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川口之战:北宋西夏百年纠缠的起点

三川口之战:北宋西夏百年纠缠的起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372 更新时间:2024/1/16 13:15:13

三川口之战的介绍

三川口之战又称延州之战,北宋与西夏之间的一次重大战役。

参战方兵力宋军不详西夏军十万,伤亡情况刘平石元孙部全军覆没,以宋败夏胜收场。

三川口之战的过程

西夏建立以前,元昊就采用联辽抗宋的策略,多次进攻宋朝边境,扩大自己的疆域和掠夺财物。由于北宋统治阶级的腐败和奉行屈辱退让的政策,更加助长了元昊不断掳掠和扩张的野心。

西夏建国后的第二年元昊为了进一步提高国威,逼迫宋朝承认西夏的地位,便开始对宋朝边境大举进攻。延州既是宋朝西北边境的军事要地,也是西夏出入的要冲。因此成为元昊对宋战争的第一个目标。

在西夏南部边界与宋毗连相接之处,有一条横山山脉。该山脉自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在东到麟州、府州,西至原州、渭州2000余里的边境线上,形成了一条宋夏天然分界线,称为“山界”。自元昊建国之后,宋夏两国均沿着横山一线积极布防。元昊为了突破宋军防线,经过多次试探性的进攻和派人侦察,终于摸清了宋朝整个西北边防的情况。

宋陕西环州、庆州一带,边砦排列甚密,且有宋宿将刘平、赵振等把守,加上“蕃部素不知其山川道路”,很难打开缺口;泾州、源州一带,壁垒坚固,屯兵颇多,尤其是戍守于这一带的蕃部弓箭手,“甲骑精强”,元昊以此为突破口,也不能稳操胜券。至于熙州、河州一带,有吐蕃首领瞎毡率兵驻守,并与宋结成联盟,牵制西夏。

唯有陕西鄜州、延州一带。“其地阔远,而贼所入路颇多。又寨栅疏远,士兵至少,无宿将精卒,熟谙山川形势”。加上延州知州范雍怯懦无谋,延州外围金明寨守将都巡检李士彬贪暴愚顽,部下怨声载道。相比之下,是元昊比较理想的和稳操胜券的突破口。

为了攻取延州就必须先扫清外围的屏障,这就是金明十八砦,当然也有三十六砦的说法,守将李士彬是西北世族名将李继周之后,李继周当年曾经大破夏军获器甲六十余万,可惜李士彬虽然号称铁壁相公实际确是个有勇无谋之辈,为人残暴,本来他因为杀死自己的堂侄女在内的几个亲戚犯了死罪,但考虑到是功臣之后,宋廷就免去了死罪。

李元昊针对李士彬为人贪暴,他手下士兵虽多达数万,但基本上是蕃兵忠诚度差的特点,开始了他的阴谋,首先行反间计,试图借宋人之手,轻取李士彬首级。他派人捎书信、锦袍、金带投置金明县境上。书信大意是说同李士彬相约叛宋。不料该反间计被鄜延副都部署夏随识破。

当有人怀疑李士彬对宋不忠时,夏随即辩解道:“此夏人行间耳,士彬与羌世仇。若有私约,通赠遗,岂使众知耶”?其次,行诱降之计。反间计失败后,元昊暗中派人到金明寨,许以高官厚禄,劝其投降。不料士彬斩使拒降,此计又成泡影。

李元昊不甘失败又想出一条毒计,派出大批士兵假投降,李士彬原来准备把这批人送到南方但后来听从范雍建议统统收编入本军,李元昊见计谋得逞,突然围攻李士彬,大批内应也同时杀出,李士彬大败,内应又故意牵了一匹劣马给他骑,李士彬结果被李元昊逮住,割了耳朵。

金明砦一败,延州就暴露在西夏军的面前了,李元昊早先派一个叫贺真的军官去范雍哪里表示愿意不再独立,范雍信以为真,延州防备极为薄弱,石守信孙子石元孙带兵在外援救土门,城中只有几百个士兵,而延州城则是"夹河为两城,雉堞卑小,兵士登九州台瞰城中如画"李元昊军势浩大史载"夏人大寨在城北五十里五龙川口,其后队直接鱼家庄,庄去州二十里,较其众约十余万。

"范雍那见过这副阵势被吓破了胆丑态百出,钤辖卢守勤也没了保安军一战的勇气吓得号啕大哭,范雍和卢守勤于是谋划和西夏人议和,命令都监李康伯出城谈判,李康伯听到范雍要议和大怒,当即义正言辞拒绝同时要范雍把自己斩了,至于命令决不接受,范雍和卢守勤心中有鬼,也不敢发作,只好连忙召集人马保卫延州。

正在延州危急时刻,一支精锐的宋军部队正在飞速昼夜兼程赶往延州,带队的正是宋朝的名将鄜延、环庆副都部署副总管刘平鄜延副都部署石元孙,石元孙上边介绍了,刘平稍微介绍一下,此人堪称文武双全,弓马娴熟,武曾经剿匪立功,文居然进士及第,曾经担任监察御史,最后出任西北的高级军官。

刘平在庆州接到援救土门命令,所以匆忙带了3千骑兵出发了和石元孙会合后又接到命令援救延州,同时刘平向各路人马发出集结命令,平急着往前赶走到离三川口10里发现其他各路人马没到,又向回走20里终于和鄜延路都监黄德和部2千人,以及巡检万俟政、郭遵部会合,宋军总的数量宋史记载"步骑万余".

西夏军约10万人,宋军处于明显劣势,有部下向刘平提出双方实力过于悬殊,刘平平时为人侠直,又有点轻敌,道"义士赴人之急,蹈汤火若平地,况国事乎!”毫不犹豫的杀向延州。

李元昊听到消息心生毒计,派人假冒范雍手下,对刘平说,范雍在东门等候将军,不过怕奸细混入,希望将军部队分批开拔,此时刘平离延州20里,刘平先后发了50队2500名士兵,这时发现先前的使者不见了,发现有诈,立即部队结成战斗队形,继续进发。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定川寨之战:输了又输的北宋西夏第三场战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定川寨之战的介绍定川寨之战是宋仁宗时爆发的宋夏战争的第三场战事,最后以宋败夏胜收场。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在宋与西夏的战争中,西夏军进攻宋泾原路,于定川寨(今宁夏固原西北)击败宋军的作战。定川寨之战的过程西夏于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获胜后,气势愈盛,频频攻掠宋西北边地。宋

  • 伪楚:两宋之间仅存在一个月的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伪楚的介绍伪楚,国号“大楚”,“楚”,又称“张楚”,“靖康之耻”后,金兵扶立原北宋太宰张邦昌所建立的傀儡政权,国号“大楚”,“楚”,后世又称“张楚”。从1127年3月7日至4月10日,由于北宋军民的反对,仅存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北宋末年,金军南下侵扰,迅速攻破汴京,俘虏徽钦二宗,占领北宋北方大片国

  • 身为皇帝明明可以享福,但宋孝宗一点都不懈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的战乱不是很多,那时候的皇帝明明是可以享福的,但是宋孝宗不愿意,他情愿自己辛苦一点自己亲力亲为,愿意廉政为百姓做点什么。拔掉身边的势力。宰相这个职位从秦朝开始就有了,主要是帮助皇帝干活的,但是宋孝宗一上台就把那些宰相的权利都给削弱了好多,还减少了宰相任职的时间,放在外人来看,这样的做法是在给宋孝

  • 朱棣很喜欢朱高煦,却传位给了朱高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果有熟读历史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明成祖朱棣的继任者是明仁宗朱高炽,他的长子。但是事实上,朱棣最爱的却并不是长子,而是他的第二个儿子朱高煦。朱棣对这个嫡出的次子喜欢的程度到了曾经在立储君一事上犹豫不决,哪怕后来太子确定是朱高炽了,但贵为太子的大哥朱高炽还得处处让着这个弟弟三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

  •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都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221年,当齐国不战而降,这标志着秦王嬴政仅仅使用十个春秋就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同时也为中国的战国时代画上了句号。那么秦王嬴政在统一了中国之后都做了哪些事情呢?让我们翻开史书,拨开重重的历史迷雾,来探究这段跌宕起伏、耐人寻味的历史真相。一、在制度上统一1、称谓的改变:在秦朝以前,周天子都称之

  • 桑弘羊: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的财政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桑弘羊的介绍桑弘羊(前155年?—前80年),河南洛阳人,西汉时期政治家、理财专家、汉武帝的顾命大臣之一,官至御史大夫。桑弘羊出身商人家庭,十三岁时以精于心算入侍宫中。历任侍中、大农丞、治粟都尉、大司农等职。自元狩三年(前120年)起,在汉武帝大力支持下,先后推行算缗、告缗、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币

  • 秦国名将蒙恬:第一个彻底打垮游牧民族的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蒙恬,战国末秦朝初秦国著名将领,祖籍齐国(今山东省蒙阴县),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均为秦国名将,蒙恬北防匈奴多年,威震北方。世代将门,威震中原。祖父蒙骜从齐国来到秦国侍奉秦昭王,蒙骜作为秦国将领,先伐韩,后攻魏,共为秦国攻取70余城,在中国历史上亦为罕见,官至上卿。蒙恬父亲蒙武,

  • 犬戎:倾覆西周王朝的游牧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犬戎的介绍古代部落名,猃狁,古代活跃于今陕、甘一带。到西周末期,由于周幽王废嫡立庶,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结果周幽王被野蛮强悍的犬戎族攻杀,幽王的宠妃褒姒被掳,都城丰、镐被犬戎占领。曾经强盛一时的西周王朝覆灭。后世中原王朝把一切西北游牧民族类比为“犬戎”和“戎狄”。在唐代宗年间,太常博士

  • 中国十大“名门望族”,里面有你的家族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中国姓氏,数量特别多,历史源远流长。百家姓上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据统计,记录在文献中的姓氏有5662个,其中单姓3484个,复姓2032个,三个字的146个。如此多的姓氏之中,就有很多姓氏在历史的长河中发挥巨大作用,形成出将入相的名门望族,对历史的走向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

  • 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的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琅琊王氏是王姓最为重要的支派之一,也是汉唐时期最有影响的一个政治大族。因此,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把这样一个政治大族当作研究重点,并为此推出有分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已经并仍在是许多前贤今彦的共同做法。而从姓氏研究的角度看,琅琊王氏一向与太原王氏和开闽王氏、三槐王氏并称为王姓4大支派,不仅在汉魏以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