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影响了吴起和商鞅的李悝变法有哪些成就

影响了吴起和商鞅的李悝变法有哪些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815 更新时间:2024/1/22 22:00:09

悝变法的主要内容

第一是废除奴隶制时代的世袭制度,根据能力来选拔官吏,取消旧贵族原本享受的世袭俸禄,用来招募贤才,发展生产。

第二是正式废除了中国传统的井田制,采取“尽地利之教”的政策,鼓励老百姓垦荒,废除原本井田制制度下的土地界限,允许土地私有买卖。同时对国家境内的所有土地进行测评,估算国家的土地产量,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按照土地的贫瘠标准,分配给农民土地,鼓励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第三是实行法治,建立完备的魏国法律《法经》,对于国家法令、政府职能、官员的升迁奖惩、军功的奖励,都做了最完备的规定。

第四就是改革军事制度,建立“武卒”制,即对军队的士兵进行考核,奖励其中的优秀者,并且按照不同士兵的作战特点,重新将他们进行队伍编排,发挥军队的作战优势。

李悝为了进一步实行变法,巩固变法成果,汇集各国刑典,著成《法经》一书,通过侯予以公布,使之成为法律,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变法,固定封建法权。《法经》兵6篇,为《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律》和《具律》。

李悝变法的结果

李悝变法的第一条,是对残存的奴隶贵族世袭制度的最后颠覆。世袭制的废除,各国招纳贤才,使魏文侯统治时期的魏国有了英才荟萃的局面。

李悝变法的第二条,是对中国传统井田制度的最后颠覆。井田制度经过春秋时代的连续动荡,早已经名存实亡,也成为奴隶主贵族维护封建制度的一个口实。尽地利的实施,使魏国的土地面积在这一时期快速增长。传统的奴隶主贵族经济被彻底打破,大批原本属于奴隶主贵族的庄田,通过开阡陌的方式转入了新兴地主阶级和农民的手中。魏国经济的全面转型,在此过程里完成。

李悝变法的第三条,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方方面面的建制,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里,它都是被后世各类学者推崇的法律典范。

第四条的作用,对于当时的魏国是最直接的。通过武卒制度的确立,魏国拥有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在当时的战国军事界,有“齐之技击不可遇魏之武卒”的说法,即魏国的武卒战斗力,一度是整个战国版图上最强大的。

这四条的实施,不但在当时成就了魏国的腾飞,也成为不久的将来,诸多变法家奔走列国,进行变法图强的内容范本。

作为战国诸侯中第一个变法者,魏国的国势,在魏文侯在位的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他在位的50年,是魏国雄霸天下,称雄于诸侯的50年。

李悝变法的影响

李悝的改革不仅使魏国很快富强起来,而且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从李悝开始,战国时代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的革新逐渐进入更深入、更广泛的层面,即整个社会结构和制度的变动。由此,中国文明进入更广泛、更深刻的阶段。

李悝变法的评价

李悝变法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变法,其内容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意义,其成功也有深刻的原因。李俚变法不仅揭开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序幕,而且在魏国首先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个体小农经济制,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申不害变法和商鞅变法的对比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申不害在韩国实行以“术”为主的法制,经过15年改革,加强了君主集权,使韩国“国治兵强”,政治局面比较稳定,国力也有所增强。但实行这种政策也产生了另一个后果,即“一言正而天下定,一言倚而天下靡。”“术”取决于君主本人的才能,君主本人比较正确,有能力,国家就会比较兴旺;相反,国家就会陷入混乱,老百姓就会

  • 夏朝真的存在吗?为何找不到考古学上的直接证据?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世袭制封建王朝,按照史书记载,其存在的时间段是从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在五千年文明史中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没有了夏朝,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将缺少了重要的一环!然而,由于考古学证据的缺失,对其是否真的存在,在中西历史学界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论,那么夏朝真的存在吗?在回

  • 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都去了哪些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孔子周游列国是哪几国孔子周游列国是从鲁国出发,大致走了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现如今大致路线曲阜——菏泽——长垣——商丘——夏邑——淮阳——周口——上蔡——罗山,然后原路返回。从55岁到68岁,孔子带着他的若干亲近弟子,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鲁国周边游历。从《孔子历史

  • 为什么东周享国五百年 却无一位“中兴之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遥远又遥远的时代,中原大地上诞生了第一个王朝,夏朝,夏桀残暴不仁,商汤伐夏,商代夏成为统治中原地区的王朝。六百年未过,商纣王残暴不仁,商朝步了夏朝的老路,周文王,周武王两代伐纣,终将商朝掐灭。东周历史的前半部分,越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一段,史称春秋时期,春秋三百载,大大小小的国家并立于广

  • 夏朝为什么找不到相应的考古学的证据,有这三点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既然夏朝是真实存在过的,可为什么找不到相应的考古学证据呢?笔者推测,可能是以下三个因素造成的:第一,夏朝的国土面积太小了。三皇五帝是传说,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华夏先民们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原始时代,而历史的发展是延续性的,第一个王朝的出现并不能立刻马上提高生产力,必然延续之前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在没

  • 武王伐纣背后的历史真相:周灭商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古有道伐无道,无德让有德,岂过分乎!”这一句话成为后世之人在反抗暴政的时候常常说到的一句话。自夏桀王因为宠爱妺喜被商部落推翻之后,商的末代君王纣王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而自己的掘墓人最开始的时候也只是一个小部落,这与自己祖先当初的情形极为相似。在《史记·周本纪》中记载道,周武王“闻纣昏乱暴虐滋甚,

  • 中国夏朝以前的历史究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国古代的历史,从夏朝开始,似乎都比较清楚。夏朝之前,则感觉茫然一片。知道之前有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这样一些部落首领,但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他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们都不清楚。而且,按照《史记》上讲的,夏朝之前是禅让制,夏朝之后是世袭制。政治制度怎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转变

  • 商朝五大猛将盘点,商朝五大猛将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5、邬文化《封神演义》中人物,于演义第九十一回出现,是一个身高数丈的大汉,使用的一根排扒木作为兵器,曾在孟津夜袭周营,大破诸侯联军,杀死龙须虎,后卒命于蟠龙岭,入封神榜。死后被封为力士星。在《封神演义》中第九十一回出现,是一个身高数丈的大汉,使用的一根排扒木作为兵器,曾在孟津夜袭周营,大破诸侯联军,

  • 历史上的周文王:一代明君,演化周易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周文王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岐周(今陕西岐山县)人。周朝奠基者,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周文王五十年(前1056年),驾崩,享寿九十七岁,葬于毕原(西周王陵位于今陕西岐山县凤凰山南麓)。公元前1046年,嫡次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建,追谥姬昌为文王。天授元年(

  • 宋襄公泓水之战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639年(周襄王十三年)春,宋、齐、楚三国君主会于齐,在宋襄公的强烈要求下,三国同意于同年秋在宋国召开诸侯大会。同年秋,宋襄公以盟主身份约楚成王以及陈国、蔡国、郑国、许国、曹国之君在盂(今河南省睢县西北)会盟,齐国和鲁国借故未到。宋襄公不顾公子目夷的建议,轻车简从赴会,以争取与会诸侯的信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