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八楼”监狱介绍:中国的百年监狱历史故事

“王八楼”监狱介绍:中国的百年监狱历史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725 更新时间:2024/1/18 7:07:45

南二环开阳桥的西北角,一片砖红色的小区顶着三个大字——清芷园。作为一处高档社区,清芷园刚建成时还是有名气的。然而比清芷园更有名的,是曾经坐落在这里的“八楼”——北京第一所新式监狱以及它所承载的那段中国变革的历史。

如今,这座监狱已经度过了它的百岁生日,百年间几经波折,物是人非。循着这所百年监狱的历史探寻,北京城监狱百年的浮沉尽在眼前。

公元1764年,意大利青年贝卡里亚26岁,这一年他写出了对当今世界刑罚执行仍具有影响的《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他在书中对当时残酷野蛮的刑罚制度进行了批判,使人类对犯罪与刑罚的认识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然而,在古老的东方,此时统治中国的清朝政府不但依然沿袭着衙门刑罚,甚至还恢复了一些前朝废除了的酷刑,留下了血淋淋的“满清十大酷刑”的记录。

1915年北监之女分监职员合影

今天的人想了解当时的衙门大牢并不难,读读清代方苞的《狱中杂记》,那是活生生一幅京师刑部监狱的素描图;或者看看古装剧对旧时大牢的演绎:狰狞狡诈的牢头、暗无天日的牢房、令人胆寒的刑具……

监狱史学专家、中国政法大学马志冰教授总结了旧时监狱的三大弊病:首先,旧时监狱的卫生条件大都非恶劣,牢房低矮狭小,环境阴暗潮湿,众多囚徒挤在一起,大小便与饮食生活同在一室,加之医疗卫生条件难以保证,致使狱内疾病多发、相互传染,严重威胁着犯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其次,监狱管理黑暗腐败,敲诈勒索滥用酷刑。当时的狱吏、狱卒大多是一些身份卑微、地位低贱、素质低下者,他们为了自身利益和便于监管,往往贪赃枉法,对犯人敲诈勒索,滥用酷刑,甚至纵容、利用或勾结牢头狱霸,滥施淫威。

第三,特权犯人同罪异罚。各级官僚贵族违法犯罪,在定罪量刑时,可以享有各种减免刑的特权;即便是服刑,也可以享有单独关押、减免戒具、特供饮食等特权。

让人最无法想象的是,落后的牢房不仅被国人诟病,甚至也成为中国被列强欺辱的“理由”。

自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虎门条约》起,在整整一个世纪里,先后有19个西方国家,相继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他们以清朝“刑罚、审判、监狱之不良”,拒绝遵守中国的法律和接受其司法管辖。

清朝统治集团只好把监狱改良当做尽快收回领事裁判权的必要前提,以此获得平等的国际地位。

无论是从硬件设施到管理体制,无论是因为内忧还是外患,到了上个世纪初,中国野蛮、落后的传统监狱制度已经无法再留存下去了。

清朝末年筹备立宪,光绪三十年,派五大臣戴鸿慈等出洋考察宪政,回国后奏准改刑部为法部,法部设典狱司掌管全国狱政。

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时任刑部侍郎,为众议所归,主张建立新式监狱,并且与时任法部尚书的戴鸿慈进行过监狱改良、建设新式监狱的讨论。戴鸿慈奏设京师模范监狱,并通令各省一律筹备新式监狱,这便是全国各省筹备新式监狱的开始。

北京的第一所新式监狱定名为京师模范监狱。清法部在奏请建设时称:“京城设立新监狱尤模范中之模范,其规模不可不宽博,其教养不可不完全”。监狱的地址选在了南城的一片沼泽地,名为南下洼。

在当时,出了宣武门人们便认为到了不祥之地。因为菜市口是个杀人的地方,在这里不远处建个深牢大狱倒也顺理成章。

监狱从筹建到建成使用,应该说完全师从于西方。监狱建筑由日本监狱学家小河滋次郎博士设计规划。监楼中央为圆形瞭望楼,5条监区呈扇形外扩散,从天空俯瞰,颇像一只探首伸足的乌龟,因此也被俗称为“王八楼”。

一百年前,还没有今天的电网、红外线,防止罪犯脱逃可以说基本仰仗着这所“王八楼”独特的建筑构造。

监区通道向外辐射,看守办公室在中间,是出入监楼的必经之路,犯人想要逃跑,就意味着得在看守眼皮子底下逃遁;站在如同“龟身”的圆形瞭望楼处,可以观察各个通道的情况;房顶上全铺设铅瓦,如果有人在房顶上行走,噼噼咔咔的声音无疑就是“警报”。

每个监区都是“凸”型结构,中间是通道,两边是监舍,通道上方凸起部安装玻璃,通风透光性较好,解决了采光问题。在当时看来确实比较先进。连国外学者都盛赞其建筑水平与国际接轨。

模范监狱修建之时,正是清王朝气数已尽之日,库银空虚,未待“模范中之模范”的监狱建成,便草草完竣。原本预算的20万两白银,实际只支付了17万两。致使狱中的道路、排水系统,甚至连监狱官吏使用的厕所都无力建成。加上这里原本地势低洼,易存水,而且为防罪犯脱逃,监狱四围还开凿大沟,沟水没有地方排泄,时间久了浑浊不堪。

到了1912年民国政府接手时,连围墙都已坍塌了一段。

1912年,民国北洋政府正式用京师模范监狱,更名为“北京监狱”,开始接收服刑犯人。

这里不得不说一说首任典狱长王元增,他曾留日学习监狱学,还自费与法部去西洋考察。他结合中国具体国情,主持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机构设置、监狱看守服务规则、劳役制度、赏与金制度、减刑假释制度、教育教诲制度等内容,涉及监狱管理的方方面面。称其为中国新式监狱制度的奠基人也不为过。

比如,在管理人员的选拔上,就遵循三个原则:“相貌端正,有化,有家私,不靠做监狱管理人员养家糊口”,以此来杜绝几千年来官吏“管犯人,吃犯人”的黑暗现象。

新式监狱与封建时代的牢狱最为不同的是有了系统化的感化教育与劳役相结合的制度。开办了包括初小教育、高小教育、初中教育、阅读教育四级,实现了监狱教育与国民教育的接轨。

监狱为罪犯们建立起手工业的工场,并将此纳入了教诲的体系。据史料记载,北京监狱在监区内有大小工场16处,以印刷业为主,另外,还有缝纫、木工、种植等项。

此外,王元增还第一次提出了效法欧美等国,设置女监,使用女性看守管理女犯。

前文中提到,监狱选址在地势低洼之处,积水问题困扰难解。王元增上任后,构筑地下排水系统,把淤塞的沟渠打通,筑小闸,阻止河水倒灌。直到20世纪末监狱拆迁时,打开地下排水系统,阴沟内竟然还干净通畅,未见淤塞。

从建筑到管理都师夷长技的北京监狱,成为全国监狱管理人员取得执业资格的法定实习场所。从这里实习而分赴全国各地新式监狱工作的监狱官多达300余人。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身为皇子的奕纬,为什么被人一脚踹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小时候犯了大错,会被父亲打。但打得都不重,今天要讲一个相反的案例。一个父亲,不,一个父皇,活生生地一脚将他的皇子给踢死了。踢在哪里?踢在要害部位,下身。这个父皇是谁呢?就是清朝的道光皇帝。这个皇子是谁呢?就是道光皇帝的皇长子爱新觉罗·奕纬。开句玩笑。奕纬,身为皇子,他的这种死法,估计千古以来,就只有

  • 袁世凯为什么想纳隆裕太后为妾?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洋军阀头目袁共有1妻9妾, 10个老婆,妻妾够多的了,可是他还曾经厚脸无耻地对外人说:隆裕太后如果年轻,我还可以考虑纳她为妾。你听听这话,真是恬不知耻。那么他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是贪婪,是亵渎,还是讥讽,抑或是尊重,或者是好感,还是另有隐情?一、是不是隆裕太后很美呢?我们先看看隆裕皇后:隆裕,18

  • 雍正暴毙之谜:吕四娘刺杀还是自然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雍正皇帝充满各种流言非议的一生里,他的死因也成了一个常惹猜测的话题。野史里为此更加工出一票精彩剧情,甚至还有甘凤池吕四娘等大侠们组团入宫杀雍正的劲爆场面。上世纪港台以此为素材拍摄的一些经典武侠片,也成了无数“80”后们的童年回忆。不过,就算抛开这类离奇的加工,单看权威的正史,雍正皇帝的死亡,也是一

  • 历史上卫青妻子是谁 卫青娶平阳公主改变了卫青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卫青生平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将领,任汉武帝时的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汉朝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胜,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 ,为将号令

  • 历史上卫青怎么死的 卫青打仗为什么这么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卫青怎么死的元封五年(前106年),卫青病逝,汉武帝为纪念他的彪炳战功,在茂陵东北修建了一座阴山形状的墓冢,“起冢象庐山”。谥号为“烈”,取《谥法》“以武立功,秉德尊业曰烈”之意。卫青身为大将军和大司马,为了西汉疆域的安全,卫青要常年率兵攻打匈奴来犯。卫青先后去过漠北、漠西等地,路程偏远并且气候恶劣

  • 历史上真实的五胡乱华:五胡乱华究竟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五胡乱华又称永嘉之乱,是华夏中古时代的分水岭,胡人内侵的残酷构成了后世华夷大防论据的原材料,今人多以制度视角哀怨晋武帝大树封国以致旷世奇祸,导致周初普遍实施、载之经典的封建屏藩原理,在今人的郡县制史观中,其价值跌落谷底,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名臣魏征以此警诫唐太宗,史家司马光为汉和帝叹息,但都止于人事布

  • 高平陵之变司马懿为什么会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魏正始十年(249年),曹爽辅政已经是10个年头了。折腾了这么长时间,家业该败的也败了,人心该散的也散了,到了算总帐的时候。这年冬天,人们发现西北风刮得特别猛烈,吹倒了大树,掀翻了房屋,昏尘蔽天,著名术士管辂悄悄对朋友说“此为时刑大臣”,意思是有大人物要倒霉。过了新年,按惯

  • 杜甫草堂为何保留至今 杜甫草堂有几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杜甫草堂现如今有两个,一个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另一个也在四川省,不过是在绵阳市。而今作为四川省重点旅游开发项目,更为广泛接受的是位于四川绵阳三台县的三台杜甫草堂。被称之为是四川省第二大杜甫纪念堂,当然排在第一的是成都杜甫草堂,但是知名度却远及成都杜甫草堂。三台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县城西边的

  • 宋徽宗为什么下令禁止杀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爱狗人士和吃狗肉人士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特别是广西玉林狗肉节引发的讨论,在近几年都是热门话题。不过,吃不吃狗肉都是个人选择,也无关对错。但是,要是放在北宋宋徽宗时期,吃狗肉可是犯法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事情还要从当时资政殿学士范致虚的一个建议说起。崇宁初年的某一天,范致虚给皇帝宋徽宗提了个建议:“十二

  • 王羲之简介:一代书圣竟是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人形容一个人很牛,常说他文武双全,那么真有这样的牛人吗?试说两个?答:这类人物,常应了一句老话:人不可貌相。下面这两位就是典型:看上去弱不禁风,其实一身武艺强到逆天的文化大牛。首先一位叫人意想不到的强人,就是中国古代书法的泰山北斗人物:王羲之。现代人说起王羲之,常赞叹他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