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州紫金庵额鼻人塑像是哪来的 跟玛雅人有什么关系?

苏州紫金庵额鼻人塑像是哪来的 跟玛雅人有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733 更新时间:2024/1/15 17:42:13

紫金庵座落于太湖之滨的苏州东山风景区。这座始建于唐朝的古刹虽然规模不大,却以塑技高超的神佛罗汉像而闻名古今中外。明朝大灯尚诗云:“金庵罗汉形貌雄,慈威嘻笑惊神工。当年制塑出奇巧,支那国中鲜雷同。”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所立紫金庵《净因堂碑记》载:“罗汉像怪伟陆离,塑出名手,精神超忽,呼之欲活,苏杭山中诸大刹之佛像,均未有如金庵者。”

庵里的佛像造型精致,栩栩如生。然而,最使人感到惊奇的是,在这十几尊罗汉像中竟有额鼻人塑像!

所谓额鼻人,顾名思义,就是人的鼻梁从两眼之间上延伸穿过额头达到脑顶,在额头上形成一道凸起,所以叫额鼻人。这种人在现实世界中当然是没有的,但在拉丁美洲历史上的玛雅化中却出现过。

在当地考古发现的妇女和武士的塑像明显地具有额鼻人的特征,在玛雅古墓石椁中殉葬的玉石头像也具有这种大而长的鼻梁。在紫金庵的塑像当中,至少有两尊明显地显现出额鼻人的曲型特征:一尊是持轴山中注荼丰托迦第十六尊者,另一尊是广胁山中因揭陀第十三尊者。

那么在与拉丁美洲相距数万里之遥的中国苏州怎么会出现额鼻人的塑像呢?

考古学者认为,紫金庵塑像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高度的拟人性。国内一般的佛像大多数是双耳垂肩、两眼微闭、面带微笑的同一面孔。而紫金庵塑像却不同,除了有人的动作外,它还具有不同人种的特征:东胜身洲第三尊者是一个大眼、宽鼻、蓝胡子的黑人;半渡波山那伽犀那第十二尊者是一个耳环的红种人;而钵刺拿洲第八尊者则是典型的阿拉伯人面孔。

这不能不使人联想到,这些佛像或许是以当时实在的真人为模特塑造的,也可能和当时的某种文化交往相联系。

据记载,紫金庵的罗汉像是南京民间雕塑名手雷潮夫妇的作品,迄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那么雷潮夫妇是以什么人为模特,凭着什么人的形象构思创作出额鼻人塑像的呢?大概有这样三种可能性:

其一,它可能是唐时期国际文化交流的产物。众所周知,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国际交往的鼎盛时期,当时世界许多国家的商贾、文人、旅行者通过丝绸之路,云南和西藏的古驿道,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来到中国,把当时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带进了中国。

雷潮显然会受这些文化的发,表现在紫金庵的塑像中,产生了黑人、红种人、阿拉伯人等模样的塑像。这些文化交往中,有可能把玛雅文化带进中国,从而使雷潮能够有塑造额鼻人的形象依据。

其二,它可能是中国古文化的遗留物。也许在古人类时代,华夏大地上的众多原始部落中有一个部落以额鼻人为自己的图腾。后来,为了寻找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这个部落的一部分人飘洋过海,在美洲形成玛雅人和玛雅文化。

留在华夏大地上的这部分人,或因为种种原因而衰亡,但其残存的文化遗产中,可能会有一点给雷潮以创作灵感。以后,额鼻人文化完全消失了,甚至中华大地上的其他地方的额鼻人塑像也因战乱、灾害而毁灭了,只剩下紫金庵这个小角落里还遗留了一点。

上述假设有没有现实的根据呢?专家认为是有的。因为中华历史上连绵战乱,文化清剿,确实毁灭、破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历史文化。而玛雅古建筑中有的类似亚洲的古建筑,如所谓的玛雅“金字塔”,与其说像埃及金字塔,不如说是更像中国天坛那样的祭坛,并且具有相同的使用功能。

所有这些都隐示着玛雅文化以及印第安文化和亚洲华夏文化的联系。

其三,有可能紫金庵额鼻人塑像是外星人形象的再现。现在有人认为,玛雅文明是天外来客创造的。其依据是,在玛雅文化的考古挖掘中不仅发现了大量独特的额鼻人塑像,还在玛雅古城巴林卡遗迹中发现一具石棺,棺盖上的浮雕图案上有一个额鼻人坐在一个炮弹样的装置里,手中紧握着类似操纵杆状的机械,据分析这是个火箭图。

当然,这不可能是玛雅人在乘火箭,而可能是玛雅人将看到的火星人驾驶火箭的形象雕在棺盖上,那么,紫金庵额鼻人塑像有没有可能也是外星人的形象呢?从我国史料对“不明飞行物”的记载来看,在雷潮塑额鼻人塑像在时曾有飞碟出现,且地点也如此接近,这使人不能不想到它们之间有着某种联系。

可以这样设想:1000多年以前,一个外星人分队在太阳系进行长期考察工作,玛雅人首先发现了这些额鼻外星人,将他们崇拜为神,雕刻下来作为图腾或纪念物。以后外星人又到了中国苏(州)扬(州)一带活动,被当时人们所目睹,广为言传,多年后,流传至雷潮耳中,并以此形象作了紫金庵塑像。

总而言之,现实情况和种种文献资料显示,紫金庵额鼻人塑像不可能是雷潮凭空想像的产物,而是中国,甚至世界的某种文化的产物。但现在要想验证这种说法,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不过,我们相信在将来的某一天,它一定会真相大白的。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朝的户籍制度内容有哪些?户籍制度是谁提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统一后,各国原有地区实行的土地制度各不相同,但毫无疑问,没有哪国的土地制度比秦国的更优越。因此,始皇下令“使黔首自实田”不是要变更秦国的土地制度,而是允许百姓自主开垦荒地,只要按照规定到政府办理登记并交纳赋税就可以了。这时的秦王朝,土地是国家所有的,但实际的使用权却是掌握在农民手中,只有在特殊的情

  • 嫪毐是谁 秦始皇如何平定嫪毐叛乱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嬴政继承王位时,他的母亲赵姬还很年轻,她耐不住深宫寂寞,就找了一个情人,名叫嫪毐(làoǎi)。这个嫪毐本来是吕不韦门下的人,经吕不韦推荐,嫪毐得到赵太后的宠爱。赵太后把嫪毐以假太监的名义留在宫中,两人整日厮混在一起。不久,太后便怀孕了。她担心这个消息会泄露出去,就向秦王嬴政谎称自己请人占卜,近期会

  • 阿兹泰克人真的有吃人的风俗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1519年,高戴斯远征墨西哥的队伍中,有一位文武全才的迪亚斯,既能领兵作战,也能执笔记录远征队伍的战绩及见闻。迪亚斯已见惯战争的恐怖场面和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实施的残酷行为,但他踏进阿兹泰克印第安人首都泰诺赤提特兰城中休齐洛波特里神庙,嗅到里面的恶臭时,仍不禁立即退避,那首都位于今天墨西哥城所在地,

  • 韩非是怎么死的 秦始皇为什么要杀韩非?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非到达咸阳后,受到了秦王嬴政的盛情招待。后来,在秦王嬴政的再三挽留下,韩非便留在了咸阳。秦王嬴政希望韩非能成为自己的智囊,在身边为自己出谋划策。别看韩非写文章时文思泉涌、笔锋犀利,但是他在秦王嬴政面前说话却非常谨慎。这不光是因为他有口吃的毛病,更主要是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一旦触怒君王就会招

  • 三公九卿制度是什么意思?三公九卿有哪些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王朝在创立皇帝制度的同时,还总结了战国时期各国的官僚制度,并对其进行了取舍,建立起了一整套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服务的中央职官体系,即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一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但实际上,秦朝设的是丞相、国尉、御史大夫。汉代,国尉才被改称为太尉。丞相制度是秦代中央官制的核心。“相”作为一个官

  • 秦朝的军事力量怎么样?秦朝的兵器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王朝是一个典型的军事帝国。早在秦未统一前,商鞅就通过变法就确立了秦国的军事帝国性质。在当时的秦国,国民基本上没有精神生活,整个国家只讲耕战,而且“耕”也是为了战,秦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财富,大多要靠战争和为战争服务来获得。嬴政统一六国后,继承并发展了秦国的军事制度。在秦王朝存在的短短十五年中,秦军北

  • 郑国是间谍吗 秦国是如何收集人才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非死后,秦王嬴政仍然每天都要阅读韩非写的文章。这一天,他正在咸阳宫里读着韩非写的《孤愤》篇,宗室贵族子偃(yǎn)兴奋地快步走进王宫,向他报告:“大王,我们抓到了一个外国间谍。”“哦?是哪国的间谍?”秦王嬴政急忙问道。“是韩国派来的间谍,叫郑国。”“郑国?他不是为我们修水渠的水利专家吗?怎么成了间

  • 秦统一六国:秦国灭掉燕国后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的事,使秦王嬴政非常恼怒,他下定决心要灭掉燕国。“一定要迅速灭掉燕国,抓住太子丹,既能报刺杀之仇,也能使我们的统一大业向前推进一步。”秦王嬴政对大将王翦说。王翦与辛胜、李信率领着二十多万人马浩浩荡荡地杀向燕国。荆轲刺杀秦王失败以后,燕国知道大事不妙,秦国肯定会立即展开报复行动,

  • 尉缭和秦始皇的故事:《尉缭子》是什么人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王嬴政下令撤销逐客令之后不久,很多当时的名人贤士都纷纷来到秦国,愿意为秦国效力。有一个名叫缭的人,也在这时候来到秦国。秦王嬴政听说了缭是一个具有军事谋略的人才,对他十分看重和礼遇。这一天吃午饭的时候,秦王嬴政望着桌子上丰盛的食物,对下面的侍从说:“把这些饭菜同样给缭(liáo)送去一份,以后我的每

  • 秦始皇在文化方面实施了什么政策?书同文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嬴政完成统一之前,中国经历了长达五百多年的分裂时期。经过这五百多年的发展,各诸侯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当时“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语言异声,文字异形”,除了政治上统一外,其他各个方面都不统一。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始皇开始在各个方面推行统一的措施,除了制定《秦律》,统一土地制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