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隆重推荐《红山玉文化、收藏与甲骨文象形文字 : 瑞雪藏玉》

隆重推荐《红山玉文化、收藏与甲骨文象形文字 : 瑞雪藏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38 更新时间:2023/12/8 14:02:44

红山化-古玉器-研究

甲骨文-表形文字-研究

正如郭沫若先生所指出的,文字起源于“从多头尝试到约定俗成”的历史过程。伯达先生在研究中国史前玉文化的《巫玉之光》中提出:“中国文明时代的文字、卜兆、唱歌、舞蹈,等等,表面上看似乎与玉无关,难以找到其中的直接联系,但其基因均能在繁荣的东部地区玉文化中找到其遥远时代的原始踪迹。”而“东部地区玉文化”的主要核心就是杨伯达先生首先提出的“红山玉文化”,也称为“红山巫玉文化”。

甲骨文被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是很成熟的文字,就如一个成熟人突然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因此,人们一直积极地对甲骨文成熟文字的孕育发展时期及其形态进行各种追寻与探索,即“找到其遥远时代的原始踪迹”,也就是寻找甲骨文象形文字的渊源。

本书的目的就是继续在史前玉文化,主要在东部地区的红山玉文化的象形特征中寻找这种直接连接的“其遥远时代的原始踪迹”。因为中国象形文字的基因或根在“象形”。

好书推荐——《红山玉文化、收藏与甲骨文象形文字 : 瑞雪藏玉》。

作者:梅宇

出版社:华龄出版社

装饰设计:树上微出版

《红山玉文化、收藏与甲骨文象形文字 : 瑞雪藏玉》内容介绍

第一部分

介绍了红山玉文化与甲骨文象形文字的源起,以本领域学术权威人士及著作为引证文献及理论依据,结合国家考古出土玉器及其研究成果作为事实依据。

论证了红山玉文化(巫玉)与中国象形文字源起的承传关联,包括“汉字的源起是图画”,造型与图画的象形特征,红山巫玉的身份符号和精神符号的“玉神器”与象形文字的造型相似性、信息内涵同一性,例如,对甲骨文的“中”“龙”“玉”等及其相关字的考证和探讨等。

第二部分

介绍了以红山玉器收藏为主作为红山玉文化与甲骨文象形文字源起继续探索。这些海外收藏品,三十多年来,有缘于东西南北,辛苦于点点滴滴,故收录此书,祈愿早日归乡。

在考证红山玉文化收藏的同时,以国家出土玉器为指导,相互弥补,完善对红山玉文化及其他史前文化与甲骨文象形文字源起的探索。

作者简介

梅宇

浙江大学历史系学士学位

美国匹兹堡州立大学历史系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编辑

•中国史前文化研究,发表“牛河梁出土玉器和中国象形文字源起的探索”于《朝阳牛河梁红山玉文化国际论坛文集》(2008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目录

序言

汉字的起源与红山玉文化

总论

红山玉文化与甲骨文象形文字的源起

第一节 红山玉文化造型的象形特征与甲骨文象形文字的象形特征之间的高度相似性、同一性及其系统性

第二节 “汉字的起源是图画”与图画、造型的象形特征

第三节 红山文化的范围、时期、玉料、工艺

第四节 红山玉器的次生物现象及其特征

第五节 红山玉文化“造型优于技术”“遵守着一定之规”的象形特征

第六节 红山文化“玉器时代”的“玉神器/巫玉”及其象形特征与甲骨文象形文字的渊源

第七节 红山文化“玉器时代”与“文明三要素”的初探(玉文化与礼文化)

附:红山文化大事年表

海外收藏篇

红山玉器等对应于甲骨文象形文字的象形器

第一节 玉巫像——甲骨文“祝、大、天、人”字的象形器

第二节 玉龙——甲骨文“龙”字的象形器

第三节 玉玦——甲骨文“玦”字的象形器

第四节 方形/方圆形玉璧——甲骨文“中”字的象形器

第五节 齿形玉器——甲骨文“殷商之自称”的“我”字的象形器

第六节 勾云玉器——甲骨文“云、亘、回”字的象形器

第七节 门齿形玉器——甲骨文“齿”字的象形器

第八节 红山玉面具及耳朵造型——甲骨文“耳”字的象形器

第九节 斜口筒形玉器——甲骨文“祖”字的象形器

第十节 双龙首玉璜——甲骨文“虹”字的象形器

第十一节 玉龟——甲骨文“龟”字的象形器

第十二节 玉斧——甲骨文“”字的象形器

第十三节 双联、三联玉璧――甲骨文“糸/系、午、孙”字等的象形器(鸟形超薄玉片)

第十四节 玉猪——甲骨文“豕”即“猪”字的象形器

第十五节 牛首玉佩——甲骨文“牛、耳、目、鼻”字的象形器

第十六节 冠首玉佩——甲骨文“冠、冕、鼻”字的象形器

第十七节 玉琮——甲骨文“琮”字的象形器

第十八节 玉鹰——甲骨文“鹰”字的象形器

第十九节 玉箭头——甲骨文“矢”字的象形器——“以玉为兵”

第二十节 玉匕刺——甲骨文“刺/朿”字的象形器——“以玉为兵”

第二十一节 玉刀——甲骨文“刀”字的象形器——“以玉为兵”

第二十二节 玉刀刃——甲骨文“刃”字的象形器——“以玉为兵”

第二十三节 玉丫形器——甲骨文“玉、玨”字的象形器

第二十四节 玉鬲——甲骨文“鬲”字的象形器

第二十五节 玉犀——甲骨文“兕”字即“犀”字的象形器

第二十六节 玉锥——甲骨文“、杖、玉、巫、弄”等字的象形器

第二十七节 玉“工”——甲骨文“工、示、玉”等字的象形器

第二十八节 玉璇玑——甲骨文“璇”形字的象形器

第二十九节 玉羊——甲骨文“羊”字的象形器

第三十节 玉圭——甲骨文“土”字/金文“圭”的象形器

第三十一节 玉角形器——甲骨文“角”字的象形器

第三十二节 玛瑙鱼——甲骨文“鱼”字的象形器

第三十三节 玉蚕——甲骨文“蚕”字的象形器

第三十四节 玉蛙——甲骨文“蛙”字的象形器

第三十五节 玉虎凤杖首——甲骨文“虎杖”形字的象形器

第三十六节 玉蝉——甲骨文“蝉”字的象形器

第三十七节 骨锥上的刻痕——甲骨文“凤、鸟”字的象形器

第三十八节 红山石像——甲骨文“大、人、交”字的象形器

第三十九节 煤精石耜——甲骨文“耒”字的“耜”的象形器

第四十节 石謦——甲骨文“磬”字“石”的象形器

第四十一节 红山女陶——甲骨文“女”字的象形器

第四十二节 红山文化及其他文化玉石器待探索的象形器

附录

牛河梁出土玉器和中国象形文字源起的探索

一、象形文字的源起

二、牛河梁玉器和中国象形文字源起的分析

三、牛河梁出土的方圆形玉器和“中”字的源起关系

四、牛河梁玉器是中国象形文字源起的进一步分析

五、红山玉文化和象形文字及《山海经》

六、牛河梁玉文化和中国象形文字、世界文字发明史

写在后面的话

书名缘起

当年到美国留学的第一场漫天大雪中,在高速上开着车,只见漆黑的夜空中,飘洒下来无穷无尽的大片大片的雪花,好大好大的雪花落在汽车前面玻璃板上,炸开一大朵又一大朵,铺天盖地,一望无际,将大地席盖,如夜中白色的世界。

随即吟起白的“雪花大如席”的诗句。那场大雪永远记忆犹新。故,此书名《瑞雪藏玉》,并将“海外收藏篇”作为收藏缘分的责任。

——作者•梅宇

节选欣赏

红山玉文化具有“造型优于技术”“高度规范化的原则”“遵守着一定之规”的象形特征,从而产生系统性象形特征符号化的社会信息载体,即象形器。如前所述,郭大顺先生提出在红山玉文化与史前文化的“玉、巫、礼的关系”中,“‘造型优于技术’的工艺发展水平与传承。红山文化玉器在切片、平整度、管钻等方面,代表当时当地最高工艺水平,但造型又远高于技术,这是思维观念及其制约所起作用大于技术发展的表现,从而反映了中国文明起源不同于西方的道路与特点”。同时,“红山文化玉器虽种类多,变化多,却又保持了高度规范化的原则”。

红山玉器造型具有高度简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象形特征。如“玉龙那高耸的双耳,凸出的额头,前伸的拱嘴,简洁自然地表现出猪的特征”。“玉鸟,中间一条瓦沟纹,分开左右两翅,瓦沟纹上方略凸并钻一小圆孔,显示出鸟的头部。简单而不失真。”由此,红山玉器的规范化实体象形同时又具有系统性抽象造型的象形特征。例如,红山玉器眼、耳的抽象造型,大圆或凤眼、通孔为眼、瓦沟纹、斜弧道等抽象符号的造型特征,从而形成红山玉器的象形中有抽象含义、抽象中有象形含义。这正符合象形文字产生的简略、象形、抽象的文字特征,即系统性象形特征符号化的文字符号。

并且,如前所述,红山玉文化的系统性符号化的象形特征,时间跨度几百年到千年,已形成“必定遵守着一定之规”。“据观察,在红山文化分布区内,无论相隔多么遥远,同类玉器除了大小规格上具有差别之外,造型上都惊人的一致。说明在当时社会中,玉器制作者乃至玉器使用者必定遵守着一定之规。”

因此,红山玉器的“造型优于技术”“高度规范化的原则”“必定遵守着一定之规”,明显呈现其独特性的象形特征(象形器)的“第一次约定”及其“过渡性符号链条”,这种独特性的象形特征(象形器),包含其他史前玉文化,高度相似性、同一性、系统性对应于甲骨文中极其相像的象形文字,并且都与史前文化的“玉、巫、礼”密切相关,即象形文字产生的“第一次约定”、“第二次约定”及其“过渡性符号链条”......

精美装帧

高清藏品插图,

文前超长拉页,

封面烫金工艺,

圆背硬壳锁线精装,配套护封,

高清大图无缝摊开看!

▲新书实拍图

图源树上微出版摄影

如果您有出书的梦想,如果您不知道如出书,如果您感觉孤军奋战,需要专业的团队支持,那么您并不孤单。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考古新发现!武王征商与周公东征究竟是怎样的历史“征”途?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作者:赵辉)探寻中华文明起源,追寻夏商周历史真实的演变过程,不仅是中华民族对先辈祖先的责任,也是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辉煌发展历程的重要内容。因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的、传承至今的、延绵不断的人类文明,还原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相较于世界其他地区的人类文明,具有更大的历史优势、文化优势与民族优势

  • 《殷商六百年》| 史书上相似的“暴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迁说夏桀拒谏好贿,“武伤百姓”,桀的无道,绝非虚言。但是史传文献对夏桀、商纣王等上古暴君的鞭挞之词,则过多呈现出程式化、同质化、笼统化的特征。如《尸子》中说:“昔者,桀纣纵欲长乐,以苦百姓。珍怪远味,必南海之荤,北海之盐,西海之菁,东海之鲸。此其祸天下亦厚矣。”《太平御览》卷九百八引《缠子》:“

  • 【历史知识】夏朝历任君王及在位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一共传14代,17后(夏朝君主在位时称“后”),存国471年。禹(约公元前2029年-公元前1982年)因治水有功,舜禅让王位,夏朝建立者,与尧、舜、汤并称上古最英明的君王。在《史记·夏本纪》中有大量对大禹治水的记载,很多学者对夏朝的建立者存在争议,一说是禹,一说是启

  • 高空视角看关中“小三峡”,姜子牙为何选择水清谷幽的伐鱼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宝鸡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它承载着众多的文化和历史遗迹。而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宝鸡出土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不仅见证了两千年来宝鸡文明的发展和演变,更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宝鸡的青铜器种类繁多,涵盖了簋(guǐ)、鬲(gé)、卣(yǒu)、簠(fǔ)、甗(yǎn)、觥(gōng)、觯(zhì)

  • 《殷商六百年》:以史料还原殷商之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殷商距今已有三千余年历史,然而我们理清殷商王朝的脉络,却是从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开始的,至今也只有百余年而已。殷商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历时五百余年,为中华文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殷商六百年》一书中,历史学者柯胜雨以考古学史料为基础,结合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文字学等科研成果,主要讲述了夏朝末年

  • 从青岩古镇到红枫湖畔,快乐试驾启辰大V&启辰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启辰大v唯美视频,启辰自驾游视频大全,邻家小姐姐与启辰星的情怀之旅

    用过自助晚餐之后,主办方为第二天的活动提前准备了一场简短的试驾说明会。抛开那些惯常的产品介绍和试驾流程说明,东风日产启辰事业总部商品规划部首席产品专家吴越提到的两个观点,特别能够打动在座的媒体:第一,产品设计需要有一个底层逻辑,所有的功能都应该建立在这个底层逻辑之上,而“快乐”,就是东风日产启辰造车

  • 学历史-商代典故-庖人制汤与万年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伊尹不仅是商汤的辅臣,还被认为是厨师和中药汤剂的创始人。商代典故,庖人制汤,说的正是伊尹。伊尹的养父是个既能屠宰又善烹调的家用奴隶厨师,伊尹自幼聪明颖慧,勤学上进,虽耕于有莘国之野,但却乐尧舜之道;既掌握了烹调技术,又深懂治国之道;既作奴隶主贵族的厨师,又作贵族子弟的"师仆"。伊尹作为陪嫁奴隶给汤王

  • 如果没有殷墟和甲骨文,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历史会是什么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殷墟真实历史简介,殷墟为什么会成为文化遗产,殷墟出土甲骨文视频

    安阳殷墟和甲骨文的出土,证实了《尚书》、《史记》、《帝王世纪》等古籍记载的商王朝的真实存在!但实际上,近代之前,几乎没人质疑商朝的存在,也没人质疑夏朝和三皇五帝的存在,但随着西方坚船利炮打开国门,西方“历史观”也改变了许多人的认知,比如顾颉刚、钱玄同所代表的“疑古派”就跟着西方起舞,他们不但通过“考

  • 封神榜中,纣王的5位妃嫔结局神相似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封神榜大结局纣王之死,封神榜中纣王的实力,封神榜中纣王最害怕的男人

    1、姜后姜后是纣王的发妻,原本二人相敬如宾,育有殷洪殷郊两位王子,可惜在妲己入宫后,姜后偏偏要耍王后威严,屡次给善良的苏妲己使绊子,逼得苏妲己跳下城墙求解脱,狐妲己终于忍不住出手,开始白天黑夜的取代苏妲己对付姜王后。在狐妲己的推波助澜下,王后被冠以弑君的罪名,剜目烙手,屈死在西宫。2、王后妲己姜王后

  • 从夏朝到商朝:中国早期历史的探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左右建立。据传说,夏朝的建立者是禹,他成功治理了洪水,被封为夏后。夏朝的政治制度是以家族为基础的,而不是以领土为基础的。夏朝的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同时也有手工业和商业。夏朝的文化艺术非常丰富,人们会制作青铜器、陶器、玉器等工艺品。夏朝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