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时期的宰相李斯因何成为秦国宫廷政治牺牲品

战国时期的宰相李斯因何成为秦国宫廷政治牺牲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536 更新时间:2024/2/12 1:35:37

战国后期,一个叫李斯的,眼看秦国业已成为超级大国,就想到秦国去应聘。李斯的老师是荀子,有名的儒者,当时的职务大概相当于齐国的社科院院长。对这个学生的选择,荀子却不以为然。“秦国倒是个强国,”他摇着头说,“可惜一点也不文化。”不过李斯还是去秦国了,或许心想:“秦国缺少文化正好是我的机会。”凭他的一笔好字就能在那儿吃香的、喝辣的。李斯有个同学,从小是个结巴,但文采极佳。他叫韩非,写了一部书叫《韩非子》,被秦始皇看上了。没想到刚到秦国不久就被李斯害死了。

荀子另有一个学生叫张苍,还是一个数学家和科学家。此人也为秦朝服务过,当过御史,但混了一阵就逃跑了。后来参与了汉朝的体制创立和文化复兴,还当过汉朝的丞相。荀子的学生很多,还有一位一直跟着他研习儒家经典的,叫浮丘伯,也称鲍丘或包丘子。浮丘伯跟着荀子从齐国退休后迁往楚国兰陵,而后就留在鲁南一带,“饭麻蓬藜,修道白屋之下,乐其志,安之于广厦刍豢,无赫赫之势,亦无戚戚之忧”。以上几个人,都知道秦国战胜六国,已是大势所趋。但荀子不愿跟那种没有文化的强大和效率发生任何瓜葛;他宁愿退守寂寞,为后人著书立说。

张苍年轻,又是科学家,倘若不做高级公务员,恐怕一点儿也实现不了自我。当秦国是唯一选择时,他只好就去了秦国,不过从他私藏《春秋左氏传》一事来看,大概对秦政难久有所预见,暗自在为取而代之做准备了——而且好像也并没有人通知他这样做。而浮丘伯的生涯选择最为简单,仅收徒传经而已。一旦全国起义,秦法不行,浮丘伯随即继续教书生涯,据说当刘邦垓下取胜后举兵围鲁(即曲阜)时,浮丘伯等鲁中诸儒已在城中讲习礼乐,弦歌之声不绝,以致刘邦感叹不已,遂对鲁采取了招降政策。汉朝建立后,浮丘伯一直在长安讲学。汉儒中的“鲁学”,就是由他开创的。

荀子的弟子中,除了倒霉的韩非之外,只有李斯从不怀疑秦国的强大,一门心思靠为它服务换取功名利禄。相比之下,浮丘伯和张苍这两个人,貌似“患得患失”,论个人修养、社会责任,却要高尚得多。秦国没有能够博得他们的认同,偏偏叫李斯赖着不走,结果成为宫廷政治的牺牲品,先于那两位同学而惨死,并不足为怪。

现代社会的人才,当然比起战国来有广阔得多的选择。但基本规律不会改变:一个组织,如果本身存在邪恶,那么愿意向它靠拢过来的人,一定都是图谋私利;如果本质就是保守,那么在它周围聚集起来的人,也一定都是反对革新。像这样的组织,在它土崩瓦解之前,也只能靠笼络像赵高、李斯那样一批道德低下的马仔来运行。即便有人天真烂漫,被它优厚的招聘条件所诱惑,用不了多久,肯定会吃尽苦头,理想破灭,要么像乐毅一样被挤走,要么像韩非一样被陷害。

同样道理,坚持“清白”、“节义”标准,志向高远的人,在求职应聘的时候,也会反过来考察招聘者自己修的是什么礼,行的是什么道。这就像经典兵法《黄石公三略》讲的:“清白之士,不可以爵禄得;节义之士,不可以威刑胁。故明君求贤,必观其所以而致焉。致清白之士,修其礼;致节义之士,修其道。而后士可致,而名可保。”所以,别说后来没有人会像燕昭王那样千金买士了,即使有,真正杰出的人才更未必用黄金即可招来。这一点,后世的士大夫算是相信了:昭王当日有高台,陛级原因郭隗开。千载黄金留士价,多年骏骨不重来。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你知道当年红军长征为什么要过草地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红军过草地简介1935年8月21日,红军开始过草地。行军队左右两路,平行前进。右路军由毛泽东、周恩来、徐向前等率领,自四川毛儿盖出发,进入草地。红军过草地用了多少天经过7天的艰苦努力,右路军到达草地尽头的班佑地区。左翼为林彪的红一方面军,先行;继后是中央领导机关、红军大学学生等。右翼为徐向前、陈昌浩

  • 红军过草地有三怕 个个都能要人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红军过草地有什么危险一、行难红军过草地之艰难,是后人难以感受到的。首先是行难。茫茫草地,一望无涯,遍地是水草沼泽泥潭,根本没有路。人和马必须踏着草甸走,从一个草甸跨到另一个草甸跳跃前进。或者拄着棍子探深浅,几个人搀扶着走。这样,一天下来,精疲力竭。过草地有三怕:一怕没踩着草甸陷进泥沼。泥沼一般很深,

  • 红军过草地:茫茫草地,跋涉奇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行前准备1935年8月,中共中央和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率领的右路军进入草地。行军队列分左右两路,平行着前进。左翼为林彪的红1军团,先行;继后是中央领导机关、红军大学等。右翼为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的红30军和红4军。彭德怀率红3军团殿后,走右翼行军路线。进入草地前,红军想尽一切办法筹粮。将青稞脱壳搓成麦粒,

  • 西北野战军的由来:西北野战军各纵队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北野战军简介西北野战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简称第一野战军)的前身,是中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由抗日战争末期晋绥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的八路军和地方武装发展起来的。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习仲勋任副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的前身西北野战军的成立,是为了迎击国民党军对陕甘宁

  • 揭秘:西北野战军与“马家军”的血腥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开始接触1947年5月28日,西野左路军前锋教导旅与青马警戒部队接触后,驻扎合水的重兵器营急电通知整骑八旅和整82师师部。整骑八旅旅长马步銮复电:“密切注视共军动向,人数多少,及时电告,不得稍有疏忽。”在西峰的整82师师部接到整骑八旅的电报后,也迅速通知各部队作好战斗准备。当日晚,马生智自合水城

  • 李叔同:从风华才子到水云高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叔同简介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

  • 李叔同:初学佛的人要了解这三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弘一大师,俗名李叔同,在家时是民国时期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先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大师。弘一大师对佛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律宗的研究与弘扬上。大师出家后为振兴律学,不畏艰

  • 李叔同为何突然出家:并非厌世欺世,只是人生境界太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叔同为什么出家,还要从他的好友和同事夏丏尊和虎跑断食的经历说起。李叔同比夏丏尊长六岁。他俩气味相投、情同手足。李叔同比之于夏丏尊多少显得豁然,而夏丏尊比之于李叔同又多少显得老成,所以,他俩几乎没有什么年龄上的隔阂。夏丏尊虽是一位忧国忧民且具有一副古道热肠的人,但也正如他自己所以为的那样,在那个时候

  • 李叔同的故事:风流公子抛弃妻子落发出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回顾李叔同或者说弘一法师的落发为僧,真正影响到的是他妻子的命运。李叔同当年在日本留学,天天,他穿着和服正在画画,突然发觉窗外有什么东西飘然而过,他本能地抬眼朝外张望,看见一个姑娘的美丽倩影。他情不自禁地搁下画笔,冲出画室,和她打招呼。她微笑地站了下来。他用日语夹着手势和她沟通,激动地邀请让她做裸体模

  • 长子西征:令欧洲颤抖的拔都蒙古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子西征的介绍长子西征(1235年~1242年)是大蒙古国的第二次西征。以成吉思汗之孙拔都任统帅,诸王子贵由、蒙哥等从征,因为各支宗室均以长子统率军队,万户以下各级那颜也派长子率军从征,所以被称为“长子西征”或“诸子西征”。蒙古大军实际指挥掌握在前军主将速不台手中,蒙古大军兵锋主要指向钦察和斡罗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