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道士贩子”王圆箓发现敦煌莫高窟后,将大量经文国宝卖给外国人

“道士贩子”王圆箓发现敦煌莫高窟后,将大量经文国宝卖给外国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596 更新时间:2024/1/23 2:16:11

比如,声名赫赫的“道士贩子”,名叫圆箓。这家伙意外发现敦煌“莫高窟”后,将大量经,谋取非常便宜的价格,成批地卖给外国人。这位道士究竟图什么呢?当然是挥之即来的钱财了。

出了道士之外,还有一位天才的“古玩鉴定师”,谁能想到,这种文物内行居然变成了牟取暴利的“古玩商人”。他就是业界熟悉的卢芹斋。

卢芹斋出生于浙江湖州,属于普通人家,后来父亲过世了,他生活没有依靠,就投入一户张姓大户人家做仆人。张家的大少爷,就是国民党元老张静江。

这时,卢芹斋是典型的“跑腿伙计”,他从学徒做起,不仅掌握了古玩的庞杂知识,还熟悉跟欧洲人交流的英语和法语。

当时,清廷文物大量流失,盗掘、贩卖文物的民间行为,始终盛行。故宫的文物流失更为严重,可惜,真伪难辨、鱼龙混杂。卢芹斋凭借卓越的眼力,发掘了不少珍品,也成功卖给了外国人。这时,他堂而皇之地成为了“文物贩子”。

其实,古代文物的范畴极为庞杂,比如,墓葬雕刻、青铜器、陪葬古玉、陶俑与佛像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宝贝,往往成为外国人陌生或不吉利的东西,换句话说,外国人根本没人在意这些新奇而陌生的怪玩意儿。作为业中翘楚,卢芹斋努力把这些文化瑰宝,展现给洋人。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贩卖——从古代文物身上赚丰厚的银子吧。

最有名气的当属“昭陵六骏”石刻的贩卖。“昭陵六骏”石刻原本列置在唐太宗陵墓旁,祭殿两侧的庑廊内。石刻的原型是世民生前最喜爱的六匹战马,显然,这是唐太宗安邦定国、平定四海的坐骑。分别名为:飒露紫、拳騧、白蹄乌、特勒骠、青骓与什伐赤。

卢芹斋专门回忆过这段经历,“昭陵六骏”石刻,本是当地文物贩子偷盗,准备偷运出去。很遗憾,当地百姓摸着了风声,随即官府举报了。当时,“昭陵六骏”只有“四骏”羁留当地;“飒露紫”与“拳毛騧”由袁世凯下令送到自己家,几个月后,又托人卖给了卢芹斋。

可惜,史学考古界并不以此为定论,毕竟,真实经历已经很难弄清楚了。当时,为了偷运方便,“六骏”竟然遭到了“肢解”,完美的石刻被分割成大小不同的碎块,装箱偷运了。后来,卢芹斋特意将“飒露紫”和“拳毛騧”转运到了美国,以12.5万美元,贩卖给宾夕法尼亚大学。很清楚,为了经济利益,卢芹斋甘愿叫国宝变成零碎的“终身残疾”。对这些臭毛病,他压根儿就不在乎。

卢芹斋的生意是越做越大,从1915年起的三十余年时间,贩卖国宝不计其数。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建国之后,所谓倒卖生意,总算结束了。

更多文章

  • 唐朝的政治制度导致宦官权势滔天,宦官专权的根源便是专制的弊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处于魏晋门阀制度到宋明官僚士大夫政治制度的过渡时期。在唐朝建立初期,实施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的门阀制度,也就是贵族统治,各贵族和皇帝以血统为纽带联合起来统治国家。作为君主想要统一天下,必须要获得世家贵族的支持。士族权利和皇权本身处于一种既互相威胁却又互相扶持的关系之中,而科举制度的实施却打破了

  • 唐朝在东线的失当战略导致新罗做大,逐步控制半岛大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唐灭百济、高句丽,新罗成了除了唐王朝之外半岛上的唯一政权初唐时期,半岛上三国是高句丽、百济和新罗,其中高句丽最强,除了占有半岛北部之外,核心区域是中国东北辽东地区和吉林以东一直到日本海,高句丽和百济是一伙儿的,一起欺负新罗,新罗投靠唐王朝以求自保。高句丽起源于辽东地区,是中国古代东北地区的少数

  • 唐朝和新罗进行七年战争,由于内部斗争和吐蕃的干扰导致丧失半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和新罗友好关系的起源以及新罗人的逻辑唐王朝东征高句丽,最初的理由之一就是应新罗邀请,保护新罗不受高句丽、百济以及倭国侵略。高句丽又臭又硬,百济还一直和高句丽绑在一起,唐王朝于是把百济和高句丽列在灭国名单上。耗时近三十年,在新罗协助下终于消灭了百济和高句丽,整个半岛大部分领土归属大唐,新罗保持了其

  • 唐朝五代时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导致当时假子制度十分盛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而这种特殊行为之所以会逐渐蔓延开来,是因为在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地区国家动荡,战乱频繁,人口大幅度降低,每家每户都缺少男丁,所以会经常性的出现这种收养子的情况。在五代十国时期,这些养子在过继后,会改姓,并且不会受到区别对待,而是和养父的亲生子享受同等的待遇,因此,这些养子也通常会被委以重任。唐、五代的

  • 唐太宗十四个儿子仅有两人善终,还有三人夭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有十四个儿子,其中有十二个儿子都属于惨死,只有两个儿子算是善终。善终者——两人九皇子——唐高宗李治(55岁,病死)李治不用多说了,大唐皇帝的继承人,同时也是历史上最怕老婆的皇帝之一。别的皇帝怕老婆,比如隋文帝、明孝宗等,起码皇权都还能抓在自己手上。李治倒好,被武则天拾掇得服服帖帖。武则天不仅管

  • 吐蕃与唐朝战和不断并不断扩张,频繁的战事使其分裂为四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早在新石器时代,青藏高原上就有人类居住。东汉时,诸多西羌部落,如越巂羌(即牦牛部)、发羌、唐旄羌等先后徙入今西藏地区,并逐渐同当地土著居民孟族融合。至隋时,在今西藏和青海西南等地分布着苏毗(在今藏北和青海西南)、羊同(在今藏西北)、女国(在今藏西、葱岭南)、附国(在今川西和西藏昌都地区)、牦牛部(在

  • 吐蕃一词始见于唐朝汉文史籍,与唐朝征战不断,最终分裂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吐蕃一词,始见于唐朝汉文史籍。蕃,藏语作“bod”,为古代藏族自称。根据较普遍的说法,蕃是由古代藏族信奉的原始宗教——“本”(bon)音转而来;也有人认为,蕃意为农业,与卓(bro,牧业)相对。吐,多数人认为是汉语“大”的音转,系就吐蕃向唐朝自称“大蕃”而音译;也有解释为藏语“lho”(意为山南,吐

  • 南诏实行均田制和府兵制,士兵选拔有严格标准,冶金水平也不下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唐朝作为中国古代的盛世之朝,在对外战争上从不手软。打突厥,打吐谷浑,打高丽,打吐蕃......周边的国家几乎被大唐打了个遍。那么为何一个小小的南诏国,就让唐军折戟马下了呢?下面就来看一下南诏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建立在均田制上的军事制度均田制,据《蛮书》记载:每家每户按“双”(即为唐

  • 中国最牛的6个姓氏 如果你的姓氏在里面 你可能和唐太宗是亲戚!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我国最牛的八大姓氏,中国历史上最旺的七大姓氏,古代最厉害的八大姓氏

    在古代这五个姓是人数最多的姓,分别是王(6.7%)张(5.97%)李(5.5%)陈(4.55%)刘(4.35%)这里面出了张姓以外,其他的姓氏在古代都当过最尊贵的国姓。5:陈姓,陈姓是古代至今从未衰败的姓氏,历史上的陈姓政权不少,而且占据汉族人口达到4.53%,在现代的台、广两省陈姓约占了本省的十分

  • 唐朝外交是出于什么目的展开的,对当时社会又产生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外交表现在哪方面内容,描写唐朝外交盛景的诗句,唐朝的外交出现怎样的空前盛况

    前言#历史开讲#唐朝是我们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它的政治、文化、经济、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唐朝外交的成功不仅提高了地方的地位和国际声誉,同时也为唐朝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新的的贡献。本文将探讨唐朝外交的目的、方式和成就,以及其对唐朝社会的影响。外交的目的唐朝的外交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地方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