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为何将孝庄停尸37年不肯下葬?她的“遗嘱”究竟写了什么?

?康熙为何将孝庄停尸37年不肯下葬?她的“遗嘱”究竟写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451 更新时间:2024/2/25 1:37:33

大清朝的历史上便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她亲身传教,培养出了两任优秀的君主,为清朝的辉煌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功绩,亦是一位传奇女子。

她便是孝庄文皇后,顺治的亲生母亲,康熙帝最为敬重的祖母。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

在顺治帝即位之后,她自然成了最为尊贵的皇太后。但她生性内敛俭朴,生活从不奢华,在平定三藩时,她更是将自己节省下的银两拿去犒赏出征士兵。

而每到收成不好的时候,她还经常把自己的积蓄拿出去赈济灾民,可见她对儿孙的全力支持。而她如此一番表率行为,更是让皇帝十分敬重,也更加通晓帝王之道。

康熙帝从小便在祖母身边长大,与其感情十分深厚。他每次出巡时,几乎每天都会派人问候祖母起居,以及报告自己沿途的行踪,还曾把自己在河里捕抓的鲢鱼送给祖母尝鲜。

在康熙二十二年秋,他陪祖母巡幸五台山时,途中只要是有上坡的地方,他便会下轿亲自为其扶辇保护。

在昭圣太皇太后病危时,康熙帝更是日夜不离其左右,为她侍奉汤药,还亲自率领大臣们在天坛祈告上苍,宁愿折损自己生命来增延祖母寿命。

孝庄皇后一心为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一直亲力亲为,康熙这般敬重和爱戴自己的祖母便可见其真情了。

她出身不凡,又为两朝最为尊贵的太后,然在她死后,康熙却未按礼制将她与皇太极合葬,反而是停尸了37年,这其中又是为何呢?

前面已经说过了康熙对这个祖母是十分敬重的,这个原因自然不会是康熙自己了,而正是在于孝庄留下的遗命。

“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别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无憾矣。”

大致意思就是说:“太宗皇帝在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我心中也就无憾了。”

她虽然留下的遗愿说得很是委婉,但这个意味就大了。毕竟明确表示不愿意同自己的丈夫合葬的女子,在大清乃至这个古代王朝的历史上都是少见的。

那么她又是为何不愿意与丈夫皇太极合葬呢?事实上原因就在于她与皇太极的感情不深。

她虽是顺治的母亲,但是她为妃时,并不受宠,且儿子福临也并非是一开始的储君人选。这便要当时皇太极的后宫说起了。

崇德元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之后,册封了五宫后妃,当时也称为五大福晋,其中大部分都是蒙古族女子,可以说是垄断了后宫。

而科尔沁贝勒布和一家就有三位女子在皇太极的后宫之中,中宫大福晋,也就是皇后哲哲,她是布木布泰的亲姑姑。

而布木布泰则被册封了次西宫-永福宫庄妃,也称西侧福晋,在后宫妃子中仅居第五位。可见在皇太极生前,她在后宫的地位并不显赫,唯有她的姐姐海兰珠受到了皇太极专宠,冠绝后宫。

姑姑是皇后,拥有最高的权势,而姐姐则深受宠爱,宠冠六宫,唯有她嫁给皇太极多年,却饱受冷落。虽最后她依靠权力最大的亲王代善将自己的儿子送上了皇帝的宝座,但也改变不了她心中对先帝的怨念,留下如此遗命也是使然的。

因此在她离世之后,康熙帝为祖母封了一个尊崇的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圣文皇后,即是孝庄文皇后。

并且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的灵枢暂安在了京东清东陵,将其生前居住的慈宁宫东王殿五间拆建到了了昌瑞山下,称“暂安奉殿”,停灵其中。直至雍正帝时,才为她寻了一个适合的位置,将其葬入地宫。

可见正是康熙帝对这个祖母的万分敬重,才不忍违背其遗愿,即便是受到了天下人的诟病,也要遵祖母的遗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五百多名嫔妃,多数是敌人妻女,为什么不担心被暗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这座右铭可不是诳语。史料记载,铁木真有四大“斡儿朵”即后宫群,虽说他只娶过四十几名妻妾,但从敌人手里掠夺的只怕是这十倍不止。与古代大多数民族有所不同,蒙古人奉行族外婚,这是非常先进的,可以避免近亲结婚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后果,而族外婚具体实现方式就是靠“抢”。铁木真能够出生还得感谢他父亲将其生母从别人的

  • 历史上的“甄嬛”有多悲惨?18年的辛苦付出,抵不过康熙的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甄嬛真实历史简介,清朝那些事之甄嬛的前世今生上,历史上的甄嬛是个有福之人

    任何一分付出终不会白费,无论是自己的另一半还是自己的子女,都是看在眼里。曾经的沧海必然报之心之所向,辛勤的哺育也必然报得三春晖芒。 甄嬛的“原型” 很多朋友肯定还记得,前两年有一部电视剧非常火,叫《甄嬛传》,在这部剧里面,甄嬛原本是个秀女,虽然地位低下,但她秀外慧中,能在残酷斗争的后宫生存了下来,最

  • “备胎皇帝”朱祁钰,登上皇位是悲剧的开始,死后不被允许葬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他是朱瞻基的次子,朱瞻基御驾亲征生擒朱高煦时,将汉王府的女眷都充为奴隶,朱祁钰的生母吴氏就是其中一人,而朱瞻基见吴氏容颜俊俏,对她产生心仪之情,想将她带回宫中,可是吴氏是一名罪人,就把她安排在皇宫院内不远的一处住宅里,朱瞻基经常去看望她,吴氏便有了身孕,生下了朱祁钰,在朱瞻基病重后,将他们母子二人召

  • 明、清两场窥探国力的战役,一场让番邦称臣,一场让乾隆丢尽颜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清最著名的三大战役,北元称臣,乾隆时期东西方军事实力

    答:要回到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可以从晚明盛清两场具有国际性战争的历史史料中窥探一二,之所以将这两场战争摆出来作为明朝和清朝中晚期国家综合实力的对比,是因为这两个朝代面对的都是同一个对手-----缅甸!历史上将这两场战役称之为“明缅战役”和“清缅战役”,那么让我们透过这两场大国征讨番邦蛮夷的表现来比较下

  • 左良玉拥有八十万精兵,为何却不管崇祯的死活?背后原因让人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左良玉个人简历,明朝的左良玉简介,左良玉墓

    要知道当时北京城被围困时,崇祯帝在最后时刻,也曾下过勤王圣旨,命令各地人马速来勤王,然而他至死,也没有等到一个人前来,尤其是当时左良玉手中,还握有八十万精兵,即便是就这样的条件,他也不来,以至于最终崇祯无可奈何,落得个缢死煤山的下场。不过正因如此,长久以来,崇祯也是博尽了后世的同情,尤其是他临终前所

  • 宋朝第一次大规模起义是茶商干的,规模比梁山大多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四川的青城一带盛产茶叶,当地的老百姓不种粮食只种茶叶,自己种自己卖,收益非常好。宋朝统治者却见不得百姓富裕,所以实施了收购茶叶官方卖的方法,这样一来茶商没有利润了,当地百姓无法维持生计了,但统治者只管挣钱不管百姓死活。茶农和统治者矛盾激化后,就开始反抗宋朝统治,不过这些都是小打小闹,直到993年,出

  • 康熙扳倒鳌拜,为何不找大内高手?却偏偏找了几个小青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皇权作为至高无上的权力代表,皇室、亲贵、朋党、权臣、太监这些因素在古代无不时刻觊觎着皇权。而每一位在位的皇帝,无不为防止这些因素的出现做着应对,确保自己的位置能够坐稳、坐长。而康熙这个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开始了大清永世长存的第一步行动----铲除权臣。 当时分走康熙帝权力的是谁呢?正是鳌拜。鳌拜

  • 为战争而生的成吉思汗,去世后一军队为其守陵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成吉思汗简介,成吉思汗死前三个遗言,成吉思汗的历史故事

    作为族长之子,铁木真的日子也很好,但快乐和悲伤永远伴随着他。因为不满金人对待蒙古的做法,他的爷爷率领部属发动了一场为自己争取权利的战争。可惜,每一个王朝都会有一些卑鄙的家伙,因为叛徒的消息被揭穿,他的爷爷被金人用木头做成了一头驴子,他的父亲在求饶的时候被敌人杀死。一夜,铁木真彻底的没有了靠山,整个部

  • 康熙传位雍正,多亏了雍正手中的这张王牌,和乾隆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在位期间,皇子们对皇位的争夺很是激烈。但当时的雍正却如闲云野鹤般,对朝堂之事并不关心。不过雍正也不是等闲之辈,对于父皇交给他的任务,他都完成得妥帖并合理。雍正当时住在圆明园中,据史书上记载,康熙帝曾前后驾临这里11次,可见,他对雍正当时的做法很满意。 有一年,雍正邀请皇帝到其园中游玩,康熙帝

  • 朱元璋有“圣人理想”,当皇帝期间,用“屠夫手段”杀15万贪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之所以得到这样的一个评价,其实是与他严厉的惩治贪官污吏有关。据统计,在朱元璋当政的31年时间里,先后发起6次大规模肃贪,杀掉贪官污吏达15万人之多,被流放以及抓入大牢的人数更多。而且,在对付贪官污吏之时,朱元璋可以说是使用了各种严刑酷法, 望甚至是开创和发明了很多刑罚,以此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