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慈安、慈禧没有和咸丰葬在一起,而是要另起陵墓呢?

为什么慈安、慈禧没有和咸丰葬在一起,而是要另起陵墓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494 更新时间:2024/1/28 7:24:50

青冢白骨死共穴

咸丰皇帝在清代各帝中,还是很出名的,今天的人们,凡是提到咸丰皇帝,首先是想到《火烧圆明园》,立即又联想到那位兰贵人;不错,这是一位著名的“战乱皇帝、“卖国天子”。

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咸丰帝病逝于热河行宫“烟波致爽殿”,享年31岁。十月份,咸丰帝的梓宫运回京师。同治小皇帝登基后的第一年即同治元年(1862)九月初九重阳节那天移柩暂庴清东陵西峰口外的隆福寺。一直到了同治四年九月才葬入定陵地宫。

其实定陵最先修建于咸丰九年(1859)三月,应该还没有完工,同治即位后又修了四年,一共花了七年时间,才葬入定陵地宫。

同时葬入地宫的是孝德显皇后,她生前没有这个称号,因为她没有当上皇后,还没有来得及看到她那其貌不扬的丈夫当皇帝,她就因病撒手人寰。

孝德皇后为萨克达氏(满清望族)滿洲镶黄旗人,父亲是高级官员。当咸丰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因为道光皇帝最喜欢的就是奕伫(应是讠旁),所以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也就是咸丰皇帝十六岁那年,就册封了萨克达氏为奕伫的嫡福晋,也许是“红颜薄命”,仅仅一年后即道光二十八年(1848)病故了。不过,在道光三十年正月咸丰皇帝即位后,诏追封为皇后;同治四年九月与“宗”(此处删去二十五个谥字)共为一穴。

利旧利废修建的东陵

咸丰帝的父亲是道光皇帝,因为他的宝华峪陵寝排水不畅,积水严重,道光皇帝心头不安逸,沉脸如水,下诏全部折除,在河北易县的清西陵龙泉峪重新选址,于是东迁西葬,所谓的“兆葬之制”被打破。

不过却剩了很大数量的原材旧料,这个浪费有点大,咸丰帝为自己的父皇做了善后工作,他在修建定陵时,把这些料全部用上。定陵的墓道、地宫是需要大批大石料的,它们都来自房山县,都是优质的青白料,在二百四十件这种石料中,旧料占了1/4,小青石料占1/5。利用了宝华裕的各种旧砖共计有六十余万匹,把这个些旧料运到定陵,光运费就花了4945万两白银。

新旧料合起来用,加上工钱,共计用了3134547万两白银。如此巨大的支出,所谓使用旧料节约,不过是欺世盗名。

死了仍然争东西

(定东陵)

其实定陵最有名的还是定东陵。因为在定陵之东,埋葬着咸丰帝两个著名的皇后,就是现在称之为东太后的慈安和西太后慈禧。犹如她们生前一样,两太后各人都单独有陵一一普祥峪的定东陵位于西边,它是慈安的陵墓,普陀定东陵位于东边,是慈禧的陵墓。两陵齐头并列,中间仅有一条马槽沟隔着。

同治皇帝在对待两宫皇太后的问题上,唯一的做法就是“一碗水端平。”同时动工兴建,同时竣工,历时六年,所用白银,慈安陵用了226.5万两银子,慈禧陵用了227万两银子。

两座太后的地位基本都差不多,按理说东宫慈安皇太后应该葬在东边,西宫慈禧皇太后应该葬在西边,但是好强心极强的慈禧用心计赢了慈安,西太后葬在东边,东太后葬在西边,因为古代是以东方位为尊。东西方位己定,今天来到定东陵,如果联想到这件事,相信游客会感慨良久!

结束语

定陵是清朝第十世皇帝文宗显皇帝咸丰的陵墓,地名是平安峪。埋葬两宫皇后的定东陵座落于定陵之东。都是定陵的规制之内。如果两宫皇太后想另起陵墓的话,肯定是“名不正则言不顺!”即使豪横如慈禧者,也断断不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同治通宝铸币的基本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同治通宝稀少的符号,同治通宝全部图案背花,同治通宝私铸小钱有收藏价值么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在咸丰十一年8月,咸丰皇帝在热河的承德避暑山庄驾崩,当时他召集来了自己最亲近的8位大臣,来辅佐他的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同治皇帝,8位大臣也回去有条不紊的布置明年改元祺祥的事宜,在咸丰皇帝去世的第二天就立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为太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慈禧太后,慈

  • 资治通鉴:智瑶无故索取土地的教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则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

  • 张居正的学生傅应祯和刘台,首先攻击他,开了不好的先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张居正当首辅后,大权独揽,遭到朝野上下的忌讳。让张居正始料不及的是,学生傅应祯猛烈攻击他,让他羞辱和恼怒不已。傅应祯,字公善,江西安福人,是隆庆五年进士,也是张居正的门生。他考上进士后没有进翰林院,直接去当官,口碑不错。后来当上御史后,傅应祯对老师张居正的做法很有意见。张居正用考成法要求各级地方官收

  • 慈禧为何被称为“老佛爷”?原因非常荒诞,大臣还为此捏一把冷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后,朝廷的文武大臣都惧怕她三分。这倒不是因为她大权在握,独断专行,而是因为她喜怒无常,心狠手辣。慈禧手下有一个宦官叫李连英,聪明过人。自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把握大权朝廷后,他就确定慈禧是我国第二个武则天,要想高人一等光宗耀祖,就必须有慈禧这样的人做靠山,不然就没有出头之日。为了取悦慈禧

  • 苏轼为什么叫东坡先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为什么苏轼叫东坡居士,苏轼和常州的东坡公园,苏轼东坡的意思

    苏轼的家族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宗室,其先祖苏绰曾在南朝梁朝的末代皇帝萧衍手下任官,并被封为“东坡公”。苏轼的父亲苏洵也曾在东坡山(今绍兴市柯桥区)定居,居住期间曾写下了《东坡七集》。苏轼在其父亲的薰陶下,对家族史和东坡之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外,苏轼自己也曾在东坡之地居住过一段时间。公元1094年,苏

  • 清朝唯一不用避皇帝讳的大臣:去世后,皇帝还亲自为他戴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胤祥功绩卓著,更令人惊讶的是,他在雍正帝时期被视为亲密兄弟,甚至成为整个清朝历史中唯一不用避皇帝讳的一人。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胤祥,生于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初一,卒于雍正八年五月初四。胤祥也是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怡贤亲王胤祥自幼丧母,因此,据说胤祥少时由雍正生母德妃乌雅氏所抚养。胤祥跟随胤

  • 容妃死后,康熙让所有见过她刷马桶的人全部殉葬,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容妃公然反对废黜 她先前受过爱戴宠爱,是康熙难得的知己,是他的感情知音,同时还是康熙特别珍视特别喜欢,甚至说是后宫佳丽之中最爱的女人。她经历过什么?康熙在身体抱恙之际,众御医用中医的办法企图去治愈康熙,但可惜中医的药效对于这个病没有好的疗效。太子胤礽在这时却觉得康熙的时日不多了,自己即将登基,当上

  • 推迟邱处机讲道时间,成吉思汗到底出于什么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邱处机(图/网络)成吉思汗与邱处机约定,到5月26日正式请邱处机讲道。快到问道的时候,成吉思汗收到札兰丁大败蒙古军队的消息后,决定亲自出征,因此将讲道的时间推迟到半年以后,改在了11月。也许是成吉思汗认为,再给他半年的时间,他就可以完全消灭札兰丁的残余势力,到时候就可以安安稳稳地听邱处机讲道了。史

  • 乾隆走后,清朝有多乱?大臣:兵部行印不见了,皇帝当场吓出冷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嘉庆中衰”也不是说说而已,从一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清朝开始走下坡路。我们都知道,“传国玉玺”等印鉴作为古代帝王信物,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但在嘉庆时期就曾发生过“当官的把印丢了”的事,甚至还隐瞒半年之久。▲嘉庆时期曾发生过“当官的把印丢了”的事件。(图/翻摄自百科词条)首先,我们必须回顾一下当时的历

  • 后周军事强大,为什么没有迫使北汉投降,而宋太宗做到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后周和北汉,北宋取代后周的重要事件是什么,后周为什么被宋取代

    北汉是在宋太宗时期,由宋军将其击败,使得北汉皇帝出城投降了。难道是后周军事实力不如北宋吗?显而易见并不是这样,北汉投降宋军的原因有两点。1、北汉没有投降后周北汉没有投降后周,使得北汉势力还继续在北方存在。那么北汉为什么没有投降后周呢?其主要原因是北汉与辽国联盟了。后周军虽然强大,但是他们却忽略了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