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在文化方面实施了什么政策?书同文是什么意思?

秦始皇在文化方面实施了什么政策?书同文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978 更新时间:2024/2/3 13:23:03

嬴政完成统一之前,中国经历了长达五百多年的分裂时期。经过这五百多年的发展,各诸侯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当时“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语言异声,文字异形”,除了政治上统一外,其他各个方面都不统一。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始皇开始在各个方面推行统一的措施,除了制定《秦律》,统一土地制度外,还在文字、交通、经济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旨在达到大一统目的的措施。

春秋战国时代,各国的文字是不同的。但在此前的商代和西周,中国的文字却是统一的,不过这种统一的文字笔画较为复杂。因此,后来各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形成后,对这种复杂的文字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和改革,使同一个字有了不同的写法,最终形成了“文字异形”的局面。战国时代,齐国的文化最为发达,有稷下学宫等文化中心,当时齐国使用的文字较为简洁,被称为蝌蚪文,又叫古文,其他各国的文字都较为复杂。

秦统一后,始皇命李斯等人着手进行统一文字的工作。李斯本着便于推广的原则,尽量使新文字笔画简洁,字体尽量美观。最终,李斯取周代大篆和齐国蝌蚪文之长,创造出了秦篆这种全新的文字。字体的创造工作完成后,李斯又着手进行了艰难的普及工作。他亲自写下《仓颉篇》,赵高和胡母敬也分别写了《爰力篇》和《博学篇》,这三篇文章都是用小篆写成的,始皇下令将这三篇文章发布全国,作为孩童识字的标准课本。

后来始皇的五次巡狩,在名山大川留下了不少碑刻,也都是用小篆写的。可以说,始皇和李斯为普及小篆花了不少力气。但可惜的是,秦朝命短,还没来得及完成普及,另一种更为简洁、笔画更少的方形字体——隶书就诞生了。

隶书相传为程邈在狱中所整理。程邈本是一名狱吏,后来因为犯罪被关押了十几年。他在狱中对小篆进行改进,去繁就简,变圆为方,改曲为直,改进后的文字更便于书写了。由于程邈是名小官吏,当时被称为“隶人”,所以其书法也就被称为“隶书”,也叫“佐书”。但是,隶书在秦朝只是草创,秦代的隶书还有许多小篆的影子,和现在的隶书有很大差距。

秦始皇看到程邈改进的文字后,也觉得原来的小篆不够简洁,因此就倾向于推行隶书,但秦始皇不久就死了,秦朝很快也就灭亡了。汉朝建立后,隶书成为主要书体,后来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上,在西北发现的汉简上,书写的字体都是隶书。

这种便于书写和普及的文字的出现,对我国文化的保存、发展和传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中国历史乃至东亚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之前,在广阔的中华大地上,语言不通,方言多样,书面语也不一致,这就增加了各地交往的困难,也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和管理。

书面语统一后,大大便利了各地之间尤其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交流,统一的文字也有助于构建中华民族统一的价值观念和统一的民族心理,这就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对加强中央集权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在评价秦始皇时,统一文字这项贡献是必须给予肯定的。虽然始皇做的工作实际上不是也没能最终做到“书同文”,只是对原有文字进行了简化和统一,但没有这项工作,就没有后来领先世界千年的古代中国,也就没有现在中国的版图,甚至中华民族能不能顽强地生存至今,也要打一个问号。

在接下来的两千多年中,我们黄皮肤黑头发的祖先就是书写着这样的方块字,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华文明,为世界贡献出了无数先进的技术和杰出的思想,也使汉语成为世界上最具表现力和影响力的语言之一,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值得作为后人的我们骄傲。

文化、文字是一种软实力,文化统一是一种较为根本的治理措施。但始皇刚刚完成江山统一时,天下尚不安稳,在采取长远的文化统一措施的同时,还要兼顾眼前利益。于是,他下令“车同轨”,并修筑连接全国各地的统一宽度的道路,以便秦军能及时到达帝国的各个地方,镇压反秦势力,保证初生政权的巩固。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朝军队有多少?秦朝的兵器数量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平大战时,赵军主将赵括就是被秦军弩兵射杀的。在完成统一后,秦军对匈奴作战,对百越作战,弩兵都是主力之一。冷兵器时代,一寸长一寸强,弩兵具有其他兵种不具备的远距离作战能力,因此在火药时代来临之前,它们一直是历代王朝军队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除步兵、骑兵、弓弩兵这三大主力兵种外,秦军还有水师。秦国地处西

  • 秦统一六国:秦国是如何灭掉韩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王嬴政一直在等待统一天下的时机,现在,他终于有些按捺不住了。通过实行尉缭等人制订的军事策略,秦国的军事力量已经非常强大了。秦王嬴政决定要加速统一的步伐,及早确立战略目标和计划。他仔细地研究了秦国自秦穆公以来的对外政策。秦穆公时,秦国向东方扩张的目标是当时的晋国。秦国企图趁晋国内乱,通过拥立晋国国君

  • 战国时期魏国是如何衰落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魏国在战国初期,也就是魏文侯的时候,任用李悝进行变法革新,使魏国迅速发展成当时的强国,称霸于中原。但是魏国并没有将变法成果保持住,魏武侯继位后听信谗言,打击革新派,从那以后,改革派就很难在魏国立足了。商鞅当时准备在魏国施展自己的才能,他得到了当时的魏国丞相公叔痤的赏识。公叔痤生病时魏惠王前来探望,公

  • 秦朝法律内容有哪些?《秦律》是谁制定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王朝建立后,嬴政面对的是一个各地区文化、习俗、律法各不相同的帝国。他的当务之急就是制定出一套办法,维护国家秩序,保持社会安定。此时,李斯对始皇说:“如今天下刚刚平定,六国的人心还尚未归附,各国的律法还各不相同,为了使帝国秩序整齐划一,应该重新厘定法律、修订法典,使法度一统,从而使万民有可遵循的统一

  • 秦始皇在交通方面实施了什么政策?车同轨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车同轨”即是统一车轮间距。当时的车有不同的类型,“车同轨”主要针对那些大范围使用的车。但实际上,“车同轨”可能并未施行。战国时代,各国的主要车辆有三种,一是战车,二是朝车,三是农车。在战国时代,骑兵的使用量并不大,战车虽然不是主要作战工具,但在历次战争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角色。一国国力大小,当时也常用

  • 长平之战赵国为什么不坚持使用廉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军灭掉韩国以后,秦王嬴政马上开始考虑下一个进攻目标,那就是赵国。秦王嬴政对赵国一直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他始终无法忘记童年时在赵国的那些黑暗屈辱的日子。如果只从形势上考虑,灭韩之后,攻打魏国会容易得多,可秦王嬴政此刻只想立即灭掉赵国,以报仇雪恨。但是,消灭赵国可不像灭掉韩国那么容易。战国初期韩、赵、

  • 秦统一六国:秦灭魏国为什么臭名昭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王嬴政计划灭掉魏国的时候,魏国的领土已经由原来河东地区和河内地区的土地千里,缩小到只有大梁及其附近一些城市的弹丸之地了。现在,为了推进统一大业,消灭魏国已经是势在必行了。秦王嬴政看着王翦说:“王翦将军,此次仍由你带兵前往伐魏,你意下如何?”王翦上前躬身施礼道:“大王,老臣长年征战,浑身伤病,如今已

  • 秦朝法律严格吗?秦律有哪些刑罚?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法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轻罪重罚,而且刑罚极其残酷。其种类大致如下。(1)死刑,秦朝死刑分为戮刑、磔刑、弃市、腰斩、枭首、具五刑、族刑等多种,执行方式极为残酷。(2)肉刑,包括黥、劓、斩左趾、宫、笞等。(3)徒刑,是限制罪犯人身自由并强制服劳役的刑罚。秦朝的徒刑有城旦舂、鬼薪白粲、隶臣妾、司寇、候。(4

  • 秦国有哪些风俗?行同伦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一切都讲求“一”的秦帝国境内,始皇还推行了试图使人们的风俗习惯达到统一的“行同伦”政策。秦国地处西陲,长期与西戎杂居,保留了许多较落后的风俗习惯,因此六国长期将秦国视为不知礼仪的野蛮国家。商鞅变法时,就开始对秦人的落后习俗进行改革。“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但是,风俗是人们长久养成的风俗习

  • 李牧是谁 赵国为什么最后要杀掉李牧?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王听了唐玖汇报的情况以后,对郭开说:“廉颇老了,指望不上了。那我们只能把李牧将军从北方边境调回来,以抵御秦军。”“大王,看来也只有如此了。”郭开回答。李牧被调回来时,秦军在大将王翦、将军杨端和的率领下已经攻进赵国。李牧的作战经验非常丰富,他仔细分析了军情后对部下说:“我们面前的秦军很强大,士气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