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北胜族」三国时期的凉州,武威太守郭宪力保韩遂让曹操刮目相看

「西北胜族」三国时期的凉州,武威太守郭宪力保韩遂让曹操刮目相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002 更新时间:2024/1/19 1:57:27

武威大马文化传媒NO.0066 - 西北胜族

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微。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罗衣。畴昔雄豪如梦里,相逢且欲醉春晖。

这首诗,是诗仙李白在唐玄宗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所作的《赠郭将军》。诗文大意是说唐朝有一位姓郭的将军在武威发迹,得到了皇帝的青睐。早上带着佩剑去朝见天子,晚上大醉而归,工作和生活都非常惬意。郭将军的儿子玉树临风,是一位会吹奏笛子的翩翩公子。郭将军家中还有很多美丽的女子在月光下舞蹈。可惜郭将军这样美好的生活总让我感到在梦中,还是趁着这大好春光醉饮一场吧!

李白诗句中这位在武威发迹的郭将军,一般认为是折冲都尉、左武卫将军、左卫大将军、左金吾卫大将军郭千里。郭千里为西北胜族,是太原郭氏在西北的一脉分支西平郭氏。

西平郭氏其始祖有迹可循。查阅《张燕公集·卷一九·赠凉州都督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郭君碑(唐郭知运碑)》,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汉祖封亭以列国,其侯于阳曲,宅彼太原旧矣!亭之玄孙友,从太原徙陇西,昭帝分陇西置西平,郭氏又为郡之右族。友之昆孙武威太守宪,宪之犹子散骑常侍芝,俱有名迹,见于魏晋,则晋昌诸宗,散骑之后也。”

西平郭氏的发迹,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的武威太守郭宪。郭宪是三国曹魏明元郭皇后的从祖,郭宪是曹魏的皇亲国戚。郭宪累官至武威太守,为家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什么曹操都会对郭宪高看呢?这还要从一件事情说起...

东汉建安年中汉室衰微,汉献帝刘协大权旁落。以曹操为首的曹氏一族强势崛起,讨张绣、伐袁术、决胜官渡、赤壁之战...

一时间曹氏风光无限...

东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剑指雍凉大地,谋士贾诩使计让马超、韩遂败走凉州。东汉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韩遂和部下分散,便来投奔郭宪。

▲贾诩 (拍摄/制图:武威大马文化)(拍摄地点:武威丹阳广场)

有人见韩遂灰头土脸的跑来凉州,就想把韩遂抓起来送给曹操去邀功。郭宪大怒道:“人穷来归我,云何欲危之?”之后郭宪对韩遂完全拥护,不仅派人保护韩遂,平时也对韩遂非常好。

韩遂病死后,田乐、阳逵等人立即斩韩遂的人头,准备将其人头送归曹操。准备写一个邀功的书信,就请郭宪把自己的名字也写上。郭宪没有写,只留下一句话:“我尚不忍生图之,岂忍取死人以要功乎?”

后来曹操处理韩遂一事时,非常奇怪为什么看不到郭宪的邀功。询问他人后,得知郭宪对韩遂的保护之后,非常佩服郭宪的义气。便主动为郭宪记上了功名。(《三国志·晋·陈寿·魏书·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

自此郭氏在武威发迹,郭宪的志义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郭氏族人。郭氏也将凉州武威姑臧视为家族祖地,前凉时期还有郭氏跟随张轨回迁武威。(《十六国春秋▪卷七十四▪前凉录五》有记载,西平郭勋解天文,不应州郡之命,綝礼聘之。勋曰:「张氏应衰,卫氏当兴,岂得以一弟而灭一门,宜速伐瓘。」)

唐朝时期的西平郭氏也是将武威视为家族的发迹地,诗仙李白能写出“将军少年出武威”这样诗句来,也是有典故的呀!

编辑后记:

凉州城就是武威城,凉州即特指武威郡,武威古称雍州、凉州、雄州、雍凉、盖藏、姑臧、翅城、赤乌、龙城、神鸟、西凉、屠各、独孤、休著各、酋涂、浮图、休屠、大凉、西州、武定、武兴、凉城、莲花城(狼山城)、七级城、不夜城、盖鸟城、阴山城、卧龙城、凤鸟城、展翅城、雍凉之都、天府之国、文武之都、雍城、侠都、凉都。《后汉书·光武帝记》注释:“武威郡,故城在今凉州姑臧县西北,故凉城是也”。

姑臧,先设雍州,后改凉州,之后又改雍州,后又改名为凉州,因此称武威是“雍凉之都”。凉州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很早。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月氏、乌孙等北方民族聚族而居。周为雍州之地,春秋以前为西戎占据,秦为月氏驻牧地。武威郡西汉时始置,隶属凉州刺史部,治所姑臧(今武威市凉州区)。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刘彻为显示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在原匈奴休屠国领地置武威郡,武威由此得名。后历代王朝都曾把武威设置为西北的文化、军事、政治中心。

凉州(武威)是古代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并一度成为我国北方的佛教中心。著名的凉州词(凉州曲)(凉州令)、西凉乐、西凉伎都曾在这里形成和发展,对保存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传播西域文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历史上,武威曾是凉州刺史部、雍州牧、雍州刺史、雍凉都督府、凉州牧、凉州刺史、凉州大中正、北魏凉州镇、北魏姑臧镇、河西节度、凉州总管府、凉州都督府、西凉府、甘肃提督、凉州总兵、凉州镇守使、凉州府、甘肃巡抚、甘凉道、甘肃总兵、正一品凉州将军府的政府驻地。

凉州(武威),匈奴时期休屠国国都;西汉宣帝时期的凉州州治;新朝王莽雍州州治;东汉桓帝时期的凉州州治;东汉献帝雍州州治;曹魏时期凉州州治;北魏时期的凉州镇(北魏前中期三大镇,凉州、长安、统万城)。新朝末期的窦融政权;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隋末时期的大凉;唐末时期的浑末(慕容氏)、温末(论氏)、六谷吐蕃(折氏);粟特回纥Hor国;西夏时期的齐国、夏神宗都曾在此建都。后历代中央集权制王朝都曾在武威设郡置府,统领西北地区,统辖西域和藏地:西汉时期,为凉州刺史府;窦融时期,河西五郡大将军府;新朝时期,雍州刺史府;东汉时期的凉州刺史府;曹魏时期的雍凉中都督府、征西大将军府;北魏中期的北魏三镇之首的凉州镇,凉州镇都大将、凉州大中正所在;西魏时期的凉州总管府,北周时期的凉州总管府,北周末期的凉州大总管府;唐周时期,凉州大都督府、河西道特区的河西节度府;西夏时期的西经略司所在;西夏都城;元朝时期的西凉王(阔端)府;明朝时期,凉州卫府;清朝时期,正一品凉州将军府;凉州府所在。

按照历史地理学来看:中古时期的武威郡包括今天的黄河西岸所有地区,具体分别为:白银市景泰县、白银市平川区、白银市靖远县、白银市会宁县部分、兰州新区、宁夏中卫市、吴忠市部分、兰州市皋兰县、兰州市永登县、武威市全境、金昌市全境、青海省互助县部分、青海省门源县、青海东部诸县,内蒙古阿拉右旗、内蒙古阿拉左旗、内蒙古乌海部分。因武威地处黄河以西,故也被众多史料典籍称之为河西之地、河右之地。

武威是雍凉文化的发源地,因此武威又被誉为“雍凉之都”。武威地势平坦,有着河右之地最大的堆积平原,自古就是控制三大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西域的中心城市,汉代时期凉州就有着“国家番卫,天下要冲”的称号。东晋时期,北有姑臧,南有建康,姑臧是华夏两大中心之一。北魏时期,姑臧是北魏的两大经济中心之一。隋唐时期,凉州是唐朝三大经济中心之一。《凉州箴(雍州箴)》中说:“每在季王,常失厥绪。上帝不宁,命汉作凉。”

*声明:本文为武威大马文化的原创文章,首发自微信公众号【大马文化】。本文所用图片视频皆由武威大马文化实景拍摄/制作。*本文如有错误遗漏,还请各位方家批评指正。武威大马文化,立足凉州、瞭望全国、纵览国际,将为您提供审慎科学的凉州文化IP咨询。我们期望通过宣传推广,梳理唐诗《凉州词》背后的文化脉络,建立一个以武威为核心的「凉州学」学术体系。*「西北胜迹」「西北胜族」「五凉文化」「奇闻趣事」「西北地理」「西北美食」「武威大马文化说三国」「西北历史」系列文章,未完待续。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在广西75:西征的失败,因杨秀清的私心起却让林绍璋背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挖掘鲜为人知的太平天国在广西的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太平天国在广西的历史,我是威叔!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太平天国风情!《大桂平传奇》小城故事多,但听我唱和。唏嘘叹往昔,千秋已蹉跎。太平天国系列人物之章王林绍璋2:背不起的锅,让湘军崛起,最终葬送太平天国前言众所周知,太平天国有两次西征,第一次全盘失败,第二

  • 养虎为患,明朝为什么会坐视努尔哈赤壮大?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努尔哈赤为啥反击明朝,养虎的10大忌讳,明朝为什么不肯把东北给努尔哈赤

    彼时的南明还将农民军视为自己的死敌,直到灭亡之前都还将清军当成自己的盟友,甚至想要联合其一起消灭农民起义。但是最终坐稳天下的,却是这个明朝一开始就忽视的家奴部落。满清从崛起到最终夺得天下,原因有很多,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明朝的放纵,或者说是视而不见,明朝自己给自己培养了未来最大的对手。这和明朝

  • 让人意想不到,作为皇帝,乾隆爷一天的生活竟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我们想错了,以清朝乾隆帝为例,凌晨三点,乾隆帝就在太监和宫女的伺候下,起床梳洗,这时紫禁城的天空依然笼罩在夜幕之中,皇帝的洗漱可不像普通人那样简单用水一冲就完了,需要洗脸、梳头、刮脸,过程很繁琐,待全部梳洗完毕,着即更衣,一切就绪后差不多一个小时过去了。这要放在咱们平头老百姓的身上,分分钟就完事

  • 人才的力量:魏国重视人才、成战国首霸,打压人才、走向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魏国最强人才,战国魏国名将一览表,战国风云纪录片魏国

    得人才者得天下,在战国时期得争霸中体现得淋漓尽致。[var1]最初做到重视人才、选贤举能的魏国得以称霸七雄,然而由于后来的统治者不善用人,国内的能人志士空有一身才华,却无处施展甚至遭到打压,无奈之下纷纷逃往其它国家。没有了人才支持的魏国,几乎寸步难行,接连跳下别国准备的陷阱,一步步走向灭亡。魏文侯任

  • 剽悍一只猫:跟曾国藩学如何打造个人品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002 精进。不完美,但不断完善——他有很多毛病,好色、浮躁、虚伪等等,但是他会不断反省,不断精进。003 结果。用结果说话——如果曾国藩没有赫赫战功,后人怎会愿意奉他为楷模?004 写作。常年写东西——他写了很多日记和家书,他成功后,大家有足够的材料可以学习。005 忍受。忍得了侮辱,受得了挫折—

  •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3万人大破60万人!一战封神,奉为信平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廉颇简介资料,廉颇长平之战战绩,廉颇打过败仗吗

    说起廉颇,大家肯定不会陌生。廉颇姓廉,名颇,字洪野,被赵孝成王封为信平君,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与白起、王翦、李牧一样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廉颇对于赵国是十分重要的,廉颇死后没多久,赵国也被秦国灭掉了。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廉颇。 勇将廉颇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廉颇有这样的点评:廉颇者,赵之良将也,以勇气闻名诸侯。意

  • 和珅将赈灾用的粮食换成芙糠喂给灾民,现在才看明白“良苦用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在看电视剧看电影总把自己带入那些角色,或者是和大众唱反调以显示自己独树一帜。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有一段灾区遭遇旱灾,百姓无粮可吃,几乎易子而食,朝廷下发赈灾款救济灾区,结果被大大小小的官员贪污,截流。甚至还把救灾所用的粮食换成喂猪用的芙糠。很多人当时在看电视剧的时候认为和珅明知道各级官员

  • 北望中原空问鼎:为何说楚国成也贵族,败也贵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楚国为什么没有问鼎,北望中原,楚国失去统一天下的机会共有几次

    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都是历史舞台上的主角,春秋称霸,战国争雄。他们有楚庄王问鼎中原的辉煌历史,也曾经有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样壮烈不屈的死亡绝唱。在战国中后期的时候,当时天下的有识之士都知道,将来能够有机会统一天下的不是秦国就是楚国。著名纵横家苏秦曾经说过:横成则秦帝,纵成则楚王。也正因为如此

  • 在清朝被判极刑的罪人不仅不慌,反而要收买行刑者,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片土地刚刚有了文明的时候,当时并没有统治者,因此在刑罚制度上并没有严格要求。可是在后来的商周,达官贵族们为了享受那种看着人死亡的乐趣发明了许多惨无人道的刑具,从火烤到水淹再到太阳晒,古代的人们用尽自己的智慧去创造更多邪恶的刑罚。在之后的几位思想大家诞生后,因为他们的思想在这片土地上广泛的传播,因

  • 清朝太监是怎么划分等级的?他们都不是最高等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正一品太监通常由皇帝亲自选拔,通常只有三名,他们负责皇帝的个人事务,如梳洗、穿衣、进食等,并且通常拥有很高的权力和特权。从一品太监和从二品太监则分别担任皇宫中各种职务和任务。在从一品和从二品之间还有数个等级,这些等级的太监通常担任更低级的职务,如厨师、宫女、门房等。苏培盛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位从一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