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伯虎参加科举真作弊了吗

唐伯虎参加科举真作弊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956 更新时间:2024/4/5 17:56:41

我们都知道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画家、书法家,不过对于唐伯虎的为人,恐怕了解的朋友就不多了。唐伯虎性格开放,曾在科考期间同好友张灵宿妓喝酒,这也导致他在录科考试中名落孙山。后来林、沈周等人看唐伯虎有才,于是替他求情,这才给了他一个机会参加乡试。后来唐伯虎以乡试第一的身份入京参加会试,结果却卷入舞弊案,导致被下狱,从此科举梦算是破碎了。以唐寅的才华完全没有作弊的需要,这起案件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人尽皆知,他号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也是当时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而他也确实是天才少年。从他小时候起,周围所有人都夸赞他的聪明,以至于他后来也不将功名利禄放在眼里,在他心里,那些简直就是囊中取物。可是实际上唐伯虎却没有如他所愿连中三元,反而落第终生不得为官。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些其他不为人知的故事,当然也和他的性格有密不可分的关联。

唐伯虎为人豪放不羁,从小就不断聆听着在他身边的称赞声,所有人都不会怀疑这位少年终有一天会成为一品大员,整肃朝纲。这样的环境也使得唐伯虎多了点傲气。在18岁那年他参加乡试的时候,还没考试就口出狂言,声称自己必定是今年的解元。也就是乡试第一。考试结果出来后,唐伯虎确实是第一,这让他内心更加得意,将自己的读书目标定为连中三年。

唐伯虎做着自己未来仕途的美梦,他又参加了会试,在去往京城的路上,唐伯虎遇到了一个一同参考的人,也是他的迷弟,那就是经。考完后唐伯虎觉得胜券在握,结果却名落孙山,还成了阶下囚。这主要是因为考试中一道题目。当年那道题很难,以至于很多同考的人索性交了白卷。除了两份考卷例外。而这两份考卷的主人恰好就是唐伯虎和徐经。

本来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可是唐伯虎的性格这时候却犯了致命错误,他又开始夸夸其谈,在考试结果没出来之前又夸夸其谈,声称自己必定为这次考试的会元。如果说上次考试说自己必定考中还可以谅解,因为考试地点是他的老家,而他的名声之大,人们不会觉得他说的话有不妥,可是这是在京城,考试又极为重要,这样说难免让人联想他是否与考官私下交涉过。

于是有好事者秘告政府,皇帝也有耳闻,下令彻查。结果唐伯虎确实是会元,这就更加坐实了唐伯虎的罪名。巧的是,唐伯虎乡试的主考官当时还把考卷又给另一个人看,这个人因此对唐伯虎青睐有加,这个人也恰好就是唐伯虎会试的主考官——程敏政。这就更加深了皇帝的疑虑。考场黑幕也是不得了的大事,当时所有的士人都在关注着案件的进展。

最后经过核查证实,主考官程敏政的仆人将考卷卖给了徐经,程敏政因失职被迫退休,徐经和唐伯虎不得为官。唐伯虎究竟和程敏政有无瓜葛,这个历史上并未说明,不过笔者觉得,唐伯虎一直成绩优异,是所有人称赞的优等生,应该是不屑于会做出提前拉关系这种事情,但他在密封的考卷成绩出来前就声称自己考上会元确实让人多想,最大的可能就只能怪他的张扬的性格了。看来太高调的人生也会有更多的坎坷呀。

这个判罚的结局就是,程敏政被迫回家不久后就去世了,唐伯虎从此与官场无缘开始了浪子生活,徐经则彻底断了官场心思,还告诫子孙学点实用的东西,他的孙子的儿子也就成了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关于这段历史真相究竟是什么其实也并不是多重要,但我们却可以从中知道一个致命的性格因素——狂傲。如果唐伯虎可以适当收敛锋芒,可能他的未来会真的如他预想的那样光明。

年少成名固然可喜,有很多年少成名的人会随着夸赞声泯灭其慧智的天性,最终我们只能伤仲永。也有很多人会继续着过人的才华,但这条路上,学会如何抵御糖衣炮弹也是必修课,显然,唐伯虎没有学会这一课。就仕途而言,他因其性格而失败,但换个角度想,如果真的进入仕途,是否会出现我们后来所熟知的唐伯虎的形象,从他的整个人生历程来看,孰是孰非,其实或许真的难分伯仲啊。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胡惟庸,他死的冤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宰相”这一职位由来已久,历史上有过很多的宰相,而最后一位宰相,就是在洪武四大案当中被杀掉的胡惟庸,而胡惟庸一案,牵连的人数众多,达到了三万多人,而且在胡惟庸死后,朱元璋就完全取消了宰相制度,所以胡惟庸也就成了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自此之后再也没有了。不过,胡惟庸案当中,胡惟庸究竟死的冤不冤?胡惟庸案

  • 乾隆皇帝的真实相貌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国古代,画家们画像的时候讲究的是写意不写实,若是给皇帝画画像的时候更英国要顾及到皇帝的尊严了。就是怎么威严怎么画,所以多多少少都有惨假的成分在其中。那么你知道乾隆皇帝真正的样子吗?看看这位意大利人画的乾隆皇帝就知道了。相信有很多人都想一睹乾隆的真容,因为当时国内的画家在画画的时候都会美化,所以没

  • 王敏彤的原名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清朝是我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1912年随着《退位诏书》的颁布,爱新觉罗的皇室地位也就宣告结束了。剩下的皇室后裔也都开始各自谋求各自的生路了。今天小编要介绍的就是皇室后裔中的一位,此女一辈子不结婚不工作,不谈恋爱活到90岁,身后荒凉任人评说。她便是被人称为“晚清最美格格”的王敏彤,原名

  • 曹魏大将王平为什么投降蜀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蜀国的后期,其实有不少大将都是从魏国叛逃而来的,比如魏延、王平等等。王平的能力,在街亭之战当中已经得到了公认,诸葛亮也对他非常信任和看重,但是王平为什么要舍弃强大的魏国,而来到弱小的蜀国呢?他投降的时候,可以说是舍弃了一个更有前景的国家,却甘愿在蜀国当官,他这样选择的理由到

  • 朱祁钰为什么直到南明才有庙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祁钰是明朝第七位皇帝,但他的地位在一段时间内非常的尴尬。夺门之变爆发后,朱祁钰一直被软禁到死,而他也是第一位没能安葬在明十三陵的皇帝。朱祁镇根本不承认朱祁钰的皇帝身份,后来还是明宪宗恢复了朱祁钰的皇帝之位,直到南明明安宗时期,朱祁钰才有了庙号。可以说朱祁钰也比较冤,虽然他是临危受命当上大明皇帝,但

  • 朱祁镇宠信太监差点亡国又杀了于谦,为什么庙号还是英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庙号一般来说,其实和谥号是一样,都是一种对于皇帝生前所做的事情和为人的评价,有好有坏,而最近热播的《大明风华》里面的朱祁镇,在历史上庙号是英宗,只是,朱祁镇生前明明是宠信太监,出征瓦剌差点导致明朝亡国,后来又杀掉了于谦,这样作为的一个皇帝,为什么死后庙号还能是英宗这样一个带有褒义的称呼呢?朱祁镇还做

  • 蔡京、秦桧、严嵩三大奸臣,为何都是书法名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人们经常会说“字如其人”,认为一个人如果写字写的很好看的话,那么做人也一定是很好的,如同君子一般,但是实际上,历史上却有三位在书法上堪称是大家的人,却是著名的奸臣,这就是蔡京、秦桧、严嵩三个人。尤其是秦桧,现如今我们使用宋体字,其实就是秦桧创造出来的,只是因为他的名声太臭,所以没有说是“秦体”而说是

  • 于谦死的冤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人其实都会为于谦之死感到惋惜,于谦在历史上的确是一位名声非常高的民族英雄,而朱祁镇从瓦剌回来,复位之后,于谦却遭人陷害被杀,这也是很多人为他惋惜的原因。但是,为什么却又有人说,于谦虽然很惋惜,可是他却死的不冤?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于谦究竟是为什么而死,为什么有人说自从朱祁镇从瓦剌回来的那一刻,就注

  • 颜真卿并非只是书法家,他的另一身份更令人钦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无论你喜不喜欢书法,应该都有听说过颜真卿的作品。他的《祭侄文稿》被称为是“天下第二行书”,因为此稿是在颜真卿极度悲愤的心情下书写出的,感觉每个字都展现出了他情绪上的起伏,这种自然流淌出的作品在书法史上并不多见,所以《祭侄文稿》才会显得如此珍贵。不过颜真卿的职业可不仅仅只是一名书法家,他还是唐朝时期的

  • 高阳公主为什么会喜欢辩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七女,从小便得到李世民的宠爱。后来高阳公主嫁给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但这场婚姻并不是真爱趋势,高阳公主根本就不喜欢房遗爱,导致她多次外出不愿回家。直到高阳公主遇见辩机,两人互生情愫,事情曝光后辩机被处以腰斩,下场十分惨烈。高阳公主最后则是被怀疑谋反,被唐高宗赐死。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