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得到刘备重用了吗?这3人死后,才掌控大权

诸葛亮得到刘备重用了吗?这3人死后,才掌控大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923 更新时间:2024/1/24 13:11:04

初出茅庐,未得重用

刚出山的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仅仅只是作为一个刚刚出道的谋士,远远没有进入到刘备集团的核心阶层,不仅没有在赤壁之战中大放异彩,而且刘备集团中的军政事务诸葛亮参与的机会也不多。

荆州刘表病逝之后,其子刘琮投降曹操,寄人篱下的刘备只能选择向南撤离。在这个危难的时刻,诸葛亮主动要求到东吴游说,极力促进两家结为联盟,共同抵御曹操,使得孙权心中坚定了联合的信念。

联盟的形成是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最大的功劳,至于在战事方面的功劳诸葛亮是没有机会参与的,至于演义中的“借东风”之类的故事要不是文人杜撰,要不就是张冠李戴。赤壁之战大胜之后,虽然诸葛亮没有战事方面的功劳,但促成联盟有功,因此论功行赏时,诸葛亮被刘备提拔为“军师中郎将”,这个官职看起来与军师沾边,让人觉得官位不小,但其实只是一个品级不高的“杂号”,与军师这个职位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与刘备集团中的关羽张飞等人相比更是无法比较。

战略谋划,理民为长

刘备在荆州站住脚跟后,依照诸葛亮的战略规划方向,开始转战蜀地。诸葛亮当时被封了两个官职,分别是“军师将军”以及“署左将军府事”,这两个官职中,“军师将军”仍然是一个杂号,并无什么实权,“署左将军府事”才开始真正有了军国的实权,但此时的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的主要职责仍然是后方的粮草供应之类的事宜。

刘备在外出征战之时,诸葛亮的主要责任就是镇守城池,为前方的作战部队提供粮草以及援兵。就算是刘备在汉中,与曹操进行生死存亡的大战中,身边带的仍然不是诸葛亮,而是刚刚投向刘备集团不久的军师法正

至于为什么刘备不带着能时时刻刻“料敌先机”的诸葛亮?刘备的“识人”才能是公认的,外出征战不带诸葛亮自然有着他的道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诸葛亮为人持重,在处理事情方面足够谨慎,极其擅长内政治理,但对外作战中的善机变却不是诸葛亮擅长的,因此诸葛亮在刘备在世之时,多数时间都是在位刘备集团处理内政的。

庞统、法正相继而亡,刘备拖孤,掌控大权

其实仔细想想也有道理,作为一个与刘备平生素未谋面的谋士,刚刚出山就被委以重任怎么想这件事情都不可能,即使刘备当时的势力在弱,那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且不管是论资历还是论功劳,哪怕是论苦劳,这时候的诸葛亮的资历都不够,强行重用难免会引起刘备集团那些早期追随者的愤懑不平,因此刘备不得不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

其实诸葛亮真正掌控实权大权时,是在刘备登基之后,当时诸葛亮借助光武帝刘秀一事,极力劝说刘备登基,这算是在刘备完成毕生梦想的道路上帮他助了一大步力,这才受到了刘备的重用,官位拜了相。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蜀汉顶梁柱式的人物庞统、法正相继逝世,刘备拖孤只能相托于诸葛亮,在刘备逝世之后,诸葛亮这才掌控了蜀汉的军国大权。

参考文献《三国志》《资治通鉴》《诸葛亮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屈原被小人诬陷,一气之下写出一诗篇,最后千古传诵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屈原字平,这就跟诸葛亮字孔明一样,司马迁在写屈原列传时基本上都会称呼屈原为屈平,而屈姓也是当时楚国的大姓,屈原是王公贵族之后,曾跟楚王一起长大,二人情同兄弟,史记也这样记载:“屈原者,字平,楚之同姓也。”意思便是说屈原跟楚王是一家人,两个人是同族兄弟。当时楚王对屈原十分看重,所以他任命屈

  • 亚历山大如果打到秦国,秦国真能完虐对方吗,结局可能会相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亚历山大东征时,我国处于战国时期。当时最西面的国家是秦国,正处于秦惠文王统治时期。秦国已经经过商鞅变法了,国力正在上升。而且更重要的是,秦国已经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这个制度能在短时间内调动所有的资源来做一件事。尤其是在战争年代,优势很明显。而且秦国军队被称为虎狼之师,作战之勇

  • 韩德勤兵败黄桥,旅长羞愤难当自尽,军长淹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韩德勤之子,抗日名将韩德勤,韩德勤故居照片

    1940年,黄桥上空一时阴云笼罩,烽烟滚滚,江苏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率26个团共3万余人杀奔而来,企图围剿陈、粟领导的苏北新四军。韩德勤兵分右、中、左三路:中路为嫡系部队,是进攻的主力;右路为李明扬、李长江部和税警总团陈泰运部;左路为保1旅等5个保安旅。韩德勤又将中路分为三路,分配了直指黄桥

  • 杨忠在北周屡立战功,为杨坚建立隋朝奠定了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隋太祖这个尊号,是杨坚称帝后追封给杨忠的,人们可能不太熟悉,因为有隋一朝,有名有实的皇帝,实际上只有杨坚和杨广两位,其余的那些都是名不符实,徒挂虚名的。不过,论本事嘛,这个隋太祖杨忠,要说还真是有本事。隋太祖杨忠官至柱国、大司空,爵隋国公;为杨坚代周建隋奠定了基业。杨忠(507年——568年)为北朝

  • 李泌建议唐朝和回纥、南诏、大食共同对抗吐蕃,维州战后均无心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但贞元二年(786年)之后,狂攻了一百多年的吐蕃已渐渐露出了疲态。对于这一点,有切肤之痛的唐朝感受非常明显,在《旧唐书》里有明确的记述:“宝应、大历中频遣使来。”“牟栖卒,弟诃论立。贞元中,与吐蕃为勍敌。蕃军太半西御大食,故鲜为边患,其力不足也。”而这时,唐朝宰相李泌又给德宗出了一条釜底抽薪之计。《

  • 朱厚照:明代著名的“问题青年”,是如何成为“折腾皇帝”典型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朱厚照:荒诞任事主,不羁束缚人 “不好好读书,难道你要学朱厚照吗!” 据说这是清代上书房的师傅们,在教育皇子时经常说的一句话,他们言中的那个人,自然是妥妥的反面人物,是坏皇帝的典型,其中的含义不言自明,要想以后成为一代明君,千万要认真学习,不要像那个朱厚照一样成为昏君。 朱厚照,明代第十位皇帝,明

  • 李师道本想向唐朝献出两个州表忠心,却被两婢女阻止,最终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这腰包发鼓的李师道,自然也很不安分、特别是当唐宪宗发起“元和削藩”战役时,兔死狐悲的李师道竟凶性大发,先派杀手搞突袭,当街杀害了大唐宰相武元衡,然后又派死士潜入嵩山,打算奇袭洛阳城,幸好被当地军民及时擒拿。他的爱将圆净被押上刑场时,依然不甘心地大呼“未使洛阳遍地流人血”。可见这个“团队”,行事何等凶

  • 李从珂对石敬瑭的猜忌使其送给辽国幽云十六州以灭后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在天复三年(903年),也就是唐朝灭亡前四年,契丹王耶律阿保机派他的大舅子南侵,惨被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刘守光设计抓获,契丹人吓得痛哭流涕,只得认怂。最终,他们一点钱财都没抢到,反而搭进去了大量老本将大舅子赎回。接下来趁唐朝灭亡、中原大乱之际,耶律阿保机强势统一了北方草原,实力空前强盛。开平元年

  • 朱棣无李世民的实力和声望,朱元璋与朱标又强于李渊,故其无法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有野心,有实力,能逼宫唐太宗李世民,唐高祖李渊嫡次子,大唐开国功臣。根据《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的记载,当年李渊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的主导人是李世民。而在此后打天下的过程中,功劳最大的也是李世民。大唐建国后李世民的大哥、太子李建成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唐太宗是被迫反击。历史

  • 岳飞怒斩40名逃兵,心软放过其中一人,后来此人竟成世界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岳飞历史上最冤的名将,千古忠将岳飞怎么被杀的,名将岳飞惨遭杀害的六大原因

    ▲南宋抗金名将李宝。(图/翻摄百科词条)岳飞建立的“岳家军”,曾是宋朝最为强大的军队,这支军队除岳飞外,还有许多名将流芳百世,当时岳飞曾下令处斩40名逃兵,但心软放过其中1人,此人却成为世界名将,这个被岳飞放过的逃兵,就是李宝。李宝,乡人称他为“泼李三”,投靠岳飞为马军,后授统领忠义军马,奉命潜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