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往事9|大国外交,郑庄公如何连横齐、鲁的?

春秋往事9|大国外交,郑庄公如何连横齐、鲁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579 更新时间:2024/2/6 21:50:22

这里插个花边新闻 :可能是世子忽太过喜欢这位陈国公主,将新娘接回郑国后,还未祭告先祖,就迫不及待地与她同房了。

这在当时可是严重的越礼行为。不过,从他后面连续两次拒绝齐国的提亲看,他对这位陈国公主,应该是真爱。

对于儿子的这种行为,郑庄公不以为意,毕竟自己杀弟求母的事儿都干过,世子忽的这点荷尔蒙冲动,压根算不上什么。

作为一代雄主,他不会去考虑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要知道虽然郑国不大,但郑庄公却有一个大国外交的梦想。

孙子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伐谋、伐兵、攻城郑庄公都干过了,而且成绩卓著,那伐交又岂能落后呢?

其实,从鲁隐公拒绝支援宋国的那一刻起,郑庄公就已经从中嗅到了交好鲁国的机会。

但是,该如何破局、如何行动?这个必须要好好思考下,毕竟鲁国在诸侯国中也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var1]

鲁国的特殊政治地位

为什么说鲁公特殊呢?这要从鲁国的开国之君周公旦说起。

周公旦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他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这其中的任何一项单拿出来,都足以彪炳史册,也难怪孔子会把他视为一生的偶像。

为了表彰周公旦的这些丰功伟绩,周王室给予了鲁国有别于其他诸侯国的特殊政治待遇——

那就是“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天子有的礼乐,鲁国也能有。

天子祭祀宗庙时,可以“八佾舞于庭”,鲁国祭祀宗庙时,也可以“八佾舞于庭”。但其他诸侯就不行,只能“六佾”,谁想用“八佾”,谁就是叛逆。

特殊的政治地位,让鲁国有一种天生的自豪感。

这种自豪感和宋国的那种妄自尊大不同,它是有实质内容支撑的,比如刚说的“八佾”的政治待遇,再有就是孔夫子心心念念想要恢复的周礼。

周礼是周公旦制作的,是所有鲁国人都引以为傲的、也极为看重的。所以,即便是在礼崩乐坏的年代,周礼在鲁国是保存仍然是最完整的。

一百七十余年后,当晋国的大夫韩宣子访问鲁国时,也依然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周礼尽在鲁矣。”

所以,对于这样一个政治上有光圈、文化上有自信,而且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想要交好,是要费些心思的。

当然,对于郑庄公来说,他也就稍稍动动脑子,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var1]

祊易许田:郑庄公的高级行贿

上门说事儿,先要有个理由,对于郑庄公来说,这个理由就是讲和。

原来,在鲁隐公还没继位之前,鲁郑两国曾起过冲突,双方在狐壤这个地方打了一仗,当时还是公子的鲁隐公不幸被俘,后来通过贿赂郑国大夫尹氏才逃了回来。

对于这段不愉快的记忆,鲁隐公早就不在乎了,毕竟国家利益高于个人荣辱。

但对于郑庄公来说,这可是个拉拢鲁国的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公元前717年,趁着宋鲁关系破裂,郑庄公不失时机地派遣使者入鲁,表达了郑国想要和鲁国冰释前嫌、友好相处的意愿。

郑国使者提出:要以郑国祊地交换鲁国的许田,郑国放弃对泰山的祭祀,转而在许田祭祀鲁国的先祖周公。

后半句的潜台词我们都懂,但前半句不就是以地易地的交换吗?有什么值得惊喜的?这就要说说这两块地的来历和意义了。

先说郑国的祊地,它的地理位置在今天山东费县东南,离当时的鲁国很近,对郑国来说却是一块“飞地”。那它是怎么来的呢?

这要从郑庄公的爷爷郑桓公说起。我们都知道,郑桓公是宣王、幽王两朝的肱骨大臣,天子做什么,他都要随驾而侍,祭祀泰山自然也不例外。

正因此,周天子就把泰山脚下的祊地赐予了他,作为他陪祭泰山的“汤沐邑”,所谓汤沐邑,表面上看沐浴、休息的地方,实际上它就是郑国的领地。

鲁国的许田呢,它的地理位置在洛邑附近,靠近郑国边境。因此对鲁国来说,它同样是一块飞地。

它的由来和郑国的祊地由来差不多,是周成王赏赐给周公,作为他朝见天子时的汤沐邑。

同样是汤沐邑,土地大小和人口多寡差不多,这不是一场很公平的交易吗?

其实不然,郑国在把祊地交给鲁国的时候,同时交出去的还有祭祀泰山的权利,而祭司泰山,就像“八佾”一样,对于诸侯来说,是一项莫大的政治荣誉。

所以,明面上不过是两国换了各自的“飞地”而已,谁也不吃亏。但实际上,郑国不动声色地给鲁国送了一份政治大礼。

对于郑庄公的良苦用心,鲁隐公也是心领神会,当即表示同意郑国的提议。但心满意足的他肯定没想到,郑庄公后面还有大手笔。

公元前715年,郑国大夫宛前来交割祊地的地图、户籍等资料,交割完后就立马返回郑国了,压根儿不提许田的事儿。

也就是说,祊已经变成了鲁国的领地,许田也仍然是鲁国的领地。

高啊,实在是高!郑庄公光明正大地送了礼,鲁国还不觉得是接受了贿赂。

鲁隐公心领神会地将这份厚礼纳入囊中,打心底对郑庄公产生了好感。郑国就这样搭上了鲁国的船。

[var1]

郑、齐两国的郎情妾意

说完了郑、鲁两国,我们再来看看郑、齐两国。

其实,郑国和齐国早有盟约。春秋前,两国就有卢之盟。进入春秋后,两国依然还保持着友好往来。

公元前720年冬天,两国又在齐国石门会盟,以重温卢盟情意。

齐国此时的国君是齐僖公,他是齐国进入春秋后的第一任君主,本身很有想法。和远在郑国的郑庄公一东一西,遥相呼应,历史上并称“春秋小霸”。

所谓英雄惜英雄、好汉惜好汉。作为同一时代、优秀的诸侯国领袖,郑庄公和齐僖公深知对方的能力和志向,都想借助彼此的力量来成就各自的大国地位。

因此,在郑国和中原四国鏖战不休的时候,齐僖公不满偏安一隅,也想要在复杂的国际事务中发挥一下影响。

对于齐僖公的想法,郑国积极响应。借齐僖公朝见周天子之机,郑庄公表示,愿意以王室卿士的身份,引导齐僖公到雒邑朝觐了天子。

去洛邑必然要经过郑国,郑庄公作为东道主,不但热情地接待了齐僖公,而且以实际行动报答了齐僖公的好意——

你齐僖公不是来斡旋的吗?那好,我听你的,积极参与你的外交调解,着力缓和与宋、卫两国的矛盾,搁置正义、共同发展。

就这样,公元前715年秋天,齐僖公、宋殇公、卫宣公在周王室的领地瓦屋举行会盟,各方一致同意冰释前嫌,让“东门之役”及其引起的恩恩怨怨,彻底成为过去。

按说郑国的表态很积极,但这次会盟他们竟然没有参加,不知道是打心眼里不愿和宋、卫结盟,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当然,对于齐僖公来说,不管郑国有没有参加,自己此行的目的算是达到了。齐僖公显然对调解的结果很满意,还特意派人向鲁国做了通报。

鲁隐公派众仲应对使者说:“君侯冰释了三国之间的怨恨,使他们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实在是君侯的恩惠,寡君心悦诚服,岂敢不承受君侯的明德?”

最后一句话,说的很谦卑,但鲁隐公此时也是心里偷着乐。往年因为没救宋国,他心里始终有一丝愧疚感,所以明面上还不好意思和郑国打得火热。

现在有了齐侯发话,他正好就坡下驴,立刻表示要与郑国建立和平友好关系。

殊不知,鲁郑两国早已是眉来眼去,齐僖公这个通报,歪打正着地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不明就里的齐僖公以为是自己的功劳,心里更加满意。

[var1]

最后的话

要面子给面子,要实惠给实惠,通过高超的外交手段,郑国加强了齐国的联盟关系,和鲁国也开了友好模式,轴心三国隐隐已有成形之势。

当然,友谊是要通过革命来锤炼的,革谁的命?郑庄公在宋、卫之间玩起了挑兵挑将的游戏。

挑兵挑将,骑马打仗。有钱喝酒,没钱就走。挑到谁,谁倒霉。谁就是我的小草莓、小草莓!

“果然和我想的一样,就你了,宋国!”

下一篇,战火重燃!

关于郑、齐、鲁的联盟,您有什么想说的?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湖北关羽墓被挖开,专家进入墓室后,古棺竟用4根铁链悬挂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羽墓发掘全程照片,关羽墓被发掘是真的吗,关羽墓被挖掘了吗

    提起关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关羽又被称为关云长是大名鼎鼎的武圣,湖北关羽墓被挖开专家进入墓室后震惊了,古棺居然是用4根铁链悬挂着的。相信小伙伴们都感觉好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关羽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人物,他在历史上留下的口碑极好,但是最终却死于敌人之手。在关羽去世之后孙权为了安抚刘备就在当阳修建

  • 不能忽略的东吴四英,支撑了东吴国百年基业,魏蜀丝毫不敢入侵!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东吴四英将谁最强,东吴为什么要联蜀抗魏,东吴四英

    其实,东吴一直被弱化了,其实东吴实力也很强,无论是早期的孙策和太史慈,后期的周泰、甘宁、丁奉、凌统等等,都是一顶一的大将之才。[var1]可是,在那个乱世,弱肉强食,东吴偌大的基业,如果实力弱小的话,早就被虚伪的刘备和狼子野心的曹操吞并了,可是然而,曹操和刘备,并不敢轻易动东吴,最大的一次也就刘备举

  • 汉武帝瞧不上胡人进贡的动物,直接扔笼子里喂老虎,老虎却伏地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汉武帝掏空家底,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偏爱,汉武帝母亲王娡和田蚡最后下场

    老虎有着“兽中之王”的美名,狮子也有“祥瑞圣兽”的美名,当两种猛兽聚到一起,它们各自的反应又是如何呢?说起这件事,还要提起一个人,便是汉武帝,狮子就是在他当政之际进入中国的,这其中还有一段趣事。当年汉武帝励精图治之际,骄悍的匈奴也不是他的对手,大汉军队的肆意追杀,让匈奴不得不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西域

  • 曹操15个老婆和32个子女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英雄爱美人,曹操自然不例外。他一生阅女人无数,其中有幸成为妻妾且有记载的达15人之多,分别是:丁夫人、刘夫人、卞夫人、环夫人、杜夫人、秦夫人、尹夫人、王昭仪、孙姬、李姬、周姬、刘姬、宋姬、赵姬、陈氏,其中2位没有生育,另13位生育了25位皇子7位公主。丁夫人无子,刘夫人生育了两子一女,长子曹昂,

  • 帝后之死:揭开大汉朝霍氏阴云下的大汉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汉昭帝的无奈后元二年(前87),一代政治强人汉武帝在未央宫中死去,皇位传予他最小的儿子刘弗陵,是为汉昭帝。病逝前,武帝在病榻上指定霍光、金日和上官司桀为辅政大臣,其中霍光是首辅大臣。在此后的7年时间里,霍光先后击倒了同他争权的另外几个辅政大臣,霍光的儿子、女婿同掌禁军兵权,亲戚子弟布满朝堂,权势之盛

  • 窥乱世三国,定万里山河,来《率土之滨》“竭地锋镝”赛季亲历传奇史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还有一支非常低调,极少出现在大众视野,可却依然被后世称为精锐的部队,他们就是由陈到所督练的“白毦兵”。在《率土之滨》最新赛季“竭地锋镝”中,策划团队对这支神秘部队进行了深挖,为玩家们呈现而来这支精锐兵团的“惊鸿魅影”。王师白毦 英雄无名蜀国最著名的文臣是诸葛孔明,而武将方面除了关、张、马、黄、赵

  • 智谋可比张良,用兵可比韩信,心狠不下陈平,却被主公猜忌后病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陈平的父亲是干什么的,韩信与陈平,小说主角陈平免费阅读全文

    楚汉争霸时期,有“兵仙”韩信,还有智谋千古的张良,以及千古良相萧何,以及心腹的代名词陈平等等,武将也是数不胜数,就不一一赘述,但是,有那么一个人,也可以说霸王项羽就这么一个顶级谋士,却将谋臣众多,强将无数的刘邦,打得只能躲进关中不敢出来,直到这个谋臣被离间计所害之后,才敢大肆征伐霸王项羽。这个人,就

  • 攻破街亭,迫使诸葛亮撤军,但这员猛将的结局历史上却有两种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派谁去守街亭,诸葛亮失街亭后为什么撤军,诸葛亮街亭之败完整版

    仔细看诸葛亮的五次北伐,其中有两次是极有可能成功的,分别是第一次和第四次;而这两次都与曹魏一员大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员大将就是张郃。张郃是一员成长型的大将,在黄巾之乱的时候,张郃应徵入伍,以韩馥的军司马身份参与镇压叛乱。韩馥出让冀州后,效力于袁绍。在攻打公孙瓒时立下不少战功,迁为宁国中郎将。在官渡

  • 他被打得肋骨断了牙碎了扔进厕所坑底,装死逃生后让秦王下跪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刚开始,范雎根本没什么名气,他出生在战国时代的魏国,在家乡混得并不好。他选择出国深造,在各国游历一番长了见识。他总想找个国君展示自己才能却一直没什么结果。出国游学经历让他心智老练起来,范雎终于变成了社会大学毕业的直播红人“老范”,口才相当了得,但也不能当饭吃。外面混不下去不要

  • 孔融四岁就懂让梨,为何长大反因“不孝”被处死?曹操:自己找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为啥杀孔融让梨,让梨的孔融大结局,孔融三岁让梨的下一句

    “孔融让梨”,这是大家小学时就学习过的故事。说的是孔融四岁时与家中兄弟在一起吃梨,其他人都拿个体大的梨子,唯独他拿了最小的一个。当父亲询问原因时,孔融回答道,“我年龄是最小的,所以应该拿最小的。”这是一个家喻户晓,也是如今小学生必学的一个故事。但是,如果大家对孔融这个人有所了解,孔融的下场非常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