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围魏救赵”中的斗智斗勇策略欣赏,围魏救赵涉及到哪些人物?

“围魏救赵”中的斗智斗勇策略欣赏,围魏救赵涉及到哪些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783 更新时间:2024/2/9 9:07:19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

围魏救赵,三十六计当中对齐、魏一场战争的解释(参见桂陵之战)。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相当精彩的一种智谋,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出自《史记》 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

引证解释

指战国时期的赵、魏两国;原指战国时期齐国用围攻魏国国都大梁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邯的部队而使赵国得

围魏救赵

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战国时(公元前353年) 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将田忌孙膑率军救赵 ,趁魏国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魏国。魏军回救,齐军乘其疲惫,于中途大败魏军,遂解赵围。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此种战略后来常为兵家所采用,称为“围魏救赵”法。

《三国演义》第三十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 操既自出,寨心空虚,可纵兵先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 ’之计也。”

《水浒传》第六四回:“倘用‘围魏救赵 ’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此是必然之理。”

歇后语:孙膑救邯郸——围魏救赵

成语典故:战国策·齐策一·邯郸之难

邯郸之难,赵求救于齐。田侯召大臣而谋曰:“救赵孰与勿救?”邹子曰:“不如勿救。”段干纶曰:“弗救,则我不利。”田侯曰:“何哉?”“夫魏氏兼邯郸,其于齐何利哉!”田侯曰:“善。”乃起兵,曰:“军于邯郸之郊。”段干纶曰:“臣之求利且不利者,非此也。夫救邯郸,军于其郊,是赵不拔而魏魏也。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郸拔而承魏之弊,是赵破而魏弱也。”田侯曰:“善。”乃起兵南攻襄陵。七月,邯郸拔。齐因承魏之弊,大破之桂陵。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涉及人物:

齐:田忌、田婴、孙膑

魏:庞涓魏惠王、庞葱

赵:赵成侯、丕选

标签: 孙子都城

更多文章

  • 22次战役斩首181万: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代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水银,陵墓

    秦国自孝公时,在法家思想指导下,从农战两个方面革新内政,争霸中国,经过几代君主的努力,终于以武力统一中国。在兼并过程中,普遍存在斩首现象,秦汉之际一致认为秦国是崇尚诈力的虎狼之国,鲁仲连更明确提出秦是弃礼义尚首功之国。对于秦国的斩首现象,清代史家梁玉绳作过一定研究,统计出秦国有记载的斩首数量是166

  • 孙膑于田忌是如何围魏救赵的?围魏救赵发生在哪一年什么战役中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孙膑,大梁

    事件《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是讲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强占了,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若直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一举双得。魏王从

  • 桂陵之战有什么典故?围魏救赵发生于哪场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齐国,都城

    导读:历史上著名的桂陵之战有什么典故,桂陵之战发生在哪个朝代?参加桂陵之战的主人公都有谁?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桂陵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截击战,公元前354年,魏国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双方打的是难解难分,有来有回,打了一年多了也没分出个胜负成败。桂陵之战连环画这魏军素来是作战勇猛,虽然是异地作战,

  • 围魏救赵的真相是什么?其实齐国根本就没想过救赵国!而是坐收渔翁之利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齐国,孙膑

    孙子兵法是我国历史上的文化宝藏,是春秋战国时期吴国的孙武所著,这是一部有关军事战术战略的著作,如今是世界闻名,就连当年法国的拿破仑被流放后,看到孙子兵法都惊乎,如果自己早点看到,滑铁卢战役也不会输的那么惨,在中国历史上孙子兵法出现一百多年后,齐国还出现了孙膑,据历史学家考证,孙膑也曾著有孙膑兵法.足

  • 围魏救赵故事介绍,欣赏围魏救赵中的孙庞斗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膑,都城

    围魏救赵的典故:围魏救赵,讲述了一场战国时期经典的战役,最早出自于《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路经桂陵要隘,又遭齐兵截击,几

  • 马陵之战:魏国跌落神坛,齐国获胜崛起,秦楚渔人得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齐国,宜阳

    桂陵之战后,为报复韩国,同时,为了弥补桂陵之战的损失,魏国对韩国发起进攻,韩国不敌,向齐国求救。齐国率兵攻打魏国,同时在马陵设伏,一举歼灭魏军,魏国大将庞涓身死。从此,魏国跌落神坛,齐国获胜崛起。但此战获利最大的不是参战国,而是秦楚两个观望者,真乃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在商鞅的撺

  • 马陵之战中庞涓中计来追,孙膑又是怎样安排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膑,齐国

    桂陵之战后,魏国虽然战败,但经过了几年的休养生息之后,魏国又逐渐恢复了对外扩张的脚步。公元前341年,魏惠王在逢泽(今河南开封南)举行会盟。之后,魏国以韩国没有前来赴会为借口,兴兵讨伐韩国,在梁、赫击败韩军。韩昭侯向齐国求救。齐相邹忌认为不应救韩。田忌则提出,如果不救韩国,则韩国很快归附魏国,使得魏

  • 孙膑的师弟庞涓并非死于围魏救赵之计,庞涓死亡真相:亡于“增兵减灶”之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齐国,孙膑

    围魏救赵后第十三年(前341),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这时候,魏国的国王仍然是魏惠王,大将还是庞涓,而齐国的齐威王已经死了,由他的儿子齐宣王为国君。这是发生在宣王二年的事情。齐宣王召集大臣商议,问:“早去救援好还是晚去救援好?”相国邹忌不同意救援。田忌说:“如果不救,韩国就要失败并

  • 孙膑报仇雪恨的战役马陵之战介绍,孙膑的军事智慧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齐国,孙膑

    马陵之战本是庞涓自桂陵之战后一雪前耻的战役,马陵之战也是孙膑报仇雪恨的一场重要战役,还将他的同窗好友庞涓杀掉,解了自己心头之恨。也通过这场战争,孙膑将自己的军事智慧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作为孙膑的同窗好友,庞涓也因为没有足够的重视和轻敌的缘故,被自己的师哥孙膑杀害,不得不说这是屌丝逆袭的最终结果,这也是

  • 令“围魏救赵”中庞涓自刎的战役“马陵之战”介绍,然后孙膑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膑,齐国

    导读:令”围魏救赵“中庞涓自刎的战役”马陵之战“介绍,然后孙膑结局怎么样?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孙膑的先祖是陈国公子陈完,陈完的曾孙陈无宇有子陈书,因讨伐莒国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改名孙书,封于乐安作为食邑,是妫姓孙氏的始祖。孙书之子孙凭生孙武,孙武因躲避齐国国内发生的陈、鲍、高、国四族之乱而出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