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为什么不愿意过江 如果过江又会怎么样

项羽为什么不愿意过江 如果过江又会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633 更新时间:2024/2/21 9:18:12

项羽和乌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人们都把乌江当成了天堑,仿佛江那边就是铜墙铁壁般的另一个世界,刘邦抓耳挠腮、无计可施,实际上这不过是一个美好而又不现实的愿望罢了。要知道,项羽从渡过江的那一刻就注定会诞生两个现实:一是刘邦称帝,二是他本人成为逃犯。道理很简单,成王败寇耳!

俱往矣!项羽已再不是那个振臂一呼应者如集的王者了,而是如一条急急惶惶的漏网之鱼。退一步讲,即便是项羽有充足的资本去招兵买马,但刘邦会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呢?难道刘邦不懂得“死灰复燃”的道理吗?既然项羽能坐一条小船渡过江东,刘邦为何就不能多找几条小船过江呢?即便是再造几条大船也不需要费多大事吧!到时候千军万马入江东,项羽如何应对?或许,到时刘邦根本就用不着兴师动众。

如果项羽按最初的设想,将10万人马带回江东,那么足以割据自雄,卷土重来,而实际上他即便能回,也是只身人,等于是赔光了老本儿。有人说,项羽可以继续招兵买马呀!谈何容易?军饷粮秣呢?再说有多少人愿意响应他的号令呢?要知道,垓下之围前后,普天之下只有临江王共尉一个人还在忠于他,可是共尉又在刘邦与英布的蚕食下支离破碎,摇摇欲坠,自保都难,又怎么能顾得上去管他呢。所以共尉不过是一面插在山头上孤零零的旗子,以至于当刘邦要消灭他的时候,竟然派去了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卢绾与武略一般的刘贾,可见对他的蔑视。

最关键的问题是,江东百姓会不会支持项羽。因为老百姓的普遍愿望就是过安定的生活,除非他没有活路的时候才会起来抗争。所以,对于江东老百姓来说,刘邦当皇帝与项羽称霸没什么区别,他们要的就是一个简单的,容易满足的生存环境。而当刘邦称帝成为了大势所趋,其实是没人愿意再跟着项羽去玩命的。项羽死后,刘邦将韩信封为了楚王,结果是包括江东再内的楚国很安定,没有那一位老百姓跳出来为项羽鸣冤喊屈。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刘邦将楚国一分为二,上半部分给了兄弟刘交,江东地区给了堂兄刘贾,直到刘贾于公元前196被英布所杀,江东也没有发生过叛乱事件。

(汉初诸侯分布图)

刘贾去世后,刘邦还是担心江东民风彪悍,会有乱局出现,于是将血气方刚的侄子刘濞封为了吴王。结果,到了汉景帝时期刘濞带头制造了“七国之乱”,而老百姓不过受其裹挟罢了。因此,当项羽只剩下一个人的时候,过江与否意义不大,所谓过江不过多延续几天性命罢了,当他输光了身上带着的本钱后,江东也不会再成为他的“提款机”了。

项羽乌江自刎,看似悲壮,令人感慨,偶尔还被人说成是为解天下苍生之苦于是终止生命就等于结束战乱,实际上这个只是一个用英雄气短、回天乏力去演绎的“童话故事”,虚幻、冠冕堂皇,没有苟同的意义。况且,项羽对刘邦的恨不可能轻描淡写地化为一江春水,如果有一丝生机,他绝对不会放弃复仇的希望。项羽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性格,楚汉战争期间他所经受的种种羞辱,怎能轻易放下。

再往上梳理一下,回到楚汉罢兵的鸿沟议和。表面上看,刘邦不厚道,明明划定了楚河汉界,可是转而又追击楚军,似乎是让项羽陷入了被动。而实际上项羽也有预料,所以他才没有回到国都彭城,以免被彭越、韩信、刘邦、英布等人包了饺子,成了“瓮中捉鳖”。项羽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过江据守,回到他起兵的吴中。

因为,在四年楚汉战争中,项羽将彭城作为了发力点,将所有的人力物力都押在了同刘邦对峙的荥阳、成皋前线,这一局面的代价是源源不断的补给,渐渐将后方江东掏空,甚至不排除激起了民愤。所以,即便项羽率10万兵马平稳到达江东,也需要先沿江布防,然后再经历一个“从零开始”的过程,如此才能再考虑卷土重来的可能。这样一来他才有生的希望,但这是以他带着10万人马回去为前提,否则,只身一人,毫无意义。

标签: 项羽

更多文章

  • 田千秋如何靠着一句话当上汉朝丞相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丞相,千秋

    汉武帝算是历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对外征伐四方,创下赫赫武功,是能和秦始皇相提并论的存在,然而晚年的汉武帝也做了不是错事。而我们今天的主角却因为汉武帝老年的昏庸,反而仅仅靠几句话就翻身成为丞相,他就是田千秋。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晚年的汉武帝非常的疑

  • 楚汉之争时,恭敬慈爱的项羽为何不如刘邦更得民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恭敬,慈爱,民心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西楚霸王项羽的祖父,是楚国名将项燕。秦灭楚,项燕战死,

  • 项羽的武力值极高,为什么樊哙还敢对他瞪眼?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瞪眼,项羽,武力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西楚霸王项羽的武力值极高,除了武侠小说中虚构的人物之外

  • 司马懿留下一道难题,此后400年困扰无数皇帝,李世民也伤透脑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早在东汉的时候,东北就已经有一个叫做高句丽的小国家。这个国家看到汉朝的制度相当先进,为此就不遗余地加以学习、引进和吸收。待到羽翼丰满之后,周边那些地盘完全就是蛮荒之地,自然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因此就被他们给侵吞了。到了三国乱世,这个小国家就更是异想天开,居然想着要玩个“蛇吞象”的游戏,把侵吞的目

  • “千古一帝”秦始皇陵墓中水银是否消失?墓顶的树不会说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如今出土的兵马俑不过是陵墓的冰山一角,在更深的地下隐藏着更多奇迹,司马迁的{史记}中称:秦始皇在修建陵墓时,命令工匠“以水银百川江河大海”,经过权威部位的多次调查,陵墓地宫内东南,西南测试水银爆表,而东北,西北偏弱一些,正好印证了与黄海,渤海的位置。作为“千古一帝”征服天下的雄心依然实现,对于自己的

  • 三国时期,曹操到底盗取了谁的墓葬,能够养活自己15万军队三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时期曹操最怕谁,曹操时期军事实力,曹操后期仰仗的军事

    三国乱世,战乱不断,打仗是一项烧钱的职业,而曹操在斗争初期,地盘只有那么一点大,部队也没有多少,到哪里去弄钱呢?曹操就打起了过去那些贵族墓葬门的算盘,设立了专门人员去发掘他人墓葬,因为中国古人对先人的遗体是非常尊敬的,这样光明正大的刨别人家的坟肯定说不过去,盗墓的人自然也就被大家称之为贼,曹操认为这

  • 西汉皇帝的诏书圣旨的开头为什么基本都是“制诏御史”?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史料记载,“史”最早指的是处理文字工作的官员(《周礼》:六曰史,掌官书以赞治),“御”则有侍奉君主的意思(《孔传》:御,侍也)。因此“御史”最初指的是在君主身边负责文字工作的侍从官员。到了秦朝和西汉初年,皇帝与各级官员的文书基本都由御史掌管。御史便在秦朝和西汉初年的中央朝廷的运转流程(特别是皇帝

  • 汉武帝设置刺史并规定其监察的六个方面,东汉刺史权力逐步扩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刺史制度的建立过程为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督和考核,汉武帝又建立了刺史制度。刺史制度是由秦代的御史制逐渐发展而来的。在秦代,御史大夫之下有监御史“掌监郡”,是代表皇帝监察地方的官吏。汉初,对地方的监察,只是由丞相不定期派使者到各地巡察,“丞相遣使分刺州,不常置”。由于此时郡国并行,郡的权力不算太大,所以

  • 汉末三国时少数民族也曾入侵,但被各割据集团纷纷击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按说,这应该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侵扰的绝佳机会,但事实上,这个时期的边境,是异常地稳定。别说入侵了,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时候的北方游牧民族在干啥,因为这个阶段的他们,实在是太没存在感了。是游牧民族变怂了,消失了,温顺了,低调了?怎么可能!自古以来,中原农耕文明和北方的游牧文明之间,就存在着天然的较量,

  • 汉朝并不介意二婚,当时“宜子妇人”受到关注也是王氏成功之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王皇后的名字“娡”出自唐代司马贞所著《史记索隐》,这里尊重史料称之为“王氏”或“王皇后”。王氏的婚姻之所以极具传奇色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有个更传奇的妈。其母名叫臧儿,是西汉初年异姓王臧荼的孙女。虽然臧荼因谋反罪被杀,但刘邦并不像后世一些皇帝那样喜欢动不动“灭族”,臧氏后人倒也活得有滋有味。臧儿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