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的政治制度导致宦官权势滔天,宦官专权的根源便是专制的弊端

唐朝的政治制度导致宦官权势滔天,宦官专权的根源便是专制的弊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217 更新时间:2024/1/21 6:49:24

唐代处于魏晋门阀制度到宋明官僚士大夫政治制度的过渡时期。

在唐朝建立初期,实施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的门阀制度,也就是贵族统治,各贵族和皇帝以血统为纽带联合起来统治国家。

作为君主想要统一天下,必须要获得世家贵族的支持。士族权利和皇权本身处于一种既互相威胁却又互相扶持的关系之中,而科举制度的实施却打破了这种政治制度,加强了皇权,削弱了世家大族的权利。国家权力牢牢掌握于皇帝一人手中,那么也就意味着只要控制了皇帝就可以控制整个国家,这是导致唐朝中后期宦官篡权的根本原因。

其次,藩镇割据等因素的影响,更是导致中央内部权力空虚。地方势力的强大,导致各地方势力对中央状况毫不关心。

玄宗时期,宦官逐渐干预朝政,这为后来唐朝宦官专政现象埋下了伏笔

唐朝宦官干政的现象,在唐朝拥有很长的一段历史,唐朝宦官从参政到专权再到把持朝政,一共经过了150多年的发展。这也让唐朝成为历史上宦官干政最严重的三个朝代之一。宦官干政,对于唐朝后期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李隆基

宦官参与朝政的现象开始于唐玄宗时期。唐玄宗在经历过前朝的武后换代后,对于后宫就不是那么放心了,因此,就算十分宠爱杨贵妃等人,但是也没有立为皇后。并且唐玄宗也不放心把权力交给前朝宰相手中,于是便让身边的太监高力士为他分忧。

高力士在李隆基还是藩王时,就在李隆基身边了,在李旦复辟之后帮助李隆基平定了韦皇后太平公主之乱,在这两次大乱后,李隆基十分信任高力士,封他为渤海郡公。虽然此时高力士参与了朝政,但是并没有形成把握朝政的局面,唐玄宗是完全可以把控朝政的。不仅如此,此时宦官对于皇帝也是尽职尽忠,并没有参与朝堂纷争。

宦官专政的正式开始是从唐肃宗和唐代宗两位皇帝是开始的。安史之乱发生后,唐肃宗在宦官李辅国的谋划下才顺利登上皇帝。当时唐玄宗被迎回之后,依然在管理朝政,但是唐肃宗并不希望太上皇管朝政,为了威胁唐玄宗,唐肃宗与宦官李辅国暗中勾结,把握朝政。

之后对李辅国十分信任,把禁军的军权都交给了李辅国管理。这时李辅国成为了整个朝堂之中权力最大的人。

李辅国品行低下,小人得志之后就开始肆意妄为,整个朝堂之中凡是有不合他心意的官员,甚至是皇族,他都肆意打击报复,到了后期皇帝的诏书也需要他的署名才能够下达实行。

唐肃宗后期,他与唐肃宗的皇后张皇后相互勾结,扰乱朝政。不过两人在谁继承大统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李辅国支持太子登基,而张皇后与太子有矛盾,希望扶植越王登基,之后自己在垂帘听政。两人的分歧越来越大,张皇后密谋杀掉太子和李辅国,但却被李辅国安排在身边的宦官偷听到了。

李辅国

李辅国先下手为强,带领士兵闯进皇宫,将越王及其党羽全部擒获,张皇后在得知这个噩耗之后向唐肃宗求生,但李辅国此时就连唐肃宗的命令也不听,诛杀了张皇后,唐肃宗也在此时深受惊吓,当天就驾崩了。

于是太子继位视为唐代宗,唐代宗对李辅国也极其看重。将它册封为司空,兼任中书令,相当于其他朝代的宰相,此后李辅国的气焰更加嚣张。甚至公然与皇帝叫板。这引起了唐肃宗的恐慌,此时朝堂内外都是李辅国的心腹,想要把握朝政必须要培养出自己的亲信。

正在唐代宗烦恼之时,有一个人闯进了他的视线,那就是内廷太监程元振。在程元振的帮助下,代宗解除了李辅国的职务,一步步把他的权力瓦解,最终赶出了朝堂,暗中派人刺杀了李辅国。

夺回政权的代宗,并没有意识到宦官专政的危害,开始宠幸宦官程元振和鱼朝恩

程元振虽然铲除了李辅国,但他和李辅国乃是一种人,同样的道德低下,他在受到宠信之后大肆谋害忠良。在李辅国死后,山南东道节度使来瑱被任命为宰相。来瑱曾在襄阳时和程元振有过、过节,当时程元振请来瑱帮忙,因为不符合规章立法,于是遭到拒绝,他一直都对来瑱怀恨在心。程元振的党羽王仲生犯了投敌罪,于是他便把这个罪责推到来瑱身上,于是来瑱被流放,在流放途中遭人刺杀。

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向中原大肆进攻。唐代宗下诏命雍王李适为关内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前往前线带兵抵抗,当时中原和吐蕃之间兵力相差悬殊,唐代宗下令各地军队勤王。但是,竟然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前往,这都是因为程元振专横跋扈,闹得当时朝廷中的文武百官人人自危,因此地方官员都害怕前往中央任命遭到诬陷报复,于是唐代宗被迫逃离长安 。

程元振

在吐蕃大军攻占长安之后,当地百姓深受其害,有识之士皆义愤填膺,纷纷要求惩处程元振,此时唐代宗才醒悟,很快将程元振削官为民,放归故里。后来程元振曾易装打扮回京师密谋,被御史大夫发现,上报朝廷,流放冷州,流放途中被杀。

之后到了唐穆宗唐敬宗时期,太监的权力更是大肆发展,尤其是太监王守澄,更是弑杀了唐穆宗、唐敬宗。

到了唐文宗时期,曾想过清除宦官势力,虽然清除了一部分宦官,但最后还是被宦官劫持,最终含恨自杀。

出现宦官专权根本原因:封建皇权专制的弊端

从宦官权力的发展可以看到,宦官的权力其实都是皇帝所赋予的,宦官权力的发展和皇权的扶持是分不开的。

首先,唐朝中后期皇帝常常凭借宦官打击谋逆势力。这时,藩镇割据皇权受到挑战,皇帝利用宦官维持统治,比如说唐肃宗时期李辅国平定了叛乱。

武曌

其次,皇帝也把宦官当作维护统治的工具,唐玄宗时宦官就是皇帝和大臣之间联络的工具。并且在武则天之后,皇帝无法信任后宫,又不甘心把权力放归给丞相,宦官就是他最好的工具。

第三,由于皇帝的贪图享乐,导致宦官夺权。唐宪宗晚年不理朝政,就是依靠宦官来维护统治的。在这种情况下,宦官当政虽然威胁了皇帝统治,但也维护了国家政治的顺利进行,不过宦官内部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这些人大多出身于贫苦人家没有受过系统化的教育,在眼界、谋划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经常会导致很多朝政乱象。

最后,这些人已经无法称为皇帝的工具,他们的权力已经凌驾于皇权之上,甚至可以任意摇摆皇权,这对于整个封建社会来说极具危害性。

宦官是整个封建皇权社会的一种特殊产物。他们是整个封建社会的受害者,但是宦官权力过大,对整个封建社会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甚至导致了朝代的灭亡。总之,唐朝后期宦官专权的局面,并不是某一位皇帝的罪孽,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封建独裁的皇帝制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在东线的失当战略导致新罗做大,逐步控制半岛大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唐灭百济、高句丽,新罗成了除了唐王朝之外半岛上的唯一政权初唐时期,半岛上三国是高句丽、百济和新罗,其中高句丽最强,除了占有半岛北部之外,核心区域是中国东北辽东地区和吉林以东一直到日本海,高句丽和百济是一伙儿的,一起欺负新罗,新罗投靠唐王朝以求自保。高句丽起源于辽东地区,是中国古代东北地区的少数

  • 唐朝和新罗进行七年战争,由于内部斗争和吐蕃的干扰导致丧失半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和新罗友好关系的起源以及新罗人的逻辑唐王朝东征高句丽,最初的理由之一就是应新罗邀请,保护新罗不受高句丽、百济以及倭国侵略。高句丽又臭又硬,百济还一直和高句丽绑在一起,唐王朝于是把百济和高句丽列在灭国名单上。耗时近三十年,在新罗协助下终于消灭了百济和高句丽,整个半岛大部分领土归属大唐,新罗保持了其

  • 唐朝五代时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导致当时假子制度十分盛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而这种特殊行为之所以会逐渐蔓延开来,是因为在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地区国家动荡,战乱频繁,人口大幅度降低,每家每户都缺少男丁,所以会经常性的出现这种收养子的情况。在五代十国时期,这些养子在过继后,会改姓,并且不会受到区别对待,而是和养父的亲生子享受同等的待遇,因此,这些养子也通常会被委以重任。唐、五代的

  • 唐太宗十四个儿子仅有两人善终,还有三人夭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有十四个儿子,其中有十二个儿子都属于惨死,只有两个儿子算是善终。善终者——两人九皇子——唐高宗李治(55岁,病死)李治不用多说了,大唐皇帝的继承人,同时也是历史上最怕老婆的皇帝之一。别的皇帝怕老婆,比如隋文帝、明孝宗等,起码皇权都还能抓在自己手上。李治倒好,被武则天拾掇得服服帖帖。武则天不仅管

  • 吐蕃与唐朝战和不断并不断扩张,频繁的战事使其分裂为四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早在新石器时代,青藏高原上就有人类居住。东汉时,诸多西羌部落,如越巂羌(即牦牛部)、发羌、唐旄羌等先后徙入今西藏地区,并逐渐同当地土著居民孟族融合。至隋时,在今西藏和青海西南等地分布着苏毗(在今藏北和青海西南)、羊同(在今藏西北)、女国(在今藏西、葱岭南)、附国(在今川西和西藏昌都地区)、牦牛部(在

  • 吐蕃一词始见于唐朝汉文史籍,与唐朝征战不断,最终分裂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吐蕃一词,始见于唐朝汉文史籍。蕃,藏语作“bod”,为古代藏族自称。根据较普遍的说法,蕃是由古代藏族信奉的原始宗教——“本”(bon)音转而来;也有人认为,蕃意为农业,与卓(bro,牧业)相对。吐,多数人认为是汉语“大”的音转,系就吐蕃向唐朝自称“大蕃”而音译;也有解释为藏语“lho”(意为山南,吐

  • 南诏实行均田制和府兵制,士兵选拔有严格标准,冶金水平也不下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唐朝作为中国古代的盛世之朝,在对外战争上从不手软。打突厥,打吐谷浑,打高丽,打吐蕃......周边的国家几乎被大唐打了个遍。那么为何一个小小的南诏国,就让唐军折戟马下了呢?下面就来看一下南诏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建立在均田制上的军事制度均田制,据《蛮书》记载:每家每户按“双”(即为唐

  • 中国最牛的6个姓氏 如果你的姓氏在里面 你可能和唐太宗是亲戚!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我国最牛的八大姓氏,中国历史上最旺的七大姓氏,古代最厉害的八大姓氏

    在古代这五个姓是人数最多的姓,分别是王(6.7%)张(5.97%)李(5.5%)陈(4.55%)刘(4.35%)这里面出了张姓以外,其他的姓氏在古代都当过最尊贵的国姓。5:陈姓,陈姓是古代至今从未衰败的姓氏,历史上的陈姓政权不少,而且占据汉族人口达到4.53%,在现代的台、广两省陈姓约占了本省的十分

  • 唐朝外交是出于什么目的展开的,对当时社会又产生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外交表现在哪方面内容,描写唐朝外交盛景的诗句,唐朝的外交出现怎样的空前盛况

    前言#历史开讲#唐朝是我们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它的政治、文化、经济、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唐朝外交的成功不仅提高了地方的地位和国际声誉,同时也为唐朝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新的的贡献。本文将探讨唐朝外交的目的、方式和成就,以及其对唐朝社会的影响。外交的目的唐朝的外交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地方的安全

  • 武则天真的很残暴吗?相比较秦始皇,其实是小巫见大巫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武则天的政治背景。唐朝时期,官僚集团已经壮大,朝政愈发腐败,导致朝政不稳定。此时,武则天也不过是一名小官,但她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唐高宗的赏识。后来,唐高宗驾崩,她嫁给了唐中宗,成为了皇后。之后,唐中宗被杀,她被封为皇太后,但她并不满足于此,最终发动了政变,成为了唐朝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