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冯玉祥的西北军有多少人马

冯玉祥的西北军有多少人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684 更新时间:2024/2/5 21:56:02

冯玉祥的西北军源于袁世凯在民国建立后编练的备补军,然后作为袁大总统亲信的陆建章将这个军队扩建为第7师,而作为陆建章侄女婿的冯玉祥从此平步青云。短短时间内便从营长直升为旅长,然后受命在西北招募士兵。

1921年冯玉祥的军队扩编为陆军11师,在当时的陕西督军自杀后冯玉祥接管了他的权力官职。1924年冯玉祥在直奉战争中趁吴佩孚在前线作战的时机占领北京组建国民军,自任司令和第一军军长。

1925年冯玉祥当上了西北边防督办,他的军队在这个时候第一次被称作“西北军”,此时冯玉祥受到苏联大力支持,军队很快增加到15万,在1927年冯玉祥响应蒋介石的北伐时西北军人数达到鼎盛的40万!

随着一二期北伐的完结,冯玉祥和蒋介石的蜜月期也随之结束了。因为裁军问题,蒋冯两个结拜兄弟闹掰,冯玉祥先在1929年和蒋介石大战,但之后因为冯玉祥本人和韩复渠都被阎锡山软禁而失败。1930年的中原大战时期西北军的战力展露无疑,先是河南主席韩复渠不敌请求退往山东,西北军占领洛阳、开封、郑州等河南要地,冯玉祥部下万选才便占了韩复渠的河南省主席位子。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民国四大最牛军阀是哪四个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北王是张作霖,那么东南、西南、西北的王,又分别是谁?     乱世出枭雄,在战火纷飞的军阀割据时代,人们根据以往的习惯将一些大的军阀冠以某某王的称谓,这些王各自拥兵数万乃至数十万,割据一方,宛如土霸王。说到东北王,大多数人脑子里都会跳出一个名字,那就是张作霖。都知道东北王是张作霖,但是很少有人知道

  • 韩复榘是山东土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末民初,我国进入一个军阀争斗的乱局。这一时期各省市都处于各自军阀的势力范围内,比如东北地区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所控制,还有其他地方所谓的“省主席”,这些省主席军政大权在握,是一方的霸主,如果实力强大了就有争夺天下的权力。俗话说从小看到老,韩复榘出生于清朝,他是河北霸州人,长大后成为民国初年的将领,是冯

  • 蒋介石为什么杀韩复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抗战期间国军的众多将领中,韩复榘无疑是极为让人嗤之以鼻的一个。在抗日战争的第一个年头,就为了保存实力弃守济南、泰安等地,至使山东几近拱手送人,1938年1月24日晚7时,因“不遵命令,放弃济南及其应守之要地,致陷军事上重大损失”的韩复榘,被枪决于武昌。关于韩复榘的被杀的原因,一直到现在都是众说纷纭

  • 八路军129师有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八路军129师下辖第385、第386两个旅,第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辖第769、第770团;第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辖第771、第772团。八路军第129师,全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9师,后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129师,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八路军的三个主力师之一。

  • 蔡锷与唐继尧的恩恩怨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蔡锷,1882年出生,唐继尧,1881年出生。唐继尧虽然比蔡锷在年龄上大一岁,但是在学历上,蔡锷却比唐继尧高三届。在他们那个时代,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中国,官场都是等级森严的,所以蔡锷对唐继尧是可以颐指气使的,而唐继尧对蔡锷则是毕恭毕敬的。当武昌起义的消息传至昆明时,蔡锷是当时云南最大的实力派,召集全

  • 辛亥革命孙中山让位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辛亥革命胜利之后,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军在南京建立新的政权,并且任命孙中山为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国民政府,之后便让位给袁世凯,这里可能会有很多不解,其实让位袁世凯也是孙中山为实现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所做的努力,如果不让位袁世凯很可能国民革命军做的努力都白费了。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下几点形势:01虽然新

  • 中国最后一次农民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12年,大清皇帝宣统帝溥仪昭告天下宣布退位,中华民国正式建立,中国结束了持续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蹒跚的步入了所谓的资本主义社会。然而就在这年,中华大地上爆发了一次农民起义,这场起义的规模在古代历次农民起义中并不算特别大,知名度在古代历次农民起义中也并不算特别高,这场农民起义沉默的悲壮着,但却

  • 民国的工业真实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对于民国时期的工业水平,大家传统的印象一般是落后单薄,“连一颗钉子都不能造”,“洋火”、“洋布”、“洋钉”,什么东西都要加上一个洋字。但是近年来又有人不断翻出史料,用很详实的记录甚至是照片告诉大家,民国别说钉子,连汽车、轮船、枪械、大炮都能造。那么民国的工业到底处在什么样的水平?一、混乱年代的工业努

  • 护照竟然清朝就有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想必大家都知道,我们在出国之前需要办理一个东西,那就是护照。而在很久以前,我国要想去其他国家是不需要护照的,因为我们国家实力足够强大,让他们只能望其项背,我们愿意迈进他们国家的土地,只会让他们感到脸上有光。然而自清朝末年开始,我们这种唯我独尊的景象没能继续保持下去,这时候清朝才发现,如果要想进步和强

  • 清朝黄马褂有什么特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马褂原本只是满族特有的民间服饰,因为马褂的宽松款式设计比较适合骑马打猎,日常生活穿上它也很方便。所以久而久之就成为了清朝皇室成员参加各种大典、重要场合的一种特殊服饰。也就是后来的“黄马褂”。职业装在最开始,黄马褂只是一种职业装,上班的时候需要穿着,但是只有使用权,没有拥有权,当你离开了这个职位,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