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田千秋如何靠着一句话当上汉朝丞相的呢?

田千秋如何靠着一句话当上汉朝丞相的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719 更新时间:2024/1/28 18:41:21

汉武帝算是历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对外征伐四方,创下赫赫武功,是能和秦始皇相提并论的存在,然而晚年的汉武帝也做了不是错事。而我们今天的主角却因为汉武帝老年的昏庸,反而仅仅靠几句话就翻身成为丞相,他就是田千秋。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晚年的汉武帝非常的疑神疑鬼,此时朝内的很多人都经常告发一些自己的对手诅咒皇帝、大逆不道等,以此来清除异己。而汉武帝的处理方法简单粗暴,就是将被告发的人直接处死,此时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汉武帝的宠臣江充与皇太子刘据有过冲突,他担心汉武帝去世后,皇太子登上皇位会杀了他,就想利用乱局来谋害皇太子。当时,汉武帝正好身体不舒服,江充说是有人用巫蛊作祟造成的,汉武帝立即派江充去追查。江充率领卫兵、巫师到处掘地寻找木人,但没有多少收获。西汉征和二年江充决定对皇太子下手,他把事先准备好的木人,假装从东宫掘出来,陷害皇太子。

皇太子非常害怕,想证明自己的清白,但汉武帝在甘泉宫养病,不在长安。在少傅石德的建议下,皇太子伪称诏令,抓捕了江充等人,并将其处死。黄门苏文逃到甘泉宫,向汉武帝控诉皇太子,伪造圣旨杀了江充,图谋不轨。汉武帝派使者去召皇太子,结果使者没敢去,没多久就返回来回报汉武帝说:“太子反已成,欲斩臣,臣逃归。”

汉武帝听说儿子反了,特别生气,下令澎侯、丞相刘屈氂率兵平乱。皇太子仓促调兵应战,双方激战五日,最终,皇太子落败,逃离长安的路上就自杀了,二位皇孙也一同遇害。西汉征和三年,由于很多巫蛊事件经过调查并不属实,汉武帝业开始对儿孙的死有些后悔。

此时,长陵的小官田千秋听说宗室大臣接连被杀,后来又听说皇太子都被逼自杀了,最后田千秋决定上疏,为皇太子辩冤,疏中道:“子弄父兵,罪当答,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罢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此时的汉武帝也已经醒悟,皇太子并没有反叛的意图,看了田千秋的上书,更是感慨万千。汉武帝让人查了一下,发现田千秋的祖先是齐国的田氏,这让汉武帝有了兴趣,于是下令传召他。

田千秋拜见汉武帝后,汉武帝见其体貌不凡,非常欣赏,高兴地说道:“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公当遂为吾辅佐。”汉武帝就任命田千秋为大鸿胪,几个月后,澎侯、丞相刘屈牦,因企图拥立汉武帝第五子刘髆为皇太子,被汉武帝下令在长安东市腰斩。空缺出的丞相之位,汉武帝竟然直接给了田千秋,还封他为富民侯。朝野皆惊,田千秋本人也非常意外,毕竟他并没有特别的才能和学问,也没有征伐立功和资历,却因为一句话,让汉武帝醒悟到皇太子死得很冤枉,仅几个月就封侯拜相,实在是历史少有。

标签: 丞相千秋

更多文章

  • 楚汉之争时,恭敬慈爱的项羽为何不如刘邦更得民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恭敬,慈爱,民心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西楚霸王项羽的祖父,是楚国名将项燕。秦灭楚,项燕战死,

  • 项羽的武力值极高,为什么樊哙还敢对他瞪眼?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瞪眼,项羽,武力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西楚霸王项羽的武力值极高,除了武侠小说中虚构的人物之外

  • 司马懿留下一道难题,此后400年困扰无数皇帝,李世民也伤透脑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早在东汉的时候,东北就已经有一个叫做高句丽的小国家。这个国家看到汉朝的制度相当先进,为此就不遗余地加以学习、引进和吸收。待到羽翼丰满之后,周边那些地盘完全就是蛮荒之地,自然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因此就被他们给侵吞了。到了三国乱世,这个小国家就更是异想天开,居然想着要玩个“蛇吞象”的游戏,把侵吞的目

  • “千古一帝”秦始皇陵墓中水银是否消失?墓顶的树不会说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如今出土的兵马俑不过是陵墓的冰山一角,在更深的地下隐藏着更多奇迹,司马迁的{史记}中称:秦始皇在修建陵墓时,命令工匠“以水银百川江河大海”,经过权威部位的多次调查,陵墓地宫内东南,西南测试水银爆表,而东北,西北偏弱一些,正好印证了与黄海,渤海的位置。作为“千古一帝”征服天下的雄心依然实现,对于自己的

  • 三国时期,曹操到底盗取了谁的墓葬,能够养活自己15万军队三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时期曹操最怕谁,曹操时期军事实力,曹操后期仰仗的军事

    三国乱世,战乱不断,打仗是一项烧钱的职业,而曹操在斗争初期,地盘只有那么一点大,部队也没有多少,到哪里去弄钱呢?曹操就打起了过去那些贵族墓葬门的算盘,设立了专门人员去发掘他人墓葬,因为中国古人对先人的遗体是非常尊敬的,这样光明正大的刨别人家的坟肯定说不过去,盗墓的人自然也就被大家称之为贼,曹操认为这

  • 西汉皇帝的诏书圣旨的开头为什么基本都是“制诏御史”?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史料记载,“史”最早指的是处理文字工作的官员(《周礼》:六曰史,掌官书以赞治),“御”则有侍奉君主的意思(《孔传》:御,侍也)。因此“御史”最初指的是在君主身边负责文字工作的侍从官员。到了秦朝和西汉初年,皇帝与各级官员的文书基本都由御史掌管。御史便在秦朝和西汉初年的中央朝廷的运转流程(特别是皇帝

  • 汉武帝设置刺史并规定其监察的六个方面,东汉刺史权力逐步扩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刺史制度的建立过程为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督和考核,汉武帝又建立了刺史制度。刺史制度是由秦代的御史制逐渐发展而来的。在秦代,御史大夫之下有监御史“掌监郡”,是代表皇帝监察地方的官吏。汉初,对地方的监察,只是由丞相不定期派使者到各地巡察,“丞相遣使分刺州,不常置”。由于此时郡国并行,郡的权力不算太大,所以

  • 汉末三国时少数民族也曾入侵,但被各割据集团纷纷击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按说,这应该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侵扰的绝佳机会,但事实上,这个时期的边境,是异常地稳定。别说入侵了,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时候的北方游牧民族在干啥,因为这个阶段的他们,实在是太没存在感了。是游牧民族变怂了,消失了,温顺了,低调了?怎么可能!自古以来,中原农耕文明和北方的游牧文明之间,就存在着天然的较量,

  • 汉朝并不介意二婚,当时“宜子妇人”受到关注也是王氏成功之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王皇后的名字“娡”出自唐代司马贞所著《史记索隐》,这里尊重史料称之为“王氏”或“王皇后”。王氏的婚姻之所以极具传奇色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有个更传奇的妈。其母名叫臧儿,是西汉初年异姓王臧荼的孙女。虽然臧荼因谋反罪被杀,但刘邦并不像后世一些皇帝那样喜欢动不动“灭族”,臧氏后人倒也活得有滋有味。臧儿成年

  • 汉朝无追尊皇帝之制,加之法统和霍光因素,刘询只得谥刘据为“戾”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皇帝”和“皇”是两码事。前者指的是追封某某为皇帝,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追封。被追封者不仅可以享受皇帝规制的陵寝,还可以有谥号,能进太庙;后者指的是追封某某为皇帝的生父,相当于是一种身份认证。被追封者也可以建陵,但是没有谥号,也不能进太庙。并且,“皇”只能追封父辈,隔了辈的不能追封。戾太子刘据是汉宣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