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阿兹泰克人真的有吃人的风俗吗?

阿兹泰克人真的有吃人的风俗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697 更新时间:2024/2/3 13:22:55

公元1519年,高斯远征墨西哥的队伍中,有一位武全才的迪亚斯,既能领兵作战,也能执笔记录远征队伍的战绩及见闻。

迪亚斯已见惯战争的恐怖场面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实施的残酷行为,但他踏进兹泰克印第安人首都泰诺赤提特兰城中休齐洛波特里神庙,嗅到里面的恶臭时,仍不禁立即退避,那首都位于今天墨西哥城所在地,迪亚斯退出神庙后有这样的记载:“我们回身就跑,简直迫不及待。”

这神庙是一座屠宰场,神庙内的墙壁一片黝黑,尽是凝结的人血,迪亚斯目睹了3个刚宰杀的“祭品”躺在那里,站在旁边的祭司,手上的石刀子还滴着鲜血。

西班牙人揭露了印第安人的一种宗教,那宗教需要宰杀很多人献祭;神庙于1487年扩建后,举行了5天的奉献仪式,其间就杀了数千人献祭,一年中杀人多少可见一斑,征服者无疑夸大了阿兹泰克人的残忍程度,希望教会领袖知道西班牙人侵凌杀掠的残暴行为时,不深责,但当时的记载清楚确实,征服者给眼前的景象震慑得目瞪口呆。

那5天的仪式中宰杀的人数各有不同估计,有些估计高达8万人,但专家最近计算出,那5天内宰杀的人至少有14000。

阿兹泰克人的图画常描绘以活人献祭的风俗,可见这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至于杀人多少则缺乏统计数字,美国加州大学人口统计学家库克,根据史料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在西班牙人到达前的100年间,墨西哥境内所有阿兹泰克神庙中宰杀的人平均每年达15000,其中很多是战俘,这项估计可能很保守。

库克的同事博拉认为每年在祭坛上献作祭品的人,数目可能达25000人之多,即每年牺牲总人口的1%。

阿兹泰克人为什么要杀那么多同胞呢?直到最近数十年,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大致接纳了这种说法:杀戮纯为宗教方面的需要,根据阿兹泰克人的信念,每天夕阳西下,太阳神便死亡。要确保太阳翌晨再升起来照耀世界,必须以人血作祭。其他神祗也有共通的嗜血特性,因此杀人献祭几乎每日都有。

阿兹泰克人的图画显示,奉献给太阳神的只是人的心脏。尸身抛弃在金字塔形庙宇的陡峭阶梯上,头颅则割下来,陈列在庙宇附近的颅架上,迪亚斯与同事德图皮亚曾分头查看两处陈列大批头颅的地方,一处在泰·诺赤提特兰,另一处在索科恃兰。迪亚斯点数了10万个颅骨,德图皮亚则点数了136000个。

现代有人对杀人献祭风俗的成因提出不同看法,1946年。库克发表有关15世纪中美洲人口的研究报告,结论是:阿兹泰克人人口增加的速度比粮食增产更快,所以杀人献祭可能是控制人口的间接方法,但很多人类学家对此种说法表示质疑。

后来,到本世纪70年代,在社会研究新学院工作的哈纳提出一项惊人的新说法:阿兹泰克人杀人祭神后还把尸身吃掉。哈纳根据西班牙征服者的叙述以及德萨哈根神甫的著作,得此结论。德萨哈根神甫在阿兹泰克帝国崩溃后不久抵达墨西哥。

根据阿兹泰克人口述的资料,记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及生活习惯。这些记录中有很多地方提到食人风俗,吃俘虏的肉尤其普遍,但不吃儿童及皮肤病患者的肉。女性俘虏也从来不用作献祭和充当食物,只用作奴隶,不同性别的俘虏命运有别,因为食人肉社会有一种普遍信念,认为吃了别人的肉会获得受害者的若干特性,因此战士只喜欢吃其他战士的肉。

哈纳于是深入研究阿兹泰克人食人风俗的成因,发现阿兹泰克人或许很缺乏营养,主要是缺乏蛋白质,而大多数人是从动物的肉中吸收蛋白质。当时墨西哥缺乏肉类,较大的野兽多数已经绝种好几百年。中美洲以北的民族可获取驯鹿和美洲野牛以获取肉食,但是墨西哥并无这些动物。

无论献祭所杀的人是如多,都不能满足全体人民的需要,所以只有统治阶层和战士有享用人肉的权利。哈纳引述各种记载,指出穷人只有靠玉蜀黍和豆类维生,偶尔吃些火鸡肉或狗肉。

阿兹泰克人的食人风俗既有迹可寻,何以多年来研究人员似乎视而不见呢?哈纳认为人类学家可能对此事感到为难,不想欧洲人对阿兹泰克人有以偏概全的印象。

欧洲人从未像阿兹泰克人般严重缺乏动物蛋白质,所以视吃人肉为一种禁忌。如果提起阿兹泰克人食人,或许不易为人理解。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韩非是怎么死的 秦始皇为什么要杀韩非?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非到达咸阳后,受到了秦王嬴政的盛情招待。后来,在秦王嬴政的再三挽留下,韩非便留在了咸阳。秦王嬴政希望韩非能成为自己的智囊,在身边为自己出谋划策。别看韩非写文章时文思泉涌、笔锋犀利,但是他在秦王嬴政面前说话却非常谨慎。这不光是因为他有口吃的毛病,更主要是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一旦触怒君王就会招

  • 三公九卿制度是什么意思?三公九卿有哪些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王朝在创立皇帝制度的同时,还总结了战国时期各国的官僚制度,并对其进行了取舍,建立起了一整套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服务的中央职官体系,即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一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但实际上,秦朝设的是丞相、国尉、御史大夫。汉代,国尉才被改称为太尉。丞相制度是秦代中央官制的核心。“相”作为一个官

  • 秦朝的军事力量怎么样?秦朝的兵器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王朝是一个典型的军事帝国。早在秦未统一前,商鞅就通过变法就确立了秦国的军事帝国性质。在当时的秦国,国民基本上没有精神生活,整个国家只讲耕战,而且“耕”也是为了战,秦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财富,大多要靠战争和为战争服务来获得。嬴政统一六国后,继承并发展了秦国的军事制度。在秦王朝存在的短短十五年中,秦军北

  • 郑国是间谍吗 秦国是如何收集人才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非死后,秦王嬴政仍然每天都要阅读韩非写的文章。这一天,他正在咸阳宫里读着韩非写的《孤愤》篇,宗室贵族子偃(yǎn)兴奋地快步走进王宫,向他报告:“大王,我们抓到了一个外国间谍。”“哦?是哪国的间谍?”秦王嬴政急忙问道。“是韩国派来的间谍,叫郑国。”“郑国?他不是为我们修水渠的水利专家吗?怎么成了间

  • 秦统一六国:秦国灭掉燕国后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的事,使秦王嬴政非常恼怒,他下定决心要灭掉燕国。“一定要迅速灭掉燕国,抓住太子丹,既能报刺杀之仇,也能使我们的统一大业向前推进一步。”秦王嬴政对大将王翦说。王翦与辛胜、李信率领着二十多万人马浩浩荡荡地杀向燕国。荆轲刺杀秦王失败以后,燕国知道大事不妙,秦国肯定会立即展开报复行动,

  • 尉缭和秦始皇的故事:《尉缭子》是什么人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王嬴政下令撤销逐客令之后不久,很多当时的名人贤士都纷纷来到秦国,愿意为秦国效力。有一个名叫缭的人,也在这时候来到秦国。秦王嬴政听说了缭是一个具有军事谋略的人才,对他十分看重和礼遇。这一天吃午饭的时候,秦王嬴政望着桌子上丰盛的食物,对下面的侍从说:“把这些饭菜同样给缭(liáo)送去一份,以后我的每

  • 秦始皇在文化方面实施了什么政策?书同文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嬴政完成统一之前,中国经历了长达五百多年的分裂时期。经过这五百多年的发展,各诸侯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当时“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语言异声,文字异形”,除了政治上统一外,其他各个方面都不统一。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始皇开始在各个方面推行统一的措施,除了制定《秦律》,统一土地制度外

  • 秦朝军队有多少?秦朝的兵器数量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平大战时,赵军主将赵括就是被秦军弩兵射杀的。在完成统一后,秦军对匈奴作战,对百越作战,弩兵都是主力之一。冷兵器时代,一寸长一寸强,弩兵具有其他兵种不具备的远距离作战能力,因此在火药时代来临之前,它们一直是历代王朝军队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除步兵、骑兵、弓弩兵这三大主力兵种外,秦军还有水师。秦国地处西

  • 秦统一六国:秦国是如何灭掉韩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王嬴政一直在等待统一天下的时机,现在,他终于有些按捺不住了。通过实行尉缭等人制订的军事策略,秦国的军事力量已经非常强大了。秦王嬴政决定要加速统一的步伐,及早确立战略目标和计划。他仔细地研究了秦国自秦穆公以来的对外政策。秦穆公时,秦国向东方扩张的目标是当时的晋国。秦国企图趁晋国内乱,通过拥立晋国国君

  • 战国时期魏国是如何衰落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魏国在战国初期,也就是魏文侯的时候,任用李悝进行变法革新,使魏国迅速发展成当时的强国,称霸于中原。但是魏国并没有将变法成果保持住,魏武侯继位后听信谗言,打击革新派,从那以后,改革派就很难在魏国立足了。商鞅当时准备在魏国施展自己的才能,他得到了当时的魏国丞相公叔痤的赏识。公叔痤生病时魏惠王前来探望,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