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内廷司礼监的权力多大?

明朝内廷司礼监的权力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704 更新时间:2024/4/6 15:57:10

朱元璋大搞冤案,在明朝全境掀起了一场血腥的屠杀。其中以胡惟庸案最为庞大,一次便牵连3万余人,前前后后被杀者竟多达七万人!也正因此事,朱元璋巧废行中书省,并设立三司,将皇权全部集中在自己手上。此后,经朱棣等帝的重视及发展。朱元璋时期曾废除的锦衣卫被恢复,东厂也由此诞生。而这两处,更是成为了明朝官员的噩梦。

关于锦衣卫和东厂,相信所有看到它、了解过它的人都不禁背脊发凉。因为锦衣卫和东厂在明朝可谓权势滔天,九千岁魏忠贤更是想让谁死让谁死,不知多少清官、好官死在这两个机构中,说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都不为过。那么这两个机构真的是明朝权力巅峰么?

其实不然,在明朝有一机构,其权势大到惊人。不仅东厂见了它必须恭恭敬敬,锦衣卫见了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出!此处便是明朝司礼监,一个负责掌管宫内事务的机构。

有人可能会说了,锦衣卫负责收集军政情报,属于明朝的特务行政机构,而东厂则有着监督朝廷及社会的重大权力,拥有执法权。一个仅仅负责内宫事务的司礼监,又如何能比得过这两个部门呢?

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作为明朝十二监之首,司礼监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在明朝,司礼监最高职位共两职,一为掌印太监,二为秉笔太监。掌印太监权势最大,被称作“内相”,负责公奏章的整理分拣及最终盖章。而秉笔太监,则负责书写皇上意见,传播圣意,有相当大的操作空间。二职堪比首辅。往往秉笔太监都会兼任东厂提督,作为司礼监旗下的东厂自然得恭恭敬敬,锦衣卫更是大气都不敢喘一声!而司礼监则一直凌驾于其上,从未变过。

标签: 司礼监

更多文章

  • 曹操建立的封国取名“魏”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亲信荀攸、董昭等人公开表示丞相曹操功勋卓著,爵位仅为武平县侯,有失天下所望。“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在他们的谋划奏议下,汉献帝刘协被迫遣御史大夫郗虑持节册封曹操为公爵,封国建号为“魏”,赐予象征权威的九锡之物。同

  • 唐朝“废王立武”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

    永徽六年十月,唐高宗李治不在考虑元老派的反对,下诏废除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大赦天下,史称“废王立武”事件。这普天同庆的结果,经历了重重困难、经历了残酷斗争、经历了无数的人头落地,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已绝不仅仅是单纯的皇后废立那么简单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

  • 唐高宗为什么要让参政的武则天单独摄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高宗

    参政与摄政虽然只差一字,但性质完全不同。参政是得到皇帝的允许,可以对政事公开发表自己的主张,最终决定权还在皇帝手中;而摄政是代替皇帝处理政事,可自行发布政令,决定权在自己手中。武则天参政始于显庆五年(660),是她成为皇后的第六个年头。当时,李治严重的风疾首次发作,头疼眩晕,言语不利,甚至出现暂时失

  • 中国还有色目人吗?还有多少色目人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色目人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色目人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色目人到底是什么人,话说在明朝还有这个清朝事情,这个色目人也都被阉杀干净了,那么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中国人还有色目人吗?或者说现在的中国还有多少色目人的后代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中国现在肯定没色目人了啊,色目人是

  • 清朝入关后封了几个异姓藩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藩王

    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朝代,虽然是狼狈退出历史舞台,但清朝在统治期间也有骄傲的政绩。就拿削藩来说,那是多少个朝代都头疼的事情,而清朝康熙皇帝一鼓作气镇压三个藩王。皇太极入关之后,想要攻打明朝,苦于自己又要应付明朝的军队,又要镇压农民的起义分身乏术。不得不依靠明朝投降的官兵,从事招抚以及武力镇压,皇太极

  • 汉末三国时期有多少位诸侯?刘姓诸侯有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侯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较量,并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格局。对于东汉末年的诸侯来说,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是汉室后裔,或者可以说是刘姓诸侯,比如刘备、刘表、刘焉、刘璋等。二是非汉室后裔,比如曹操、袁绍、袁术、吕布、马超、韩遂、张绣、公孙瓒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汉室衰微,但是,在不少

  • 洋务运动为何没力挽狂澜反而导致清朝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洋务运动

    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主要宗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原则,在中央的主要代表是以恭亲王奕訢、瓜尔佳·文祥为代表的满族宗亲贵族官员,在地方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汉族官员。这里,既然说到了洋务派,那么,我们就不得

  • 诸葛亮为何执意北伐而不向西南扩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

    三国时期,蜀国的人口总数,其实才不过100万。国力甚微,甚至不如秦朝时的十分之一。常备军与后备军倾国10万,也就是说90余万人口要养活10万兵力与近万官吏,导致内部不稳需要借助战争来维稳。即使向着西南进军,蜀汉的国力无法支撑后期的管理支出,包括军队驻扎、官吏任命、帮助西南地区开发土地,其扩张最好的选

  • 如何客观评价南北朝时期的“清谈家”及玄学?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玄学

    所谓的“清谈”即魏晋时期崇尚虚无空谈名理的一种风气,其上承末年的清议,下启魏晋时期的玄学。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等七人。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为何说活动于魏晋南北朝的清谈家,对西晋灭亡有重大责任?东汉末年时期,正值第二次党锢之祸

  • 古代荆州管辖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荆州

    荆州,上古九州之一,上古九州之一。相传大禹成功治水后,把“天下”分为九州(也有黄帝始创“九州”之说),于是九州就成了古代汉地的代名词,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三国时期的荆州是怎样的存在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