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人为何以黄色为尊 至高无上的尊色

中国古人为何以黄色为尊 至高无上的尊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49 更新时间:2024/1/5 1:28:11

黄色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是法定的尊色,象征着皇权、辉煌和崇高等。至今,黄色仍是古老中国的象征。汉语里与“黄”有关的词语也多与帝、宫廷相关,如“黄屋”代指帝王乘的车,“黄榜”是指皇帝发布的文告,“黄门”是汉代为天子服务的官署。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国古代统治者皆以黄色为尊呢?

在中国古代文化系统中,黄色并非一开始就是尊贵之色。西周、东周时期,据专门记载此时典章制度的书籍《礼记•月令》记载,天子“着青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幅员广大、民族众多的封建统一国家秦朝建立后,秦始皇立即着手推行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统一度量衡、刑律条令等,其中也包括衣冠服饰制度。不过,由于秦始皇当政时间太短,服饰制度仅属初创,还不完备,只在服装颜色上做了统一。秦始皇深受阴阳五行学说影响,根据水、火、木、金、土与黑、白、青、赤、黄分别相配的“五德”说,相信秦克周,应当是水克火,因为周朝是“火气胜金,色尚赤”,那么秦胜周就是水德,颜色应当崇尚黑色。这样,在秦朝,黑色就成为尊贵的颜色,衣饰也以黑色为时尚颜色了。

宋朝王懋在《野客丛书•禁用黄》中讲:“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这说明黄色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始于隋朝,唐以后延续下来。隋朝文帝、炀帝已经着黄袍,但尚未明令禁止他人穿黄色衣服。到了唐高祖时期,才开始在芒、官百姓中禁穿黄色衣服,黄袍遂成为皇帝专用之服。《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说:“至唐高祖,以赫黄袍、中带为常服,接着天子袍衫,稍用赤黄,遂禁臣民服。”同时还规定了其他官员的服色:三品以上为紫,四品五品为朱,六品七品为绿,八品九品为青。

为什么古人会把黄色视为尊贵之色呢?现在通常有以下几种看法。

第一,黄色人种说。

刘师培在《古代以黄色为重》一文中认为,中国人称初祖为“黄帝”,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为“黄土高原”,中华民族的摇篮为“黄河”,炎黄子孙的肤色为“黄皮肤”,因此崇奉黄色,而“黄帝者犹言黄民所奉之帝王耳,这就是以中国人的肤色为解。

第二,中和之色说。

萧兵在《中•中庸•中和》一文中提出一种看法:“黄色介于黑白赤橙之间,自然而然地成了中央之色。”班固在《白虎通义•号篇》中讲:“黄色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通典》注云:“黄者中和美色,黄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为谥也。”这说明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居五色之中,自古以来就是代表大地的自然之色,这种色彩代表了“天德”之美,也就是“中和”之美,所以成为尊色。

第三,土地依恋说。

有人从中华民族的农耕经济及其对土地的特殊眷恋这一点上来找原因。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属于黄土文化,世代居于黄土高原,靠土地为生。土地的肥沃保证了庄稼的丰收和人畜的兴旺,因而人们对供给他们衣食住行的黄土大地有一种特别崇敬而依恋的感情,由此而对黄土之色产生一种景仰、崇尚的心理。

第四,文化核心区域说。

按五行学说,东木西金北水南火土中央,五行对应五色,木为绿色,金为白色,水为黑色,火为红色,土为黄色。因此我国古代文化核心之一是炎黄民族自以为身居天地的中央,一切都以我为中心,一切以我为最佳,甚至连黄土之神黄帝也成了“中央之帝”或“中央之神”。《礼记•月令》和《吕氏春秋)里所反映出来的五行观念,也异口同声地说中央土,其色黄,其神黄帝。这种文化中心的观念,使得炎黄民族把自己居住的土地视为中央之土,把中央之土的颜色视为中央之色。黄色作为它的主元素,便理所当然地享有独尊的地位,以后愈演愈烈,最后竟成为帝王的垄断色了。

第五,地神崇拜说。

自远古时代中国西北地区出现人类以来,在黄土高原和黄河这片黄色土地上,人类聚集而居,狩猎、采集、织布、农耕,生儿育女,不断繁衍,造就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起源,形成了一个黄色皮肤的民族,就连被冠以人类祖先的黄帝的名称也来源于黄土地。这种对“地神”的崇拜直接影响了后世统治者的观念,他们认为代表黄土高原和黄河的黄色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孕育了华夏文明,因此,黄色理所当然应当被视为最尊贵的颜色。


精彩连载推荐:

皇帝为何自称“朕” 专属的称谓

古代为什么禁止同姓之间结婚 猜不透的规矩

返回大全页:

中国古代文化的未解之谜汇总大全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皇帝为何自称“朕” 专属的称谓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在看古装电视剧时,经常会听到皇帝称呼自己的时候不说“我”,而说“朕”。为什么皇帝要自称为“朕”呢?“朕”到底具有什么涵义呢?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说:“朕,身

  • 古代为什么禁止同姓之间结婚 猜不透的规矩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法律规定,“禁止与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这项规定是出于伦理的角度,也是为了避免双方结合后生出的孩子是畸形儿或残疾儿。而在我国古代,有一条更为严格的婚姻禁忌,即“同姓不婚”,也就是凡是同一姓氏的男女,不论两者有没有血缘关系,一律不准互

  • 清明扫墓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扫墓祭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是每年公历的四月五日。每逢清明,人们都会扫墓祭祖,这也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习俗。然而,你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吗?你知道清明扫墓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吗?当代学者普遍认为,清明扫墓的习俗是承袭寒食节的传统。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这一天,禁止生火,吃的都是生冷食物,然后祭奠

  • 重阳节起源于何时 又是九月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按《易经的阴阳理论,有“六阴九阳”之说,九是阳数,是数的极致,所以二九就是重九,重九即为重阳。在民间,流行着在这一天登上高处、赏菊插茱萸等习俗,所以重阳节也叫“登高节”、“茱萸节”、&ldquo

  • 青楼女子想从良该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于古代青楼女子从良,收录于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纂辑的小说集《醒世恒言》中的短篇拟话本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有明确的说法。文中刘四妈应妓院鸨母王九妈之邀,劝说宁死不愿接客的莘瑶琴回心转意,当时美娘(指莘瑶琴)道:“奴是好人家儿女,误落风尘,倘得姨娘主张从良,胜造九级浮图。若要我倚门献笑,送旧

  • 古代帝王的诚信是怎样炼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常以“君无戏言”来形容天子重视承诺,一言九鼎的言行规范,换言之,皇帝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史官载入史册,留于后人评说,因而必须谨言慎行。从这层意义上来说,皇帝是自动放弃开玩笑的权利的。历史上帝王因为一言不慎而遭致可悲下场的例子不在少数,诸如唐中宗李显曾开玩笑说要把李唐江山送

  • 现代人穿越到古代该拿回现代的东西却忘了带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话说某一日你过腻了现代人的生活,想要穿越回古代,准备了大包小包的东西,再背点儿“青青子衿”的诗词,于是乎,你按照小说中的各种方式准备穿越,终于得偿所愿,来到了时空彼方的古代。来到了古代,即便貌若无盐的人也能得到那些拒绝庸常的众秦男、汉男、唐男的喜爱,(穿越小说中都是这么写的)

  • 古代男子为什么要纳妾?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纳妾是男权社会中婚姻关系不平等的集中体现,意味着男性在两性关系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关于纳妾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广继嗣”,满足无子嗣或多子嗣的要求;二是满足男性的情色欲望。(一)无子纳妾与多子多福中国传统社会极为重视子嗣,在“不孝为三,无后为大”的传统

  • 上千年前的历史骗局,真相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观赏历史是件好事,但是不能太局限一隅,要不然就会陷进死胡同里,今天就来看一下以为正确的历史事情第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消灭了六国,但是还没统一中国,其实当时还有剩下一个国家,卫国,卫国在公元前254年得秦帮助复国以后,已经和秦国组成了合作关系,卫国这个小国家能在“少恩而虎狼心&r

  • 中国古代帝王后妃美女历史趣闻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从远古文明到近代历史,了解这么庞大的一段历史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人类是历史的主宰,若能了解具有代表性的君王、后妃、名将、谋士等重要人物,那么就能轻松地理清各朝代的历史发展。小编今天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中国历史人物长河中的故事。故事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