宗的遗训、遗嘱,继续执行唐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经济,提倡文教,由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当时唐朝版图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三十二年。

唐高宗永徽年间,边陲安定,百姓阜安,使得天下大治,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

唐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争夺帝位,结果都被废掉,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高宗李治即位。

李治即位后对群臣宣布:“事有不便於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并日引刺史入阁,问以百姓疾苦;太宗训令崇俭,唐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唐高宗君臣们萧规曹随,照唐太宗时法令执行,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其在位期间,唐朝的疆域最广。

高宗时期人口从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380万户。

唐朝建立后,加强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在政治、法律、军事、科举等制度方面,唐朝基本上承用隋制而加以改进,比隋朝更加完备,更加周密。

唐太宗李世民继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他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争夺帝位,结果都被废掉(随后被杀),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同时将唐朝都城迁至洛阳。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为唐高宗即位后创立盛世局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唐太宗末年的辽东战役使“贞观之治”出现了危机,李治登基后,永徽四年(653),江浙一带就爆发了陈硕真领导的农民起义,阶级矛盾再次尖锐。永徽四年(653),房遗爱、荆王李元景及吴王李恪等谋反。事发,房遗爱被杀,李元景、李恪及高阳公主等均赐死,高宗皇位由此得到巩固。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本纪第五·高宗下》赞曰:“藉文鸿业,仅保余位。封岱礼天,其德不类。伏戎于寝,构堂终坠。自蕴祸胎,邦家殄瘁。”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九:“故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遗风。”

孟宪实《唐高宗的真相》:唐高宗外圆内方、胆大心细,凡他要做的事情,无不达成。没有高宗时代的发展、巩固、铺垫,贞观之治就只是短暂的高潮,开元盛世将成为无源之水。无论用“君主无为”的传统政治思想还是实际达成的事功来衡量,他都是一个成功的皇帝。然而,传世史书却多把他描绘成“软弱无能”的人。这是因为,他培养的武则天用“武周”,取代了“李唐”。由于后世史家要防范“女皇”的再现,他们宁愿弱智化唐高宗,而牺牲历史的真实。

英国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高宗统治时期的真正成就,不是想改变统治阶级内部社会力量的对比这一难以作为定论的企图,而是对科举制本身进行一系列大改变。

标签: 永徽之治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的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玄武门之变

    从古至今,大部分历史学家对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持理解、同情甚至赞赏的态度。《旧唐书太宗本纪》史臣曰:“或曰:以太宗之贤,失爱于昆弟,失教于诸子,何也?曰:然,舜不能仁四罪,尧不能训丹朱,斯前志也。当神尧任谗之年,建成忌功之日,苟除畏逼,孰顾分崩,变故之兴,间不容发,方惧“毁巢

  • 玄武门之变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玄武门之变

    事件背景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在李世民支持下,十一月占领长安后,李渊拥立隋炀帝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五月,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并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根据《唐创业起居注》中说,太原造反是李

  • 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玄武门之变,李建成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期的转折点,面对皇族之间的政治斗争,由于李世民更改历史造成了李建成的黑化,使得李世民发动政变看似不得已而为之,但实际究竟如何?首先看看两人的实力对比:军事上,秦王李世民手下战将智囊自不必多说,关键是李建成当时的实力究竟如何?答案是比李世民强很多,因为太子府本身就有士兵数千加上齐王的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玄武门之变,李世民

    中国古代科技不发达,节气、历法之事多依赖于观察天象,依据天象还衍生出了推断事物发展的玄学,历代封建王朝都有专门负责观察天象的机构,比如秦汉时期有太史令、唐朝有太史局、明清有钦天监等等。据史料记载,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一,太白金星出现在正南方,六月初三,太白金星又在正南方出现,按照古代天象玄学解释,这

  • 西汉“诸吕之乱”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诸吕之乱

    汉高后七年(前180年)八月,一代权后吕雉去世,随后西汉国都长安便爆发了一场血腥的权力斗争,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人以吕氏诸人谋反为名,彻底铲除吕氏集团,史称“诸吕之乱”。那么,“诸吕之乱”的原因真的是诸吕谋反吗?周勃、陈平杀了汉少帝和汉惠帝刘盈的其他儿

  • 北宋为何选择开封为都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开封

    北宋都城易攻难守是没错,毕竟开封地区地处平原,无险可依,不然的话,当年金人也不可能那么容易就攻破汴京,导致三千大宋皇族被一锅端。但是各位需要知道的是,一个国家定都的选择,其实是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安全性是方面,但更多的是要看这个都城对于天下的作用。所谓国都,作为国家之中心,其一定要起到一个能够连接、

  • 北宋重文抑武的目的及措施内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宋

    重文抑武、国家贫弱,一谈论起宋朝,大家对它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这样。确实,自从唐朝时期的蕃镇割据引起的国家灭亡,再经过五代十国时的分裂与战乱之后,宋王朝的开创者赵匡胤本身又是在军士拥戴下成为皇帝的,由史、由己让赵匡胤以及后来的继承者都时刻警惕军队这把双刃剑,甚至在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直接将&l

  • 北宋和吐蕃的关系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北宋

    《天龙八部》中,说北宋时天下五分,有辽、宋、金、西夏、吐蕃五国,吐蕃国师鸠摩智,亦是书中的重要角色。而真实历史中,北宋时,在青海东部和甘肃南部的河湟地区,确实兴起了一个吐蕃人建立的强大政权:青唐吐蕃。其首领”唃厮啰“,是唐朝时吐蕃王朝的王室后裔。他向宋朝称臣进贡,受封为河西节

  • 北宋大事年表介绍 北宋发生了哪些历史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北宋

    北宋(960年2月4日1127年3月20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以其建都于北方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为别于南宋而史称北宋。北宋乃由后周末帝禅让赵匡胤开始,统治了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以南一带的以汉族人为主体的生活地区。北宋政权先后与辽、金及西夏对峙

  • 宋朝幕职与诸曹官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

    宋代州郡行政属官的设置及其职能看,宋代幕职、诸曹官的特点有以下三点:一、与唐朝州官相比,宋代地方行政属官人员有所减少。如幕职诸官由数十人、十数人减为不超过五人,诸曹官由六曹参军且每曹不止一员减为五员以下,一般各在四员以下。因为宋代州级官员的职能有了专项分类,幕职诸曹官以与百姓接触较多的税籍、狱讼、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