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四大臣辅政下场 四大臣辅政官职排名

清朝四大臣辅政下场 四大臣辅政官职排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321 更新时间:2024/2/16 7:06:08

四大臣辅政,指的是康熙初年,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受顾命奉幼帝玄烨继承大统,为辅政大臣,史称“四辅政时期”。

简介

康熙八年(1669)五月,玄烨正式亲政,凡八年零五个月。清世祖福临死时,清圣祖玄烨年方六岁。清廷汲取顺治初年多尔衮摄政时给统治阶级带来混乱的教训,不复以亲贵辅政,而以索尼等异姓勋戚功臣辅政。

鳌拜专权

鳌拜

从康熙五年始,四大臣之间的争斗日益激化。其中鳌拜与苏克萨哈矛盾尖锐。鳌拜凭其战功卓著,盛气凌人,同苏克萨哈论事多有龃龉,积以成仇。四朝老臣索尼,见鳌拜与苏克萨哈形同水火,却又无力排解,屡次呈请圣祖亲政。遏必隆与鳌拜同旗结党,凡事皆附和鳌拜。而苏克萨哈威望浅薄,势单力孤,心非鳌拜所为而无力抗争。康熙六年六月,索尼谢世。班行章奏,鳌拜均列首位。七月,苏克萨哈乞请守护福临陵寝。鳌拜借机罗织二十四大罪状,杀苏克萨哈,为其擅权专政扫清了道路。

鳌拜操持国柄,结党营私,以控制国家中枢。文武各官出其门下,内外用其私党。凡事在家中议定,然后施行。鳌拜所为严重地威胁着皇权。康熙八年,玄烨亲政后,智擒鳌拜下狱。和硕亲王杰书等遵旨勘问,列其罪状三十款,将他永远拘禁,遏必隆也被革职锁拿。同时清洗了鳌拜党羽,四大臣辅政时期结束。

执政初始

四大臣执政初始,尚能齐心合力,基本上遵照福临制定的方针,继续完成统一中国的战争。康熙元年(1662)四月,奉四辅臣之命,吴三桂执杀南明桂王朱由榔。西南各地小股抗清势力纷纷归降,偏居台湾的郑氏部属亦有归顺者。三年三月,靖西将军穆里玛同定西将军图海,率八旗劲旅及湖广、四川、陕西三省绿营兵,镇压了大顺农民军余部李来亨领导的郧襄山区茅麓山抗清力量。至此,大规模的民族征服战争结束,清王朝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多年的战争给社会生产造成了极大破坏,经济凋敝,民生涂炭。四辅臣面对百废待兴的局势,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安插流民,奖励垦荒,施行赈济蠲免政策,以苏民生。同时,他们依世祖遗诏精神,将顺治年间改设的内阁和翰林院撤销,重新恢复内三院名称,并加强对官吏的管理,裁汰了十三衙门,扩建了内务府,并注重督抚的楷模作用。几年间,经济发展,年谷屡登,社会秩序趋向安定。

标签: 辅政

更多文章

  • 清朝康熙朝“明史案”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史案

    明史案,是庄廷鑨编写的《明史》而引发的清初最大的一场文字狱案。简介双目皆盲的浙江湖州富户庄廷鑨出钱购买明人朱国祯一部未完成的《明史》,然后延揽名士,增润删节,补写崇祯朝和南明史实,其父庄允诚于顺治十七年冬(公元1660年)将书刻成,即行刊书《明史辑略》。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为归安知县吴之荣告

  • 杨起隆起义时间 杨起隆起义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起隆

    杨起隆起义,康熙十二年(1673),杨起隆组织北京汉族人和一些八旗家奴,计划12月13日五更举火起事。提出"反清复明"的口号,组织"中兴军",自称"朱三太子",当中兴军八旗家奴黄吉、陈益以及其他30多人在鼓楼开会时,被家主告密,清廷派兵包围,杨起隆应急提前两天起义,中兴军失败。杨起隆(1633年-1

  • 清朝“三藩之乱”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1673年1681年),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二十八日,称帝三年的“大周”洪化皇帝吴世璠自刎而死,皇后郭氏投环自缢;次日,“大周”将领打开昆明城门,向清军投降,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至此结束。这场封建时代

  • 尼布楚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 尼布楚条约割地多少 尼布楚条约签订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尼布楚条约

    《尼布楚条约》,俄方称为《涅尔琴斯克条约》,这是清朝和俄罗斯帝国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也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缔结的第一份国际条约。简介雅克萨之战后,中俄就东段边界等问题进行交涉。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俄历7197年8月28日),中方代表索额图、佟国纲等与俄方代表戈洛文等在尼布楚(今

  • 明朝“甲申事变”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甲申事变

    甲申事变是指1644年李自成灭亡明朝,随后清兵南下入关作战的历史事件。明朝末年,社会矛盾尖锐,朝政涣散,官员腐败,民不聊生。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大明江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在众多农民百姓的支持下,相继攻克了襄阳、汝州并顺利占领西安。而日渐壮大的义军,目标远不如此,明天子所在的北京,才是他

  • 隆庆新政历史背景 隆庆新政的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隆庆新政

    隆庆新政是明朝明穆宗朱载垕统治时期出现的承平时期。简介明穆宗统治期间以隆庆作为年号,明穆宗因为即位前一直生活在宫外藩邸,所以较为体查民情,《明史》说他“端拱寡营,躬行俭约”。明穆宗比较宽容,用人不疑,文有徐阶、高拱、张居正、杨博,武有谭纶、王崇古、戚继光、李成梁。因此果断地清

  • 隆庆开关的历史背景介绍 隆庆开关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隆庆开关

    隆庆开关是指隆庆元年(1567年),隆庆皇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明洪武年间,为维护政权,隔绝海上反明势力和倭寇的袭扰。明太祖朱元璋颁布了禁海令,宣布“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洪武十四年,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r

  • 明朝俺答封贡的历史背景及历史影响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俺答封贡

    俺答封贡,是隆庆五年年(1571年),明朝少数以非军事手段解决与外族敌对关系的事件。简介明朝中央内阁大臣张居正和高拱,以及地方上的宣大总督王崇古及大同巡抚方逢时,趁把汉那吉与其祖父、鞑靼首领俺答因家事争执而降明的机会,与鞑靼达成了封贡及互市的协议,结束了近二百年的敌对状态。明朝又借机铲除赵全等汉奸,

  • 明朝张居正改革之:考成法内容介绍及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考成法

    考成法,是明代万历时期中确立的的官员考核制度,由张居正在万历元年(1573)提出,后来推广到全国。简介新法规定: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由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这样就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官员考评机制,有效实现了考评与纠偏相结合,改变以往仅仅主要靠吏部

  • 夺门之变爆发的原因介绍 夺门之变为什么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是景泰八年(1457年)被代宗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历史事件。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定下一条规定,自他开始,以后的国君在位期间,只采用一个年号。区别过往,这也是为何后世在谈论明清两朝的帝王时,用年号即可指代相应之君主。但明朝却有一个皇帝例外,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期间,就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