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兵力如此悬殊,袁绍为何会惨败于曹操呢?

兵力如此悬殊,袁绍为何会惨败于曹操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933 更新时间:2024/1/20 23:01:09

兵力如此悬殊,袁绍为何会惨败于曹操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一、盲目自大,不听劝阻,急于求成

建安五年,统一了黄河以北四州的袁绍意气风发,决定乘势出击,展开了对曹操的全面决战。而田丰极力反对出兵,袁绍一气之下以扰乱军心之由将田丰下狱。失去了谋士劝谏,袁绍则因狂妄自大的个性,忽略了当时的时机并不成熟,虽北方四州已经占据下来,但时间尚短,需要时间来加以巩固。再加上当时刚刚才打败了公孙瓒,兵疲马乏,实在是难以为继。这样的军队又怎么能胜过曹军呢?

二、刚愎自用,不听劝谏

袁绍为了报白马首败之仇,急于求成,指挥大军主力全面渡河征战。这时谋臣沮授建议,应当留下延津作为一个战略支撑点,进可直取许县,退可从容撤回黄河以北。然而袁绍刚愎自用,在他看来直取曹营是唾手可得的,并不存在什么失败的可能性。于是就取消了沮授的指挥权,都交给了郭图统帅。失去了沮授的谋略指挥,而后袁绍的每一步都被曹操算计在内,先后斩杀了袁军的两名大将(颜良文丑),挫伤了袁军的士气。

然而袁绍并未从这次的失败中汲取教训,而是盲目自信。谋臣许攸曾经提出分兵作战的方案,以主力吸引曹军,然后分出来一部分兵力去营救天子,这样可以让曹军首尾难顾,难以两全。而袁绍则认为自己兵强马壮,装备优良的情况下,正面可以完败曹军。直接否决了他的建议。许攸一看袁绍不理睬自己的建议,一气之下干脆叛逃到了曹军里,而曹操瞬间有了一个如此熟悉袁军的谋臣,几乎是瞬间扭转了局面。

三、犹豫不决,错失补救机会

而曹军有了许攸的帮助,知道袁军在乌巢有大批军粮,就迅速组织军队全力进攻了乌巢。而袁绍却犹豫不决,一方面想直驱官渡对面的曹营,让曹操没有了退路,另一方面又在考虑是否回去营救乌巢。但此时袁绍思绪已乱,又急于求成,所以仅仅只派了少部分轻骑去驰援乌巢。结果乌巢被破,袁军失去了后续补给。为官渡之战惨败埋下了伏笔。

四、军心大乱之际,仍然固执己见

乌巢大败之后,袁绍理应重整部队,全面由进攻转为防守,并且调控后方军粮到前线来补充,等战局稳定下来后再与曹操展开决战。而袁绍急于求成,直接就下令由张郃高览等率众对曹军大营发起总攻。这时的袁军军士气低落、战意低迷,再加上曹军早有防备,其大营简直固若金汤,难以攻破。而后方又有郭图在诬陷张郃,原本袁绍疑心病很重。而张郃见到久攻不下,就内心就更加忧虑,更是害怕袁绍事后追究,干脆就学着许攸,直接也归顺了曹操。

与袁绍不同的是,曹操则能接纳能人之言,知人善用。

先是有刘晔献上霹雳车之计,大破袁绍的弓弩兵,使曹操在官渡得到据守之地。再是有荀攸献计,识破了袁军意图,巧妙偷袭白马,趁其不备,杀了袁军大将颜良。最后是有许攸献计火烧袁绍军粮,使袁绍再无退路,自然最终结局是袁军不战而败。

两相对比之下,袁绍官渡惨败于曹操之手也是正常之事了。

标签: 悬殊兵力曹操

更多文章

  • 官渡之战前,为何曹操要和袁绍叙叙旧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

    官渡之战前,为何曹操要和袁绍叙叙旧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袁绍这时也来了兴致,刚准备前去,众多谋士纷纷阻拦,说这曹操诡计多端,袁公切勿上当,直接开战便是。袁绍非是不听呢,他觉着自己军队数倍于曹操,灭曹操易如反掌,管他有什么计策,也许是和他请降也说不定呢,临走还说了一句“且看我

  • 曹操和袁绍从小就一起玩,两人是如何反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操,目的

    曹操和袁绍从小就一起玩,两人是如何反目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走到内间一看,只见曹操仲展四肢,仰面张嘴,睡得正香袁绍看了不禁好笑,想不到平日里威风的孩子王,时竟是这副模样。他只恨自己不会作画,否则画出一张画来四处张贴,看这孩子王的面子还往哪搁!尽管不会画画,但袁绍眼珠一转,又

  • 曹操是如何评价袁绍的呢?为何评价不高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评价,曹操

    曹操是如何评价袁绍的呢?为何评价不高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这段话虽出自《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借着曹操的口说出来的,但有史料记载,曹操也确实说过类似的话,罗贯中只是把这些句子整理了一下,编成了段落说出来了而已。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袁绍这个人,胆小怕事,有点谋略做事情却不果断,想

  • 项羽为什么不愿意过江 如果过江又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项羽

    对项羽和乌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人们都把乌江当成了天堑,仿佛江那边就是铜墙铁壁般的另一个世界,刘邦抓耳挠腮、无计可施,实际上这不过是一个美好而又不现实的愿望罢了。要知道,项羽从渡过江的那一刻就注定会诞生两个现实:一是刘邦称帝,二是他本人成为逃犯。道理很简单,成王

  • 田千秋如何靠着一句话当上汉朝丞相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丞相,千秋

    汉武帝算是历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对外征伐四方,创下赫赫武功,是能和秦始皇相提并论的存在,然而晚年的汉武帝也做了不是错事。而我们今天的主角却因为汉武帝老年的昏庸,反而仅仅靠几句话就翻身成为丞相,他就是田千秋。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晚年的汉武帝非常的疑

  • 楚汉之争时,恭敬慈爱的项羽为何不如刘邦更得民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恭敬,慈爱,民心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西楚霸王项羽的祖父,是楚国名将项燕。秦灭楚,项燕战死,

  • 项羽的武力值极高,为什么樊哙还敢对他瞪眼?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瞪眼,项羽,武力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西楚霸王项羽的武力值极高,除了武侠小说中虚构的人物之外

  • 司马懿留下一道难题,此后400年困扰无数皇帝,李世民也伤透脑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早在东汉的时候,东北就已经有一个叫做高句丽的小国家。这个国家看到汉朝的制度相当先进,为此就不遗余地加以学习、引进和吸收。待到羽翼丰满之后,周边那些地盘完全就是蛮荒之地,自然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因此就被他们给侵吞了。到了三国乱世,这个小国家就更是异想天开,居然想着要玩个“蛇吞象”的游戏,把侵吞的目

  • “千古一帝”秦始皇陵墓中水银是否消失?墓顶的树不会说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如今出土的兵马俑不过是陵墓的冰山一角,在更深的地下隐藏着更多奇迹,司马迁的{史记}中称:秦始皇在修建陵墓时,命令工匠“以水银百川江河大海”,经过权威部位的多次调查,陵墓地宫内东南,西南测试水银爆表,而东北,西北偏弱一些,正好印证了与黄海,渤海的位置。作为“千古一帝”征服天下的雄心依然实现,对于自己的

  • 三国时期,曹操到底盗取了谁的墓葬,能够养活自己15万军队三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时期曹操最怕谁,曹操时期军事实力,曹操后期仰仗的军事

    三国乱世,战乱不断,打仗是一项烧钱的职业,而曹操在斗争初期,地盘只有那么一点大,部队也没有多少,到哪里去弄钱呢?曹操就打起了过去那些贵族墓葬门的算盘,设立了专门人员去发掘他人墓葬,因为中国古人对先人的遗体是非常尊敬的,这样光明正大的刨别人家的坟肯定说不过去,盗墓的人自然也就被大家称之为贼,曹操认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