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时期魏国是如何崛起的?魏国又是怎么灭亡的?

战国时期魏国是如何崛起的?魏国又是怎么灭亡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351 更新时间:2024/2/3 13:24:52

公元前230年,在秦军灭掉韩国的同时,赵国发生大饥荒。秦王趁机集中精锐部队,大举向邯郸出兵。在李牧的抵抗下,秦赵相持一年多。公元前229年,秦王用反间计除掉李牧,秦军顺利攻下邯郸,俘虏了赵王迁。如果以此作为赵国灭亡的标志,那么赵国就是第二个被嬴政灭掉的国家。但赵国宗室并未灭亡,公子嘉在代地自立,如果以公子嘉的灭亡为标志,那么赵国的灭亡时间是公元前222年,略早于齐国。

按照亡国灭宗这一标准来看,第二个被彻底灭亡的国家应当是魏国。魏国在灭亡前和韩国的处境比较相似,但魏国的历史要比韩国辉煌得多。

魏国是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崛起要归功于魏文侯任用李悝实施了战国时期最早的变法。公元前445年,魏文侯继位,他在位期间,广揽贤才,任用李悝等杰出人物,使魏国实现了战国时期第一次大规模的改革。

李悝主持的变法,涉及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

李悝画像

在政治上,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制度。这项制度有些类似于商鞅变法中的军功爵制度。它的实施打破了旧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度,有利于激发社会的活力。同时魏国在中央设立了丞相等可由国君任命的官职,在某些郡县设置了郡守、县令等,初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在经济上,魏国兴修水利,鼓励开荒,并以平籴法来调节物价。这些措施大大促进了魏国的农业生产,增强了魏国的经济实力。

在军事上,魏国实施了著名的“武卒”制度,建立了常备军。武卒的选拔标准严格,待遇优厚,只有那些在身背弓箭、全副铠甲、手持长矛、携带三天军粮的情况下能日行百里的人,才能够成为魏武卒。一旦成为武卒,就会受到国家奖赏,赐给田宅并免除全家的徭役。这一措施,极大地提高了魏军的战斗力。

在这一系列的措施下,魏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首强。魏文侯、武侯在位期间,魏国实力强大,且制定出了联合韩赵、三晋一家的正确外交政策,多次击败齐国,打击楚国,并夺取了秦国的河西地区,灭掉了中山国。

但魏国的强大也引发了韩赵两国的担忧。因此,公元前370年魏武侯死后,韩赵就联合出兵攻魏,魏国几乎亡国。魏惠王继位后,不再执行联合赵韩的政策,三晋开始了长时间的内斗,魏国虽然胜多败少,但却将自己置于孤立的境地。

魏国号称天下中枢,可四面出击,但也面临四面受敌的处境。与韩赵关系恶化后,魏国就彻底成了孤家寡人。此时,变法浪潮在各国掀起,齐国齐威王,秦国秦孝公,赵国赵武灵王,都在努力革新政治,富国强兵。秦齐相继崛起,魏国失去了扩展的空间。但此时的魏惠王却自恃强大,四面出击。结果,齐国在孙膑的计策下,通过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将魏国大将庞涓杀死,魏国主力损失殆尽,从此一蹶不振。赵国、楚国也趁机攻打魏国,秦军也相机攻占了河西、上郡等大片领土。

除外交政策不当外,严重的人才流失,也是魏国迅速崛起又迅速衰落的重要原因。

商鞅本是卫国人,在国内不受重用,于是投奔魏国,在丞相公孙痤的门下出谋划策。公孙痤死前曾对魏王说,商鞅这个人,你要不重用他,就杀了他。但惠王自以为是,看不上商鞅,既没有重用他,也没有杀他。最终,商鞅跑到了秦国,辅佐秦孝公开创了秦国霸业。

此外,秦昭王时代的丞相范雎,也是由于在魏国不得志才投奔秦国的。最著名的要数魏国公子信陵君,信陵君作为宗室,才华横溢,深通兵法,多次组织联军击败秦军,当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但魏王嫉妒公子的才华,“不敢任公子以国政”,致使信陵君这样一个魏国公子后来竟长期流亡在外,怀才不遇,最后抑郁而终。这些治世能臣、国之良将,都无法在魏国被重用,反而成为他国的能臣良将,魏国岂有不败之理?

秦王政四年,信陵君死去,秦军没有了忌惮,立即发兵攻魏。兵分两路的秦军势不可当,没了信陵君的魏军不堪一击,魏国一下失去了二十多座城池,其附庸国卫国也被秦军灭掉。从此,魏国就处于被秦军三面包围之中,在秦军强大的攻势面前,魏国只有招架之力,而无还手之功。

此后,秦军把注意力集中于赵国,但仍不断发兵蚕食魏国。秦王政九年,杨端和等将领再次率军攻击魏国,攻占了许多城池,秦国疆界直达魏都大梁城下。秦王政二十二年,秦国兵分两路,主力军由李信率领,奔向楚国,另一路偏师由王贲率领,直奔魏国国都大梁。

王贲率军猛攻大梁,但大梁是魏国都城,魏国知道秦军早晚要来,因此把城池修得异常坚固。城内粮草充足,足以维持三年。因此,秦军无论是强攻还是围困,都无法攻下固若金汤的大梁城。

王贲经过分析后认为,大梁城虽然十分坚固,粮草也十分充足,但有一个先天不足,那就是地形不利。魏国当时的都城大梁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它地处黄河之滨,而且地势较低,最要命的是,他的城墙不是石头的,而是土质的。黄河本就有“地上悬河”之称,因此,地势低洼的大梁城很适合用水攻。

于是,王贲下令,一部围困大梁,另一部去掘开黄河大堤。

王贲的决堤令下达后,几万秦军士兵立即不分昼夜地决堤。很快,黄河大堤被掘开,河水替代了秦军的千军万马,从三面涌入大梁城。当时是春季,正是大梁的春汛时节,时常下雨,因此水势也就越发浩大。大梁数百里的范围内,都成了水上泽国,无数人葬身水底。

很快,魏王得知了这一消息,但此时的大梁城内已是水深逾丈,他也没有什么对策。王宫地势高还好,但大梁城的居民可苦了。无数人被大水冲走,剩下的民众大都在屋顶上,城内积存的粮食也大都被水泡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断粮的居民越来越多,形势越来越严峻。不久之后,地势最高的王宫内也要行船了。最糟糕的是,经过三个月的浸泡,土质的城墙已经渐渐劳务松软出现坍塌。无奈之下,魏王召开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下令开城投降。

不久,大梁城上竖起白旗。水势退去后,魏王携王子王孙出城投降,魏国彻底灭亡。王贲尽取魏地,秦国在那里设置了三川郡。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韩国是怎么灭亡的?韩国是被谁灭掉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军攻赵虽久攻不下,但赵国被严重削弱,丧失了牵制秦军,救援韩、魏的能力。秦国的既定方略是先弱赵,再亡韩、魏,此时秦王认为时机已到,便决定灭掉韩魏,再伺机而动,灭掉赵国。那么,秦国是如何灭掉韩国的呢?这还要从韩国自身说起。韩起源于晋国同姓宗室,也是周王室的宗室,与燕国同为姬姓诸侯。公元前433年,晋国

  • 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李牧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这就是赵王办的第二件坏事:不明大势,侵燕自损。当时,燕国弱小,赵国强盛。但燕国就像是苍蝇一样,一旦有机会就去叮赵国,使赵国觉得十分恶心。赵国当时的国力不足以灭燕,又有秦军虎视眈眈。因此,赵王的最佳决策应当是主动与燕国修好,而不是主动寻衅,致使燕国和秦国成为事实上的盟友,共同夹击赵国,陷赵军于两面作战

  • 埃及金字塔到底隐藏着多少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果说金字塔的建造令我们迷惑不解的话,那么,金字塔本身所包含的秘密更令我们难以想像和猜测。暂且不说它的神秘,只是它那涵概的科学技术就令我们惊叹不已了!金字塔与天文学、数学有着一种现代人难以理解的联系。大金字塔的长度单位是根据地球的旋转大轴线的一半长度而确定的,即大金字塔的底是地球旋转大轴线一半长度的

  • 战国四大名将李牧是个什么样的人?李牧的军事才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牧,战国时期的赵国将领,是与白起、王翦、廉颇齐名的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许多人把李牧排在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因为李牧一生战功显赫,从未打过败仗。他指挥的许多战役都是以少胜多,是战史中的经典。李牧一生的活动大致可以划分成两个阶段:廉颇出走前,李牧主要负责赵国的北部边防,长期与匈奴对抗;廉颇出走后,李牧的活

  • 顿弱是谁 秦始皇为何对他礼贤下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当时秦国有一位贤士,叫顿弱。秦王嬴政亲理朝政以后,很想广泛地听取有识之士的治国建议,他听说顿弱是个非常有才学的名士,便派一名小吏去请顿弱。小吏恭敬地对顿弱说:“先生,大王请您进宫,想听听您关于治理国家的意见。”一般人听到秦王要召见,一定会受宠若惊,觉得很荣幸,可顿弱却很清高,他提出了他的条件:“要我

  • 生不逢时:乱世王孙秦始皇出生异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259年,赵国都城邯郸的一户民宅里,传出了婴儿响亮的啼哭声,接生婆笑着对一位年轻的母亲说:“恭喜夫人,您生了一位福大命大的小公子,将来一定会做大事的!”这位年轻的母亲就是赵姬。听了接生婆的话,她清秀美丽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什么福大命大,只不过是个苦命的王孙罢了。”这个被母亲称作“苦命的王孙”

  • 长平之战后赵国怎么样了?赵国是如何走向覆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平大战后,华夏的统一权就牢牢地掌握在了秦国手里。赵国虽被严重削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依旧是秦国统一战争中最强劲的敌手之一。因此,秦国始终把赵国锁定为第一对手,制定了“弱赵”的政策,而赵国也始终把秦国视为眼中钉,不断组织联军和秦国对抗。秦国趁着长平之战取胜的威势,继续向东推进,想一举拿下邯郸,攻

  • 三公九卿制:九卿是哪几个官职,分别有哪些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公是统领百官的三个中央要职,此外,秦朝又设立了九卿,来负责某一方面的政务。九卿及其职责如下。(1)奉常。奉常又被称为太常,是负责祭祀和各类礼仪的官员。自古以来,华夏文明就有着浓厚的宗法血缘观念,因此,对祖先的祭祀是一件十分重大和必须高度重视的事情。例如,新的王朝建立后,统治者都要先祭祀祖先,大战之

  • 秦始皇的童年遭遇是什么样的 童年很懦弱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政这一年9岁了,长得又黑又瘦,穿得破破烂烂。因为从小就受尽欺辱,所以他的脸上总带着一丝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冷漠和早熟。在他的眼神里除了孤独,还有高傲和坚忍。就在前几年,秦国大将白起率领精兵几十万,与赵国的军队在长平会战。当时赵国大将赵奢已经去世,丞相蔺相如也已经重病在床,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赵

  • 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长平之战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想必都知道,他小时候熟读兵书,说得头头是道,但他的父亲赵奢却说,他将来是不能领兵打仗的,否则必会败军辱国。果不其然,他一上任,就新官上任三把火,更换将领,改变军中的制度,把赵军搞得上下离心,斗志消沉。最要命的是,他改变了廉颇的固守防御方针,妄图筹划大规模进攻,为赵国夺回上党。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