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灭掉六国后,秦始皇嬴政是如何处理六国国君的?你可能想不到

灭掉六国后,秦始皇嬴政是如何处理六国国君的?你可能想不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11 更新时间:2024/1/28 14:01:56

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他在掌权之后仅仅用十余年的时间便扫灭六国、一统中原,结束了战国时期近四百余年的纷争。

那么又为何会是秦始皇嬴政实现了统一天下的宏图大业呢?究其原因除却了秦国历代君王变法革新,在经济、军事之上的积累之外,无外乎就是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的决心以及执行力。

嬴政十三岁继位为秦王,而他在九岁之前都身在赵国作为人质,可谓是受尽苦难;即便是在他成为秦王之后,初期也还要受到吕不韦这位相父的掣肘,更是因母亲赵姬与嫪毐的故事而备受指摘。

[var1]

但这些苦难、挫折却并未将他击倒,反而锻造了他统一天下的决心,锻炼了他执政的能力。终于,自公元前236年秦国借口赵燕战争夺取赵国阏与、安阳等地为始,此后十余年间秦国大军不断挥师东进,至前221年,终灭山东六国。

同年,嬴政改称皇帝,秦王朝建立。而在此之后,历史上也留下了秦始皇嬴政千古一帝的称谓。

但是历史就像是开了一个“玩笑”,秦王朝建立仅仅十五载便旋即而亡。至于原因,除却了秦二世胡亥的荒淫无度、宠信奸佞外,似乎后人更多地将其归咎为秦始皇订立的秦法的严苛,秦始皇所种的“仁义不施”的因而导致的“果”。贾谊在《过秦论》中便有此论。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从秦始皇嬴政处理被灭山东六国国君的下场之中,我们便可以窥见一斑。秦朝灭亡的原因,亦绝非“仁义不施”。

让我们一起看看,被秦所灭六国之君的下场。

[var1]

韩国

韩国,作为当时战国七雄之中实力最差的一个国家,又毗邻秦国,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秦军出函谷关攻伐最先选定的目标。

当年三家分晋的时候,韩国的国力便因为领土飞地,地处四攻之地而没有发展起来,再加上战国时期其他各个国家都纷纷进行变法革新。而相较之下,韩国虽然也进行了申不害变法,可此消彼长之下,韩国的实力自然也难有起色,一直以来处于七国之中的末等。

在公元前238年,韩国的最后一个王韩王安继承了王位。在他继位的时候,韩国已经是危如累卵,岌岌可危,只能靠着割让土地过日子来保平安。

韩国与其他六国相比,韩国的土地接壤面积与秦国最多,而且秦国实行远交近攻的军事以及外交政策,更加快了韩国的灭亡。

就在公元前231年,韩王安可割让了安阳这一片富饶的土地给秦国,但没想到在一年之后的公元前230年,秦国大将率领10万大军渡过黄河进攻韩国,由于韩国的实力实在弱小,于是韩王安被迫只能出城投降。

于是秦国不费吹灰之力将韩国灭掉,并且将韩国原有的地方设置颍川郡,为了向其他诸侯国展示秦王的仁义,于是秦王嬴政并没有杀死韩王安只是将他软禁在县城之中。

[var1]

但是在公元前226年,韩国之前的一些贵族在韩国的都城新郑发生了叛乱,虽然在不久之后就被镇压了,但是为了翦除后患,韩王安则被秦王下令处死。可纵使如此,秦王嬴政也并没有对韩国王室贵族赶尽杀绝,汉初三杰中的韩信、张良以及楚汉相争时的韩王信都是韩国的贵族。

由此可见,当时的嬴政并非不施“仁义”。

赵国

自从秦始皇嬴政决定开始灭六国的时候,赵国可以说是他最想灭掉的国家之一,毕竟他小的时候在赵国作为人质,活的连一个仆人都不如,经常被赵国的贵族们欺辱。

而此时的赵国同样风雨飘摇,原本的赵国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强横一时,深受中原各国的敬畏。但是没想到在赵武灵王之后,赵国国力持续下降,到了赵悼襄王的时候更是将王位传给了娼后所生之子赵迁,反而废掉了自己的长子赵嘉。赵迁因为有了娼后这样的母亲,他的品行自然也是十分不堪。

[var1]

公元前234年,秦朝大将樊於期开始攻打赵国,占领了赵国两座城池,杀了赵军十余万人。但是这个时候好在赵国还有当世名将李牧,赵国尚能苟安,甚至在公元前233年,李牧全歼进攻邯郸的秦军。只是万万没想到,赵王迁最后居然在国家危亡之际自毁长城,听信了宠臣郭开的谗言杀死了李牧,将赵国大好河山白白断送。

公元前228年,秦军攻克邯郸,俘虏了赵王迁,并且将他流放到房陵的山川之中,从此不知生死。

魏国

由于魏国被周围的秦、齐、韩、赵所包围着,处于四战之地,更兼之最早进行了吴起变法,因此魏国曾经也有一段十分辉煌的时期。

甚至在公元前350年,这一年魏国进攻秦国,将秦孝公围困于定阳,秦国都被迫求和,这段时期可以说得上是魏国以及魏武卒绝大的胜利时期。但是自此之后,魏国国力一降再降。

[var1]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公元227年,魏国国君魏王假继位的时候,魏国所拥有的土地也仅仅剩下几个城池。而在公元前225年,秦国原本是进攻楚国的军队,突然挥师北上,开始转而进攻魏国,但是在进攻魏国都城大梁的时久攻不下,于是在秦军开始引黄河之水水淹大梁,在被黄河浸泡数月之久的情况下,魏国的城墙在那一时刻忽然倒塌。

魏王假也开始出生乞降。而魏王假最后的结果是生死不明,毕竟实际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楚国

楚国原本并不是中原的国家,但是在战国时期楚国用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彻底征服那些小瞧它的国家,成为了当时一度与晋国、齐国可以抗衡的强国,而且后来楚悼襄王任用吴起变法国力,楚国开始强大。

但是有强大就会有衰落,在楚怀王时期,天真的怀王听信张仪的谎话与齐国绝交,使得楚国无人救援,被秦国借机攻打。

在此之后,楚国的国力一降再降,但是相较而言楚国依旧是山东六国之中实力强大的存在。因此秦国在攻打楚国时,不得不用老将王翦历时三年才将楚国彻底攻下。

但是楚将项燕也留下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誓言,而楚国的最后一位国王负刍也下落不明。

[var1]

燕国

在六国之中,燕国可以说“颇有眼光”。曾与秦王嬴政一同在赵国做人质的太子丹对于嬴政可以说十分了解,眼见三晋被荡平,他自知燕国亦是难以避免,遂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但无奈荆轲刺秦失败。

公元前226年,秦王盛怒之下派遣老将王翦出兵伐燕。同年10月,燕国首都被围,燕王喜决心杀死太子丹来求和,但是这样的举动也依旧没能阻止燕国的灭亡。

燕王喜在灭国之后遭到流放,下落不明。

齐国

齐国,可以算得上山东六国之中实力最为强劲的国家,但是齐国最终的结局却是不战而败。

至于原因,那就是齐王建在眼见山东六国被各个击破之时,坐视不顾,而当秦国在扫平其他五国之时,齐国已是势单力薄。

齐国的丞相也是奸臣,他被秦国重金收买,一心只想着与秦国联盟,并不在本国加强军备防御。终于,前221年齐国迎来了亡国的命运。

而齐王建在亡国之后,因秦王厌恶其行他被安置于偏远的共地,不供给食物被活活饿死。

[var1]

总结

从各国君王在灭国之后的待遇上来说,秦国并没有将这些亡国之君赶尽杀绝,最多也只是废除他们的王位,将他们流放而已,也只有韩王因为韩地叛乱,才被韩处死。

但即便如此秦王嬴政也并没有波及其他韩国贵族,可以说从这一点上来看秦王嬴政绝非“仁义不施”之人。

我们甚至可以从韩信、张良、项羽等人六国贵族身份上来说,秦王嬴政颇有些太过“仁慈”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妲己究竟有多么美艳?容貌复原图惊艳众人,难怪纣王为她废弃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每一个朝代都有倾国倾城的妃子,夏朝有妹喜,商朝有苏妲己,电视剧里总是把妲己说成是狐狸精变的,实际上那是古代小说《封神演义》给她添加的神话色彩,她只是苏氏部落的一个普通女人,由于部落图腾是狐狸,《封神演义》的作者许仲琳才把她刻画成了狐狸精。纣王没有电视剧里演得那么昏庸,相反还是一个能治理好国家的帝王,

  • 被破解的战国竹简,解开《尚书》真伪,实情有点难以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真实的战国竹简,关于竹简尚书手抄报,出土竹简的真实故事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文墨书香在书籍上显露,人们翻阅典籍,回看这历史的一幕幕,看着文明走向衰败,有走向复苏的场景;看到一场场战争带来的灾难。历史从不畏惧后人评说,也无惧时间的改变。[var1]▲《尚书》一、《尚书》的历史《尚书》是中国儒家的经典著作,内容记载了上古时期尧舜到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君主的言

  • 舒适区里的楚顷襄王:罔顾父仇而纵情声色犬马,令楚国二度失郢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var1]楚怀王执政前期,楚国曾短暂步入一次高峰;不过,后来他却屡遭强秦欺压,不但屡战屡败,还丧失了汉中等大片国土。楚怀王被扣押时楚顷襄王被立为王,可谓是临危受命,肩负着扭转楚国发展颓势的重任。历史上的楚国,每逢关键时期,都会出现一位奋发图强的国君:西周覆灭之后,楚武王毅然改革分封制、创立县制,为

  • 康熙王朝:姚启圣恃才傲物,康熙说哪句话,姚启圣从内心俯首称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对姚启圣说的一段话,康熙说姚启圣片段,康熙王朝姚启圣三道密旨后续

    姚启圣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他满脑子经济,但他以自己的才华而自豪。他经常把自己当成学者,认为康熙不懂汉学,不懂文化,这也是姚启圣不想做大清官的原因。别人做官越来越大,唯独姚启圣做官越来越小。最终,顺治被激怒,顺治下了一道圣旨,永不招收姚启圣。姚启圣的仕途就此结束,只能在赛马场做小官,看管朝廷马匹的人

  • 800年前,孔子后人里出现了3个“衍圣公”,干的事让孔子丢尽了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孔子后裔干过的坏事,孔子带他的弟子瞻仰鲁桓公,孔子后代最后的下场

    “衍圣公”是孔子后人的世袭封号,2000多年来无论历史如何发展,孔子家族的地位基本上都稳如泰山。从某种程度上讲,“衍圣公”有点类似于孔氏家族的太子,地位远在其他兄弟之上,就算品级不高,文化含金量却是无可取代的。孔子生前并没有想到自己的学说会被那么多人推崇,更没想到自己的后人会沾他的光获得那么高的地位

  • 秦始皇灭掉六国后,他是如何处置六国君王的?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始皇灭六国后如何处置六国君臣,评书秦始皇兵吞六国,秦始皇统一的六国是中国的哪里

    公元前221年的时候,已经39的嬴政终于实现了秦国几代国君传承下来的梦想,那就是——一扫六合。这一年,是秦始皇一统天下的一年,也是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开端。是中国的历史上,极具意义的一年。在一场棋局之中,不可否认大多数人都会将目光集中在胜利者的身上。很少有人会将目光放置在失败者的身上,就像是

  • 商朝为何没记录夏朝?甲骨文中的“羌”,解释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前言“今古何处尽,千岁飘风絮。”漫漫长河是时光的代名词,我看到有人踱步于河岸,河水清澈,透露出文化的痕迹,展现文明的历史,朵朵含苞待放的文明在时间长河中露出尖尖角。▲夏时期全图一、被质疑的夏朝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史书通过文字把我们带回曾经的过往,我们一幕幕地见证着中国文明的兴衰,从文明中走出来,看到饱

  • 为什么周朝能存在800年而其他朝代都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为什么周朝有800多年,为什么周朝存在八百年,为什么周朝可以延续800年

    这个问题,认真解答起来,比较复杂。我用我的方式,用最简单的类比法来说一下,包管谁看谁明白。话说,约在公元7世纪前,有一支游牧民族的先民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一带,后来西迁到了鄂嫩河上游不尔罕山(大肯特山)和克鲁伦河一带,发展成为一个个部落。到了公元11世纪,分散的部落结成一个个部落联盟。公元13世纪初,有

  • “商鞅变法”对于中国历史,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或许并不存在单纯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362年,秦献公去世,其子秦孝公继位。[var1]为了重振秦国,反击强大的“三晋”,秦孝公在国内发布了招贤令,决心变法图强。人在魏国的商鞅听说了秦孝公的招贤令,便来到了秦国,通过宠臣景监引荐得到了秦孝公的重用。公元前359年,在秦孝公强力支持下,商鞅开启了长达十余年的变法历程。商鞅变法,主要内

  • 老外:既然夏朝不存在,应把中国踢出四大文明古国换成希腊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这种言论小编只是轻蔑一笑作罢,因为就算是夏朝不存在中国退出四大文明古国的行列,希腊也成不了其中的一员,因为希腊文明和四大文明完全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世界上最初的文明是农耕文明,所有的一切文明都是建立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之上的,另外古希腊是一个区域的名字并不是一个国家的称呼。希腊文明起源于爱琴文明,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