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太后(薄姬)是一个二婚女人,其母是早已没落的魏国宗室之女魏媪,为了重新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魏媪将薄姬送到了秦末魏王魏豹的宫中,而且魏媪还专门找许负给魏媪看相,结果就是薄姬“当生天子”。
魏豹一听心里的野心就怎么也藏不住了,能生天子的自然也是天子啊,但他哪里知道,能和薄姬生天子的压根就不是他魏豹,而是后来的刘邦。
魏豹死后,其后宫的女子就被送去了宫中的织造室,很偶然的,有一次刘邦到织造室见到了薄姬就将貌美的薄姬纳入后宫。
不得不说,薄姬是美的,要不刘邦也不会看上她,但她又不够美,或者说宫中的美人实在是太过了,薄姬并没有美出特色,至少没有让刘邦记住,所以薄姬进宫一年多了也没有得到刘邦的临幸。
薄姬
但薄姬幸运在有两个早早约定“先贵无相忘”的好闺蜜,俩好闺蜜得到了刘邦的宠幸,就在刘邦面前提到了薄姬,于是薄姬终于走入刘邦的视野,刘邦怀着怜悯的心情临幸了薄姬,而薄姬再一次交了好运气,仅仅一次的临幸就让她怀了孕,并顺利生下了刘恒。
刘恒出生之后,薄姬几乎没什么机会见到刘邦,这对于大部分后宫女子来说是一种不幸,但却在刘邦的后宫确实大幸运,因为薄姬的不被刘邦宠爱和存在感极低让她在刘邦驾崩后得以跟着儿子刘恒到封地去生活,而刘邦其余的妃嫔基本都被吕后软禁了起来。
薄姬跟着刘恒到了代国就做了王太后,在远离长安的地方安心的生活中,再后来刘恒被周勃、陈平等重臣拥立为皇帝,薄姬顺理成章就成为薄太后,是大汉最为尊贵的女子。
薄姬的一生的确是幸运的,似乎没经过什么宫斗就拥有了最尊贵的身份,只因她生了汉文帝刘恒,也因此,很多人忽略了薄姬自身的能力。
其实后宫中的女子能有如此的身份变化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象征,要知道,在刘邦的后宫,有吕后的压制,想要脱颖而出基本不可能,戚夫人倒是得刘邦的宠爱了,但那又怎样,在刘邦病崩后还不是被吕后弄成了人彘?
刘恒
而低调毫无存在感的薄姬无疑是有大智慧的,她不争不抢,扛得了寂寞忍得了平淡,安安稳稳到了代国,又对刘恒悉心教诲,她的教育无疑是成功的,刘恒能成功登基、迅速掌握皇权又开创文景之治,薄姬是有很大的贡献的。
窦太后(窦漪房)的人生也是充满精彩,她原本是以家人子的身份入宫伺候吕后的,后来吕后将一批宫人赐给各个诸侯王,窦漪房也在释放之列,她原本想去离家较近的赵国。
为此她特意找了专门负责此事的宦官,但后来宦官将这件事给忘了,将窦漪房的名字放在了去代国的名单上,等到出发的时候,窦漪房哭着不肯去,但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去了代国。
当时的窦漪房觉得自己很不幸,但她不知道这正是她幸运的开始,到了代国之后,她得到了代王刘恒的宠幸,很快就生下了二子一女,等到刘恒被拥立为皇帝的那段时间,代王后和她的四个儿子先后都薨逝了,这简直是为窦漪房和她的儿子让位。
等到刘恒登基之后,刘恒的庶长子刘启(窦漪房所生)被立为太子,而窦漪房也顺理成章被立为皇后,后来又成为皇太后、太皇太后。
窦漪房
窦太后历三朝,不仅让窦氏家族成为著名的外戚家族,她本人对汉王朝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汉文帝时期,她还是皇后,对朝政的影响力尚没有大,等到其子汉景帝登基之后,窦太后的影响力逐渐显现在政治上。
她崇尚黄老学说,汉景帝、太子和窦氏家族的人在她的要求下都要研读《黄帝》、《老子》,在汉景帝时期,凡是研究儒学的人基本都能得到重用,这都是窦太后的原因。
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背着窦太后推行新政,新政与黄老学说相悖,窦太后知道后大怒,不仅责备了汉武帝,杀死了赵绾和王臧,更是全部废除了汉武帝所推行的新政,窦太后的强悍可想而知。
窦太后的强悍在薄太后和王太后之上,薄太后这个婆婆仁善,又不争权,王太后这个儿媳隐忍,善于周旋,倒是让窦太后成为权力最大的那一个。
王太后的经历和薄太后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她也是一个二婚女人,其母臧儿同样是没落的名门之后,王太后出嫁金王孙,臧儿给两个女儿算卦,结果是两个女儿都是大贵之人,于是臧儿就强行将女儿从金家接出来并送到了太子刘启宫中。
王娡
王夫人很受刘启的宠爱,很快就生下了三女一儿,后来王夫人还将妹妹儿姁引荐给刘启,自此之后姐妹尽心侍奉刘启, 儿姁为刘启生下了四个儿子,两姐妹的受宠爱程度可见一斑。
不过,尽管两人很受刘启宠爱,但两人进宫比较晚,生育也比较晚,王夫人所生的刘彻是刘启的第十子,后来就是儿姁所生的四个儿子,而在他们之上,还有几个哥哥,按照当时的继承制来说,两姐妹的五个儿子是没啥竞争力的。
实际上刘彻三岁的时候,刘启就将庶长子刘荣立为太子。刘荣成为太子之后,姑母馆陶公主刘嫖就动了结亲的心思,刘嫖想让自己的女儿陈氏做太子妃,然后做未来的皇后。
不过刘荣的母亲栗姬很不喜欢刘嫖,因为刘嫖为了保有自己的权势总是给刘启进献美女,这让栗姬很不满意,因此她断然拒绝了刘嫖。
栗姬拒绝了刘嫖,王夫人却许诺可以让刘彻娶陈氏,结亲就是结同盟,王夫人和刘嫖结成同盟,目标是让刘彻成为太子及未来的皇帝,很快刘荣被废,年仅六岁的刘彻成为太子。“长公主嫖有女,欲予为妃。栗姬妒,而景帝诸美人皆因长公主见景帝,得贵幸,皆过栗姬,栗姬日怨怒,谢长公主,不许。长公主欲予王夫人,王夫人许之。长公主怒,而日谗栗姬短于景帝曰:‘栗姬与诸贵夫人幸姬会,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挟邪媚道。’景帝以故望之。景帝尝体不安,心不乐,属诸子为王者于栗姬,曰:‘百岁后,善视之。’栗姬怒,不肯应,言不逊。景帝恚,心嗛之而未发也。长公主日誉王夫人男之美,景帝亦贤之,又有曩者所梦日符,计未有所定。王夫人知帝望栗姬,因怒未解,阴使人趣大臣立栗姬为皇后。大行奏事毕,曰:‘“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今太子母无号,宜立为皇后。’景帝怒曰:“是而所宜言邪!’遂案诛大行,而废太子为临江王。栗姬愈恚恨,不得见,以忧死。卒立王夫人为皇后,其男为太子,封皇后兄信为盖侯。”《汉武故事》有更传奇的记载:“长公主嫖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不?”胶东王曰:“欲得妇。”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不?’于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长主大悦;乃苦要上,遂成婚焉。是时皇后无子,立栗姬子为太子。皇后既废,栗姬次应立;而长主伺其短,辄微白之。”
刘嫖
从这件事中就能看出王夫人的野心,当时的刘彻不过才三四岁,王夫人就敢和刘嫖结成同盟,这固然是因为刘嫖相中了刘彻,但和王夫人有意让刘彻成为太子有很大的关系,不得不说,王夫人是一个善于筹谋的人。
因着这个结盟,王夫人成了王皇后,刘彻成了太子,等刘彻继位之后,王夫人顺理成章成为王太后。
汉武帝时期,王太后上面还有一个窦太皇太后,而窦太皇太后和汉武帝之间又在政治上有分歧,王太后善于隐忍,她培植外戚势力,成为刘彻的后盾,她周旋于刘彻和窦太后之间,缓和两人之间的矛盾,并为刘彻的掌权不断扫平前路的障碍,“太子年十四即位,改号建元。长主伐其功,求欲无厌,上患之。皇后宠亦衰。皇太后谓上曰:‘汝新即位,先为明堂。太皇太后已怒,今又忤长主,必重得罪。妇人性易悦,深慎之。’上纳皇太后戒,复与长主和,皇后宠幸如初。”同样是西汉时期了不起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