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狄仁杰仕途坎坷,用一封信让武则天救命,被认为背叛唐朝

历史上的狄仁杰仕途坎坷,用一封信让武则天救命,被认为背叛唐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254 更新时间:2024/1/27 9:15:52

武则天也非常欣赏狄仁杰,可能也有两人是老乡的原因。狄仁杰说什么建议意见,武则天都会点头听进去一二。狄仁杰虽然是个文官,负责给皇帝提意见,给皇帝留意朝中臣子的行为言论。但是却不只是在书桌上办公,狄仁杰也曾多次带兵打仗,而且屡立奇功,被武则天视为心腹。虽然武则天很严肃冷漠,但是对待狄仁杰却态度十分恭敬,从不直呼狄仁杰姓名,而一直称他为“国老”。由此可以看出武则天对这位大臣的信任与敬佩。

狄仁杰其实仕途非常坎坷,可以说武则天是他成功路上遇到的贵人。武则天没有上位以前,狄仁杰考取功名以后,一直默默无闻,虽然满腹经纶,却从来都没有被重用过。狄仁杰内心其实应该是不喜欢李治当政的,认为李治做皇帝十分昏庸无能,不办实事,也不愿意听大臣的劝。

而当武则天上任以后,发现狄仁杰的才能以后,就迅速把他提拔了上来,对此,狄仁杰对武则天还是很感激的。虽然女性当政是从来没有的事情,但是到了狄仁杰这里,他是一个非常“识时务”的臣子,既然武则天这么看重自己,何必纠结其他的事情呢。

狄仁杰在大理寺任职时,审过许多案子。从来没有误审过一例,也没有做过贪污腐败的事情。做事勤勤恳恳,十分努力。在当时受到了很多老百姓的夸赞。狄仁杰对待工作认真细心,而且狄仁杰这个人嫉恶如仇,在朝堂之上也是如此,公正严明。就算是武则天犯了错,一样的直接提出来。武则天创立盛世有很大一部分功劳都属于狄仁杰,因为许多不好的政策改革都是由狄仁杰提出来的。而武则天十分赞同狄仁杰的想法,所以那时候政治文化经济各个方面才会如此发达。

狄仁杰在历史上带兵打过的胜仗也不少。只是每次战争里都是狄仁杰谋划之类的,真正上战场实战还是很少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许多人说狄仁杰都是说得多做得少。但是打胜仗也是少不了有狄仁杰的功劳的。虽然狄仁杰在朝堂之上主要是谏言,但是也差不多算半个武官了。在战场上,未必次次带兵的就是英雄,出谋划策也是功不可没的。

当然,狄仁杰的官路并不是一路高升那么简单。虽然武则天看重他,但是在官场上,那里不是暗流汹涌。狄仁杰公正廉明,正直不阿,但是这样的人是最容易吃亏的。因为自己的一些言论会使很多人的利益受损。越王李贞谋逆造反,宰相张光辅奉武则天懿旨带兵讨伐,但是他所带的军队居然搜刮民财,如同强盗一般。狄仁杰看不惯这样的行为,于是对武则天说宰相带兵搜刮民财的行为简直就是恶劣至极。这话一出口,宰相当然不乐意,于是反咬狄仁杰一口,说狄仁杰不尊重自己,不尊重朝中功臣。因为宰相帮武则天将李贞这件大事摆平,肯定是要站在宰相这一边,于是权衡之下选择将狄仁杰贬官了。

狄大人虽然委屈,但是他并没有满腔愤懑,而是安安分分在自己任职的地方好好工作,给当地人民处理案件。可以说狄大人无论在哪里工作,都是认认真真,勤勤恳恳。所以去到哪里,哪里百姓都喜欢他。三年以后狄大人因为为官公正,做事情做的让人很满意。所以又升职了,然后再次得到武则天的重用,直接升职成为了当朝宰相。可宰相位置还没坐热,就被眼红嫉妒他的人拉了下来。我们狄大人又被奸人所害,遭人诬陷,在古代监狱里,如果不认罪你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他没有办法只好签字画押,承认了“罪行”。

随后,狄大人偷偷写信让人传给自己的儿子,于是他儿子立即将此信送交给武则天,求武则天为自己的父亲申冤。武则天当即传召狄仁杰,亲自审问他,狄仁杰将前因后果都说清楚以后,武则天知道他是被人冤枉的,于是免去了死罪,但是少不了惩罚,于是狄仁杰又被贬去偏远地方任职。

四年以后,狄仁杰带兵抵御外来侵兵,修葺城墙,加强防御,救了许多百姓。大家对他感恩戴德,感激不已。于是非常受百姓欢迎。一年以后,狄仁杰有升官,成了当朝宰相。在任期间,做了很多实事,为百姓造福。不仅在朝堂上上谏多,而且自己还亲自去民间调查研究,可谓是认真负责的好臣子。两年以后,狄仁杰受到武则天很大恩惠,待遇比朝堂之上的其他人都好,武则天甚至亲自赐了一套官宅给他。可见武则天对他这位宰相的看重程度。然而天不假年,过了几个月以后,狄仁杰就去世了,享年71岁,百姓闻此消息皆啼哭不已,而武则天也是悲恸至极,命令三天不上朝。

在其位则谋其事,虽然狄仁杰一生为官都是几次大起大落,但是无论在哪里当官任职,他从来都是认认真真给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无论在哪里都深受百姓爱戴。实打实的是一位好官,而他能有这样多的成就也离不开武则天对他的提拔。狄仁杰还做了一件大好事,那就是劝说武则天选择李显,因此受到许多后人的夸赞。

为官之道就在狄仁杰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了。

可惜在当时,很多人误解他,认为他不忠于大唐,只忠于武则天。

他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自己是唐朝的忠臣。

杜甫曾经写诗称赞他:“狄公执政在末年,浊河终不污清济。国嗣初将付诸武,公独廷诤守丹陛。禁中绝册请房陵,前朝长老皆流涕。太宗社稷一朝正,汉官威仪重昭洗。”

参考文献:《新唐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日开展|此间风雅 大宋风华:宁波博物院推出“梦华旧物——宋人的生活”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宁波博物馆)时间:2023年4月4日-2023年6月11日地点:宁波博物馆一楼西特展馆展讯如果可以穿越,你最想回到哪个朝代?对中国人来说,这个关于理想世界的追问是一个乐此不疲的话题。汉武鼎盛,魏晋风骨,大唐雄宏,华夏五千年,历朝历代都有独有的气质。最近几年,随着“宋式生活美学”的热潮兴起,出

  • 宰相因写“青鹅”2字被武则天处死,众人不解,武则天:拆开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武则天宰相一览表,武则天截获青鹅2字信件,武则天斩开国大臣的原因

    武则天统治时期,有一个名叫“裴炎”的人,他自幼勤奋好学,不喜玩乐,在朋友们外出游玩的时候,他仍在埋头苦学,因此被称作“怪人”。裴炎的身上有一股执拗的精神,在他学业有成的时候,官府曾征兆他入朝为官,但是他却以“学业未精”为由拒绝了。裴炎的这个行为在当时造成了很大轰动,就连父母都对他颇有微词。裴炎在弘文

  • 明朝皇帝为何热衷于“打屁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鲁迅先生曾说:“身中间脖颈最细,古人则于此砍之;臀肉最肥,古人则于此打之。”看来,古人尤其是古代皇帝对人体的生理结构,拿捏得还是非常精准的。砍头,不过是一刀下去,血溅三丈,一命呜呼。而打屁股,尤其是在朝堂之上,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当场摁倒。脱下裤子,抡起板子,皮开肉绽,血肉横飞,受刑者除了感受肉体痛苦

  • 明朝为什么要将都城搬到北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此时华夏的经济重心早已南移,金陵地区完全可以供养都城的庞大人口,只是,这个新生的封建王朝的北方防线却面临巨大的压力。要知道,元朝虽然结束了对华夏的统治,但,依然拥有强大的实力,对中原王朝虎视眈眈。为此,明太祖朱元璋需要在北方驻扎一个乃至数个重兵集团,以应对来自北方的袭扰。当然,也会时常北出长城

  • 略谈两宋开封临安皇城宫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两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段时期发生了许多历史事件,例如北宋的亡国和南宋的建立。而在这个时期,两个重要的王朝,北宋和南宋,分别在开封和临安建造了宏伟的皇城和宫苑。一、开封历代皇宫沿革与北宋东京皇城范围新考周府萧墙是北魏时期的皇宫,它的范围非常广大,是一个由许多宫殿和花园组成的大型皇城。而

  • 敕封明代户部尚书佀钟父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朝廷简任才能,以励夫臣之忠,因推恩典,以遂夫子之孝,故亲虽不存而命必及焉。尔浙江道监察御史佀钟之父良善,惇义秉礼,著称于乡,训子有成,尔乃早没,揆其所自,䘏典宜颁,兹特赠为文林郎浙江道监察御史,九原有知,服斯宠命。敕曰:母以训子为慈,子以显亲为孝,肆朝廷推恩臣下,必彰夫训子之劳,而

  • 盘点宋朝最伟大的三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最杰出的皇帝排名,包公是宋朝哪个皇帝,宋朝最能打的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是北宋的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最会打仗的皇帝之一。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皇帝,他为宋朝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局面,经济文化发展繁荣,百姓生活安宁。赵匡胤统治期间,是宋军战斗力最强大的时期,对外几无败绩,不仅消灭多个割据政权,还曾击退过契丹的进犯。最大的贡献就是恢复了华夏的统一,结束了长达

  • 郑成功为什么只活了39岁?为何死前要杀掉自己的儿子、孙子和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南明政权灭亡,明朝最后一支军队创造历史史上首次武力收复台湾。海上马车夫窃据宝岛,南明郑成功扬我中华。本期视频带你走近民族英雄郑成功,看看他是如何武力收台的。17世纪初,素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四处扩张,一边搞垄断贸易 一边搞殖民扩张,亚洲就是他们瞄上的最大的肥肉。荷兰政府通过东印度公司掠夺了大量东方

  • 探究明朝洪洞县大槐树移民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在很多北方人的记忆里,多多少少都会有着关于洪洞县的回忆,只要向老人问起,就很少有不知道洪洞县大槐树的。更有一些关于这段历史的传说在民间口口相传,比如用镰刀将小脚趾的指甲劈成两瓣,以证是大槐树后裔,以便后人寻祖。根据《明史》、《明实录》等史料中的零星记载,这次人口大迁徙自洪武六年至永乐十五年(1373

  • 一个皇后,一个太子,改变了西晋,他们也没发现自己是乱世开启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本来应该蒸蒸日上的西晋王朝又是如何走上一条混乱之路的?今天搜史君就带大家来看看西晋混乱的前兆。贾后的母亲广城君郭槐常常规劝自己的女儿要善待司马遹。她常常看见贾谧和太子司马遹争执,广城君都去责备贾谧,为了调解贾氏一族和太子的关系,广城君曾想将自己的外孙女嫁给司马遹,但是贾后死活不肯。贾后之所以能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