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与李莲英秘史:慈禧26岁守寡与李莲英的私生活大揭秘!

慈禧与李莲英秘史:慈禧26岁守寡与李莲英的私生活大揭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004 更新时间:2024/2/16 7:42:12

导读:慈禧李莲英秘史:慈禧26岁守寡与李莲英的私生活大揭秘!

关于慈禧太后,我们了解的比较多,慈禧太后执晚清政权五十年,其间发生的许多大事可谓路人皆知,慈禧在我们的印象中不外一个卖国者、阴谋家,狠毒而冰冷。但作为一个凡人来说,慈禧也有她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有与平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可思议。不过不可不说的是,慈禧太后在晚年生活的那段丑闻,李莲英和慈禧的私生活!

作为一个太后,26岁就守寡,不到30岁就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一直到死,其间将近半个世纪,对于正史只记载了慈禧一个方面,关于慈禧的私生活,感情活动,却没有丝毫记载。我们只能透过碑官野史来了解慈禧的私生活。

关于慈禧太后的后宫性生活,稗官野史中流传着形形色色的说法,总体来说就是慈禧太后放荡不羁、淫乱后宫。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慈禧太后有这种风流韵事也是很正常的,毕竟,一个从二十六岁便开始守寡的年轻貌美的女性,要说没有一点出轨的迹象,是难以令人相信的.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除了政治生活外,慈溪太后与李莲英的故事也是最广为人知和津津乐道的。

有人说清朝半壁江山,都坏在李莲英手里了,平心而论,李莲英权诈贪婪,是个罔顾大体只知利己,太后老佛爷跟前一条忠狗而已,若跟明朝的刘瑾魏忠贤瞒上欺下祸国殃民的一代权监来比,那还未免太抬举他了呢!

李莲英虽然成为太后跟前言听计从的大红人,可是他遇事谨小慎微,对于一般妃嫔宫娥、女官命妇,有了舛错,惹太后不高兴,他总是尽量替人美言遮盖,曲意回护,所以在太后左右人人对他都有好感,说小李子是个干练敏实、溢美隐恶的好人。

野史上说,清末民初名医马培之作为御医曾为慈禧太后看病,摸着脉象感觉不对,在贿赂慈禧身边的小太监后,得知慈禧曾得过小产后遗症。小太监还解释说,慈禧与总管太监李莲英有情,而李莲英则是阉割未净之身。

光绪二十年,46岁的李莲英被赏戴二品顶戴花翎。虽说这只是一种荣誉的象征,但这是太监中从未有过的。雍正皇帝规定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慈禧却为李莲英突破了祖上传下来的规矩。令人不解的是,李莲英虽受慈禧恩宠,却始终未能离开慈禧,当上敬事房大总管。

慈禧与李莲英几十年形成的感情非同一般。慈禧在政治上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心狠手辣的独裁者,但同时也是一个感情脆弱、害怕孤独的老女人。几十年来,慈禧身边的奴婢换了一茬又一茬,善解人意的,除了安德海就只有李莲英了。

据《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中记载:每天三顿饭,早晚起居,他俩都互派太监或当面问候在西苑、颐和园居住的时候,慈禧太后还经常来找李莲英:莲英啊!咱们遛弯去呀!慈禧太后有时还把李莲英召到她的寝宫,谈些黄老长生之术,两人常常谈到深夜。从这段记述可以看出,李莲英实际上成为晚年慈禧生活中一刻也不能离开的伴侣。

作为一个太监,李莲英的身份极为卑贱。不同的是,由于慈禧太后的赏识和宠爱,他享受到了皇宫太监前所未有的权力和地位,金钱财富也滚滚而来。

但也正因与慈禧的这层特殊关系,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之一。李莲英死于宣统三年,时年64岁。这时,绵延了200多年的清王朝已是风雨飘摇,灭亡只在旦夕之间。

标签: 慈禧守寡秘史

更多文章

  • 慈禧太后的男人是哪个皇帝?慈禧太后另一个男人传言曾为其生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慈禧太后,男人,为其

    导读:慈禧太后的男人是哪个皇帝?慈禧太后另一个男人传言曾为其生女?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皇帝在承德驾崩了。在他登基的时候,清朝的国力已不复当年。国外,西方列强对落后的清政府虎视眈眈,一有机会就想强行掠夺。国内,民变频发,反抗清王朝的势力越来越多了。面临如此危急的形势,咸丰皇帝在上台的时候就立

  • 晚清张之洞有几任夫人?张之洞的原配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之洞,原配,晚清

    张之洞的原配,姓石,名不详,后人常称之为石氏,是贵州都匀知府石煦的女儿。咸丰四年,张之洞中了解元的两年后,便在他人的撮合之下,与石氏在这一年的冬天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石氏是一个温柔贤惠的女子,具备一切封建妇女的美好品德。难得的是,她还从自己母亲那里继承了极高的琴艺,因此婚后的两人很有共同话题,感情极为

  • 晚清张之洞生平介绍,张之洞都做了哪些贡献,最终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之洞,晚清,都做

    导读:晚清张之洞生平介绍,张之洞都做了哪些贡献,最终什么结局?张之洞生平简介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清光绪帝时,曾任两广总督,加封太子太保。谥号“文襄”。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县)人。祖父张廷琛,曾为福建知县;父亲曾为贵州道员。张之洞受过很好的经书教育,他的文章侧重时政,且论述方

  • 晚清张之洞和袁世凯有什么渊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有什么,晚清,渊源

    立宪改官制牵涉复杂的权力和利益之争,使高层的政争日趋白热化。在瞿鸿禨与袁世凯、袁世凯与张之洞的政争之外,实际上满汉之争和中央集权已经愈演愈烈。在丙午官制改革中“击退”袁世凯的瞿鸿禨,仅仅半年之后,就又栽在奕劻、袁世凯手上,从“丁未政潮”中败下阵来。随后,清廷顺势将袁世凯明升暗降,内调为军机大臣兼外务

  • 大清王朝续命人之一张之洞七大名言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朝,名言,大清

    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一张之洞的七大名言:1、平生有三不争: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人争名,三不与无谓人争气。2、兵之于国家,犹气之于人身也。人未有无气而能生者,国未有无兵而能存者。3、天下艰巨之事,成效则俟之于天,立志则操之在已民。志定力坚,自有成效可观。4、生齿繁,百物贵,仅树五谷,利薄不足以为养。

  • 如何评价张之洞?张之洞的一生都有哪些贡献?名声毁誉不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张之洞,名声,都有哪些

    导读:如何评价张之洞?张之洞的一生都有哪些贡献?名声毁誉不一5月20日,清廷谕令唐景崧“着即开缺,来京陛见。其台省大小文武各员,并著唐景崧 令陆续内渡”。张之洞认为“此时为台之计,只有凭台民为战守,早遣无用客勇,以免耗饷,禁运银钱内渡,以充军实”。24日,张之洞从唐景崧来电中得悉“日内台民即立为民主

  • 张之洞的《劝学篇》为什么能够得到大多数人支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劝学篇,大多数人,支持

    导读:张之洞的《劝学篇》为什么能够得到大多数人支持?戊戌维新这段时间,张之洞的个人经历和诉求非常的奇怪,自己将得意门生作为了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但是自己又和康梁保持一定的距离。坦白讲,从张之洞《劝学篇》问世后,这个一直就是非常引人注目。戊戌政变未发生时,光绪对此评价颇高,官僚们更是应者众多。就算是那

  •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张之洞劝学篇的教育思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劝学篇,晚清,四大名

    了解近代史的朋友对张之洞多少有些了解,张之洞是晚清重臣,洋务中的重要人物,提倡学习西方科技,创办工厂、各类学堂,为中国近代工业和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张之洞劝学篇历史上有两部《劝学篇》,一部是荀子的名作,另外一部就是晚清名臣张之洞的一部思想作品。张之洞出生于1837年,是洋务派的核心人物,其后期一直在

  • 张之洞的墓为什么四次被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之洞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时为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祖籍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

  • 张之洞死后惨遭挖坟抛尸,为何遗骸99年后才被安葬入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入殓,遗骸,安葬

    导读:张之洞死后惨遭挖坟抛尸,为何遗骸99年后才被安葬入殓张之洞(1837年~1909年),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自号抱冰。祖籍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1863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中法战争时,擢两广总督,用冯子材,击败法国军队。后调湖广总督,设广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