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太史慈简介太史慈的生平经历

三国太史慈简介太史慈的生平经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538 更新时间:2023/12/13 8:16:11

三国太史慈身高高,长得帅,而且臂力大,被誉为是一大射箭高手。不过,太史慈虽然有这么好的武艺,但他最想做的不是去欺负别人,而是匡扶正义。年少,太史慈闯了祸,逃跑到了辽东。后来,太史慈选择了投奔同郡之人,扬州刺史刘繇,可惜不被刘繇重用,只令太史慈侦视军情。当时孙策共有十三从骑,皆是黄盖韩当、宋谦等勇猛之士。太史慈毫不畏惧上前相斗,正与孙策对战。

英雄相惜,两人不打不相识。虽然双方只认识了一眼,但是却再也忘记不了对方的容颜。刘繇后来被孙策杀得大败,太史慈也逃入了深山。最后,孙策俘虏了太史慈。两人一说起当年的打斗,忽然都哈哈大笑。一笑泯恩仇,结成生死弟兄。从此,太史慈为了报答和孙策的相识之恩,为孙家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小功劳。曹操知道太史慈的武艺和才能,都想把太史慈挖走,曾给太史慈送一副中药,名叫当归,意思是要太史慈投奔他,但太史慈拒绝了。

当时荆州刘表意欲侵袭江东数郡,派出自己的侄子刘磐和大将黄忠时常威胁江东边境,孙策便委派太史慈抵挡刘磐和黄忠。太史慈力压黄忠,完全可以媲美蜀汉关羽和张飞等人。可惜,投奔吴国的英雄好汉都有一个缺点:不长寿。周瑜早逝,鲁肃天妒,太史慈也不例外。太史慈死时才四十一岁。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太史慈和张辽大战了六七十回合,不分胜负。后来,太史慈中了张辽的计,张辽设下埋伏,太史慈杀进城内,张辽军乱箭齐发,太史慈身中数箭,回营后伤重身亡。临死前,太史慈说道:“丈夫生世,当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意思是,男儿就该配三尺剑,登天子堂,为何要死啊。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勇武刚烈的马超不受刘备重用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魏蜀吴三家都不乏猛将,要说在战场上,作为主将,敢拼敢冲,敢于亲冒镝矢,屡次亲身犯险这样的人并不多,马超可以算一位,但是令人意外的是,马超投降刘备以后,处境一直很尴尬,不受重视(小说《三国演义》里,马超被刘备封为五虎上将,历史上或无“五虎将”之说),最终在刘备即位后第二年,满怀遗憾

  • 揭秘:历史上刘备推辞称帝的真正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备称帝前,属下大臣搞了一大堆天象符瑞和图、谶明征,以说明刘备续汉是天意,但尽管如此,刘备还是推辞不许,是诸葛亮给他说了东汉初年故事,刘备这才接受了帝号。那么,刘备的这番推让是真心还是假意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在完全占有了汉中之后,在群臣的推举下,自称汉中王。第二年,魏国的曹丕称帝,蜀汉

  • 三国夷陵之战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夷陵之战是蜀汉政权正式建立后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也可以说是蜀汉历史上损失最惨烈的一次战役。战后蜀汉损失了大量的兵力,国力大幅度下降。但这一战也改变了当时三国的格局,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场战役的起因还是因为荆州,赤壁大战后东吴收复荆州,后被刘备“借”去。东吴方面曾经与刘备协商要求刘备归还荆

  • 刘备东征为什么不带上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羽被杀,荆州丢失,令刚刚步入巅峰的蜀汉帝国两线作战、统一全国的战略梦想化为泡影。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权衡及部署,刘备率部东征,揭开了夷陵之战的序幕。其结果大家都知道,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仓皇逃回白帝城,不久病逝。经此一役,蜀汉帝国元气大伤,纵然诸葛亮鞠躬尽瘁,也只能死而后已。回眸这段历史,有不少人

  • 夷陵之战中刘备失败的五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备是三国时期很牛的人物,当年走投无路时连曹操和袁绍对他都非常佩服。刘备徐州被吕布夺走,带着关羽张飞来到许都,曹操奉为上宾;后来徐州再度被曹操夺走,刘备一个人仓惶逃走,袁绍父子格外重视,袁绍甚至出迎二十里。这个时候刘备虽然走的是下坡路,可在诸侯心目中,仍然是个英雄。刘备是个英雄,连曹操也这样说:今天

  • 司马懿和诸葛亮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将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对决,做为一场重头戏来写,而他们之间也发生了很多次经典战例,如空城计、火烧上方谷等等,似乎是诸葛亮总在吊打司马懿,而司马懿惧而不战。然而历史真是这样吗?实际上,历史上诸葛亮五次北伐,直到第四次才遇到司马懿,而他们的交手记录也略显沉闷,根本没有演义里写得那么精

  • 赤壁之战曹操为何三笑一哭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作为东汉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政治家与军事家,曹操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实在太多。在顺境中人的劣根性表现比较多,但在逆境中,更能展现人物性格中最可宝贵的东西。在赤壁一战,他被周瑜的一把大火烧得大败亏输。即便是在败退中,他都表现出一个军事家特有的军事素养,虽然他的这些军事素养给其招来更大的失败,但其冷静思考的

  • 曹操为何杀杨修而留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来在讨论杨修之死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常常被忽略,这个事件就是曹操立嗣事件及其结果。曹操长子曹昂早年随征死于宛城,曹氏政权逐渐做大之后的继承人问题,便成为曹氏内部两大势力集团斗争的焦点。在立嗣事件中,杨修和司马懿是两个焦点人物,然而命运结局却判若云泥。司马懿不仅辅助曹丕抢来嗣子之位,更是将曹魏江

  • 晋朝为什么不写入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很多有名气的朝代在建立过程中都是经历过血雨腥风的,会涌现出很多的英雄豪杰,这样好不容易得来的江山往往更加能够得民心,因为他们的统治者作为开国皇帝往往都是非常明智、果敢的,这样的帝王治理之下的国家也会越来越好。 但是西晋不是这样的,它之所以能够建功立业完全归功于司马家的祖宗司马懿,正是因为他

  • 于禁为什么要降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于于禁投降一事,大家各执一词很难步调一致,但最主要两种解释还是为于禁开脱罪名。其中一种是:于禁为了保全手下三万士兵和百姓的性命,不惜自己的名节,毅然向关羽投降。这种说法其实没有什么依据,关羽又不是人家白起,非要坑杀你几万士兵,而且古代通常的做法一般是将败军收编部分部队或者遣散,哪那么闲功夫统统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