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为何还政于李唐

武则天:为何还政于李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810 更新时间:2024/3/11 1:48:28

尤其是公元693年的祭典大礼,这一迹象更为明显。武则天居然让侄子武承嗣为压献,武三思为终献,而正牌皇储李旦却无事可做,场面尴尬极了。武则天的这些做法无疑是传递了要立武姓为嗣的信号,因而,变相鼓励了她的侄子们公开窥视李旦的皇储地位。

然而,宰相狄仁杰等对武则天的这一意图强烈反对。武则天自身也很矛盾:如果立武氏子侄为皇储,虽然大周政权可以延续,但她作为武氏家族中嫁出去的女人,属于“外人”,是没有资格享受武氏宗庙的供奉的。而想要享受子孙供奉,就得让自己的儿子做皇储并继承皇位。但是,那样又要以高宗皇后的名义,回到已经被她打破的旧轨中去,等于还政于李唐!

幸好,她的大臣中有聪明的狄仁杰,帮她解决这个重重矛盾。

有一次,武则天做了一个怪梦,梦见一只断了两个翅膀的大鹦鹉。醒来后,她百思不得其解,便让狄仁杰给她解梦。狄仁杰马上对武则天说:“‘武’是陛下的姓氏,那鹦鹉自然是指陛下您。两个翅膀就是陛下的两个皇子。如果陛下重新起用两位皇子,鹦鹉的两个翅膀就会好起来的。”

这时候,宰相吉也在为皇储的事想办法。当时,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非常受宠。因此,宰相对他们说:“你们兄弟因为受皇帝的宠爱,群臣已经很忌恨你们了!你们想要保住性命的话,就劝皇帝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将来新皇登基,你们有拥戴之功,不仅能保命,还能保住富贵。”

张氏兄弟正当盛,武则天已古稀之年,他们当然要为自己想想以后的路。所以,他们听从宰相的指点,为李显重新成为太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多方的劝导及多种利益的权衡下,武则天终于清醒了。她派人将李显秘密接回了京城洛阳,太子李旦马上请求自废太子位,由哥哥为皇太子。武则天由此封李显为太子,封李旦为相王。武承嗣一见继续大统的机会没有了,不久便气闷而死。

为了避免在百年之后,自己的侄子与儿子们相互残杀,武则天特意把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武姓的侄子们召集到明堂,祭告天地,立下“永不相犯,同存共荣”的誓文铁卷。从这时到武则天去世,武氏子侄倒还真安分了一断时间,没有找太子的麻烦。

这一段时间,在武则天的宠爱下,张昌宗兄弟俩的权利欲望急剧膨胀,连武氏兄弟也得巴结他们。后来,他们又在武则天的默许下,开始干预朝政,这使得大臣们惶恐不安起来。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三户是啥?楚国真有这么厉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首先我们来找出这句话的源头,此句语出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原文是“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太史公司马迁这几句话,不仅交代了这个预言的来历,还连其背景也一起说清楚了:秦朝灭掉了六国,这其中楚国是最无辜的。当时的楚国国王

  • 魏晋南北朝思想碰撞、竞争激烈,天文学为何能占有一席之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学习天文学知识的感受,中国古天文学书籍,魏晋南北朝玄学特点

    长期的不同势力的割据以及不间断的战争,对于文化的发展,对于天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般认为都是在这样动乱的社会背景下,天文学这种文化是不容易发展,但是为什么天文学能够在如此动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的如此迅速呢?一、各种文化思潮碰撞,天文学发展有适宜的土壤魏晋南北朝是历史学上公认的一个政权更迭

  • 五代十国国家更迭很频繁,原因有着三点,这一点你或许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原创作品,侵权必究)中国人研究五代历史的历史学家们有一首打油诗来简单的介绍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这首打油诗是这么说的:朱李石刘柴,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纷乱五十秋。说的是五代十国时期存在的时间比较长的五个朝代,这五个朝代加起来一共经历了十五个皇帝,但是这十五个皇帝的在位时间相加,也不过五十年。五

  • 《秦制两千年》| 韩非子的“理想民”:五蠹与六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var1]在《忠孝》篇里,韩非子曾发过这样一番感慨:古者黔首悗密蠢愚,故可以虚名取也。今民儇诇智慧,欲自用,不听上。大意是:上古之民好糊弄,随便鼓动几句就去流血、流汗;今天的百姓有了智慧,懂得为自己的利益盘算,不肯听从君主的命令。那怎么办呢?[var1]韩非子说,常规的办法是“劝之以赏”,即用利益

  • 秦国在位最短的皇帝,有能力却缺少机会,子婴很束手无措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在位只有短短几十天,但历史对他却赞不绝口,如果不是因为秦国一直在走下坡路的话,他能成为第二个嬴政也说不好。但是子婴的身世却一直是个谜,要知道嬴政后期对赵高是非常器重的,甚至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交给赵高来过问,即便这样子婴还敢直面皇帝,提出了保全蒙恬的想法,并且给秦国的发展指出了好几条路,当然

  •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为何只顾逍遥自在的生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在皇位被篡夺后,李渊到底是什么反应呢?李世民在继位后,为了笼络人心,放走了不少李渊的宫人。但即便如此,李渊身边依然是有不少女子侍奉,这是因为李渊到了晚年依旧比较好美色,他特别享受这种奢靡的生活,当然也有很多人都猜测,李渊可能是希望通过陶醉在温柔乡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悲痛。而只要李渊不威胁到他的统治,李

  • 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口号,积极宣传“非攻”的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墨子非攻全文在线阅读,墨子的义利观,墨子非攻

    首先“节用”、“节葬”、“尚贤”、“尚同”等都是墨子学说的新的组成部分,但作为墨子学说的中心是“兼爱”,就是提倡无差别的爱。墨子所处的时代,是强欺弱、大压小的列国纷争的时代,王公贵族为了扩大疆土、居民,掠本更多的财物,进行连绵不断的侵略战争。这一来,受苦遭殃的是老百姓,青壮年征兵打仗,田园荒芜,老弱

  • 《资治通鉴》| 完璧归赵:蔺相如的成功外交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赵王①得楚和氏璧②,秦昭王③欲之,请易以十五城。赵王欲勿与,畏秦强;欲与之,恐见欺。以问蔺(lìn)相如④。[var1]对曰:“秦以城求璧而王不许,曲在我矣。我与之璧而秦不与我城,则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臣愿奉璧而往;使秦城不入,臣请完璧而归之!”赵王遣之。相如至秦,秦王无意偿赵城。相如乃以

  • 武则天是什么时候和李治私混在一起的?李世民活着时难道不知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新唐书》的后妃传和《资治通鉴》都曾经记载了李治第一次见武则天的时间,是在李治当太子之后,那个时候李治15岁,武则天19岁。李治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而武才人刚好入宫五六年时间,正是绽放的时候。照现在的说法,武才人具有一股熟女的气质,才吸引了情窦初开的李治。为何说李治第一次见武则天就被吸引了呢?史书用

  • 三国时期,吴国那些短命的大都督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个周瑜[var1]周瑜我们都知道的,《三国演义》里面说被诸葛亮气死的。其实不是这样的,这个人生性大度,而且器宇不凡,尤其对乐器是非常的精通。赤壁之战就是周瑜指导的,诸葛亮只是辅助的,真正决策的人是周瑜。公元200年孙策去世的时候周瑜开始执掌整个吴国的军事,到210年去世,也就是说一共执掌了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