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屈原被小人诬陷,一气之下写出一诗篇,最后千古传诵

屈原被小人诬陷,一气之下写出一诗篇,最后千古传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412 更新时间:2024/2/7 1:21:46

[var1]

屈原字平,这就跟诸葛亮孔明一样,司马迁在写屈原列传时基本上都会称呼屈原为屈平,而屈姓也是当时楚国的大姓,屈原是王公贵族之后,曾跟楚王一起长大,二人情同兄弟,史记也这样记载:“屈原者,字平,楚之同姓也。”意思便是说屈原跟楚王是一家人,两个人是同族兄弟。

当时楚王对屈原十分看重,所以他任命屈原为自己的左徒。左徒是楚国特有的官衔,别的国家以及朝代都未曾设立,《史记》当中也没有介绍左徒究竟是干什么的,但据后世学者考察,左徒应该是楚王的左右手,也就是楚国的丞相。屈原也没有辜负楚王的厚爱,他学识渊博,记忆力非凡,饱读诗书,知道如何治理国家,而且他还十分善于交际跟应酬谈判,经常在朝廷里跟楚王讨论国家大事,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对外屈原还经常接待外国来使,与各诸侯国打好关系,可谓是楚王的左膀右臂。

[var1]

楚王对屈原如此重视自然会引起一些小人的不满,而当时楚国的上官大夫便是这样一个小人,他十分不满楚王如此厚重屈原,于是想了法的想诬陷屈原。

有一次,楚王又下令让屈原制定一个法令,屈原便立刻着手准备,不久后便打好了草稿,但其中一些部分屈原还有些不满意,于是便想再斟酌几天完善一番后交给楚王。上官大夫知道了这件事便跑去找屈原,他企图让屈原把这份草稿给他,好让他去找楚王邀功,而屈原自然不会同意。

上官大夫本就看屈原不爽,经过这一件事后更是想报复屈原,于是他跑到楚王的面前对楚王进谏谣言:“大王你都不知道屈原有多么的嚣张啊,您让屈原颁布法令,于是屈原便每次颁布完法令就大肆炫耀,说没有他屈原楚国就没有人可以颁布法令了。”

[var1]

楚王虽然十分厚重屈原,但上官大夫在楚王心中的地位也不低,上官大夫这么一诬陷,楚王就轻信了,于是他十分生气,特意的跟屈原保持了距离,而跟上官大夫亲近了起来。

屈原得知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也十分生气,他气的并不是楚王不信任他,而是气楚王如此心胸狭窄,居然轻信小人之言,如此国君又怎能成就大事。屈原想起楚国的未来就十分忧愁,于是一气之下的他提笔写下了一篇诗篇,诗篇里饱含着对楚王的不满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忧愁,这本书便是众人所熟知,千古传诵的《离骚》。

[var1]

屈原实乃忠臣,他为楚国做出了太多太多的贡献,而楚王自幼跟屈原一起长大,却因为一个小人诬陷居然怀疑疏远屈原,此举绝不是大丈夫所为,屈原的这篇《离骚》更是字字精华,很广泛的涵盖了当时的时政以及很多深刻的问题,我国著名学者作家鲁迅先生也对屈原的《离骚》赞不绝口。而很多人也在高中时期学习过屈原的《离骚》,其实高中课本上的只是离骚的节选,而若是有人问起您屈原为何写离骚,您看了这篇文章相信也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亚历山大如果打到秦国,秦国真能完虐对方吗,结局可能会相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亚历山大东征时,我国处于战国时期。当时最西面的国家是秦国,正处于秦惠文王统治时期。秦国已经经过商鞅变法了,国力正在上升。而且更重要的是,秦国已经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这个制度能在短时间内调动所有的资源来做一件事。尤其是在战争年代,优势很明显。而且秦国军队被称为虎狼之师,作战之勇

  • 韩德勤兵败黄桥,旅长羞愤难当自尽,军长淹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韩德勤之子,抗日名将韩德勤,韩德勤故居照片

    1940年,黄桥上空一时阴云笼罩,烽烟滚滚,江苏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率26个团共3万余人杀奔而来,企图围剿陈、粟领导的苏北新四军。韩德勤兵分右、中、左三路:中路为嫡系部队,是进攻的主力;右路为李明扬、李长江部和税警总团陈泰运部;左路为保1旅等5个保安旅。韩德勤又将中路分为三路,分配了直指黄桥

  • 杨忠在北周屡立战功,为杨坚建立隋朝奠定了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隋太祖这个尊号,是杨坚称帝后追封给杨忠的,人们可能不太熟悉,因为有隋一朝,有名有实的皇帝,实际上只有杨坚和杨广两位,其余的那些都是名不符实,徒挂虚名的。不过,论本事嘛,这个隋太祖杨忠,要说还真是有本事。隋太祖杨忠官至柱国、大司空,爵隋国公;为杨坚代周建隋奠定了基业。杨忠(507年——568年)为北朝

  • 李泌建议唐朝和回纥、南诏、大食共同对抗吐蕃,维州战后均无心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但贞元二年(786年)之后,狂攻了一百多年的吐蕃已渐渐露出了疲态。对于这一点,有切肤之痛的唐朝感受非常明显,在《旧唐书》里有明确的记述:“宝应、大历中频遣使来。”“牟栖卒,弟诃论立。贞元中,与吐蕃为勍敌。蕃军太半西御大食,故鲜为边患,其力不足也。”而这时,唐朝宰相李泌又给德宗出了一条釜底抽薪之计。《

  • 朱厚照:明代著名的“问题青年”,是如何成为“折腾皇帝”典型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朱厚照:荒诞任事主,不羁束缚人 “不好好读书,难道你要学朱厚照吗!” 据说这是清代上书房的师傅们,在教育皇子时经常说的一句话,他们言中的那个人,自然是妥妥的反面人物,是坏皇帝的典型,其中的含义不言自明,要想以后成为一代明君,千万要认真学习,不要像那个朱厚照一样成为昏君。 朱厚照,明代第十位皇帝,明

  • 李师道本想向唐朝献出两个州表忠心,却被两婢女阻止,最终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这腰包发鼓的李师道,自然也很不安分、特别是当唐宪宗发起“元和削藩”战役时,兔死狐悲的李师道竟凶性大发,先派杀手搞突袭,当街杀害了大唐宰相武元衡,然后又派死士潜入嵩山,打算奇袭洛阳城,幸好被当地军民及时擒拿。他的爱将圆净被押上刑场时,依然不甘心地大呼“未使洛阳遍地流人血”。可见这个“团队”,行事何等凶

  • 李从珂对石敬瑭的猜忌使其送给辽国幽云十六州以灭后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在天复三年(903年),也就是唐朝灭亡前四年,契丹王耶律阿保机派他的大舅子南侵,惨被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刘守光设计抓获,契丹人吓得痛哭流涕,只得认怂。最终,他们一点钱财都没抢到,反而搭进去了大量老本将大舅子赎回。接下来趁唐朝灭亡、中原大乱之际,耶律阿保机强势统一了北方草原,实力空前强盛。开平元年

  • 朱棣无李世民的实力和声望,朱元璋与朱标又强于李渊,故其无法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有野心,有实力,能逼宫唐太宗李世民,唐高祖李渊嫡次子,大唐开国功臣。根据《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的记载,当年李渊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的主导人是李世民。而在此后打天下的过程中,功劳最大的也是李世民。大唐建国后李世民的大哥、太子李建成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唐太宗是被迫反击。历史

  • 岳飞怒斩40名逃兵,心软放过其中一人,后来此人竟成世界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岳飞历史上最冤的名将,千古忠将岳飞怎么被杀的,名将岳飞惨遭杀害的六大原因

    ▲南宋抗金名将李宝。(图/翻摄百科词条)岳飞建立的“岳家军”,曾是宋朝最为强大的军队,这支军队除岳飞外,还有许多名将流芳百世,当时岳飞曾下令处斩40名逃兵,但心软放过其中1人,此人却成为世界名将,这个被岳飞放过的逃兵,就是李宝。李宝,乡人称他为“泼李三”,投靠岳飞为马军,后授统领忠义军马,奉命潜回山

  • 最初的“马镫”应是为便于上马而发明,到晋朝双马蹬开始普及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没有“马镫”,坐骑上的士兵确实不好掌控马匹,保持平衡,也不便于“发力”,对作战肯定有影响。不过,敌人一方,比如善于骑马作战的匈奴,也没有“马镫”——半斤八两,双方扯平了。“马镫”,从到目前的考古成果看,是中国发明的。1958年,湖南长沙南郊金盆岭西晋永宁二年(302年)古墓发掘中,出土了一组青釉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