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代疆域变迁历史

中国古代疆域变迁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924 更新时间:2024/2/10 5:37:01

从先秦时期迄今,中国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六七千处,遍及全国。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后期人类活动的范围。这些分散的原始氏族和部落,经过长期的战争和融合,形成了两个主要的部落联盟:一是活动于黄河中游的夏人,一是活动于黄河下游的夷人。

以后夏人部落不断扩展,与东部夷族相融合,成为最大的华夏部落联盟。进入传说中的大禹时代,约公元前21世纪,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国夏朝。据考古和文献资料,夏朝的中心地区在今豫西嵩山附近的颍河上游伊洛河流域和黄河北岸的古济水流域,晋西南也是其重要的统治区。

继夏朝之后兴起的是商朝。河北西南部和河南中北部即为其统治的中心区。盘庚(第十九代商王)迁殷后,国势强大。武丁(第二十二代商王)以前,商朝的疆域北面扩展到了易水,南抵淮河,西至太行、伏牛山脉。武丁以后疆域更为扩大,东北可能到达辽宁,南抵江淮,西北越过太行山进入山西,成为古代东方的强大奴隶制国家。

周初分封71国,以后仍陆续有所分封。当时疆土北方封国燕,已到达了今辽宁喀左、朝阳一带,西面至今甘肃渭河上游,西北抵汾河流域霍山一带,东面的封国齐鲁到了山东半岛,南至汉水中游,东南抵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势力所及还可能到达了巴蜀一带。周公在今洛阳附近营建雒邑,作为控制东方的政治中心。

到战国末年,七雄的疆域范围,东北过了鸭绿江,北面到了内蒙古河套地区、晋冀北部和辽南,西面到了甘肃洮河流域,南面已有浙江一半、赣北、湘全境及黔、川的一部分,为秦统一后的疆域打下了基础。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秦到两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共400年间,以汉族为中心的中原王朝疆域规模基本奠定。因此,这一时期的疆域在中国历史上有开创性意义。汉武帝时汉朝疆域空前辽阔:东抵日本海、黄海、东海暨朝鲜半岛中北部,北逾阴山,西至中亚,西南至高黎贡山、哀牢山,南至越南中部和南海。

魏晋南北朝时期:本时期由于中原王朝内部长期战乱,政局分裂,而周边各族徙移频繁,并伺机扩展领土,中原王朝和各族之间疆界变迁很大。

唐代前期昌盛时,所直辖版图即指置州县的领土而言,小于汉代。如以羁縻府州范围言之,则远远超过汉代。唐代全盛时期有800多个羁縻府州,分属边州都督府和六都护府。六都护府所辖羁縻地区极为广大。如安北至西伯利亚南,安西最远至波斯,北庭西至咸海,安东至朝鲜半岛、日本海,安南至云南东南部和越南北部。

唐后期和五代:安史之乱后,唐帝国削弱,疆土收缩。周边各族因长期受到隋唐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加强了自己政权的建设。

宋辽金时期:公元10世纪下半叶至13世纪下半叶,中国分裂为几个政权,在中原的有宋、辽、金、夏,在边区的有大理、吐蕃和西州回鹘、哈喇汗国、西辽。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又一次扩展时期。其与汉唐不同的是,由边区少数民族占有了全部汉族地区的统一帝国。正因为将广大边区加入了统一大家庭,故其所建帝国的疆域十分辽阔。元朝在东北置辽阳行省,其南界抵达辽东半岛南端,东南与高丽接壤。

北方设置了岭北行省,辖有今蒙古共和国、俄罗斯西伯利亚中部和中国内蒙古东部、北部及黑龙江部分地区。西南方面统一吐蕃地区,使青藏高原第一次成为中原王朝的直属版图;建立云南行省,辖境除今滇及黔、川部分地区外,南界还到了缅甸、泰国境内。在海疆方面第一次在澎湖列岛设立行政机构巡检司,属晋江县(一说属同安县)管辖。

明朝直接统治了原来的南宋、大理和西夏、金的大部分地区,对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和吐蕃地区则采用羁縻统治的方式,漠北仍为蒙古后裔靼鞑、瓦剌所有。今新疆地区为察合台后裔亦力把里的领土,而介于亦力把里和甘肃之间的嘉峪关以外哈密等卫,则也在明朝的羁縻统治之下,其版图远较元朝为小。

清代疆域的形成是秦汉以来中华各兄弟民族长期交往、融洽的结果。清代的统一不仅是依靠军事力量的强大,主要是各地区经济发展中相互依赖,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帝国,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清代的疆域是由三大部分组成:以狩猎为主的女真区、以畜牧业为主的蒙古区和以农业为主的汉民族区。从1644年清军入关至1683年,统治了台湾岛22年奉明正朔的郑氏政权也被攻破投降,设1府3县于岛上,隶属于福建省。于是统一了明朝全部疆土。

清朝合并蒙古诸部及其统治下的回部、西藏、青海等地,历时达130余年之久。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即乾隆中叶至道光初期是清朝疆域极盛时期。道光以后,外来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遂使疆土日蹙,这是近代中国疆域变迁的一大特点。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怎么达到顶峰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似乎可以这样说,雍正在顺治以后的所有皇帝中是采取有效的改革创新措施最多的。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家并不少,但是由帝王亲自设计、主导的改革却不多见,因为有改革的意识未必有改革的勇气,有改革的勇气未必有主导改革的见识。雍正有意识、有勇气、有见识,所以,他主导的两项极富创新意义的改革得以顺利推进,并影响了中国历

  • 古代嫔妃制度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于帝王妃嫔制度始于何时,难以确考,而帝王妃嫔的数量、名号、等级制度,历朝历代也各不相同。所谓“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只是民间一种大概的说法,与实际的后宫体制并不符合。《史记·五帝本纪》以及《烈女传》等典籍记载,帝尧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一并嫁给了帝舜,姊妹共事

  • 宦官乱政和外戚篡权的历史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回顾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宦官的数量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这些宦官们的力量却是不容忽视的。纵观历史,从汉代开始的十常侍,到清朝末年老佛爷手下的安公公、小李子,大多数的朝代都出现过宦官干政、祸国的事件。这些事件是巧合发生的,还是其中另有玄机可寻?纵观历史,只有宋代没有出现宦官乱政的局面。探究其

  • 中国历史谜案悬案疑案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有着5000年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祖先以其惊人的创造力为后人留下璀璨的文化遗产,同时同时也留下了一个个待解的谜案悬案。本文小编来给大家说说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那些谜案,疑案和悬案。秦始皇的身世刘秀怎么建立的东汉王朝曹操不称帝的原因揭秘玄武门事变的真相李世民修改国史了吗唐高宗李治喜欢武媚娘的原因唐中

  • 明十三陵有哪些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庆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毅宗)。明长陵明成祖朱棣明长陵为明十

  • 支那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什么是“支那”?“支那”一词是近代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蔑称。在清朝的甲午战争失败之后,原本尊称中国为“天朝上国”的日本人发现中国实力尽失,并且为之陶醉,从此,日本社会自上而下便开始以战胜者的态度,戏称中国为“支那&rd

  • 火药的发明具有什么历史意义和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火药和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并称为我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其中,火药被广泛用于军事和民用事业,极大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火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炼丹术。历史上帝王将相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希望自己延年益寿,体态安康;希望自己的统治世代相传,永远延续。因此,他们便派一些道士去炼仙丹,

  • 指南针是怎么发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作为中国的四大文明之一,指南针的发明不仅对中国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航海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指南针能够用来辨别方位,当一个人在野外或者海上迷路的时候,它的作用可不能小瞧,有时它很有可能会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存亡。指南针又叫罗盘针,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利用磁石指极性制成的指南仪器,是古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 活字印刷术怎么发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印刷术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此之前,人类通常是运用纸和笔墨采取口头传诵和手抄书的形式进行的。由于这种原始的传播方法耗时多,速度慢,所以操作起来比较费力。如果一个人抄写一本十几万字的书籍,至少得需要几个月的时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迫切获得最新的知识,而按照

  • 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丝绸之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叶,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将这条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