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收留的小乞丐—后人为大明王朝世代镇守云南

朱元璋收留的小乞丐—后人为大明王朝世代镇守云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510 更新时间:2024/2/12 1:36:01

永历十五年(1661年)七月十八日,在缅甸的者梗之睹波焰塔,南明最后的三十多名群臣被三千多名缅甸兵围杀,随行中的黔宁王沐天波不愿偷生,杀敌数人,众大臣也奋起反抗,终因寡不敌众,悉数被杀,史称“咒水之难”。随着世代镇守云南的沐家第十四任黔宁王沐天波的倒下,中国历史上历时二百七十六年的朱明王朝也轰然倒塌。次年六月,永历帝朱由榔被吴三桂缢杀于昆明篦子坡,死后被焚骨扬灰,明朝亡。

云南沐王府在有明一朝,世代镇守云南,而历代的黔宁王也是明朝唯一持续掌握地方实权的大臣。在明朝初年开国功臣鲜有善终者的情况下,而云南沐氏却能与有明一朝相始终,不能不提到首任黔宁王沐英

1352年,红巾军攻陷濠州城,此时尚在元帅郭子兴手下担任十夫长的朱元璋正在城中巡查,被一个蓬头垢面的小乞丐乞讨,看着他朱元璋似乎想起了几年前的自己,同样无父无母,孤苦伶仃,不由起了恻隐之心。带回家同妻子马氏商量后收为义子,改姓朱,名英。

此时,朱英仅仅八岁,马氏亲自教他读书认字,朱元璋有空就教他行阵战策。从此,朱英又有了父母,再也不用担心饥饿、寒冷,养父母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年幼的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报答。在战争的磨砺下,年仅十八岁的朱英已经才兼文武、弓马娴熟,被朱元璋拜为帐前都尉,参与镇守镇江(今江苏省镇江市);后提拔为指挥使,守江西重镇广信(今江西上饶)。

此后为朱元璋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兵锋遍迹了半个中国,从江西打入福建,俘虏陈友定部将冯定保;从甘肃打到川藏,直至昆仑山,因军功获封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西平侯,年禄二千五百石,并被授世袭凭证。此后又出征西番、残元势力,皆指麾而定,所向披靡。

朱明王朝建立后,朱英被赐沐姓,意为永沐皇恩。是为沐英。

沐英最大的功劳还是平定与治理云南。1381年九月,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出兵云南,一路势如破竹,至次年七月已扫清元年残元与大理段氏势力,将云南纳入了大明王朝的版图。

1383年,朱元璋留沐英独自镇守云南,期间多次平息云南及周边判乱,加强军事管理,稳定社会秩序,改善人民生存与生活环境,同时重视文化教育事业,改变云南落后的习俗面貌,促进民族融合。为进一步开发建设云南与稳定祖国西南边陲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深受云南人民爱戴。洪武二十二年,沐英自云南抵京觐见明太祖时,明太祖曾慰劳沐英道:“自汝在镇,吾无西南之忧!”并赐宴于奉天门,赏黄金二百两、白金五千两、钞五千锭、文绮一百疋,另外赐钞一万锭,以为沐英建第家乡凤阳之费。

同时,云南各族官吏士民则“无老幼,惟恐其不来也,咸戚然东向”,后来听到沐英回滇的消息后,“各相率远迓数百里之外”,“蛮夷酋长越境款迎,军民室家相庆”。

沐英自由失去父母,亲受马皇后养育,马皇后去世时,沐英正在云南征战,闻知哭至呕血。又自幼和太子朱标相友爱,太子朱标去世后,更是悲伤过度,不久就去世于云南,年仅48岁。沐英英年早逝的消息传出后,云南“官僚、士庶、胥吏、卒伍、缁黄、髫白,莫不奔号其门,泣语于路”。当沐英长子沐春奉诏护送其父灵柩还葬京师、柩出金马山时,云南人“送者数万人”。

其时尚在云南或曾经到过云南的远游词客、谪宦墨卿等也“多以诗挽之者”,如和州人潘仁当年所作挽沐英之《中原父老》诗全文:“大星一夜西南落,万里谁分圣主忧?心到九泉昭明月,名垂千古重山丘。中原父老思羊祜,绝塞羌夷哭武侯;薮泽书生怀德义,清铅满掬泪难收。”便充分表达了人们对一代名宦重臣沐英英年早逝的无限痛惜与怀念之情。

明太祖在得知沐英的死讯后,“哭之恸,辍视朝,亲制文遣祭”,诏令沐英长子沐春护送其父灵柩还葬京师,又命“所过军、民、官致祭”。同年十月八日,沐英灵柩至京,明太祖再遣中使前往祭奠。二十一日,又诏令破格追封沐英为“黔宁王”,谥“昭靖”,赐葬于江宁县长泰北乡观音山之原,仍命塑像祀于功臣庙,并追赠其三代,考皆王爵,妣皆王夫人。次日,沐英归山,得葬以王礼。

此外,史载:沐英去世后,云南有歌谣曰:“孰为我父?孰为我母?无母奚居?无父奚附?天梦梦乎,莫恤我穷乎!”不仅反映沐英创建的沐氏家族此时已经在云南百姓心目中享有了很高的威望、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而且说明云南百姓之所以对沐英、心怀感激、爱戴之情,主要是因为经过沐英的苦心经营后,当时云南的社会经济已经有了较明显的恢复和发展,滇中百姓的生产与生存环境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

“以一举而开闽关,大业辟矣;再奋而运斗枢,大政立矣;三厉而西略,自西徂南,大统一矣”(皇明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西平侯追封黔宁王諡昭靖沐公神道碑)概括了沐英一生为朱明王朝做出的功业。从首任黔宁王沐英为朱家开拓天下到第十一代第十四任黔宁王沐天波为南明战死,沐家没有忘记朱家的养育之恩,世世代代为朱明王朝镇守边陲,千古之下,虽异代也为其忠贞感到敬佩。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的宰相李斯因何成为秦国宫廷政治牺牲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后期,一个叫李斯的,眼看秦国业已成为超级大国,就想到秦国去应聘。李斯的老师是荀子,有名的儒者,当时的职务大概相当于齐国的社科院院长。对这个学生的选择,荀子却不以为然。“秦国倒是个强国,”他摇着头说,“可惜一点也不文化。”不过李斯还是去秦国了,或许心想:“秦国缺少文化正好是我的机会。”凭他的一笔好

  • 你知道当年红军长征为什么要过草地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红军过草地简介1935年8月21日,红军开始过草地。行军队左右两路,平行前进。右路军由毛泽东、周恩来、徐向前等率领,自四川毛儿盖出发,进入草地。红军过草地用了多少天经过7天的艰苦努力,右路军到达草地尽头的班佑地区。左翼为林彪的红一方面军,先行;继后是中央领导机关、红军大学学生等。右翼为徐向前、陈昌浩

  • 红军过草地有三怕 个个都能要人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红军过草地有什么危险一、行难红军过草地之艰难,是后人难以感受到的。首先是行难。茫茫草地,一望无涯,遍地是水草沼泽泥潭,根本没有路。人和马必须踏着草甸走,从一个草甸跨到另一个草甸跳跃前进。或者拄着棍子探深浅,几个人搀扶着走。这样,一天下来,精疲力竭。过草地有三怕:一怕没踩着草甸陷进泥沼。泥沼一般很深,

  • 红军过草地:茫茫草地,跋涉奇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行前准备1935年8月,中共中央和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率领的右路军进入草地。行军队列分左右两路,平行着前进。左翼为林彪的红1军团,先行;继后是中央领导机关、红军大学等。右翼为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的红30军和红4军。彭德怀率红3军团殿后,走右翼行军路线。进入草地前,红军想尽一切办法筹粮。将青稞脱壳搓成麦粒,

  • 西北野战军的由来:西北野战军各纵队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北野战军简介西北野战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简称第一野战军)的前身,是中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由抗日战争末期晋绥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的八路军和地方武装发展起来的。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习仲勋任副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的前身西北野战军的成立,是为了迎击国民党军对陕甘宁

  • 揭秘:西北野战军与“马家军”的血腥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开始接触1947年5月28日,西野左路军前锋教导旅与青马警戒部队接触后,驻扎合水的重兵器营急电通知整骑八旅和整82师师部。整骑八旅旅长马步銮复电:“密切注视共军动向,人数多少,及时电告,不得稍有疏忽。”在西峰的整82师师部接到整骑八旅的电报后,也迅速通知各部队作好战斗准备。当日晚,马生智自合水城

  • 李叔同:从风华才子到水云高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叔同简介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

  • 李叔同:初学佛的人要了解这三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弘一大师,俗名李叔同,在家时是民国时期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先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大师。弘一大师对佛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律宗的研究与弘扬上。大师出家后为振兴律学,不畏艰

  • 李叔同为何突然出家:并非厌世欺世,只是人生境界太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叔同为什么出家,还要从他的好友和同事夏丏尊和虎跑断食的经历说起。李叔同比夏丏尊长六岁。他俩气味相投、情同手足。李叔同比之于夏丏尊多少显得豁然,而夏丏尊比之于李叔同又多少显得老成,所以,他俩几乎没有什么年龄上的隔阂。夏丏尊虽是一位忧国忧民且具有一副古道热肠的人,但也正如他自己所以为的那样,在那个时候

  • 李叔同的故事:风流公子抛弃妻子落发出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回顾李叔同或者说弘一法师的落发为僧,真正影响到的是他妻子的命运。李叔同当年在日本留学,天天,他穿着和服正在画画,突然发觉窗外有什么东西飘然而过,他本能地抬眼朝外张望,看见一个姑娘的美丽倩影。他情不自禁地搁下画笔,冲出画室,和她打招呼。她微笑地站了下来。他用日语夹着手势和她沟通,激动地邀请让她做裸体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