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舒适区里的楚顷襄王:罔顾父仇而纵情声色犬马,令楚国二度失郢都

舒适区里的楚顷襄王:罔顾父仇而纵情声色犬马,令楚国二度失郢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803 更新时间:2024/1/17 8:04:12

[var1]

楚怀王执政前期,楚国曾短暂步入一次高峰;不过,后来他却屡遭强秦欺压,不但屡战屡败,还丧失了汉中等大片国土。楚怀王被扣押时楚顷襄王被立为王,可谓是临危受命,肩负着扭转楚国发展颓势的重任。

历史上的楚国,每逢关键时期,都会出现一位奋发图强的国君:西周覆灭之后,楚武王毅然改革分封制、创立县制,为楚国崛起于春秋打下了坚实基础;楚文王虽然早年沉湎于声色犬马,但在大臣劝谏下转而励精图治,成为楚国踏出南阳盆地的第一位楚王;楚庄王“三年不飞不鸣,一鸣惊人”,率楚人熬过了饥荒、附庸叛乱等种种困难,最终在邲之战中击败晋国,成为一代霸主;在差点被吴灭国之后,楚昭王团结众多楚人踏上复兴之路,连孔夫子都称赞他“知大道也!”……。

作为新任楚王,楚人都对顷襄王寄以殷切希望,盼望他能带领楚国走出困境、再度崛起。春秋初就已崛起的楚国,在三百多年里雄踞一方,无论是国土疆域还是人口数量,在东周都是首屈一指,绝不能就这么沉沦下去!

虽然楚人都这么想,可惜楚顷襄王却不以为意。

[var1]

顷襄王元年(公元前298年),秦人见要挟不成,怒而伐楚,出兵武关,攻占了楚国十五座城池;公元前296年,楚怀王病死于秦,楚国深以为耻,秦、楚因此绝交;到了公元前293年,因为惧怕秦国,顷襄王又主动寻求与秦国复交;公元前292年,顷襄王迎娶秦女为妻,秦、楚复交;公元前285年,顷襄王再次与仇人秦昭王在宛(今河南南阳)结和亲!

即位以来,顷襄王父仇未报,却反倒与秦联姻,顿时寒了众多楚人的心!

如果说楚顷襄王对秦国的委曲求全是一时权变,那么他在内政上的不作为就更让楚人失望。尤其是在与秦国联姻后,顷襄王自感楚国外部最大威胁消失,整日与身边众多宠臣游山玩水,却鲜少过问政事。

一般的楚国大夫,虽然不满,却也惧于压力不敢发声。但国事颓丧至此,也引发了楚国公族的诸多不满。

[var1]

长久以来,因为没有对宗法制进行过彻底改革,楚国公族势力就异常强大。楚悼王时重用吴起进行改革,一度打击了国内公族势力。可楚悼王一死,公族就集体作乱杀死了吴起,以至于这次宗法制改革的成果未能巩固。所以,楚悼王之后,公族势力再度兴起。

顷襄王宠幸私人、荒废政事,这让诸多公族也极为不满。

一天,楚国大夫庄辛上朝,直言不讳地指责道:“君王左拥州侯、右揽夏侯,车辇之后还跟随着鄢陵君与寿陵君,每天都过着淫乱、放荡、奢靡的生活,却鲜少过问国家大事,这么下去将来郢都一定会有危险!”

庄辛,就是楚庄王后代,家族以“庄”为氏。在众多公族当中,庄氏并不算最强大,可毕竟还是公族。楚国史上,公族往往可以左右国内政局:楚武王是杀死蚡冒之子得位,楚成王也是公族势力争权夺利的胜利者,楚灵王杀死侄儿篡位,楚平王又逼死众多兄长成王……。因此,楚王绝不可无视公族。

即便如此,庄辛这番话仍然显得太过冒犯,让顷襄王下不了台。于是,顷襄王恼怒地斥责:“先生是不是老糊涂了?还是把我看成了楚国的不详之人?”

[var1]

面对恼怒的楚王,庄辛毫不畏惧,平静地回答:“下臣确实看到了您荒政的必然结果,不敢将您看成是楚国的不详之兆。如果大王始终宠幸这四个人不变,那么楚国就必定会灭亡!下臣请求到赵国躲避,以观察事态的变化。”

下朝后,庄辛就主动离开了楚国,前往赵国去了。

公元前279年,就在庄辛离开楚国五个月后,穰侯派“战神”大良造白起东出武关,攻占了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邓(今湖北襄樊西北)二城;公元前278年,白起大军继续进攻南阳盆地腹地,又攻破了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将楚国历代先王陵墓焚烧一空;公元前277年,秦国继续大举入侵,又攻占了楚国的巫(今重庆东百里)、黔中(今湖南西部及贵州东部)二郡。

[var1]

在秦人锐利攻势下,楚军一溃千里,楚顷襄王被迫逃出南阳盆地,一直到城阳(今河南息县西北)才站稳了脚跟。自柏举(今湖北麻城东北)大败之后,这已是楚国郢都第二次沦陷了!

楚顷襄王这才想起庄辛的话,后悔不已,马上派人从赵国请回了庄辛。再次见到庄辛,楚顷襄王无比惭愧,诚恳地向他请教脱困之计:“我不能听先生的话,落到如此境地,如今究竟该怎么办?”

南阳盆地丢失,意味着楚国就失去了半壁江山。尽管如此,在南阳盆地之外,楚国还拥有广阔的土地,足以安身立命。因此,对于楚国的未来,庄辛并没有陷入绝望:“下臣听俗话说:‘看到兔子而回头召唤猎犬,还不算晚;跑了羊再去修羊圈,并不算迟。’从前,商汤和周武王凭借百里之地而兴起;夏商纣王拥有天下,却以此而亡国。今天楚国虽然失去了半壁江山,可截长补短,还有方圆数千里地,哪里会如商、周龙兴起之初那般艰难?”

商、周兴起之初,国土不过百里,后来却夺取了天下。不说商、周,就说楚国在春秋初时,也不过是南阳盆地西南一隅的蕞尔小国,后来却崛起成名震天下的春秋霸主。失去南阳盆地确实是一重大挫折,但楚国还拥有吴越旧地及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数千里领土,还拥有重新崛起的资本。

[var1]

不过,虽然资本依然雄厚,可楚国要想脱困,首先楚王就必须洗心革面。

为形象生动地阐明道路,庄辛先举出了虫鸟为例:“大王难道没见过蜻蜓吗?它有六只脚四只翅膀,自由飞翔于天地之间,向下捕捉蚊虻以裹腹,向上承接露水以解渴,自认没有忧患,与世人无争;却不想三尺小童正调和粘汁、涂在丝上,在四仞之上来捕捉自己,不幸沦为蝼蛄和蚂蚁的食物。

[var1]

“蜻蜓还是小物,黄雀也是如此。它向下啄食米粒,向上栖息于林木之间,整天自由飞翔,自认没有祸患,与世人无争;却不想那些王孙公子,左手握着弹弓,右手捏取弹丸,在十仞之上来射杀自己——白天黄雀还在茂密的树林中栖嬉,晚上就被射杀,与各种调料混在一起,不幸沦为王孙腹中之物。

“黄雀还是小物,天鹅也是这样。它出没于大江大海之中,嬉戏在大湖之上;低头啄食鲶鱼、鲤鱼,仰头啄咬菱角杜衡;鼓起翅膀,自由翱翔于高空之上,自认没有祸患,与世人无争。可不想射手携带着黑弓和弓箭,在百仞之上来射杀自己。因此,白天天鹅还在江河中畅游,晚上就入鼎镬,被人烹调成菜肴!”

蜻蜓、黄雀、天鹅,一个比一个飞得高,一个比一个飞得远;看似无忧无虑,与人无争,整天嬉戏玩乐,生活得自由自在。然而,世人仅仅是为了嬉戏或饱腹之欲,却往往向它们突下毒手,让它们死于非命。无忧无虑生活在舒适区里的蜻蜓、黄雀、天鹅,究竟有何罪过?

说完虫鸟,庄辛话锋一转,突然说起人来:“天鹅还是小物,蔡圣侯也是这样。他南游高陂,北登巫山,喝茹溪的水,吃湘水的鱼,左倚年轻美妾,右抱美丽宠妃,驱车在国内尽情游乐,却不把国家放在心上。不想子发正奉楚宣王之命征伐高蔡,将要拘捕他去面见楚王!”

[var1]

高蔡是位于今湖北巴东、建始一带的古国,蔡圣侯是其末代国君。因为蔡圣侯平日荒政,只顾嬉戏玩乐、全然不管国事,楚宣王趁机派子发领军灭了高蔡国。

由物及人,庄辛的言辞已经越来越锐利。

突然,庄辛直接说起了顷襄王:“蔡圣侯之事也还小,君王您也是如此。当年您左有州侯,右有夏侯,车辇后还跟着鄢陵君与寿陵君,吃着封地里的粮食,载着国库里的钱财,整日驾车在云梦泽中嬉戏,却无视楚国政事,哪知穰侯正奉秦王之命,率军堵塞了黾(měng)塞之内,而把您驱赶到了黾塞之外!”

[var1]

黾塞,即古时平靖关所在地,在今河南信阳东南,是南阳盆地通往中原的重要关隘。即位二十多年来,顷襄王父仇未报,却与仇敌化干戈为玉帛,整天只顾与宠臣嬉戏玩乐,最终被秦人赶出了南阳盆地,连先王陵墓都保不住!

听到这里,楚顷襄王顿时吓得脸色大变,身体战栗不已。

于是,清醒过来的顷襄王立刻封庄辛为阳陵君,授以执珪的爵位,让他主持政事。不久后,趁着秦军立足未稳,庄辛就率军收复了淮北之地;一年后,楚顷襄王又派兵攻回南阳盆地,收复了长江以南的十五座城池以及黔中郡。

在楚国二次失去郢都之后,顷襄王终于清醒过来,开始奋发图强,收复了部分国土。不过,显然已经太晚了——此时秦国不但杀出了武关,还东出崤函通道,完全压制了三晋——这时还想阻挡秦国的东扩进程,无异于螳臂当车。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去世。之后又过了三代楚王,秦将王翦就彻底消灭了楚国。

蜻蜓、黄雀、天鹅,只顾生活在舒适区却毫无忧患意识,所以常常被人捕获,成为人类欲望的无辜牺牲品。楚顷襄王也是无视危机,长期生活在舒适区,只顾与宠臣嬉戏玩乐,沉湎于声色犬马,却全然不管国事,最终被秦人赶出了南阳盆地。当他最终醒悟过来时,已经是回天乏力。

[var1]

然而,从历史看,二度失去郢都并非是楚顷襄王一人责任。自楚武王创立县制后,历代楚王都沉迷于县制改革成功的舒适区,不敢再进行制度性变革,以致楚国在春秋中晚期就开始步入衰落。因为没能彻底变革宗法制,公族势力太过强大,极大地阻碍了楚人的上升通道,以致“楚材”频繁外流。春秋中晚期时,人才的流失频繁让楚国跌入低谷,直到战国时还未能实现任人唯贤——这才是楚国没落的根本原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王朝:姚启圣恃才傲物,康熙说哪句话,姚启圣从内心俯首称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对姚启圣说的一段话,康熙说姚启圣片段,康熙王朝姚启圣三道密旨后续

    姚启圣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他满脑子经济,但他以自己的才华而自豪。他经常把自己当成学者,认为康熙不懂汉学,不懂文化,这也是姚启圣不想做大清官的原因。别人做官越来越大,唯独姚启圣做官越来越小。最终,顺治被激怒,顺治下了一道圣旨,永不招收姚启圣。姚启圣的仕途就此结束,只能在赛马场做小官,看管朝廷马匹的人

  • 800年前,孔子后人里出现了3个“衍圣公”,干的事让孔子丢尽了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孔子后裔干过的坏事,孔子带他的弟子瞻仰鲁桓公,孔子后代最后的下场

    “衍圣公”是孔子后人的世袭封号,2000多年来无论历史如何发展,孔子家族的地位基本上都稳如泰山。从某种程度上讲,“衍圣公”有点类似于孔氏家族的太子,地位远在其他兄弟之上,就算品级不高,文化含金量却是无可取代的。孔子生前并没有想到自己的学说会被那么多人推崇,更没想到自己的后人会沾他的光获得那么高的地位

  • 秦始皇灭掉六国后,他是如何处置六国君王的?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始皇灭六国后如何处置六国君臣,评书秦始皇兵吞六国,秦始皇统一的六国是中国的哪里

    公元前221年的时候,已经39的嬴政终于实现了秦国几代国君传承下来的梦想,那就是——一扫六合。这一年,是秦始皇一统天下的一年,也是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开端。是中国的历史上,极具意义的一年。在一场棋局之中,不可否认大多数人都会将目光集中在胜利者的身上。很少有人会将目光放置在失败者的身上,就像是

  • 商朝为何没记录夏朝?甲骨文中的“羌”,解释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前言“今古何处尽,千岁飘风絮。”漫漫长河是时光的代名词,我看到有人踱步于河岸,河水清澈,透露出文化的痕迹,展现文明的历史,朵朵含苞待放的文明在时间长河中露出尖尖角。▲夏时期全图一、被质疑的夏朝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史书通过文字把我们带回曾经的过往,我们一幕幕地见证着中国文明的兴衰,从文明中走出来,看到饱

  • 为什么周朝能存在800年而其他朝代都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为什么周朝有800多年,为什么周朝存在八百年,为什么周朝可以延续800年

    这个问题,认真解答起来,比较复杂。我用我的方式,用最简单的类比法来说一下,包管谁看谁明白。话说,约在公元7世纪前,有一支游牧民族的先民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一带,后来西迁到了鄂嫩河上游不尔罕山(大肯特山)和克鲁伦河一带,发展成为一个个部落。到了公元11世纪,分散的部落结成一个个部落联盟。公元13世纪初,有

  • “商鞅变法”对于中国历史,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或许并不存在单纯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362年,秦献公去世,其子秦孝公继位。[var1]为了重振秦国,反击强大的“三晋”,秦孝公在国内发布了招贤令,决心变法图强。人在魏国的商鞅听说了秦孝公的招贤令,便来到了秦国,通过宠臣景监引荐得到了秦孝公的重用。公元前359年,在秦孝公强力支持下,商鞅开启了长达十余年的变法历程。商鞅变法,主要内

  • 老外:既然夏朝不存在,应把中国踢出四大文明古国换成希腊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这种言论小编只是轻蔑一笑作罢,因为就算是夏朝不存在中国退出四大文明古国的行列,希腊也成不了其中的一员,因为希腊文明和四大文明完全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世界上最初的文明是农耕文明,所有的一切文明都是建立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之上的,另外古希腊是一个区域的名字并不是一个国家的称呼。希腊文明起源于爱琴文明,同样

  • 能抗衡秦国的赵国真的很猛?错:论装孙子,他们才是战国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强国,还有他意图谋划灭秦的故事。以及后续谍血长平的大戏,邯郸血战的悲壮和四大名将有其二的英杰,让赵国长期以来在人们认知中,都是一个唯一能和秦国硬碰硬的刚猛存在。可这样的认知真的对吗?答案是,这算绝对的误读。赵国却有刚猛的时候,但在更多时候,却是一个深知进退,甚至很能装孙子的国度。要说

  • 解密:吕不韦为何因为秦始皇短短30个字的信,就饮鸩酒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始皇为什么要处死吕不韦,秦始皇怎么杀了吕不韦,秦始皇为什么一直不杀吕不韦

    [var1]其实秦王的话是一语双关,自问自答!秦王问自己,吕不韦对秦王有何功劳?秦王答:是的,有大大的功劳,所以秦王分封吕不韦!秦王又问自己,吕不韦和秦王亲近吗?秦王又自答:是的,非常亲近,所以秦王称他为仲父。秦王又问自己:可是现在该如何对待吕不韦呢?秦王纠结万分又自答道:唉,不忍心杀,还是把吕不韦

  • 甘肃出土西周墓葬,出土大量珍贵青铜器,其中温酒器皿揭露贵族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甘肃出土青铜器最多的地方是哪,西周禁酒的青铜器造型,温酒器青铜器

    雨停后太阳出来了,回到家老汉们把在山洞挖来的废品全部卖给收购站了。之后所有的人都去那个山洞挖东西了,挖出来的青铜废品全部卖给了收购站。很快的,白草坡发现了青铜器的消息就传到甘肃博物馆了,考古队来之后,知道了这些被卖的青铜废品其实是商朝贵族们温酒的器皿。温酒,是以前很古老的方式,以前讲究喝酒就必须要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