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麻勒吉是好是坏:为民请命 忠奸难辨

麻勒吉是好是坏:为民请命 忠奸难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699 更新时间:2024/1/17 2:56:40

崇武轻文的满族通过纵马驰骋,弯弓射箭入主中原后,其统治阶级发现,要统治中国,光有军事优势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因此,除了仿明制科举外,还在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开设八旗官学,并于顺治八年举行了第一次“满榜”乡试。顺治九年二月举行会试,三月举行殿试。麻勒吉,正是这首科“满榜”的魁首。

麻勒吉的曾祖曾率众归顺努尔哈赤。入关后,勇武有力的麻勒吉看了不少汉文典籍,因此乡试中将满文译为汉文只不过是举手之劳。会试中,麻勒吉的两篇作文颇受主考官赞赏,一举夺魁。殿试的两道四书文、一道策论被顺治帝一眼相中。就这样,麻勒吉在科举成名的路上一路顺风,独占鳌头,成为清代满族的第一位状元。

按旧例,麻勒吉先入翰林院为修撰。但顺治帝认为他“有志向学,兼通满汉文,为人持重老成”,多次升迁后,出入经筵讲官,可与皇帝讲论经文。在这种信任中麻勒吉日渐骄横起来。

顺治十四年,一向抗清的孙可望上表降顺,顺治帝大喜,诏封为“义王”;命麻勒吉为正使,胡兆龙、奇彻伯为副使,带印绶去长沙册封孙可望,迎他人京。

麻勒吉一行南下时,总督张玄锡去查看登州海汛,没有来得及赶回来迎接这位钦差大臣,因此麻勒吉很恼火。这次见了张玄锡,便冷冷地问道:“张大人忙得很啊!我离京时连尊面都见不着了。”张玄锡只好赔笑将事情解释一遍,一再强调麻勒吉出京时自己已在东海海岸。实在没法回来。

麻勒吉哼了两声,道:“我欲出京的事提前一月便有传闻,你说无心,我着倒是有意!”张玄锡一向为人谨慎,便仔细说好话,问了南下一行的情况。麻勒吉借题道:“南方山水一般,倒是人物还可以。江南五省洪承畴洪大人无论公务如何繁忙,每日必亲来两次。且次次带有馈赠,尊我为兄,何等尽礼!”

张玄锡唯唯诺诺,不复再言。麻勒吉见状,颇为不满,道:“若是张大人对在下这个钦差有何不满,何不直接一吐为快,莫非一定要对吾皇万岁讲不可吗?”张玄锡闻听此言。登时气得说不出话来。

副使奇彻伯见此情景,在旁插口道:“想张大人为官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了,怎官场中礼尚往来之事竟半点不晓?钦差大人旅途劳累,你怎不送些骡马财物,以解困顿之情?”张玄锡沉吟道:“一日在朝,吃的皇粮,拿的皇禄,便是辛苦也少不了的,倘若如奇大人所言,恐怕大家事发后面上不好过呢。”

奇彻伯听他如此说,便对麻勒吉躬身道:“麻大人,此地龌龊,别脏了大人,咱们起身吧!”他们一行走后,张玄锡羞愤难抑,当晚写下遗书一封,举佩刀自刎,未遂。

巡抚董天机将此事上奏了顺治皇帝,皇帝遣人审察。张玄锡上疏奏章,禀明事情原尾。皇帝召其人京,使之与麻勒吉对簿公堂。张玄锡生平未曾受此奇耻大辱,案子未结,便自缢身亡。

这样,公卿大臣更加怒火上升,他们指斥麻勒吉一行沿途受贿,又百般羞辱、逼迫总督自尽,罪行重大。应革职查办。顺治帝终因惜其才能,有意开脱。诏令将麻勒吉降二级留用。

顺治十八年,宠信麻勒吉的顺治帝染上天花,病情已难以救治。他秘密召见麻勒吉,口授了立三太子玄烨为帝位继承人。命异姓功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辅政的遣诏。让麻勒吉和汉族大臣王熙密拟诏书。拟成后,二人将其交给内廷呈给顺治过目。经过再三思考,顺治帝确定以麻勒吉为遗诏宣读人。

正月初六深夜,大清皇宫内没了新春的气象,万籁俱寂,灯光惨淡的养心殿内,奄奄一息的顺治帝召来了诸王贝勒和公卿大臣。麻勒吉以悲切的语调大声读道:“顺天承……”遣诏念罢,顺治帝微微一笑,便命赴黄泉了。此时宫内哭声一片,风声萧然,麻勒吉的为官生涯到了极盛之点。

玄烨即位,年号康熙。七年,麻勒吉进官为江南江西的两江总督,成了一名封疆大吏。此处是重要粮食产地,军事位置极为重要,麻勒吉上任后,仔细调查,发现此地问题严重。

位于杭嘉湖平原上的吴淞河,海口刘河口,因年久失修,而常常淤积,雨季一到,河水排泄不畅,泛滥成灾,周围良田和房屋多被淹没。但官府却照原有的田亩征收田粮,使得民怨沸腾。麻勒吉上书朝廷,要求已淹没的土地不再征收,新淹没的暂停征收;并以当地田税赈济灾民。康熙帝准其奏。当地百姓闻讯后,欢呼雀跃。

后来,布政使幕天颜建议浚刘河、浚吴松江,建水闸以蓄泄。麻勒吉很赞同,上书朝廷,请求用当地税银14万两充当修河费用。朝廷允准,民众皆称颂麻勒吉大人贤明。

民众的热情还未消退。赢得了极大声誉的麻勒吉却出事了。 原来,京口将军李显贵、镇江府知府刘元辅侵吞士兵粮饷,被士兵告发。

康熙帝遣侍郎勒德洪去调查此案,证据确凿。康熙大怒,逮捕了李显贵、刘元辅,并以失察罪逮捕麻勒吉,押回京师审问。

两江百姓闻讯后,选举代表赴京,为麻勒吉喊冤叫屈。给事中姚文然也上书康熙,条陈麻勒吉为两江百姓拥戴,他的罪名轻重,尚有待于进一步核实。这样,麻勒吉才获释,官复原职,但官品降了二级。

康熙十二年,有人上奏麻勒吉复任以来未见政绩,办事不勤勉,应降二级任别的官职。麻勒吉的总督之职便被罢免,去兵部当了一名督捕理事官。

然而此年冬,吴三桂自封为“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起兵反清,多事之秋正是用人之际,康熙下令重新起用麻勒吉,命他赴扬威将军,简亲王喇布军前办事,后又命他统兵镇守桂林。

吴三桂手下有一员大将因与吴三桂有隙,被吴三桂手下的吴世琮杀死,他的余部便投降了清廷。麻勒吉受命统辖他们,便予以厚禄。使他们大为感动,死心塌地为麻勒吉效力。

十九年,清军集中兵力进攻吴三桂的老巢云南,麻勒吉负责筹运军饷。这时吴三桂的部将黄明来降。麻勒吉奏明由皇帝诏封黄明为总兵。

不久,黄明又率部叛逃,并卷走许多饷物。康熙下令命麻勒吉等人追剿,途中一日,麻勒吉闻两下属窃窃。便责问二人何以怠慢起来。一人便道:“我听人说黄明一部已被苗人所杀,我们这样追下去恐怕无益。”

麻勒吉大喜,惊问道:“果真?何以杀他?”另一人见此便道:“我亦闻听此言,那苗族乃崇理尚义之人,闻听黄明出尔反尔已是不满,恰黄明闯入其领地后又烧杀掠夺,故苗人一哄而上,将其杀死。”麻勒吉虽高兴,仍不免将信将疑。一人补充道:“昨日行军途中,我见过几人,皆言及此。”麻勒吉终于相信了,他立即奏报朝廷。二十一年,麻勒吉随大军凯旋京城。

康熙二十三年,麻勒吉被诏封为提督九门五营步军统领,简称“步军统领”,也称“九门提督”。此官向来由皇帝最亲信的满族大臣充任,掌京城内外门禁,统领八旗步军五营,用来保卫京师;徒罪以下的诉讼,都可以自己治理,不必报请朝廷。因此。虽然武秩二品,但是威权极重。

康熙二十八年三月,麻勒吉一病不起,溘然长逝。四十五年,清廷根据他的生前功劳,将其入祀江南名宦祠中。但在此前,即康熙三十七年,黄明被活捉,于是,死人又被活人弹劾了一回。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王八楼”监狱介绍:中国的百年监狱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南二环开阳桥的西北角,一片砖红色的小区顶着三个大字——清芷园。作为一处高档社区,清芷园刚建成时还是有名气的。然而比清芷园更有名的,是曾经坐落在这里的“王八楼”——北京第一所新式监狱以及它所承载的那段中国变革的历史。如今,这座监狱已经度过了它的百岁生日,百年间几经波折,物是人非。循着这所百年监狱的历史

  • 身为皇子的奕纬,为什么被人一脚踹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小时候犯了大错,会被父亲打。但打得都不重,今天要讲一个相反的案例。一个父亲,不,一个父皇,活生生地一脚将他的皇子给踢死了。踢在哪里?踢在要害部位,下身。这个父皇是谁呢?就是清朝的道光皇帝。这个皇子是谁呢?就是道光皇帝的皇长子爱新觉罗·奕纬。开句玩笑。奕纬,身为皇子,他的这种死法,估计千古以来,就只有

  • 袁世凯为什么想纳隆裕太后为妾?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洋军阀头目袁共有1妻9妾, 10个老婆,妻妾够多的了,可是他还曾经厚脸无耻地对外人说:隆裕太后如果年轻,我还可以考虑纳她为妾。你听听这话,真是恬不知耻。那么他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是贪婪,是亵渎,还是讥讽,抑或是尊重,或者是好感,还是另有隐情?一、是不是隆裕太后很美呢?我们先看看隆裕皇后:隆裕,18

  • 雍正暴毙之谜:吕四娘刺杀还是自然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雍正皇帝充满各种流言非议的一生里,他的死因也成了一个常惹猜测的话题。野史里为此更加工出一票精彩剧情,甚至还有甘凤池吕四娘等大侠们组团入宫杀雍正的劲爆场面。上世纪港台以此为素材拍摄的一些经典武侠片,也成了无数“80”后们的童年回忆。不过,就算抛开这类离奇的加工,单看权威的正史,雍正皇帝的死亡,也是一

  • 历史上卫青妻子是谁 卫青娶平阳公主改变了卫青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卫青生平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将领,任汉武帝时的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汉朝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胜,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 ,为将号令

  • 历史上卫青怎么死的 卫青打仗为什么这么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卫青怎么死的元封五年(前106年),卫青病逝,汉武帝为纪念他的彪炳战功,在茂陵东北修建了一座阴山形状的墓冢,“起冢象庐山”。谥号为“烈”,取《谥法》“以武立功,秉德尊业曰烈”之意。卫青身为大将军和大司马,为了西汉疆域的安全,卫青要常年率兵攻打匈奴来犯。卫青先后去过漠北、漠西等地,路程偏远并且气候恶劣

  • 历史上真实的五胡乱华:五胡乱华究竟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五胡乱华又称永嘉之乱,是华夏中古时代的分水岭,胡人内侵的残酷构成了后世华夷大防论据的原材料,今人多以制度视角哀怨晋武帝大树封国以致旷世奇祸,导致周初普遍实施、载之经典的封建屏藩原理,在今人的郡县制史观中,其价值跌落谷底,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名臣魏征以此警诫唐太宗,史家司马光为汉和帝叹息,但都止于人事布

  • 高平陵之变司马懿为什么会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魏正始十年(249年),曹爽辅政已经是10个年头了。折腾了这么长时间,家业该败的也败了,人心该散的也散了,到了算总帐的时候。这年冬天,人们发现西北风刮得特别猛烈,吹倒了大树,掀翻了房屋,昏尘蔽天,著名术士管辂悄悄对朋友说“此为时刑大臣”,意思是有大人物要倒霉。过了新年,按惯

  • 杜甫草堂为何保留至今 杜甫草堂有几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杜甫草堂现如今有两个,一个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另一个也在四川省,不过是在绵阳市。而今作为四川省重点旅游开发项目,更为广泛接受的是位于四川绵阳三台县的三台杜甫草堂。被称之为是四川省第二大杜甫纪念堂,当然排在第一的是成都杜甫草堂,但是知名度却远及成都杜甫草堂。三台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县城西边的

  • 宋徽宗为什么下令禁止杀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爱狗人士和吃狗肉人士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特别是广西玉林狗肉节引发的讨论,在近几年都是热门话题。不过,吃不吃狗肉都是个人选择,也无关对错。但是,要是放在北宋宋徽宗时期,吃狗肉可是犯法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事情还要从当时资政殿学士范致虚的一个建议说起。崇宁初年的某一天,范致虚给皇帝宋徽宗提了个建议:“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