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废王立武”历史事件介绍

唐朝“废王立武”历史事件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259 更新时间:2024/1/4 6:36:05

永徽六年十月,唐高宗李治不在考虑元老派的反对,下诏废除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大赦天下,史称“废王立武”事件。这普天同庆的结果,经历了重重困难、经历了残酷斗争、经历了无数的人头落地,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已绝不仅仅是单纯的皇后废立那么简单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事件的来龙去脉:

第一,唐太宗李世民一生任人唯贤,没有特别的偏向,宰相团队中各方面势力均衡。

在身份上,既有关陇贵族成员,也提拔了马周、张亮、张行成、刘洎等一批寒微人士。

在地域上,既有山东地区,如魏征、李世勣等,也有关中,如李靖、杨师道、侯君集等,也有江南,如岑文本、王珪、褚遂良等。

这种用人上的均衡,使各方势力相互制约,没有一方独大,把持朝政的可能。李世民维护皇权的意图很明确,不管是关陇集团也好,山东士人也罢,只有团结在无上的皇权周围,才能成为权贵。

但是,太宗晚年经历了魏王李泰觊觎皇位,太子李承乾造反等一系列事件,立了仁弱的晋王李治为太子。李世民为了太子李治能够稳定接班,用人政策变得保守起来,将大权交给了他们李家所属,也是李唐赖以起家的关陇集团。

关陇集团的代表长孙无忌是一个权力欲望很重的人,仗着李世民的信任与外戚的身份,将外甥高祖李治看成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他把持朝政,提拔了于志宁、柳奭、宇文节韩瑗来济等一大批关陇权贵,使朝廷大权紧紧握在关陇集团手中。

第二,李治这个皇帝当的很郁闷,什么事情都由舅舅长孙无忌说了算,基本上没有权力,甚至连皇帝的后宫也不例外。

李治的中宫王皇后,出身太原王氏,曾祖是西魏大将王思政,铁杆的关陇门阀。舅舅柳奭又是当朝宰相,是长孙无忌心腹。此时,王皇后与萧淑妃争宠,落于下风,便引进了外援武则天。武则天的父亲虽是大唐开国元勋,但文水武氏门第不高,虽有个贵族母亲,但与王皇后相比终归寒门,所以,王皇后不防备武则天。

但是,王皇后这一举动无异于引狼入室。李治对武则天爱的死去活来,加之武则天心思缜密,手段毒辣,做事又极具章法,三下两下便博得了李治的信任,又通过小公主之死与使用厌胜之术诬陷王皇后,使李治铁了心要立武则天为后。

废立皇后涉及储君的归属,是关陇集团掌权的长久利益,长孙无忌当然不会同意。长孙无忌、柳奭等人扶立燕王李忠为太子,死保王皇后的地位。

长孙无忌大权在握,李治与武则天竟然送礼贿赂舅舅,还托人说情,走长孙无忌的后门,想立武则天为皇后,但他们二人显然低估了长孙无忌捍卫门阀势力的决心。

碰壁之后,李治退而求其次,想通过先立武则天为宸妃,再做打算,但这样的要求也被韩瑗、来济两位拒绝。重重阻碍,使李治感觉山穷水复疑无路,自己被一张无形的大网罩着,没有丝毫空间。这张大网便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贵族,李治决定突围。

第三,李治与武则天很快笼络了一批寒门士人,如李义府、许敬宗、袁公瑜等,都是门阀打击的受害者。

比如许敬宗,资格非常老,当年在瓦岗军李密手下与魏征同为记室参军,投靠李世民后,与褚遂良的父亲褚亮、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并称秦王府十八学士。但因德行不太好,但主要是门第不高,一直没能重用,好不容易熬到了礼部尚书的职位,还被长孙无忌因罪贬官,心中充满了对长孙无忌等人的愤恨。李义府的遭遇也差不多。

当时,李治还有一张底牌李勣,他与长孙无忌同为三公,同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大唐老一辈革命家,而且还统兵多年,在军中有崇高的威望,关键他不是关陇集团,而是山东寒族地主,这些人站在一起,成为拥立武则天为皇后的中坚力量。

此时,皇后位置成为一种象征,成了皇帝联合寒门势力与关陇贵族夺权的导火索。武则天能够成为皇后,代表着皇帝能否重掌朝政。关键时刻,李勣成为高宗李治的主心骨与靠山,双方的实力顿时此消彼长,长孙无忌集团最终瓦解,大臣们纷纷表态支持立武则天为皇后。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认为“废王立武”事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甚至超过了武则天自立为帝。这件事标志着以关陇门阀为代表的贵族门阀势力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失去了从东汉以来长达七百年对政局的主导作用。传统贵族士大夫已黯然失色,庶族地主阶层逐渐成舞台上的主角,社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标签: 唐朝

更多文章

  • 唐高宗为什么要让参政的武则天单独摄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高宗

    参政与摄政虽然只差一字,但性质完全不同。参政是得到皇帝的允许,可以对政事公开发表自己的主张,最终决定权还在皇帝手中;而摄政是代替皇帝处理政事,可自行发布政令,决定权在自己手中。武则天参政始于显庆五年(660),是她成为皇后的第六个年头。当时,李治严重的风疾首次发作,头疼眩晕,言语不利,甚至出现暂时失

  • 中国还有色目人吗?还有多少色目人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色目人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色目人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色目人到底是什么人,话说在明朝还有这个清朝事情,这个色目人也都被阉杀干净了,那么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中国人还有色目人吗?或者说现在的中国还有多少色目人的后代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中国现在肯定没色目人了啊,色目人是

  • 清朝入关后封了几个异姓藩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藩王

    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朝代,虽然是狼狈退出历史舞台,但清朝在统治期间也有骄傲的政绩。就拿削藩来说,那是多少个朝代都头疼的事情,而清朝康熙皇帝一鼓作气镇压三个藩王。皇太极入关之后,想要攻打明朝,苦于自己又要应付明朝的军队,又要镇压农民的起义分身乏术。不得不依靠明朝投降的官兵,从事招抚以及武力镇压,皇太极

  • 汉末三国时期有多少位诸侯?刘姓诸侯有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侯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较量,并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格局。对于东汉末年的诸侯来说,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是汉室后裔,或者可以说是刘姓诸侯,比如刘备、刘表、刘焉、刘璋等。二是非汉室后裔,比如曹操、袁绍、袁术、吕布、马超、韩遂、张绣、公孙瓒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汉室衰微,但是,在不少

  • 洋务运动为何没力挽狂澜反而导致清朝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洋务运动

    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主要宗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原则,在中央的主要代表是以恭亲王奕訢、瓜尔佳·文祥为代表的满族宗亲贵族官员,在地方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汉族官员。这里,既然说到了洋务派,那么,我们就不得

  • 诸葛亮为何执意北伐而不向西南扩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

    三国时期,蜀国的人口总数,其实才不过100万。国力甚微,甚至不如秦朝时的十分之一。常备军与后备军倾国10万,也就是说90余万人口要养活10万兵力与近万官吏,导致内部不稳需要借助战争来维稳。即使向着西南进军,蜀汉的国力无法支撑后期的管理支出,包括军队驻扎、官吏任命、帮助西南地区开发土地,其扩张最好的选

  • 如何客观评价南北朝时期的“清谈家”及玄学?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玄学

    所谓的“清谈”即魏晋时期崇尚虚无空谈名理的一种风气,其上承末年的清议,下启魏晋时期的玄学。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等七人。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为何说活动于魏晋南北朝的清谈家,对西晋灭亡有重大责任?东汉末年时期,正值第二次党锢之祸

  • 古代荆州管辖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荆州

    荆州,上古九州之一,上古九州之一。相传大禹成功治水后,把“天下”分为九州(也有黄帝始创“九州”之说),于是九州就成了古代汉地的代名词,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三国时期的荆州是怎样的存在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

  • 五胡乱华的源头是秃发树机能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秃发树机能

    说到秃发树机能这个人想必大家都清楚这个人吧,如果知道这个人的话你会发现这个人和五胡乱华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也可以是说是五胡乱华的前奏,那么如果不知道这个人的话,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看看这个人到底是谁?他和五胡乱华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揭秘看看吧!秃发树机能听到这个名字就知

  • 东汉末南阳太守袁术的实力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袁术

    袁术字公路,汝南汝阳人,袁绍之弟。“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有句话叫“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形容一个人徒有其表,毫无内涵,即便被强行推到高位,也坐不稳,更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三国时期著名的枭雄袁术就是如此,作为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