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佛教的兴衰 唐朝佛教为什么发展到了巅峰?

佛教的兴衰 唐朝佛教为什么发展到了巅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40 更新时间:2024/1/19 3:57:08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西汉末年。它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魏晋以前为输入时期,东晋南北朝为传播时期,隋唐为兴盛时期。

东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门阀世族统治阶级的提倡下,获得了广泛的传播。皇帝、贵族和世族官僚大都信仰佛教,印度僧人佛图澄鸠摩罗什先后被后赵石勒石虎和前秦苻坚尊为国师。

南朝梁武帝更是一个迷信很深的教徒,他尊佛教为国教,并曾三次舍身出家为僧。所以,这个时期佛教寺院大量兴建,僧尼空前增多。北魏时,佛寺多达3万余所,出家僧尼达200余万人。

南朝梁武帝时,仅建康一地,就有佛寺500余所,僧尼10万人。而且这些佛教寺院都拥有独立经济,占有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形成了特殊的僧侣地主阶层。

佛院经济的发展必定会在经济方面与封建国家发生冲突。北周武帝当政时,北周有僧侣100万,寺院万余所,严重影响了政府兵源、财源。为了消灭北齐,他决定向寺院争夺兵源和土地。

建德三年(574年),下诏禁断佛、道二教,把僧侣地主的寺宇、土地、铜像资产全部没收,以充军国之用,近百万的僧尼和寺院所属的僧只户、佛图户编入民籍。

此后四年,北周灭北齐,北周毁佛的范围达到关内及长江上游,黄河南北的寺院也被毁灭。江南自侯景之乱后,佛教势力也受到影响,陈朝的佛教已不及梁朝之盛。佛教势力的再次膨胀与隋文帝杨坚的提倡有极大关系。

隋文帝杨坚于开皇元年(581年),发布诏令,可以自由出家,并按人口比例出家和建造佛像。隋炀帝时,命僧人法果在洛阳缩写佛经经目。

所以在隋朝时,佛教已再度兴盛起来,唐朝时更为发达了。

唐王朝很重视佛教。唐太宗曾经下诏在全国建立寺刹,并且在大慈恩寺设立了译经院,延请了国内外的名僧来到这里翻译佛经,宣化佛教,培养了大批高僧、学者。

唐高宗继位后,在帝都和各州都开设了官寺,祈愿国家安泰;武则天更是下令在各州设立大云寺。在晚唐时期,佛教僧人也备受礼遇,皇帝对他们都赏赐有加。

唐朝佛教盛行的原因大致有:

1.唐朝统治者崇尚佛教。

20个皇帝,除了武帝李炎是反佛的,其他皇帝基本上都倾向于支持佛教事业的发展。唐代200多年间,先后有高宗、武后、中宗、肃宗、德宗、宪宗、懿宗和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养佛指舍利。

每次迎送声势浩大,朝野轰动,皇帝顶礼膜拜,等级之高,绝无仅有。据史载

“三十年一开,则岁丰人和”,可干戈平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统治者对佛教寺院的经济支持,是佛教组织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另外,统治政府也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和宽松的学术环境。

2. 佛教本身的发展情况。

3. 佛教人物(玄奘法师)的大力弘扬。

4. 佛教适应了唐朝的思想状态需要。

5. 佛教与道教的争斗。

6. 唐朝社会文化的发展、中外交流的频繁为佛教发展提供了基础。

7. 文人雅士的推波助澜。

唐朝之后,佛教在中国开始衰落。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楚国强大吗?为什么楚国会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魏国灭亡后,秦军将矛头指向了南方的楚国。楚国的灭亡比较类似赵国,它本身并不弱,但几经较量后,它还是败给了更强大的秦国。楚国自立国以来,一直比较强大。由于立足于南蛮之荒地,因此,历代楚王都是靠征战而生存壮大,楚国的民风也以尚武著称,这一点与秦国有些相似。楚国立国八百多年,比秦国要早得多,而且楚国地大物

  • 韩非与《韩非子》是什么关系?韩非是被谁害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非的主要贡献,就在术和势上。但这两点正是法家的缺陷所在,所以著名学者顾准曾这样评价韩非:“他的贡献,似乎不外是:(1)君主阴险残酷的御下之术;(2)君主有权无限纵欲的说教。这两者,在法家的全部武器库中是积极作用起得最少、消极作用起得最多的东西。二千年来法家被攻击为刻薄寡恩,目标首先是韩非。这么说来

  • 战国时期魏国是如何崛起的?魏国又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230年,在秦军灭掉韩国的同时,赵国发生大饥荒。秦王趁机集中精锐部队,大举向邯郸出兵。在李牧的抵抗下,秦赵相持一年多。公元前229年,秦王用反间计除掉李牧,秦军顺利攻下邯郸,俘虏了赵王迁。如果以此作为赵国灭亡的标志,那么赵国就是第二个被嬴政灭掉的国家。但赵国宗室并未灭亡,公子嘉在代地自立,如果

  • 韩国是怎么灭亡的?韩国是被谁灭掉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军攻赵虽久攻不下,但赵国被严重削弱,丧失了牵制秦军,救援韩、魏的能力。秦国的既定方略是先弱赵,再亡韩、魏,此时秦王认为时机已到,便决定灭掉韩魏,再伺机而动,灭掉赵国。那么,秦国是如何灭掉韩国的呢?这还要从韩国自身说起。韩起源于晋国同姓宗室,也是周王室的宗室,与燕国同为姬姓诸侯。公元前433年,晋国

  • 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李牧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这就是赵王办的第二件坏事:不明大势,侵燕自损。当时,燕国弱小,赵国强盛。但燕国就像是苍蝇一样,一旦有机会就去叮赵国,使赵国觉得十分恶心。赵国当时的国力不足以灭燕,又有秦军虎视眈眈。因此,赵王的最佳决策应当是主动与燕国修好,而不是主动寻衅,致使燕国和秦国成为事实上的盟友,共同夹击赵国,陷赵军于两面作战

  • 埃及金字塔到底隐藏着多少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果说金字塔的建造令我们迷惑不解的话,那么,金字塔本身所包含的秘密更令我们难以想像和猜测。暂且不说它的神秘,只是它那涵概的科学技术就令我们惊叹不已了!金字塔与天文学、数学有着一种现代人难以理解的联系。大金字塔的长度单位是根据地球的旋转大轴线的一半长度而确定的,即大金字塔的底是地球旋转大轴线一半长度的

  • 战国四大名将李牧是个什么样的人?李牧的军事才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牧,战国时期的赵国将领,是与白起、王翦、廉颇齐名的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许多人把李牧排在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因为李牧一生战功显赫,从未打过败仗。他指挥的许多战役都是以少胜多,是战史中的经典。李牧一生的活动大致可以划分成两个阶段:廉颇出走前,李牧主要负责赵国的北部边防,长期与匈奴对抗;廉颇出走后,李牧的活

  • 顿弱是谁 秦始皇为何对他礼贤下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当时秦国有一位贤士,叫顿弱。秦王嬴政亲理朝政以后,很想广泛地听取有识之士的治国建议,他听说顿弱是个非常有才学的名士,便派一名小吏去请顿弱。小吏恭敬地对顿弱说:“先生,大王请您进宫,想听听您关于治理国家的意见。”一般人听到秦王要召见,一定会受宠若惊,觉得很荣幸,可顿弱却很清高,他提出了他的条件:“要我

  • 生不逢时:乱世王孙秦始皇出生异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259年,赵国都城邯郸的一户民宅里,传出了婴儿响亮的啼哭声,接生婆笑着对一位年轻的母亲说:“恭喜夫人,您生了一位福大命大的小公子,将来一定会做大事的!”这位年轻的母亲就是赵姬。听了接生婆的话,她清秀美丽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什么福大命大,只不过是个苦命的王孙罢了。”这个被母亲称作“苦命的王孙”

  • 长平之战后赵国怎么样了?赵国是如何走向覆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平大战后,华夏的统一权就牢牢地掌握在了秦国手里。赵国虽被严重削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依旧是秦国统一战争中最强劲的敌手之一。因此,秦国始终把赵国锁定为第一对手,制定了“弱赵”的政策,而赵国也始终把秦国视为眼中钉,不断组织联军和秦国对抗。秦国趁着长平之战取胜的威势,继续向东推进,想一举拿下邯郸,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