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顿弱是谁 秦始皇为何对他礼贤下士?

顿弱是谁 秦始皇为何对他礼贤下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521 更新时间:2024/1/19 9:54:12

当时秦国有一位贤士,叫顿弱。秦嬴政亲理朝政以后,很想广泛地听取有识之士的治国建议,他听说顿弱是个非有才学的名士,便派一名小吏去请顿弱。

小吏恭敬地对顿弱说:“先生,大王请您进宫,想听听您关于治理国家的意见。”

一般人听到秦王要召见,一定会受宠若惊,觉得很荣幸,可顿弱却很清高,他提出了他的条件:“要我进宫可以,但秦王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

“先生请讲,我一定会王禀报。”

“按照规矩,觐见秦王必须下跪参拜?”顿弱说。

“的确如此,这是必须有的礼节,否则就是大逆不道,会被严厉惩处,甚至会被杀头的。”小吏严肃地回答。

“但我不能下跪参拜。如果秦王答应了我这个条件,我就去;否则我就不去。”顿弱态度坚决地说。

小吏听了这些话,很吃惊:“对先生提出的条件,我不敢擅作主张,待我回去禀告秦王,再给先生答复。”

小吏回去后把顿弱的要求向秦王作了汇报,他本以为秦王听了一定会大发雷霆(tíng),没想到秦王嬴政想了想,缓缓地说:“这位顿弱先生倒是很有个性。好,我就答应他的要求,他可以不用下跪。”

顿弱走进秦王宫,不卑不亢地说:“顿弱参见大王。”

秦王嬴政急忙站了起来,快步走到顿弱面前说:“先生快请坐,您能来我非常高兴。希望先生能与我倾心而谈,畅所欲言。”

顿弱看到秦王这样诚恳地接待自己,脸上的表情也变得轻松愉快了。

王接着说:“本王刚刚亲政不久,听说先生博学多才,有很多关于治理国家的谋略。今天特地把先生请到这里来,就是想听听先生的意见,请先生多多指教。”

顿弱从容地回答道:“大王您知道吗?天下的人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有实利而无虚名的;一种是无实利而有虚名的;还有一种是既无实利也无虚名的。”

秦王嬴政摇摇头说:“不知道。请先生为我说明。”

“有实利而无虚名的是商人,因为商人不用拿锹、锄头进行劳动,却能拥有大量财富。没有实利而有虚名的是农夫,他们春天播种,秋天收割,一年忙到头,却得不到多少钱财。”

“那么既无实利又无虚名的是什么人呢?”秦王感兴趣地问。

“既无实利又无虚名的就是大王你呀。”顿弱满不在乎地回答。

刚刚还是满面春风的秦王嬴政,听了顿弱的这一句话,不觉把脸色一沉:“先生这话是什么意思?”

顿弱心想,这秦王刚刚亲政,还如此年轻,我要试试看他的度量如。于是顿弱更加气定神闲地说:“大王您身居秦国的王位,却无孝敬母亲之名;您虽然封给母亲很多土地,但是现在却把她软禁在雍城,这是无孝敬母亲之实呀。大王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不足称道。”

秦王嬴政强压住心里的怒火,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并示意让顿弱继续说下去。

顿弱看出了秦王内心的怒气,但他还是毫无顾忌地继续说:“现在天下除了秦国还有六国,大王的威势不能加于六国,却用在自己母亲的身上,这种行为没有任何实利。”

秦王见顿弱咄咄(duō)逼人,完全不理会自己的谦让,心里也很恼火。但他转念一想,有见识的人一定是不同凡响,行为举止也会与常人不完全一样。自己如果想要用这样的人才,就要有容忍他们怪僻行为的度量才行。想到这里,秦王的脸色缓和了很多,态度亲切地问:“那么先生对于六国有什么看法?”

顿弱看秦王不但对自己的责备默默地承受,态度还这么诚恳,也算是有圣明君主的宽宏大量,这才把自己的谋略全盘道出:“韩国,地处各国的咽喉要冲;魏国,处于各国的胸腹地带。请大王给我万两黄金,我到这两国去网罗人才,那样,韩、魏两国就会顺从我国。扼住了六国的咽喉和心腹,整个天下不就尽在掌握了吗?”

看到秦王有些犹豫,顿弱又补充道:“如果大王不收买韩国和魏国,那么他们就会同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对付我们。到那时,各国大军兵临城下,我们想取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了,可能要花费比现在更多的金银作为军队的费用。”

王经过认真的思考,最后他同意了顿弱的意见,从国库里取出金子交给顿弱,让他出使韩国和魏国。

顿弱带着金子游说韩、魏、齐等国,使这几国的贵族和大臣们都倾向于同秦国结盟,这在秦国最终兼并六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生不逢时:乱世王孙秦始皇出生异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259年,赵国都城邯郸的一户民宅里,传出了婴儿响亮的啼哭声,接生婆笑着对一位年轻的母亲说:“恭喜夫人,您生了一位福大命大的小公子,将来一定会做大事的!”这位年轻的母亲就是赵姬。听了接生婆的话,她清秀美丽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什么福大命大,只不过是个苦命的王孙罢了。”这个被母亲称作“苦命的王孙”

  • 长平之战后赵国怎么样了?赵国是如何走向覆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平大战后,华夏的统一权就牢牢地掌握在了秦国手里。赵国虽被严重削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依旧是秦国统一战争中最强劲的敌手之一。因此,秦国始终把赵国锁定为第一对手,制定了“弱赵”的政策,而赵国也始终把秦国视为眼中钉,不断组织联军和秦国对抗。秦国趁着长平之战取胜的威势,继续向东推进,想一举拿下邯郸,攻

  • 三公九卿制:九卿是哪几个官职,分别有哪些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公是统领百官的三个中央要职,此外,秦朝又设立了九卿,来负责某一方面的政务。九卿及其职责如下。(1)奉常。奉常又被称为太常,是负责祭祀和各类礼仪的官员。自古以来,华夏文明就有着浓厚的宗法血缘观念,因此,对祖先的祭祀是一件十分重大和必须高度重视的事情。例如,新的王朝建立后,统治者都要先祭祀祖先,大战之

  • 秦始皇的童年遭遇是什么样的 童年很懦弱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政这一年9岁了,长得又黑又瘦,穿得破破烂烂。因为从小就受尽欺辱,所以他的脸上总带着一丝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冷漠和早熟。在他的眼神里除了孤独,还有高傲和坚忍。就在前几年,秦国大将白起率领精兵几十万,与赵国的军队在长平会战。当时赵国大将赵奢已经去世,丞相蔺相如也已经重病在床,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赵

  • 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长平之战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想必都知道,他小时候熟读兵书,说得头头是道,但他的父亲赵奢却说,他将来是不能领兵打仗的,否则必会败军辱国。果不其然,他一上任,就新官上任三把火,更换将领,改变军中的制度,把赵军搞得上下离心,斗志消沉。最要命的是,他改变了廉颇的固守防御方针,妄图筹划大规模进攻,为赵国夺回上党。秦

  • 《吕氏春秋》讲的什么 秦始皇为什么要逼死吕不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从诛杀了嫪毐之后,秦王嬴政对丞相吕不韦也开始存有戒心了。虽然丞相吕不韦为了秦国的强盛和统一大业日夜操劳,功绩显赫,但是他的势力和声望却膨胀得让秦王嬴政有些不安。他认为,要想让自己的政权稳固,就必须把国家的军政大权全部集中在自己手里。秦王嬴政开始认真地翻阅研读吕不韦和门下宾客一同编著的《吕氏春秋》,

  • 少年秦始皇:返回咸阳 初露锋芒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政回到秦国都城咸阳以后,改回了秦王族的本姓——嬴,叫嬴政。不久,他的曾祖父昭襄王就病故了,太子安国君继位,称为秦孝文王,秦孝文王册封华阳夫人为王后。秦孝文王先服丧一年,然后才正式即位,在位仅仅三天就去世了。子楚继承王位,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秦王,也就是秦庄襄王。华阳夫人被尊为太后,庄襄王的生母夏姬

  • 长平之战赵国与秦国的差距在哪儿?赵国为什么输?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平大战并不是发生在嬴政统治时期的一场战争,但却是一场影响极为深远的战争。这场战争是战国时代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一场战争,也是秦国统一六国过程中遇到的最为艰难的一场战争,更是秦国和赵国这两个强国争夺统一权的战争。谁胜了,谁就更有统一天下的可能,因此,两国对这场战争的准备、投入和重视程度,都是前所未有

  • 郡县制度是怎么来的?郡县制度是谁提出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朝在中央确立了三公九卿制度,但是,只有中央政府机构而无地方行政机构,仍然无法建立强大而稳固的统治。因此,秦国必须建立起与三公九卿相适应的地方行政体制。在地方行政体制的建立上,对设立什么样的地方行政模式,秦统治集团内部曾进行过激烈的争论。公元前221年,秦刚刚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历史重任,以丞相王绾为首

  • 少年秦始皇第一次拜见华阳太后是什么样的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嬴政自从回到秦国后,母亲赵姬和老师吕不韦就多次向他提起华阳太后。但是因为刚回到秦国,要学习礼仪等很多课程,所以他还一直没有机会正式拜见华阳太后。但是他已经在睡梦中多次梦到过拜见华阳太后的场面了:华阳太后居住的宫殿又高又大,里面的装饰金碧辉煌。华阳太后十分美丽、威严。穿着华丽服装的侍女们在大殿上往来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