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晚清四大名臣里,左宗棠与李鸿章之争,格局决定了历史地位

晚清四大名臣里,左宗棠与李鸿章之争,格局决定了历史地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949 更新时间:2024/2/22 19:56:07

那么这两人究竟谁的人生历史地位较高呢?下面我们就从左二人的个性和格局出发,看看他们都有些什么差异。

李鸿章左宗棠

首先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李左二人。李鸿章是道光二十七年进士,作为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曾经着手创办了北洋水师。

后来由于他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再者本人也存在贪腐、决策失误等问题,因此社会风评并没有多好,1901年于北京病逝。

左宗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虽然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因为个人能力非常出色,参与过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等事件。

后来左宗棠更是主持收复了新疆,在晚清朝堂之上的话语权相对较大。继而中法战争爆发,左宗棠自请赴福建督师,于1885年在福州病逝。

性格对比

据一些关于左宗棠的献资料来看,此人在年轻的时候脾气较为火爆,性子也要比那些混迹官场的人直很多。

彼时针对湖南官场上的事,左宗棠一旦有看不顺眼的人事,就会出言责骂、训斥。后来成为晚清朝堂上拥有足够话语权的官员以后,左宗棠出现了一些改变。

他的火爆脾气虽然有所收敛,可当遇到那些有损国家利益的人或事出现后,左宗棠还会是出言训斥。彼时虽然也有不少人参他,但左宗棠仍然我行我素,甚至在其晚年的时候,连慈禧太后都会给他面子,尽可能避免招惹他。

相比于左宗棠而言,李鸿章其实要是相对圆滑一些。当然了,李鸿章在年轻的时候和左宗棠差不多,他也有属于自己骄傲的点。

不过对待那些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他并不会像左宗棠那样一概出言斥责就是了。在李鸿章看来,只有自己看重的人,才有资格让自己出言斥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李鸿章如果越看重一个人,那么他就会骂得越凶。从这方面来看,左宗棠其实也是他少有的特别看重的一个人。

而当这两个人开始对骂的时候,急眼了甚至会就彼此的个人缺点来相互指责对方,总令其他官员有一种“大鬼吵架、小鬼遭殃”的感觉。

格局对比

而要讨论两人的格局,就得提到1874年清廷内部针对海防和塞防建设的争论了。彼时左宗棠和李鸿章分别代表塞防和海防。

左宗棠认为新疆是国家的西北屏障,对国家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他也强调海防的重要性,因此他提议,朝廷应当塞防与海防并举。

李鸿章则认为新疆土地贫瘠,期间耗资太大,用千百万开支去收复新疆实在是有些浪费。因此他的主张是削减西北军费,重视海防。

就最后的历史结果来看,左宗棠当时收回新疆的决定确实非常英明正确,但李鸿章所担忧的海上危机也最终爆发,使得中国陷入了危难之中。

总结

结合上文,私以为左宗棠的人生历史地位要更高一些,他有着自己的一套坚持,所提出的塞防海防并重与如今的国家军事建设理念有一定相似之处。

李鸿章在当时提出的“重视海防”确也重要,但到底要比左宗棠的主张深度粗浅一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宛杀汉使并取其财物引发汉武帝大怒并西征,为经营西域打下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汉宛战争是自博望侯张骞“凿空”西域之后,中原王朝第一次对西域地区的大规模用兵。那么,这场汉宛之间的战争到底是怎么打起来的?汉武帝的收益仅仅是得到了好马吗?开战前的是是非非一切都要从张骞出使西域开始说起。建元三年(前138年),汉武帝为了寻找联合抗击匈奴的盟友,派张骞出西域联合大月氏,企图东西夹击匈奴

  • 多尔衮生前以周公自况,压制皇权,故去世不久便被清世祖清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成宗义皇帝多尔衮,在多尔衮死后追封,但随着顺治帝对多尔衮的清算后,也就褫夺了一切追封,所以皇帝的追封也一行褫夺。从叔父摄政王到皇父摄政王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为福临举行登基大典,在颁给多尔衮的加封“叔父摄政王”的册文中,以明确的语言,将多尔衮比作周公,论其功德,评为“高于周公”;多尔衮所做的一切

  • 三国石亭之战:阴谋与阳谋完美结合的经典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石亭之战的历史背景夷陵之战后,东吴改变了首鼠两端的策略,致力于和蜀汉达成和解,使双方重新回到联合抗曹的轨道中来。同时“乃与魏绝”,拒绝继续向曹魏俯首称臣,将失去了利用价值的曹魏一脚踢开,断绝了外交上的往来。外交政策的变化导致了军事政策的调整,东吴的主要精力转移到了和曹魏争夺江淮地区上。石亭之战前

  • 多尔衮曾有三次机会登上皇位但都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多尔衮曾经有过三次机会可以登上最高统治者的宝座,但是每一次他都与之擦肩而过,特别是后两次,多尔衮面对近在咫尺的大清皇位,他都是主动选择了“放弃”,这其中既有实力的因素,同时也有多尔衮的那份顾全大局的责任心。一直以来,不少民间野史以及李朝的史料中都有着这样的记载,说努尔哈赤临原本想要将汗位传给

  • 三国四大悍将排名:张飞典韦许褚位列三甲,马超哪一点不如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这“三国二十四名将”顺口溜肯定是根据《三国演义》来排的,为了合辙押韵,很多应该排名靠前的名将,被甩到了十名之外。比如庞德排在夏侯惇夏侯渊之后位列十六名,就显得十分不公平,庞德曾经跟张郃、夏侯渊、徐晃、许褚都交过手而没输:“庞德力战四将,并无惧怯,各将皆于操前夸庞德好武艺。”庞德无疑是一员悍将,但是他

  • 这两人比诸葛亮还要厉害!至死都没有出山,若出山一人可改变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这样一个乱世之间,出现过很多厉害的人物,谋士武将层不不穷,其中,最有名的谋士莫过于诸葛亮,然后,其实还有一位比诸葛亮还要厉害的就是水镜先生司马徽,与此同时,还有一位当代公认的可以百步穿杨的枪术大师童渊。在这浩瀚的群星中,却有一位出场不多的人物,全书着墨也很少。如果对整部小说加以回顾和品味,你就

  • 140年前李鸿章创办了一家公司,如今家喻户晓,还是世界500强企业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鸿章的主要企业,李鸿章和他创办的企业,李鸿章创办的企业有哪些特点

    李鸿章作为晚清四大中心之臣,与张之洞,左宗棠,曾国藩一同参到了国家的科技教育,军事这些领域可谓是求新求变。虽然时间比较的短暂,但是他们却初步具备了钢铁的质量,模具的铸造,这些近代工业所拥有的能力。其实当时的北洋水师战舰,他们这一些零部件就来自于一些新办企业的工厂。后期轮船招商局的发展也拓展到了世界各

  • 三国3大名人遗言:孙策的很暖心,刘备的很虚伪,诸葛亮让人泪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哪方的将帅之才更多,哪方获胜的几率也就更大。这些在古代战场之上就被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就好比是三国的魏国和蜀国、吴国。到了后期,魏国的将帅明显比蜀国、吴国的都多。因此魏国最终吞并了蜀国、吴国,最后统一了天下。由此,将帅之才,向来是被人所称道的。今天呢,小编就给大家说说三国3大名人遗言:孙策的很

  • 39岁的多尔衮,为何英年早逝?并非因为生病,里面大有文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权倾一时的多尔衮是怎么死的,历史上的多尔衮是怎样的,多尔衮因何病去世

    皇太极突然去世,皇位的归属悬而未决,一方面是由于皇太极突然去世,以至于他没有时间安排继承人。另一方面,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无法安排继承人。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将福林推上了王位。为清朝皇权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福临建立了皇权的绝对权威。关于多尔衮死因,清朝的官方历史是模糊的,学术界也没有共识。

  •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捡漏王刘备促三国鼎立,曹操却为他人做嫁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其根源就是皇权不够强势威信,而外权(外戚和宦官干政)反而钻了空子一步步地架空了皇权;不过到了东汉末期,这种局面已经由外戚和宦官之争,变成了割据诸侯之争,而天下早就不再是东汉集权的模式,而改变成为了诸侯独立状态。东汉末期,诸侯割据状况董卓之乱之后,东汉的局势变化极为迅猛,兖州地区的曹操挟持汉献帝,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