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楚庄王如何成就霸主的地位

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楚庄王如何成就霸主的地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755 更新时间:2024/1/17 8:01:19

楚国本来是南方的一个小国,爵位也仅仅是子爵。但楚国历代国君励精图治,灭掉了周围很多国家,逐渐发展成为大国。后来根本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干脆自称为,成为春秋时期举足轻重的强国。

楚庄王即位后过了3年花天酒地的生活,也不处理政事,成天躲在后宫里鬼混。大臣们都很痛心,纷纷进谏。楚庄王被他们搞得很烦,干脆下了道命令:“敢进谏的人杀无赦!”很多人都吓得不敢多说话,但还是有人不怕死的。

大夫伍举入宫进谏。当时楚庄王左手抱着郑国来的美女,右手抱着越国来的美女,坐在乐器中间,听着淫靡的音乐,开心得不得了。伍举说:“我想请大王猜个谜语。”楚庄王来了兴趣,急忙问是什么谜语。伍举说:“楚国有一只大鸟,一连3年不飞也不叫。请问是什么鸟?”楚庄王说:“3年不飞,但一飞就能冲天;3年不鸣叫,一鸣惊人。你下去吧,我知道了。”

可几个月过去了,楚庄王反而比以前更堕落了。大夫苏从看不下去了,跑去进谏。楚庄王板着脸说:“你不知道我的禁令吗?”苏从说:“如果我的死能换来大王的醒悟,这是我的愿望!”楚庄王很感动,于是改掉了以前的坏毛病,开始上朝听政。他把那些小人抓起来,杀掉了好几百人,并提拔了几百个贤臣。由于伍举和苏从当初劝谏过他,他知道这两人一定忠心,所以把朝政交给他们。很快楚国就恢复了以前的国力,百姓们都很高兴。

楚庄王抓紧训练军队,并发动对外战争,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不久他讨伐陆浑戎,路过洛阳的时候在当地阅兵。洛阳是东周的首都,楚国在此阅兵是一种示威。挂名的周天子吓坏了,急忙派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庄王笑嘻嘻地问东周的九鼎大小轻重。九鼎是天子的象征,他这么问表示了自己的野心。王孙满是个很聪明的人,他告诉楚庄王:“国家强盛的关键在于道德而不是鼎。”楚庄王说:“你别阻碍我看九鼎。把楚国的鱼钩的尖头搜集起来就足够铸造九鼎了。”

王孙满说:“你怎么忘了?当年舜和禹统治时期,远方的部落前来归附,献上了9块铜,禹用那些铜铸造了9个鼎,从此就作为传国之宝。夏没有德行,九鼎就搬到了殷商,让商朝延续了600年之久。纣王暴虐,九鼎就归了周。只要有道德,鼎即使很小也必然重;如果没有道德,再大的鼎也很轻。当年周成王占卜的时候,占卜到周能传30世,延续700年,这是天命。现在周虽然衰落了,但天命没有改变。所以鼎的轻重不是你能问的。”楚庄王顿时语塞,于是就带兵回去了。

陈国发生内乱,楚庄王前去平乱,杀死了作乱的大臣。叛乱平定后楚庄王却把陈国灭掉,纳入自己的地盘。这种不讲道义的行为引起了申叔时的反感,大家都庆贺,但他却没有表示。楚庄王问他为什么不庆贺,他说:“俗话说牵着牛过别人家的田地,田地的主人就把牛牵走了。践踏别人的庄稼固然不对,但为了惩罚却把人家的牛牵走,这不是太过分了吗?大王因为陈国爆发内乱而率领诸侯讨伐,以道义为名却贪图人家的土地,以后还怎么号令天下?”楚庄王觉得很惭愧,就恢复了陈国。

一年后,郑国背叛楚国而和晋国结盟。楚庄王出兵讨伐,打了整整3个月才攻下了郑国都城。郑国国君打着赤膊,牵着一头羊出城投降。(赤膊是表示没有防卫,牵着羊是表示自己就像羊一样任其宰割,表示投降的诚意。)他请求不要灭掉郑国,并保证忠于楚国。

大臣都建议不要听他的,楚庄王却说:“郑国国君能够让自己受委屈,居于人下。这种人一定能取信于民,怎么能灭亡他呢?”楚庄王于是下令退兵三十里,和郑国结盟。刚订盟约不久,晋国来救援的军队就到了,双方大战了一场,晋军大败。这是几十年来楚国第一次战胜晋国,从此树立自己的霸主地位。

不久楚国出使齐国的使者经过宋国的时候被杀,楚庄王下令攻打宋国以报仇。宋国人据城死守,守了5个月之久。城里的粮食都吃光了,老百姓都只能互相交换孩子,吃别人的小孩,把骨头搜集起来当柴烧。但就是这样,宋国人还是坚决不投降。宋国大臣华元看不下去了,冒着生命危险出城向楚庄王求情,汇报了实情。楚庄王感叹道:“你真是个君子!”于是退兵解围,和宋国结盟。

楚庄王经过多年战争,终于确立了楚国霸主的地位。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廉颇生平故事简介廉颇是哪个时期的人廉颇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廉颇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廉颇生平有什么故事最后怎么死的?廉颇是哪个时期的人?本文来了解下廉颇。廉颇简介廉颇,生卒年不详,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国苦陉(今保定定州市邢邑)人,嬴姓,廉氏,名颇,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公元前283年,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阳晋

  • 长平之战的故事 长平之战失败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之所以被后世称为“战国”,就因为那是一个流泪不如流血多,战争成为常态的时代,诸侯国之间争地也战,争城也战,几乎没有消停的时候。而在那么多的血战、名战、大战中,如果要评选“战国第一战”,相信非长平之战莫属。那是一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战争,其中的风云变

  • 秦穆公是个怎样的皇帝秦穆公为什么重视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穆公是秦德公的小儿子,他哥哥秦成公死后没有把国君之位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他。秦穆公一心想让秦国强大起来,所以他非常重视人才。不久晋国灭掉了虞国,俘虏了虞国国君和大夫百里奚。百里奚是天下奇才,但他痛恨晋国灭亡自己的祖国,所以誓死不肯为晋国效力。当时秦穆公正好要娶晋献公的女儿为妻,晋献公见百里奚不肯投

  • 尊王攘夷是什么意思谁提出来的尊王攘夷故事背景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尊王攘夷的历史典故是怎么回事?尊王攘夷什么意思?最早出自于哪里?故事背景是什么?一起来了解一下尊王攘夷的详细过程吧!尊王攘夷是什么意思?尊王攘夷是谁提出来的?尊王攘夷一词源自春秋时代,"尊王攘夷"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该书是解释儒家经典《春秋》的三部专著之一。本意为"尊勤君王,攘斥

  • 窃符救赵的故事窃符救赵的意思主人公是谁文言文翻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窃符救赵是什么意思?主人公是谁?窃符救赵的故事是怎样的?一起了解一下吧!窃符救赵是什么意思?主人公是谁?窃符救赵,是战国时期著名历史典故。故事概况为:魏安厘王二十年(公元前257年),秦国围困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魏国,魏国惧怕秦国,不敢出兵救赵。情急之下,信陵君魏无忌听取侯赢之计,以国家利益为重

  •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故事过程结局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人尽皆知,或褒或贬,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具体是怎么回事呢?故事背景故事最后结局是什么?一起了解一下吧!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是什么?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

  • 战国阴阳家邹衍谈天吹律的故事邹衍庙在哪里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谈天吹律的故事是怎么回事?邹衍庙是怎么来的?在什么地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邹衍简介:邹衍(约公元前324年~公元前250年),战国末期齐国人。阴阳家代表人物、五行创始人相传墓地在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相公庄街道郝庄村。主要学说是五行学说、"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又是稷下学宫

  • 问鼎中原是什么意思是谁的故事问鼎中原故事背景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问鼎中原是什么意思?说的是谁的故事?故事背景是什么?问鼎中原的详细过程是什么?一起了解一下吧!问鼎中原是什么意思?问鼎中原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wèn dǐng zhōng yuán,比喻企图夺取天下。用来比喻有私心,想占据所有。出自《左传》。问鼎中原是谁的故事?问鼎中原的故事背景是什么?楚庄王(?

  • 管仲为什么要改革管仲改革的主要措施和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为什么要改革?管仲改革的措施主要有哪些内容?管仲改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管仲改革简介管仲改革又称管仲变法。管仲(约公元前723年或前716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人,周穆王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经济学家、政治

  • 退避三舍是什么意思主人公是谁退避三舍故事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退避三舍这个典故出自于哪里?说的是谁的故事?故事详细过程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吧!退避三舍是什么意思?退避三舍(tuìbìsān shè),汉语成语,指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八年》。退避三舍的典故出自于哪里?出处:春秋晋公子重耳出亡至楚,楚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