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我国唯一延续1200年的王国:从战国到北宋,如今它的名字众人皆知

我国唯一延续1200年的王国:从战国到北宋,如今它的名字众人皆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153 更新时间:2024/2/15 17:18:08

[var1]

庄子》说“直木先伐,甘井先竭”,看看自然界,毫无商业价值也毫无存在感的动物反而能在地球上生存亿年,全身都是宝的动物却总是被猎取;历史上也不乏这样的情况,强大帝国未经300年而亡,看似不起眼的小国却能延续超1200年,这是怎样奇怪又似乎顺其自然的规律?

这个小王国历史始于中原的“战国时期”,终于中原的“北宋时期”,它就是西域于阗(tian)国。西域是个可广可狭的地理概念,从狭义上说就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包括如今新疆许多地区,而广义上讲呢,通过这块地方所能到达的中亚、西亚大块区域,都能算中原史书上的“西域”。

狭义也好,广义也罢,“西域”这个词在史书上频频亮相是从汉代开始,而于阗国首次在汉家史书上亮相则最早见于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大宛传》篇,司马迁表示这个于阗国在西域之东。

[var1]

于阗国其实是西域非常古老的中亚胡人分支城邦,它历史可追溯到秦王政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32年,公元2世纪时,尉迟一族在西域建立于阗国,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中文里“尉迟”这个复姓其实原本有“征服者”、“胜利者”的意思,它本就源自少数民族。

于阗国一度成为西域南道实力最强劲王国之一,对照地图看就知道,于阗国位置在塔里木盆地以南,敦煌西南方向,东边有鄯善、且末,西边有莎车、疏勒。大国也好小国也好,贸易繁荣了国家强盛就更有底气,当时于阗国就借了汉朝开辟丝绸之路的东风,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成了亚洲东西文化交汇的关键地带。

[var1]

汉武帝把匈奴打得只剩半条命后,盘踞在西域的匈奴已经连安生吃饭都成了问题,于是公元前60年,觉得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匈奴西边日逐王果断向汉朝举起了白旗,汉朝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而于阗国也以“藩属国”的身份归附汉朝,正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是也。

但是西汉末年中原内乱,根本没时间管西域的事,于阗国短暂被莎车给强制性合并了,这对于尉迟一族来说当然是耻辱,好在光武帝刘秀很快便延续了汉的国祚,于阗国不能继续靠西汉,接着靠东汉总还是一样的,在大哥配合下,于阗国北攻姑墨,西破莎车、疏勒,如此一来西域诸国中能和于阗国争雄的只剩鄯善。

公元175年,当东汉汉灵帝正把朝政折腾得乌烟瘴气时,于阗国又把扜弥(yū mí)国给打得只剩下最后一口气,最终扜弥国也只得并入了于阗,根据《后汉书》的记载,此时的于阗国可谓威风八面,“领户32000,人口83000,胜兵30000余人”、“从精绝西北至疏勒十三国皆服从”,虽然没法和中原王朝比实力,但在西域地区当地头蛇一般存在是完全没问题的。

[var1]

这一时期被于阗国吞掉的还有皮山、戎卢、渠勒等,看来“远交近攻”这种策略也被于阗国用得炉火纯青。魏晋南北朝时的中原战争频频,但很清楚自己实力的于阗国并不想卷到里边去,只想蹲在西域做个山大王,所以当时中原谁称雄,于阗就给谁送贡品,西晋时期西域大国名单里赫然就有于阗,其国土大约就是如今的和田地区。

但是到了北魏时期,随着吐谷浑、柔然的进攻,于阗国渐渐失去了以往的威风,好在唐朝建立后,于阗国又找到了新的大树靠,西突厥与唐朝和亲时,于阗国被作为包括西域五国的聘礼之一送给大唐,唐朝虚心向汉朝学习,也在西域于阗、龟兹、焉耆、疏勒四地修城建镇设置“安西四镇”,但此后的时间于阗国经常成为唐和吐蕃之间的肉;

[var1]

“安史之乱”那会儿,于阗国尉迟一族还参与了平乱,由于对唐的仰慕,尉迟国主还会改李姓,史书记载曾有一个叫尉迟僧乌波的改名为“李圣天”、另一个叫尉迟苏拉的改名“李从德”,其实从长相上看于阗国的人和中原华夏族其实没啥两样,不像西域其他一些国家的人胡族高鼻深目的特征明显,所以于阗国血统到底是来自何方还有争议。

历经坎坷的于阗国最终还是迎来了灭亡,赵匡胤玩“陈桥兵变”建立宋朝的那年,于阗国和信奉伊斯兰教的喀喇汗王朝爆发激烈的冲突,因为于阗国信的是佛教,二者互不兼容,谁也看不惯谁,那就打吧!这一打就打了40年之久,大约在993至1009年间,于阗国消亡了。

[var1]

在喀喇汗王朝的统治下,原本的于阗国人渐渐改信伊斯兰;由于西域地区自唐中期以后就长期脱离中原管辖,于阗国原有地盘也直到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时才重新归入中原王朝版图,此后历经设州、设县,到了如今,昔日的王国虽然已经不存在了,但它当初的王城痕迹还能在新疆和田的约特干遗址看到。

从“于阗”到“和田”,这块地方一直盛产美玉,史书记载“有水出玉,名曰玉河”,和田之名也因为和田玉的存在变得人人皆知,从战国到北宋,于阗国展示了它惊人的生存能力,虽然它曾经作为一个独立王国的族群习惯和语言已经不复存在,但尉迟一族能在千年间始终牢牢控制于阗政权,实在也可称为历史奇迹。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比夏朝更早的王朝:考古取得重大发现,难怪尚书第一篇是《虞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虞书简介,虞书恒谢清臣,虞书是什么意思

    无独有偶,翻开先秦典籍,常常可以看到“虞夏商周”的表述,《国语》讲述“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吕氏春秋》记载“今虞夏殷周无存者,皆不知反诸己也”,商鞅曾说“周不效法商,夏不效法虞”等,都将虞朝与夏商周并列。问题在于:史记将“夏”定为中国第一王朝,近代古史辨派直接否定

  • 爱上甲骨文的她,只为一场跨越3000多年的古今浪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你知道三千多年前的车祸现场是怎么样吗?甲骨文用两个字展现事故惨状。”“很多人想用甲骨文写情书,我们来看下真正的甲骨文情书长什么样。”眼前笑起来酒窝若隐若现,偶尔作出吃惊或夸张的表情,用网络段子讲述甲骨文的,正是抖音视频博主@李右溪。她本名李莹,这位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甲骨文方向的研究生,以有趣、有料、

  • 文明奠基启征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自己世代生息的脚下,挖出了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根,这是多么让人兴奋和骄傲的事!”在新郑市博物馆,讲解员胡嘉兴奋地讲解着。以新郑裴李岗为代表的这一远古文化,正是人们寻觅已久的黄帝文化之源。黄帝文化之源在新郑裴李岗走进新郑市博物馆展厅,我们仿佛能看到中国最早定居村落里丰富多彩的生活——被誉为“中华第一

  • 扁鹊为什么被教科书删除?专家:看他的病人年龄有多大,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为什么说扁鹊活了400岁,扁鹊全部秘方,国服扁鹊老中医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曾学习过扁鹊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他为蔡桓公治病的事情。同时也告诫了我们对于病情要早点去治疗,切不可拖,要不然最终就会像蔡桓公一样,落得一个病入膏肓的局面。但是,随着近些年来语文课本的改动,很多原有的课文或知识点都被删除了,有关扁鹊的那一篇课文也没能幸免。可能有很多人

  • 浅析商代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商代的社会状况,金代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四次民族大融合

    摘要商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原地区的先代封建社会。在商代时期,中原地区存在着多个不同的民族和文化群体,包括夏、商、西戎、东戎等。本论文旨在探讨商代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现象,分析其原因、过程和影响。关键词:商代、中原地区、民族融合一、引言商代时期是中国古代

  • 大秦赋:嫪毐死得到底多惨?除商鞅之外,他的死法在秦国是独一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不过去年底到今年初,又有了一部《大秦赋》,不过观众看着看着觉得有点不对劲:说好的给我看嬴政,怎么搞得嫪毐(lào ǎi)戏份这么多?大家都等着看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大刀阔斧开创新时代,结果硬是给情情爱爱拦在了半途,一时之间该电视剧风评变差了不少,以至于嫪毐的饰演者叶项明表示:“他本来就是个戏

  • 都是秦国功臣,为何商鞅被车裂,张仪却善终?原来结局早就定下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商鞅与张仪的历史地位,商鞅被车裂有人同情吗,在秦国历史上商鞅起了什么作用

    [var1]商鞅变法,在短短数年里,使得秦国的家家户户都能做到自给自足。男人们勇于参加国家的对外战争,对私斗却感到羞耻。秦国的百姓之间不再敢隐瞒触犯法律的亲朋好友的行踪,乡与县这样的地方行政机构都得到了很好地治理。张仪游说,以连横之术分化六国,使得秦国兵不血刃地得到了黔中郡,成功弱化了魏国和楚国的发

  • 古代士兵想怎么解决生理问题?勾践想出一招,后世军队一直沿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越王勾践剧照众所周知,国家为了强大自己的军事力量,通常会招募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去当兵,这样打仗的时候才更有士气。但就是因为这些年轻的士兵太过于精力旺盛,对生理上的需求也非常的旺盛,但是又长期看不到女人,于是他们就会做出过激的行为,去强抢民女,以此来解决自己的生理需求。[var1]卒妻制强抢

  • 夏朝在河南,中华五千年实证却在浙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夏朝起源在河南的铁证,以下谁是夏朝的建立者,老梁谈夏朝完整版

    背景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其存在时间跨度约为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大约持续了五百年左右。然而,夏朝的确切地理位置却一直存在争议,历史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在探讨夏朝的具体位置,其中最为广泛的观点认为夏朝存在于今天的河南地区。然而,梁启超却在其著名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提出了另一种观

  • 殷商发现的甲骨文中,都没提及轩辕黄帝,为何却在周朝之后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换个思路。 为什么中国近代史中,没有"常凯申"这号人物?而他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人物。 因为,常凯申是蒋介石英译名,的中文再译名。 因此,才过去不到一百年,在部分文献中,就只有常凯申而无蒋介石了。 历史,往往就是这么魔幻。在最新发现破译的甲骨文中,大量出现了关于:盘古、王母、三皇(伏羲、神农、黄帝)