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文武全才的皇帝朱瞻基,为什么在壮年时突然意外离世?真相是什么?

文武全才的皇帝朱瞻基,为什么在壮年时突然意外离世?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041 更新时间:2024/1/20 11:00:50

十年春正月癸酉朔,不视朝,命群臣谒皇太子于文华殿。甲戌,大渐。罢买、营造诸使。乙亥,崩于乾清宫,年三十有八。——《明史·本纪第九·宣宗》

具体什么病,不清楚,史料没记载。

《明实录》中,也记载朱瞻基为病死。

宣德十年春正月癸酉朔上不豫免正旦贺礼命百官朝皇太子于文华殿……上在位十有一年寿三十八——《明实录·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一百十五》

具体病因,也没记载,只知道朱瞻基从发病到驾崩,前后只有短短13天。

由于史料记载不详,所以朱瞻基的死因,历来是猜测不断。

有人怀疑朱瞻基是吃仙丹而死

有人怀疑朱瞻基死于积劳成疾。

有人怀疑是明仁宗有遗传疾病。

有人怀疑是紫禁城的风水不好。

有人怀疑是饮食安排不够科学。

这些推测和怀疑中,吃丹药而死和积劳成疾没有没什么根据,纯属瞎猜。

因为现在能查到的史书上,并没有关于朱瞻基吃丹药的记载,而且朱瞻基也说过自己是乐天派,不会追求长生不老。

至于积劳成疾的推测,也是没有依据。因为朱瞻基并非工作狂皇帝,他在位时,有内阁和太监替他分担工作,他的工作量相比于太祖、成祖两朝,明显是减少的。他积劳成疾的可能性不大。

相对来说,怀疑明仁宗有遗传病,怀疑紫禁城风水不好,怀疑皇帝的饮食不科学,要靠谱一些。

先说明仁宗的遗传病问题。

朱元璋朱棣的生平来看,这爷俩有遗传病的可能性不大。问题应该是出自明仁宗的姥爷家,也就是徐达家族。

因为徐达(53岁)及其子女:仁宗生母,仁孝皇后徐氏(46岁);徐辉祖(40岁);徐膺绪(45岁);徐添福(早卒)。

徐皇后所生三子:明仁宗(47岁);汉王朱高煦(46岁,被朱瞻基处死);赵王朱高燧(48岁)。

以及明仁宗诸子:朱瞻基(36岁)、郑王朱瞻埈(62岁)、越王朱瞻墉(34岁)、蕲王朱瞻垠(15岁)、襄王朱瞻墡(72岁)、荆王朱瞻堈(47岁)、淮王朱瞻墺(37岁)、滕王朱瞻垲(16岁)、梁王朱瞻埴(30岁)、卫王朱瞻埏(22岁)。

如果只是一两个,倒也罢了。但如果普遍都是如此。

再加上史料对仁宗身体状况的记载,体重300多斤,腿脚还不利索。

那明仁宗带有遗传病基因,如现在常见的高血压、心脏病、心脑血管,心肌梗塞之类的隐性遗传病,然后影响到后代的传言,就不能说是空穴来风了。

估计朱瞻基以及之后不长寿的明穆宗、明孝宗等等,多少都受了仁宗基因的影响。

再说紫禁城的风水问题。

风水方面,不太懂。但从清朝的情况:短命皇帝,如顺治、同治,长期住在紫禁城。而长寿的皇帝,如康熙乾隆、嘉庆,包括慈禧,普遍不爱住在紫禁城来看。

长期窝在紫禁城内,对健康确实不利。皇帝要想长寿,还是要多出去走动。

万历皇帝是个例外。他窝在紫禁城,活了近60岁。他要是多运动,估计可以比老祖宗朱元璋要活的久。

再就是皇帝的饮食。

根据《明实录》记载,太祖、成祖朝的御膳还算营养合理,既有所谓的“硬菜”,也有苦菜根、苦菜叶、蒲公英、芦根、苦瓜、齑芹之类的小菜。

而到了后来,由于皇帝都忘了太祖忆苦思甜的祖训,且不爱吃素,天天都是吃类似烧天鹅、川炒鸡、烧肉、荔枝猪肉、鲟鳇鲊、猪耳脆、煮鲜肫肝、玉丝肚肺、蒸羊、牡丹头汤、鸡脆饼汤、玛瑙糕子汤、木樨糕子汤、蜜汤、牛奶之类的高脂高盐,巨油腻的食物。

于是,皇帝的身体也就普遍不怎么样了。

其实别说是明朝人,就算是现代人,按这个菜谱吃,天天这么吃,能不得三高,能活个五六十岁,就已经是祖宗庇佑了。

说到御膳安排不合理。明朝的御医,也很值得吐槽。

明朝御医给皇帝治病,奉行的宗旨一贯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御医之间,彼此都有暗号。什么病,彼此递个眼神,都是心照不宣。诊断和开药,都要按照《医宗金鉴》等古书。这样即便把皇帝治死了,他们也不用担责任。

明朝好几个皇帝都是暴毙。搁今天,或许能救活。但落到明朝太医手上,那就是个死。

让这些人给皇帝看病,医死了正常,救活了才是奇迹。(清朝也一样,半斤八两)

以上,都只是猜测。可能有关系,可能没什么关系。

但朱瞻基的英年早逝,觉得应该是与明仁宗有很大关系。

明仁宗肯定有隐性遗传病,而从朱瞻基发病到驾崩的过程之快来看,他可能有心脏病。

古代没治心脏病的条件,得这个病,基本等于没救。

更多文章

  • 李清照的背景有多大?妹夫秦桧,姐夫蔡京,而母亲是宰相的长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清照家族有多厉害,蔡京李清照赵明诚,李清照为啥没有痛骂秦桧杀岳飞

    她的诗词好多首都被中小学课本收录,可以说人人都会几句“误入藕花深处”或是“莫道不销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近两年大火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正是用了李清照的诗词作为剧名和主题曲,寥寥几笔就写出了,富贵人家的小姐,闲情逸致的生活,婉转的词句层层深入,写出了她珍惜落花的浪漫情怀。“千古第

  • 大臣忘恩负义,投靠元朝残杀宋朝皇族,朱元璋大怒:此姓世代严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替宋朝皇族报仇,老妇当街辱骂朱元璋忘恩负义,朱元璋投降元朝后的下场

    这个姓便是“蒲”姓,至于原因,恐怕还要从南宋末年将蒲氏家族发展壮大的蒲寿庚说起。在古代的封建社会,福建地区长期以来算是边陲之地,而到了13世纪中期,随着宋元战争的爆发和元军的南下,这里却也迅速发展成了重要贸易港口、经济和军事的重心,与此同时福建的泉州,海寇同样猖獗无比,官府不能抵御。至于泉州蒲家,便

  • 金朝和两宋,究竟谁才是华夏正统?北宋无疑拥有正统王朝的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金朝为什么打不过北宋,关于北宋金朝的小说,金朝北宋知乎

    但是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五胡大乱中原,东晋龟缩在南方。这个时候“双标”的情况出现了,东晋成了正统,而且美其名曰衣冠南渡。而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却不是正统。为什么呢?因为东晋是汉人政权,再拉胯也保留了汉文化,所以是正统。而北方胡族们,建立的王朝再强大,在这帮士大夫眼里,也是不入流的。不信你看他们的

  • 假如大宋也有朋友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如果问你,你最想穿越回哪个朝代,可能有一半的人,会选择宋朝。 苏东坡在赤壁畅谈古今,辛弃疾骑着马纵横沙场,柳永在佳人的歌声中安然入眠。 这样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怎能不让人心生向往? 要是大宋也有微信,那么就能在 朋友圈看到苏轼、辛弃疾们插科打诨,王安石、包拯们被集体吐槽,这样的大宋一定更鲜活有趣。

  • 明朝规定革除“胡元故俗“,为何社会上层却“带头“穿戴元人服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例如宋代的服饰改革保留了汉民族的服饰风格,一改唐朝雍容华贵的服装特点,服装造型变得更加封闭、颜色更加严肃淡雅、色调逐渐趋于单一。在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其卖药卖卦皆具冠带。至于乞丐者,亦有规格”,连乞丐的服饰都有所规定,可见服饰改革的重要性。所以,明朝自然也会进行服饰改革,为了消除蒙古也就是元

  • 李自成被杀后,他的妻子高桂英下场如何?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

    然而,除了这些人尽所知的女影响之外,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人,这其中就有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子,她就是高桂英,此人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李自成的妻子”。话说,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后,李自成顺利入主紫禁城。可惜好景不长,由于李自成和手下将领的一时松懈和混乱统治,刚建立不久的大顺国岌岌可危,不仅让野心勃勃、蓄势待

  • 明朝藩王为何那么喜欢守灵,难道真是为尽孝?专家:其中大有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守灵,本是一种民间习俗。意指人逝世以后,其亲人子女在灵堂内守候、陪伴与于灵柩之旁,等候亡灵回家探望。《礼记·问丧》写到守灵的礼制:“三日而后殓者,以俟其生也。是故圣人为之决断,以三日为之礼制也”。不过,从古到今,守灵的形式和规模经历了很多演变。直到如今已经简化了很多。在封建社会,帝王将相非常重视守灵

  • 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太师也先俘虏了一年,在那里过着怎样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祁镇在瓦剌生的孩子,朱祁镇娶了瓦剌女人回来吗,明英宗朱祁镇损失多少军队

    1449年,朱祁镇在大太监王振的怂恿下,也想学他的太爷爷朱棣那样北伐,御驾亲征。只不过朱棣那时候打的是瓦剌的对手鞑靼,而这次朱祁镇要打的是瓦刺。瓦剌和鞑靼是蒙古分裂后的两个部落。后来,不地道的瓦剌依靠明朝的实力打击鞑靼,令鞑靼一蹶不振之后,又不断地来骚扰明朝边境。当时,二十岁出头的毛头小子朱祁镇为何

  • 每年给好多钱,为何大宋还热衷签协议?一条“开市贸易”就赚回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贸易知乎,宋朝怎么解决钱荒,宋朝为什么会闹钱荒

    但如果我们将自己放到当时宋朝所处的政治环境中,我们却可以发现,其实签订各种条款对宋朝本身来说并不能算多大的坏事。赔款付出的代价远远低于战乱无论是在任何时期,战争永远都是破坏国家稳定、社会和谐、人民生计的最恶劣手段,宋朝自然不能例外。宋朝建立之初其实只是众多中原割据势力的其中之一,其后又经过数年的南征

  • 高拱找张居正密谋干掉政敌,张转身就去告密:权力斗争中没有友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我们注意下这三位顾命大臣的名字的顺序,高拱、张居正、高仪,这实际上就是他们在当时权力体系中的排名,高拱是内阁首辅,相当于实际意义上的宰相;张居正是内阁次辅,位于高拱之下,其他人之上;高仪是内阁群辅,地位更低。今天讲的事情和他关系不大,高仪这个群辅可以理解为群众演员,所以我们先简单介绍下主角高拱和张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